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类学

分类学

分类学的相关文献在1945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昆虫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4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81570篇;相关期刊705种,包括菌物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植物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2013海峡两岸灵芝桑黄专题研讨会等;分类学的相关文献由364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亲二、贾泽峰、庄剑云等。

分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4 占比:2.14%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1570 占比:97.76%

总计:83440篇

分类学—发文趋势图

分类学

-研究学者

  • 杨亲二
  • 贾泽峰
  • 庄剑云
  • 袁琼
  • 彭贤锦
  • 庄文颖
  • 李玉
  • 王文采
  • 郑哲民
  • 戴玉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玉; 解修超; 邓百万
    • 摘要: 红菇属菌类是一类具有重要食(药)用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物种多样性高。秦岭地区的红菇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之现有的研究手段只局限于形态学,使得秦岭地区红菇属物种的数量、系统分类学地位等尚未明确。通过梳理秦岭地区红菇属分类的现状及问题,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对策。
    • 周肇基; 严斯凤(图); 刘迪(图)
    • 摘要: 一、中文名、别名的由来今年倒春寒的天气,阳春三月的温暖姗姗来迟了。素有花园式校园之美誉,荣获教育部嘉奖的华南农大校园里,一丛丛高不足1米的灌木植株上,密匝匝地开出紫白两色,1分硬币大小的花朵。远远地你就能闻到类似茉莉花的芳香,因此民间俗称它为二色茉莉。由于它原产地是南美洲,是远道而来的舶来品,又被称为番茉莉。分类学上,因为花开紫白两色。
    • 黄贝芳; 许东先; 李永泉; 覃明; 涂铁要; 李世晋
    • 摘要: 酸枝木类为《红木》国家标准中最大的一类,原植物皆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黄檀属(Dalbergia)。为准确鉴定红木酸枝木市场的树种,回顾了豆科黄檀属分类学历史,对13种酸枝木的原植物进行了分类学文献考证研究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
    • 李俊; 段雅萍; 蔡秀珍; 王婷; 潘柏含
    • 摘要: 角质层是表皮细胞壁表面的一层不透水的脂肪性物质。角质层与表皮细胞紧密结合,植物表皮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气孔器的形态结构等微形态特征均能在角质层上反映出来。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松属(Pinus)12种植物针叶角质层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详细描述20个性状,其中12个性状来自角质层内表面,8个性状来自角质层外表面。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可为该属属下分类和相似种的鉴别提供有用信息,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1)表皮细胞长度、表皮毛长度、角质层外表面起伏程度、表皮细胞轮廓、有无气孔塞和针絮状物质等角质层微形态特征具有自身特异性,在属下可作为松属组级水平上的分类依据。角质层微形态特征不支持将五针松组(P.Section Cembra)和白皮松组(P.Section Parrya)合并为P.Section Quinquefolius的观点,亦不支持将油松组(P.Section Pinus)分成P.Section Pinus和P.Section Trifolius的看法。(2)白皮松(P.bungeana)针叶角质层微形态特征既与五针松组有相同之处,又与油松组有相似之处,还有部分特征显示出不同于松属其他种类的独特性,可为白皮松亚属(P.Subgenus Parrya)的建立提供新依据。(3)扫描电镜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纹路,气孔塞有无和外表面气孔形状等特征可为形态相似种火炬松(P.taeda)和湿地松(P.elliottii)提供种间界定依据。
    • 丁兰平; 刘美媛; 闫盼竹; 王艺晓; 王雪聪; 黄冰心
    • 摘要: 仙菜科Ceramiaceae海藻作为红藻门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科级以下分类系统、系统演化和物种数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比较大,仙菜科的分类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梳理目前国际与国内仙菜科分类学上的各种变动与争议,总结该科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概述分子标记在仙菜科系统发育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仙菜科海藻分类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即以形态学特征为基础,辅以关键分子标记的DNA条形码,可为仙菜科分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 尚爽
    • 摘要: 课程体系的建构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而课程目标是课程设定的思想基础和任务旨归,因此,本论文从分类学的角度,对美国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历史上最繁盛时期的绘画造型基础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发展进行追索和深入地研究,力图阐明其所具有的特点,以作为管窥美国近代美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窗口,希望对思考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有所裨益。
    • 摘要: 1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250年的近代分类学已经将120多万物种记录在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评估的7.9万多个物种中约有多少种面临灭绝风险?
    • 刘伟; 陈言柳; 张林平; 梁俊峰
    • 摘要: 对采自广东省的2份小磨菇属Micropsalliota标本进行鉴定,采用形态鉴定和ITS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将这2份标本鉴定为二瓣小蘑菇(MicropsalliotabifidaR.L.Zhao,Desjardin,Soytong&K.D.Hyde)和亚白小蘑菇(Micropsalliota subalba Heinem.&Little Flower),前者的模式产地在泰国,后者在印度,二者在我国均为首次发现。二瓣小蘑菇主要的识别特征为子实体小型,菌盖成熟后纯白色;菌褶离生,不等长,密,幼时白色,成熟后褐色,菌环白色;担孢子椭圆形至杏仁形,光滑;褶缘囊状体17.6~32.0μm×4.6~7.4μm,顶部有时分裂成两瓣,簇生,光滑,薄壁,侧生囊状体缺失;菌盖皮层由平伏的菌丝组成。亚白小蘑菇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子实体小型,菌盖表面被辐射状纤毛;菌褶离生,不等长,具小菌褶,密;菌环上位,白色;担孢子椭圆形,光滑,薄壁;褶缘囊状体25.6~56.5μm×7.1~12.6μm,成簇,棒状至槌形,无色,光滑,侧生囊状体缺失,菌盖皮层由平伏的菌丝组成。本研究提供了二者详细的形态描述、显微线条图及与它们相关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其与相近种在形态上的区别。本研究结果增加了该属在我国分布的种类和地理区域。
    • 徐亚男; 杨秋霞; 贾泽峰
    • 摘要: 报道了中国疱衣科疱衣属一新记录种:类喜马拉雅疱衣(Phlyctis subhimalayensis S.Joshi&Upreti),提供了该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DNA数据支撑。还对中国已知的疱衣属物种进行了简要描述。同时讨论了近似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为疱衣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 高欣; 赖丹丹; 张凤生; 葛常理; 林宇豪; 陈炳华
    • 摘要: 报道了福建维管束植物10个新记录种:假鞭叶铁线蕨(Adiantum malesianum Ghatak)、小铁线蕨(Adiantum mariesii)、蓝色鳞毛蕨(Dryopteris polita Rosenst.)、山香圆(Turpinia montana(Blume)Kurz)、全缘叶猴欢喜(Sloanea integrifolia Chun&F.C.How)、广州堇菜(Viola guangzhouensis)、南岭假婆婆纳(Stimpsonia nanlingensis G.H.Huang&G.Hao)、柔垂缬草(Valeriana flaccidissima Maxim.)、华擂鼓簕(Mapania silhetensis C.B.Clarke)和海南割鸡芒(Hypolytrum hainanense(Merr.)Tang et Wang).文中提供了相应的生境或者特写图片,引用的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