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学家

汉学家

汉学家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篇;相关期刊563种,包括国际人才交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学术会议等;汉学家的相关文献由968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林森、张西平、李雪涛等。

汉学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3 占比:98.7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3 占比:1.13%

总计:1147篇

汉学家—发文趋势图

汉学家

-研究学者

  • 钱林森
  • 张西平
  • 李雪涛
  • 祝勇
  • 赵成清
  • 孙敬鑫
  • 李明滨
  • 王丽娜
  • WANG
  • 单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唐梦娟
    • 摘要: 高罗佩作为一名荷兰外交官,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东方文化,向西方传播汉学,其汉学研究成果《琴道》等专著受到中外学者的肯定。作为《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说的作者,他将中国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相结合,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高罗佩是荷兰最好的远东专家。本文聚焦于高罗佩的三种身份,探究高罗佩在传播东方文化、研究汉学上所做出的努力。
    • 刘洪涛; 邓子寒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英语世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发现中国网络文学文本的交互式创新、消费机制、审查机制最受西方学界关注。其重视交互式创新背后蕴藏着的是作者及读者对于文化历史和自我身份的构建。在研究中国网络文学的消费机制时,将中国网络文学空间视为各方关系交织的文化场,而互联网有效实现了其中各类角色的关系配置,促进了文学的生产流通。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具有一定模糊性的审查机制,实际具有作为文化实践内在环节的合理性,带来了"博弈"背后新的文学生产的可能性。研究者不仅将中国网络文学看作单纯的文学现象,还将其看作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在研究中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 王敌非
    • 摘要: 《清文启蒙》作为一部读本会话类满文文献,一经刊行便广受世人关注。多年来,清代来华汉学家以《清文启蒙》为底本,编撰了多部语法著作。法国、德国的满语文研究起步较早,以满文文献的注释和翻译为主,俄罗斯、英国的满语文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以现代语言学理论系统分析满语语法。
    • 徐庆群
    • 摘要: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两件大事可以说在汉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是7月20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来自60余国的百余位汉学家及国内学者与会。会上宣布成立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并开启“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
    • 马骥; 方慧
    • 摘要: 英国学者卜士礼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中国文物鉴藏家、艺术品交易商和汉学家,可谓是西方中国艺术史尤其是中国陶瓷领域研究的先行者。在华期间,他不仅投入以中国陶瓷为中心的古物鉴赏和收藏活动,还立足于深厚的学问探讨和诠释中国陶瓷艺术。卜士礼研究中国陶瓷的方法,以中国学术成就和方法论为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其后之研究者,其著作成为了后续同类出版物的范本。卜士礼丰富的中国陶瓷学著述,充分显示了其中国陶瓷研究的前沿性和系统性,也成为了欧洲学界理解和阐释中国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
    • 汤春艳
    • 摘要: 德 国汉学家卡尔 ·阿恩德的现代汉语研究成果《汉语研究导论》(1891)、《北方官话入门》(1894)及《汉语》(1900)始终秉持对既往汉学家(如马礼逊、威绥玛、甲伯连孜、穆麟德等)的批判性态度,对汉语方言间、书面语与口语间的差别及语音、词法和语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南北官话之辨、现代汉语的规律性、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认识。阿恩德现代汉语学术思想既有对前人(威廉 ·冯 ·洪堡、弗朗茨 ·葆朴及海曼 ·斯坦塔尔)的传承,又有基于语料实证调查而对他们提出的批判,值得关注。结合卡尔 ·阿恩德的时代背景及学术立场综述并批判性分析其现代汉语研究成果,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切实的史料和他者视域的参照。
    • 张蓓; 贾留全
    •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坛,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沈从文因此享誉世界,却也因此被认定为汉语世界最难翻译的小说家之一。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是美国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也是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英译者,对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笔者从沈从文被英译的小说中挑选出偏离语言常规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在访谈中,就其翻译策略与再现效果逐一与金介甫教授展开深入探讨。金介甫教授指出:对于英语母语译者而言,变异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再现难度较大,但依然应当努力尝试去实现,然而当风格再现这一目标与译文的流畅性与自然度以及文学性发生冲突时,则不应以牺牲后者为代价保全前者。
    • 日高田时雄; 范丽雅(译)
    • 摘要: 伯希和与内藤湖南是两位在20世纪东洋史研究中留下诸多业绩的汉学界泰斗,对敦煌学研究的贡献尤为卓著。从很早开始,他们便对彼此有所耳闻,但直到1924年夏,内藤赴欧视察访书之际,两人才终于碰面,并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本文依据法、日两国收藏的第一手史料及大量珍贵照片,在追寻连接两位学者共同点的同时,亦考察围绕敦煌古文献的研究,他们之间所展开的互动关系。
    • 任增强
    • 摘要: 中华古文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就中国文化在非汉字文化圈内的传播而言,古文献的翻译至为关键.鉴于目前外译研究的现状,有四个问题应进一步加以商榷.首先,中华文化外译研究应拓展外延,不仅考虑典籍,更应将整个中华古文献的外译纳入研究视野;第二,中华文化外译主体的问题,汉学家译者无法在非中国的"话语真空"中进行,应考虑到中华古文献自身的生成特点,其中隐含着"潜对话的他者",鼓励中外学者百花齐放;第三,在中国文化外译的研究路径上,应突破套用西方翻译理论的窠臼,开展汉学与国学间的双向阐释与建构,考察译本与其衍生品在海外的接受与影响;最后,善待汉学家译者的翻译成果,以平等的学术对话而非苛责批评的方式,建构起中国文化外译的中外学术与情感共同体.中外合作,方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和不同文明间的互鉴与交流.
    • 赵成清
    • 摘要: 在对中国青铜器的认知、收藏和展览过程中,西方学界开始了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并涌现出罗杰·弗莱、福开森、高本汉、巴希霍菲尔、罗樾、顾立雅等一批杰出的青铜器研究学者,他们在探索中国青铜器鉴赏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向西方传播着中国艺术文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