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类本质

类本质

类本质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45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5793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党政干部学刊、法制与社会、理论导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类本质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易小明、侯相林、刘海江等。

类本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5793 占比:99.64%

总计:96138篇

类本质—发文趋势图

类本质

-研究学者

  • 易小明
  • 侯相林
  • 刘海江
  • 孟琦
  • 左亚文
  • 丛大川
  • 任娟
  • 侯才
  • 兰明
  • 冯大彪

类本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李维意撰文《马克思类哲学视域中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思想》指出,唯物史观揭示了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世界历史是人类类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类本质展现的社会空间。马克思类哲学首次把“真正的共同体”理解为人的类存在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最早把马克思类思想指称为类哲学,他认为,类哲学就是“把人理解为具体感性活动的存在的哲学”。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赋予类概念全新的现实性内涵,探讨了基于类哲学的人类理想共同体的历史建构。类概念从现实的人出发,诠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否定性统一”和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性统一”。类思维是一种超越“物种思维”和“直观思维”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类思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内涵。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劳动是共同体建构的基石。建构人类理想的共同体必须摆脱抽象社会力量的统治,始终坚持劳动社会化的主导地位,合理调节和有效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揭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类哲学基础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方向、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撑,进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 孙琳
    • 摘要: 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伦理实体是统一了抽象法和主观法的最高法,市民社会是其中关键一环,联系着自在的伦理实体即家庭与自在自为的伦理实体即国家。黑格尔通过对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本质剖析来展开资本现代性批判,以期通过国家的本质即理念对自由竞争市民社会中的无序竞争状态进行宏观调控。马克思接过了黑格尔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接力棒,但并不赞同黑格尔对对象化和异化在逻辑上的不加区分。黑格尔的对象化逻辑忽视了整个社会关系、上层建筑和总体性的异化逻辑锁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自为的伦理实体的对象化运动即异化劳动相互关联的四重异化批判,开启了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新视阈。
    • 朱晓阳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一方面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经验的关于工人阶级状况的事实,另一方面来自关于人和世界、精神与异化、类本质以及实践/生产本体论的影响。在哲学人类学层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当代本体论人类学之间的联系来自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这种联系已经受到当代人类学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关于资本主义的辩证形式分析,对于当代人类学研究国家、权力和阶层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当代人类学中的"积极行动人类学"和"本体政治"也有直接联系。
    • 黄凯
    • 摘要: 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类本质”概念,但在赋予“类本质”内涵、对“类本质”使用中已经超过其自身能够承纳的全部意义,该概念在手稿运用中被自身所消解,孕育出彻底变革的“人的本质”萌芽。数月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人的本质”认识的真正飞跃,继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人进行重新规定,以“现实的个人”代替“类本质”的“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审视和探寻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主题“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之中的。而探赜“类本质”向“人的本质”嬗变飞跃的初始语境,对于准确把握其范畴、做好马克思主义人学现实继承、发扬价值指向均具有重要意义。
    • 马琳
    •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生产者与产品、生产者与其劳动状态、人的类本质的概念及其表现入手,一步步描述生产者如何在劳动过程中与他生产的物分离,描述了人生产的物如何成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奴役人,阐述了人的类本质如何得以复归,以此揭露私有制下异化劳动对人的类本质扭曲和人的发展困境。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回顾,对人的生存、发展状态及异化劳动的现实价值进行再分析,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维护社会稳定及繁荣发展、助力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 张淑娟
    •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需要相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在新形势下的再度彰显与主体性的重新确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是对人“类本质”的积极回应。二者的提出有共同的理论渊源和文化背景,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等方面具有价值上的内在统一性。而从现代政治的权力来源、两个共同体理念的内在逻辑差异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等三个方面看,在实际践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存在巨大张力。国家作为“虚假的共同体”既是人类进入更高阶段的必经环节,也成为进入更高阶段的障碍。毫无疑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难能可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对国家狭隘性的超越,是增进人类共同性和推进全球性政治单位构建的良好开端,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同体”之进阶之路。
    • 鞠新瑞
    • 摘要: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中对人的本质作出了不同概括,其中呈现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理路。类本质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起点,以类确定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马克思由此深入社会生活探寻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确定了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进而对人进行阶级划分,以阶级斗争展现历史发展的现实图景,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展开。通过阶级斗争,人将真正解放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这种复归包含了实现人的解放路径的更高层次的复归,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复归。
    • 蓝江
    • 摘要: 数字资本主义的基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来攫取和占有数据,并形成垄断的数字平台。尽管如此,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数字劳动问题,并没有真正脱离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批判的视野。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将马克思的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和今天西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做一个对比,有助于厘清当代数字异化劳动的四个维度,分析当代数字资本主义对用户进一步的抽象化。走出数字资本主义的藩篱、走向数字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扬弃数字异化劳动,最终实现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即走向一个真正合乎人性的存在的社会。
    • 辛欣; 王跃新
    • 摘要: 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的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果实,也都是创新智慧的结晶。创新思维的发生既需要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也需要文化积淀、经验积累等知识基础,更需要坚实的人学基础。人的类本质是创新思维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创新思维的发生以实践为源泉;人的主体本质是创新思维的内在条件,创新思维的发展离不开主体的自觉;人的社会本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现实条件,创新思维的发生以社会关系为前提;人的需要是创新思维发生、发展的诱导条件,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人学基础是创新思维发生、发展的基本性因素。
    • 李嘉辉
    • 摘要: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存在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类哲学”,它是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不同时期思想关系的关键性线索。费尔巴哈对人这一“类”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个体同他人和“类”的关系等问题有着独到的看法。马克思在借鉴这些观点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形成了新的“类哲学”体系。最终,马克思又借助实践的唯物主义扬弃了这种“类哲学”,并在这种扬弃中彻底转向了共产主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