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在规定性

内在规定性

内在规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3885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现代哲学、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会暨“传统文化与体育强国建设”论坛等;内在规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关海宽、康翠萍、张西立等。

内在规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885 占比:99.58%

总计:54112篇

内在规定性—发文趋势图

内在规定性

-研究学者

  • 关海宽
  • 康翠萍
  • 张西立
  • 李全胜
  • 王平生
  • 王恩江
  • 田贺书
  • 胡劲松
  • 邢西敬
  • 高立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丽军
    • 摘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反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以及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扬弃,构建了“现实的个人”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在规定。它是马克思人本学的基础,是构筑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的目标。厘清“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内在意蕴,在新时代具有彰显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和构建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现实价值。
    • 熊小果
    • 摘要: 作为对人类当代生存困境和未来发展前景这一“世界之问”的“时代之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中国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间的殊相与共相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能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依据有三:一是理论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住了共同体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发展了人类文明基本形态的“类”规定性,其本质意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规定性的历史化、具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批判性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真正促成了人的“类”规定性的有机生成;历史唯物主义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理论,真实推进了人类解放的历史事业;具体辩证地对待自身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坐标,切实促成了人的“类文明”的现实化。二是时代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西方资本文明开拓的人类生存共同体虚幻和狭隘的双重性质,揭露了西方资本文明的经济生产、社会政治、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四重实存性危机,历史唯物主义地自觉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的时代迫切性。三是实践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关系、安全格局、经济生产、文化交流、生态保护等五个方面的构建策略,确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可能”的实践可行性。
    • 肖北庚
    • 摘要: 本文作者认为,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采购交易规则首先必须对政府采购交易行为与民商事交易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差异进行厘定,进而在此基础上凝炼出政府采购交易规则体系化的理念和准则,为规则构建奠定基础,厘定两者差异是构建科学高效政府采购交易规则体系的基点。
    • 刘聪
    • 摘要: 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的学说,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论探索贯穿在马克思的一生研究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的发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人的本质的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前提的确认以及《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解放的路径等,马克思在其著作里逐渐深化对于人的探究和认知。这肯定了“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了“现实的个人”才是实际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现实的个人”有着三个基本的内在规定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研究“现实个人”的发展和属性对于汲取社会主义建设动力、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 康翠萍; 苏妍; 刘璇
    • 摘要: 从本质上讲,规划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目的的规范性活动,制定、实施与评价规划的过程是政策性和法律性统一的过程.教育发展规划亦如此,坚持政策观与法律观的统一、政策性与法律性的统一,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的政策性被过分放大,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在技术化、行政化模式中被弱化,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在政策主导的教育发展规划价值理论中也逐渐被忽略,规划与政策、规划与行政的结合使得教育发展规划迷失了"真我"、缺失了法律性.十八大以来,我党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确立,为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依法制定、依法实施的新要求.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划应努力探寻回归本质之路,在处理好规划与政治、规划与政策、规划与实践关系基础上,将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法制轨道,实现政策观与法律观的统一,从而有效地发挥规划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 多恩民
    • 摘要: 关于中国道路内在规定性问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科学界定中国道路的内涵及其本质属性,对于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主体地位和改革创新.
    • 徐光寿
    • 摘要: 当前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基本处于微观考证为主的阶段,还缺少宏观的体系建构,因此迫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等多个维度全面审视,以构建宏观的中共创建史观。这是全面开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根本方法。哲学维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哲学维度看,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其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国内条件和上海特点等内在规定性
    • 邢西敬
    • 摘要: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策略选择根植于国家治理实践的结构性基础之中.现代化和后现代化叠加的治理环境,要求以能力本位为导向构建政府主导型的治理结构.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治理效能提升为重要旨归,要求治理功能要以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运行机制为基本向度.制度是治理实践的载体,而制度化是治理转型的关键,法治能够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层面建构制度认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马骋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画在西方形式主义艺术挑战下已然践行着现代性转换,并被看作允许笔墨走向抽象,甚至允许放弃文人画的气韵意象,以具有现代主义诗性的笔墨自治向现代性转换。但现代水墨忽略了“画理”与“画法”作为中国水墨画的内在规定性,即具有逻辑上的同一律与结构上的整体性。“画法”并不是一种孤零零的存在,更不能脱离“画理”而自治。中国水墨画的现代诗性不仅仅是用笔墨,而是需要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构建。无论现代水墨如何用力,仍然没有脱离当代西方形形色色美学思想,并以西方人的视角观照中国水墨艺术。因此中国水墨画的现代性转型,应当从其内在规定性出发,建构一套属于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审美价值及取向,这就是中国水墨画现代性转型不能跨越的边界。
    • 唐静; 高建慧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劳动、劳动精神、劳动教育等观点做了论述。通过把握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习近平为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将劳动教育回归到以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为主的本体位置。2015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强调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指出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其它四育完善的有力作用。为了使学校劳动教育更具系统性和完善性,本文就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与前人劳动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以下主要从国外的马克思、列宁、苏霍姆林斯基和国内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来综述各位前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比浅析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之处,以更有效地指导当前的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现阶段对于习近平劳动教育的研究资料并不是很多,以“习近平劳动教育观”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文库中检索到期刊论文共十五篇。研究者们多从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指导意义来进行论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改善我国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