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6-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模糊集合理论评价自然灾害,是灾害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小采用硬性指标以及由于主体所处环境、认知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对客体认识的误差.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权重,建立了青海高原雪灾模糊评估模型,对青海高原发生的雪灾进行了等级划分、灾情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已发生的雪灾,其评估更加趋于客观、合理,符合实际情况.
  • 摘要:利用青南地区1961~2004年气温、降水、积雪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青南地区降雪量呈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平均积雪量变化与年及其它季相比,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平均积雪量与气温呈反相关,而与降雪星正相关;影响青南地区初冬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分别是西风带南北槽结合类、移动性高原槽类、高原低涡类、高原切变类、孟加拉湾风暴类;典型多雪(少雪)年高原及南亚与中亚地区850hPa温度距平场配置为"南正北负"("南负北正")型、500hPa高原与东部沿海地区距平分布为"西低东高"("西高东低")型.
  • 摘要:运用2001、2002年7个热带气旋(TC)登陆华南前后的38个日降水量、NCEP格点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经普查和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向型三种;对各型高、中、低层中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了详细分析,如高层流场、中层副高、低层急流和切变线或辐合线、整层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季风云涌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了这些降水型各自前24h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概略模型图,并对其强降水形成机理尽可能地给出了解释,为TC登陆前后的超短期降水预报提供某种参考方法.
  • 摘要:利用赤道平流层月平均纬向风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资料,分析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现象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之间的一些关系.结果显示:1-11月份赤道平流层30hpa纬向风为东风时,6-11月份热带气旋数偏多,为西风时偏少;赤道平流层50hpa的西风风速的增大,有利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增多,东风风速增大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减少;前期12-2月份为西风时,后期6-11月份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偏多,东风时偏少.
  • 摘要:利用1986-2004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聊城地区的冰雹气候特征、产生冰雹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和天气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聊城冰雹的源地和地理、地形对冰雹天气的作用,结果表明:聊城的冰雹年均2.7天,最多8天,主要集中在4-9月,6月最多,其中,聊城南部的冠县降雹最多,东南部的东阿降雹最少;冰雹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分有五类,低涡、低槽、横槽、西北气流和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其中,低涡影响降雹最多,中高层西北气流影响次之.聊城的冰雹源地分为两类:移入类和当地生成类.移入聊城的冰雹路径有三种:西路、西北路和北路;聊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对冰雹天气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台风"麦莎"进入山东后云团和降水都出现突然增强的现象,通过对可降水量、比湿、相对湿度、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等物理量场分析,发现水汽场也存在突然增强的现象.分析中低层风场资料后发现对流层中低层存在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是水汽的主要提供者,产生水汽的强辐合,引起水汽场的突然增强.而高空急流的增强以及与低空急流的相互作用使上升运动增强,也是造成云团和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
  • 摘要:西北地区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系统包含西北地区冰雹致灾因子数据库、西北地区冰雹天气监测系统、冰雹天气预警系统和防雹指挥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系统在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遥感、闪电监测等新资料,以现代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了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开放式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平台.系统具备较好的业务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在业务运行期间就2004、2005年西北地区5次区域性冰雹天气的预报服务和防雹消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和设计.
  • 摘要:在获取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中央气象局《台风年鉴》自1949年以来到2004年热带气旋强度资料(近中心最大风速)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两者在时间变化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热带风暴以上(近中心风速大于17.2 ms-1)近56年所有样本的平均风速前者大于后者3.54ms-1,而这一差异主要的贡献是强台风以上(近中心风速大于41.5 ms-1)样本.两资料集最显著的特征是热带风暴以上年平均风速随时间变化的差异上,虽然两者的热带气旋活动都是在50年代末达到最强,但是70年代以后,两者的走势趋向呈相反的态势,前者呈上升趋势,后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强台风以上样本表现更为突出.
  • 摘要:本文通过对6-7月份南亚高压形态变化规律特征的描述和有关天气系统间的响应变化分析,总结了南亚高压进退振荡周期和南亚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的响应关系,并进一步论证了南亚高压与江淮梅雨关系.根据所得结论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反查验证.提出了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代表性结论:(1)6-7月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和南亚高压脊线变化星波动状周期性北跳东进,其变化周期均在10-12天左右,南亚高压开始北跳东进的时间、维持长度决定了我国东部梅雨始期和梅期长短,并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根据南亚高压脊线和副高脊线的线性关系,可采用110-120°E的平均南亚高压脊线位置≥28~30°N作为入梅的指标之一,利用110-120°E的平均南亚高压脊线位置≥32~35°N作为出梅的指标之一.这些结论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利用南亚高压进行入、出梅的判别丰富了梅雨领域的研究,同时这些结论为中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指标.
  • 摘要:详细分析了GFDL飓风模式和MM5模式消除分析台风的原理,通过10个台风个例的对比分析指出,GFDL方案从平均意义上求取分析台风中心位置和半径的方法,优于MM5方案采用涡度极值来确定分析台风中心以及将分析台风中心半径定为常数的方法.而MM5方案考虑要素场之间的协调,比GFDL方案更为合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将两者优点相结合对MM5方案进行修正,能够更加合理、彻底的消除分析台风.
  • 摘要:本文使用ARPS模式,对一次北京地区强地形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式较好地模拟出降水过程的基础上,对门头沟大暴雨的成因及地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界层(1km以下)东南风急流向山脉辐合,造成暖湿气流在太行山东坡强烈爬升,是暴雨发生的触发机制.太行山西部的偏西气流受太行山上游山脉的抬升作用产生倾斜上升,与太行山前辐合上升的东南风气流汇合,造成对流强烈发展,是门头沟大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地形高度,或地形与大气背景场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模式均无法模拟出太行山东坡门头沟附近的大暴雨,表明地形在门头沟大暴雨中起到了辅助增幅作用,而天气系统的相互配合以及与地形的相对位置等是决定暴雨强度和落区的重要条件.
  • 摘要:辐射传输过程是最重要的大气物理过程之一,而暴雨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利用改进后的MM5模式分析了发生在2002年6月中下旬的梅雨锋暴雨降水中的辐射作用.MM5模式的改进包括引入新的云微物理过程(显式湿过程)方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方案)和辐射传输过程方案.数值研究表明辐射对暴雨降水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使夜间降水增强而使白天降水减弱,从而增强了降水的日变化;辐射过程的作用在不同降档水强度的区域具有显著的差异,在降水中心最大,数值上比区域平均要大一个量级;建立了定量估计辐射过程影响降水的相当辐射作用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辐射过程对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所造成的降水改变(直接作用)和辐射过程对对流的作用所造成的降水改变(间接作用),它既可以用于区域平均作用的估算,也可以用于降水中心的辐射作用估算,还可以用来分析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相对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定量计算辐射过程在降水中作用的方法.
  • 摘要:利用1980-200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和1998年、2000-2005年沙尘天气过程的卫星遥感资料,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确定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以4月为最多,从历史的角度看,北京的沙尘次数总的趋势是在起伏波动中逐渐减少,进入90年代后期,北京地区的浮尘天气呈现增加的趋势.根据沙尘源地的起沙情况,将沙尘源地划分为初始源地和加强源地.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主要包括北路、西路和西北路.境外初始沙尘源地位于蒙古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境内初始源地位手中蒙边界接壤处.境内加强源地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沙漠、戈壁和沙化草原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和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开垦地.
  • 摘要: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ECP)再分析资料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严重暴雨洪涝的高原低涡东移活动过程的对流层中上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四种天气系统类型它们是:北槽南涡型的低涡、切变线上的低涡、切变流场中的低涡、西风槽前部的低涡;揭示了高原低涡移出高原与500hPa上的冷空气、副高位置、200hPa上的南亚高压、西风急流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提取了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强信号,为高原低涡暴雨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选取2004年夏季出现在郑州市的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常规气象报文和NCEP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单站要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各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预报关注点.分析表明高空西北气流控制或华北低涡形势下大气的对流不稳定能量能够得到快速积累.当大气已经具备较强不稳定能量时,850hPa及以下层次能否出现辐合系统是对流发生的关键.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对于强对流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而大气排熵指数、风暴风力热力估算参数、垂直风切变、大气可降水量等物理量和大气对流参数可用以判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类型和强弱.
  • 摘要: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PHY)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BGM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好于控制试验结果,其中对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更好.PHY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不如控制试验结果,但对初始时刻强度达到台风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较好,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改进效果明显.基于BGM方法和PHY方法集合预报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形成扰动成员,这一综合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好于单一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BGM方法的系统发散度略大于PHY方法,但总体上发散度部偏小.
  • 摘要:应用江淮地区40站1953-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环流指数资料,通过对这40站梅雨期极端降水量进行REOF分解将江淮区分为南、北两个具有不同梅雨期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区域;进而分别分析这2个区域梅雨期暴雨以上极端降水特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异常年份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南、北两区暴雨以上极端降水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异常亦十分显著;同时南、北两区梅雨期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异常环流特征又存在较大差异.
  • 摘要:本文研究了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异常年份的海气背景场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百余年来福建经历了三次少台期和两次多台期,转折点分别为1902,1931,1955和1971年1,其中1971年为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的突变点.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具有准13年的中周期振动和准4年和准2.5年的短周期振动,尤其是4年的短周期振动最为显著.(2)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异常偏多(少)的年份,夏季500hPa高度场上,鄂霍次克海地区位势高度偏低(高),从高纬到低纬呈"-+-"("+-+")的距平型,纬(经)向环流占优势,西风带低槽偏北(南),副高北界偏北(南),副高脊线偏北(南);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明显的带状负(正)SSTA距平区,同时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源区和西北太平洋上皆为正(负)SSTA距平.由此可见,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多寡不仅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区的海温有关,同时大气环流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进而影响福建TC频数的变化.
  • 摘要:通过对0601强台风"珍珠"路径4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诊段分析,探讨了不同阶段"珍珠"的移动特点及形成原因、影响要素等.特别分析了影响台风移动的诸多因子及其对"珍珠"西行北折异常路径所起的作用,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主、客观预报对0601号强台风"珍珠"的移动路径均作出了较好的预测. (2)大尺度环境场的调整(副高脊线东退南落、越赤道气流的变化、弱冷空气的变化等),使得环境场的引导作用减弱.转向前后的强台风"珍珠"处于弱环境流场中,环境场与强台风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珍珠"西行北折的重要前提.同时SST的分布也有益于台风强度的加强和热力结构的演变,影响台风的移动. (3)0601号强台风"珍珠"的水平结构变化,特别是其热力非对称结构的演变对其路径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多因子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其西行北折的异常路径.
  • 摘要:台风"麦莎"是2005年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台风之一,在我国浙江登陆后,强度虽减弱较大,但较长时间的维持热带天气系统的特点,并经过千里长途跋涉,到渤海湾减弱为温带气旋,后进入我国东北,对我东部沿海机场和各项军事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科、机场气象资料、卫星资料以及航空数值预报产品对其移动及强度维持等原因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研究.重点通过过程期间气压场、环境场、温度场、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系统、卷入螺旋云带等分析台风强度维持的原因;并通过其与副热带高压形状的关系、与500hPa正涡度平流、风场、24小时变温、24小时变高、Q1大值中心等物理量场的关系来探讨台风的移动情况.结果表明,台风"麦莎"尺度大、强度强(登陆前地面中心气压达950hPa);台风和副热带高压间的气压梯度大,在台风的北侧和东侧产生了强且持续时间长的偏东和偏南急流,成为输送暖湿气流维持台风的有利输送带;三条卷入螺旋云带不断自气旋中、外围的中低层向台风中心输送水汽和能量;过程期间对流层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垂直切变小,热带气旋能量外泄小,不利于热带气旋减弱;中低层一直维持强烈的辐合和强垂直上升运动,高层250hPa以上强烈辐散;台风移动过程中Q1和Q2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纬度天气系统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侵入台风西部外围使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引起气压梯度增大,导致风速加大,有利于台风的维持,同时使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或东撤、南压,有利于台风北移;副热带高压强度、形状和脊线的变化影响了台风强度维持及移动方向;台风始终沿500hPa正涡度平流最大中心移动,也与Q1大值中心、400hPa等压面上24小时变温正值中心、500hPa等压面上24小时变高负值中心的移动基本一致;中低层500hPa与850hPa全风速差在台风中心两侧始终存在一正一负的差值中心,台风沿着正负差值中心之间密集线中的0等值线移动.以上结果给我们研究台风,认真分析和总结数值预报产品在保障中的应用效果,积累预报经验,进一步做好台风预报和航空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很有益处.
  •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CAPS的非静力高分辨率区域预报模式ARPS对0414号台风"云娜"进行数值模拟,其中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进模式,模拟结果表明ARPS较好模拟台风"云娜"的移动路径、中心气压强度变化及台风大暴雨;并利用模式大气中的水物质所制作的组合反射率与雷达组合反射率比较来检验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风自身结构是引起0414号台风西折路径的重要原因;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的影响作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浙南闽北地形使0414号台风移动路径出现右偏现象;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强度影响较小,地形对深入内陆后台风强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浙南闽北地形对0414号台风暴雨有增幅作用,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匀.
  • 摘要:本文利用变分方法将台风的流场分解为环境气流和具有不对称性的最大涡旋流,然后,再利用变分原理将不对称性涡旋流分解为最大的对称涡旋和不对称的β涡旋对;通过实例验证了不对称的β涡旋对中的"通风流"的流向和台风移向的一致性.从而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的台风路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摘要:用卫星观测的LIS闪电资料,对我国几个闪电活跃地区的闪电活动和对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文中采用大气层结稳定度和对流分析方法计算了对流参数,并用相关分析统计了候LIS闪电特征与对流参数的相关性,用回归方法得到了基于对流参数的闪电概率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对流能量越高、不稳定条件越好、饱和层高度越低、水汽越多、垂直风切变越小,闪电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次数越多;闪电活动与对流参数相关程度有地区性差异,较好的在华东的中部、北部和华南;水汽对闪电活动的作用在华南比华东明显;季风对流指数SW82在华南地区能够较好地描述4-6月的闪电活动趋势;对流参数可以用于预报闪电发生可能.
  • 摘要:利用湿位涡理论,对青藏高原东北侧致洪暴雨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根据700 hPa湿正压场特征,把青藏高原东北侧致洪暴雨分为三个不同类型:陕北和鄂尔多斯高原致洪暴雨,川东北和陕南致洪暴雨,青藏高原东北侧大范围致洪暴雨.同时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致洪暴雨发生发展阶段、消弱阶段:700 hPa湿正压场特征,700 hPa湿斜压场特征,湿正压项和湿斜压项的纬向剖面图特征.为青藏高原东北侧致洪暴雨的有无预报和落区预报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 摘要:通过单因子的相关分析,寻找在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与深圳市最高气温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受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的高温定量预报方程,制作深圳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并根据深圳市高温空间分布特征试作深圳市范围内高温的分区预报.业务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高温的定量预报没有出现漏报,误差较小,分区预报也大致准确,该方法有实用价值,可投入业务运行,对我国其它沿海地区作类似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利用条件数计算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自变量之间的复共线性关系的能力,论文以1960~2003年共44年的7、8、9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综合考虑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气候持续因子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预报因子,运用条件数方法进行因子选取并建立回归方程,进行了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条件数方法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7、8、9兰个月24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为153.9km,预报能力明显高于目前国内外的其它一些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方法.另外,本文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传统的逐步回归筛选预报因子的方法以及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报精度相对于逐步回归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相对于气候持续法也为正的预报技巧水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