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4190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五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等;海气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由426位作者贡献,包括巢纪平、俞永强、吴国雄等。

海气相互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4190 占比:99.64%

总计:54385篇

海气相互作用—发文趋势图

海气相互作用

-研究学者

  • 巢纪平
  • 俞永强
  • 吴国雄
  • 周天军
  • 于卫东
  • 何金海
  • 刘屹岷
  • 王东晓
  • 袁绍宇
  • 严邦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宏莉; 徐海明; 马静; 邓洁淳
    • 摘要: 本文采用1985~2015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及能源部(NCEP/DOE)再分析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海温(SST)等资料,基于大范围SST异常的确定规则,在北太平洋区域选取了8个暖事件,采用跟随SST异常中心的动态合成方法,研究分析了冬季北太平洋生命史为50天左右的大范围SST暖异常在其盛期前后的月内尺度海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大范围SST暖异常前期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后期则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2)SST暖异常伴随的大气结构在前后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期SST暖异常上空伴随着相当正压的偶极型气压异常(即东北侧为异常高压而西南侧为异常低压),对应大气偏东风异常。后期SST暖异常区北侧上空伴随着相当正压的低压异常,南侧为弱高压异常,对应大气偏西风异常。(3)在SST暖异常后期大气出现了气旋式环流异常响应,这主要是因为高频瞬变涡旋反馈强迫在起关键作用,且瞬变涡度的强迫作用是主要贡献因子。(4)海流结构在前后期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期海洋动力过程不利于维持SST暖异常,后期异常暖平流和异常下沉流均有助于维持SST暖异常及其对大气的影响。
    • 庄镇; 郑建; 王法明
    • 摘要: 赤道太平洋西风爆发事件(简称“西风事件”)对厄尔尼诺有重要的触发作用。基于ERA-Interim和NCEP2(NCEP-DOE Reanalysis 2)风场资料以及OI(NOAA OI SST V2 High Resolution Dataset)海表面温度资料,本文对西风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诊断,并初步分析了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对西风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西风事件发展初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太平洋,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春季较强,夏秋季较弱。西风事件频次和强度都有一定的年际变化特征,其中中太平洋西风事件的强度与ENSO信号的关系更紧密。当Nino3.4指数大于1°C时,西风事件的频次和强度与ENSO信号相关性好;当Nino3.4指数小于1°C时,西风事件频次的随机性增加,但其强度仍受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信号的制约。
    • 李孝涌; 陈科艺; 李熙晨
    • 摘要: 为提高对ENSO的预报能力,同时针对用机器学习方法做气候预报时观测资料不足的问题,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架构,以CMIP6模式资料和GODAS观测资料为数据集,训练出一个应用于ENSO预报的神经网络。结果表明,在训练神经网络时引入CMIP6模式资料能提高数据量,解决了机器学习中观测资料不足的问题。在时效为1~9个月的后报实验中,神经网络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动力模式和统计模式。对照实验显示模式数据的加入以及采用集合预报的方法有利于改善预报效果,热含量数据的加入则表现出负面效果。对后报实验的结果分析显示,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度存在年内和年际变化,其中年内变化与ENSO预报中普遍存在的春季预报障碍有关。实验结果显示卷积神经网络在ENSO预报中的有效性。
    • 张海燕; 陶丽; 徐川
    • 摘要: 本文利用1958~2018年期间海表面温度(SST)异常和湍流热通量异常变化的关系,探讨了其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相关的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在不同海域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黑潮—亲潮延伸区(KOE)表现为显著大气强迫海洋,赤道中东太平洋表现为显著海洋强迫大气;在年代际尺度上,PDO北中心表现为大气强迫海洋,加利福尼亚附近则表现为显著海洋强迫大气。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利福尼亚附近区域是北太平洋准12年振荡的关键区域之一,与PDO准十年的周期类似,加利福尼亚附近的冷(暖)海温对应其上有反气旋(气旋)型环流,赤道中太平洋海水上翻和北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区域经向风应力的变化是北太平洋准12年振荡的另外两个重要环节。
    • 杜恕环; 牛东风; 黄锦萍; 潘子锐; 黄日辉; 陈碧珊
    • 摘要: 海洋大气粉尘是海气相互作用的桥梁。由于现代大气粉尘沉积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和可观察性,使其成为研究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而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翼的东北印度洋,是全球海洋生产力最强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然而,关于海洋现代粉尘的研究还未见相关的报道。文章通过对东北印度洋2020年9―11月的大气粉尘进行走航收集,分析大气粉尘样品沉积通量,利用空气粒子模型模拟粉尘传播途径,对粉尘石英颗粒进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再结合全球遥感数据,首次对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积的现代过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积通量变化在221~1221 mg/cm~2/d之间,研究期内粉尘日沉积通量最高值出现在冬季风盛行的11月中旬,而最低值则在夏季风控制的9月下旬,前者通量约是后者6倍;粉尘沉积通量变化主要受粉尘源区距离的影响,而粉尘粒径大小和风力强度有关。空气粒子模拟结果显示,粉尘的传播过程受大气环流系统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控制,结合大气气溶胶数据可进一步探讨粉尘的源汇过程。此外,现代粉尘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具有明显的风成环境沉积特征,石英颗粒磨圆度较好,具有蛇曲脊或“U”型坑,明显区别于水成环境下石英颗粒磨圆度差,具有贝壳状断口及“V”型坑等特征,可作为在沉积物中区分不同搬运动力组分的依据。
    • 贾朋群; 关敏; 张萌
    • 摘要: 气象学界长期关注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如果用放大镜审视其中的细节,不难发现,是千米尺度过程在主导这样的交换。实际上,这样的中小尺度过程,已经被一些卫星“看见”,然而这些观测只能给出2D应力分布,和谐卫星的设计者则通过将这些微小尺度过程与环境条件(如风速和云结构等),试图获得更精准信息。
    • 摘要: 《海洋-大气微波辐射:边界热与动力相互作用》Alexander G.Grankov著杜华栋等译该书讨论了利用卫星被动微波辐射遥感资料,分析海气界面上热力学变量和动力学过程的方法,并给出了大量新颖和有启示性的结论。分析的变量和过程所针对的时间范围覆盖了中尺度、天气尺度、季节性尺度以及年际变化。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海洋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卫星遥感资料在大气海洋科学中应用的教科书,也可为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利用微波遥感资料研究边界层热与动力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 摘要: 封面说明封面图片展示了印尼贯穿流海域复杂的海洋和大气环流特征.自西太平洋起源的印尼贯穿流和贯穿流南海分支分别经印尼海和南海流入印度洋,为大洋传送带提供了唯一的热带海洋通道;同时,大气赤道沃克环流的上升支也发生在该海域,使该海域成为全球降水最为丰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形复杂,且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潮波传播的汇聚区,引起印尼海剧烈的潮致混合,为海洋动力过程提供重要的能量输入,影响海洋上层环流和温盐结构,进而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显著的天气和气候效应.详见本期综述《印度尼西亚海潮致混合研究现状与展望》,图片由作者提供.
    • 李恬燕; 俞永强
    • 摘要: 本文评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研发的全球气候系统模式(FGOALS)的4个版本(FGOALS-g2、s2、g3、f3-L)对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温、降水气候态和季节循环的模拟能力.本文从海气耦合机制和热量收支的角度对耦合模式结果和相应的大气模式比较计划试验(AMIP)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造成这一地区海温和降水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显示,上一代模式g2和s2的海表温度均方根误差大于2°C,新一代模式g3和f3-L模拟的均方根误差降低50%,为1°C左右.因为新版本中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净短波辐射平均态误差的减小,海洋上层热量动力输送过程的改善和净短波辐射与海温回归关系改进,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温的平均态,南北温度和降水的不对称性都更加接近观测.f3-L比g3在上述方面改进更多,海温也更加合理.但是新一代版本模拟的降水均没有显著改进,赤道北侧ITCZ的降水偏大4 mm d?1.对流降水带来的凝结潜热释放加强了南北非绝热加热梯度,越赤道南风偏差抵消了一部分因为短波辐射偏大带来的海温偏暖,这说明海温平均态的改善是模拟误差相互抵消的结果.在季节循环的模拟方面也存在类似的现象,f3-L和g3中的海温年循环有所改进但较观测振幅仍旧偏弱.这是因为f3-L和g3模拟的经向风和潜热的年循环振幅比前版本要偏强,误差加大的同时也更大地抵消短波辐射的年循环偏差.g2和s2模拟的海温在赤道东太平洋则存在一个虚假半年循环分量,这主要是由潜热通量半年循环偏差所引起的.
    • 张静帅; 张卫青
    • 摘要: 本文对 2019 年及其以后出版的五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沪版)的“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一节内容进行体例结构对比分析,为教师认识新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实施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