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0篇、专利文献28606篇;相关期刊285种,包括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理论导刊等; 现实的个人的相关文献由428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晓臻、张永庆、侯惠勤等。

现实的个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0 占比:1.45%

专利文献>

论文:28606 占比:98.55%

总计:29026篇

现实的个人—发文趋势图

现实的个人

-研究学者

  • 邓晓臻
  • 张永庆
  • 侯惠勤
  • 刘伟
  • 李维意
  • 刘占军
  • 刘睿
  • 孙志飞
  • 康渝生
  • 胡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润成
    • 摘要: 马克思批判了“抽象的人”,进而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此概念指客观存在有生命的人,他们进行生产,具有意识并处于特定的交互方式当中。分工反映着生产力,其有自然分工、自发分工及自觉分工三个阶段。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是进行分工的根本原因,人是影响分工模式的关键要素。自然分工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自发分工限制和压迫了人,人的全面解放需要在自觉分工中实现。“现实的个人”与分工的关系对当代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 郭雅玲
    • 摘要: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概念。马克思通过“现实的个人”与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异化劳动的人”的多重比照,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具体化了人的现实性,从而使人与实践的关系得以清晰。由此解构了西方传统哲学以“思”“意识”及“精神”为主体的概念,进而批判了“现实的个人”受到资本奴役的异化生存状态,表征“现实的个人”生成为“自由而全面的人”的价值旨趣,从而为“现实的个人”确立了解放的路径。
    • 胡天乐
    • 摘要: “现实的个人”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一历史的基点是在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中获得的。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出发,克服思辨哲学的抽象性,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人”;但是“感性直观”仍然具有“非辩证”“非实践”“非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从“对象性活动”原则出发来理解人及其对象世界,最终为揭开历史之谜找到答案。
    • 尉迟光斌
    • 摘要: 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是人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方位的重要认识工具。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为横断面,剖析人类历史一定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地质般的“社会形态”,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基本趋势。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以国家共同体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国家形态”,形成了其社会形态思想的个人、国家、人类社会三重维度及其辩证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表明,科学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内在张力关系,对于洞察当今世界走向和中国社会实践的历史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马丽军
    • 摘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反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以及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扬弃,构建了“现实的个人”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在规定。它是马克思人本学的基础,是构筑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的目标。厘清“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内在意蕴,在新时代具有彰显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和构建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现实价值。
    • 杨凡
    • 摘要: 人是哲学研究的基地,但在马克思之前,形形色色的个人理论研究存在的共同症结是对人驻足于抽象的理解,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在对社会存在与发展动因的考察研判中立足“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科学完成了对以往抽象人学的批判肃清,合理建构了自己的个人理论。正确理解其“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科学内涵,用以指导实践,对科学地推动实践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程小小
    • 摘要: 《共产党宣言》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重要命题。对此,有“核心命题”说、“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说和“妥协和让步”说之不同理解。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研读,将“每个人”作为“现实的个人”来理解,认为“现实的个人”包含具体的人、从事劳动实践活动的人、历史性的人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四重含义;现实的个人经由“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的两个历史阶段,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第三个历史阶段实现自由个性;“自由个性”不同于具有阶级烙印的“有个性的人”中的“个性”,而是实现在物质基础之上的个人的自由个性,也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这个核心命题。
    • 孙春晨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由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并被资产阶级所信奉的天赋人权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进行全方位批判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表现形式及人权不平等现象,立足于“现实的个人”,阐述了权利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平等和自由等人权观念是历史的产物,权利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关系是人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伦理基础等重要的人权主张,指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以人的彻底解放为特征的真正人权的发展和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体现了三方面的理论特色:以人权的历史性反对人权的天赋性、以社会关系中的人权取代自私自利的人权、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人权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人权。
    • 王子豪; 曲新英
    • 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丰富的逻辑思路和工作方法,并且以一系列的科学内涵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科学地阐述了其内涵和实现路径,形成了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我们党的宗旨性质紧密相连,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彰显与创新。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郭晨娟; 吴文新
    • 摘要: 研究唯物史观的文化方法论,首先必须明确其立论前提和逻辑出发点,这是探索《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化方法论意蕴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以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思想家的抽象人性观及其绝对的“自我意识”“唯一者”“类”等思想的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个人”,并以此作为他们建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文化方法论的立论前提和逻辑起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