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银
氧化银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92341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黄金、电池、电源技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2011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二氧化碳专业委员会年会、第12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等;氧化银的相关文献由768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建锋、Gholam Reza KHAYATI、王志峰等。
氧化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2341篇
占比:99.96%
总计:292469篇
氧化银
-研究学者
- 马建锋
- Gholam Reza KHAYATI
- 王志峰
- 秦春玲
- 何利娜
- 朱庆明
- 杨辉
- 林沛
- 江海涵
- Kamal JANGHORBAN
- M.舍费尔
- W.施密特
- 代林涛
- 刘孝恒
- 朱俊武
- 李曼
- 杨绪杰
- 梁滔
- 汪信
- 王晗
- 穆成法
- 闻杰
- 陆路德
- 陈胜
- 韩巧凤
- 韩高荣
- 高新龙
- 丁建宁
- 刘晓东
- 刘瑛
- 周全法
- 唐桂林
- 商敏静
- 姚超
- 张倩
- 张永春
- 张震乾
- 李家元
- 李良银
- 沈家康
- 王凯
- 王宇轩
- 王德龙
- 王海飞
- 罗孟飞
- 谭代娣
- 赵广兵
- 辛育东
- 邓慧宇
- 陈庆春
-
-
陈昆昆;
郑晶;
党蕊;
张卜升;
杨阳
-
-
摘要:
为制得形貌和粒径均匀的氧化银(Ag_(2)O)微纳米粉体,对比研究了氧化银的_(3)种化学合成法。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方法可制备出类球形氧化银,添加剂PVP不改变氧化银粉体形貌,但可减小其粒径,氧化银产率为100%;采用铵盐络合法可制备出正八面体和削角八面体的氧化银粉体,且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1~2μm),氧化银产率为100%;采用氨水络合法可制备出八面体、削角八面体、类球形、六足体、正方体的氧化银粉体,随AgNO_(3):NH_(3)·H2O摩尔比增大,氧化银粉体粒径增大,氧化银产率降低,为提高氧化银产率,可增大NaOH摩尔占比,所得氧化银粉体其物相为立方晶系氧化银且无其他杂质相。
-
-
谭代娣;
罗正波;
张剑锋;
张圣南;
李家元
-
-
摘要:
研究了用银电解阳极布袋洗水制备氧化银,并用此氧化银净化银电解废液回收银,考察了氧化银制备条件及银电解液净化条件对银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氧化银时,n(NaOH)∶n(AgNO_(3))=1.2∶1为最佳;净化电解废液时,温度90°C、反应时间1.0 h为最佳。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此法可大大减少银的损失,银直收率提高至99%以上。
-
-
孟庆武;
王刚;
冯春;
解增光
-
-
摘要:
银电解精炼过程中采用液碱中和法净化电解液,净化后的银电解液满足生产要求,使用周期长、净化液量小、可重复使用、作业环境好。电解液中杂质富集在中和渣中,通过氯化沉银、亚钠分银、还原等流程回收粗银粉铸合金板,提银后液可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通过此种工艺处理电解液后产出的银锭符合GB/T4135-2016 IC-Ag 99.99的标准,为提产创造条件,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幅提升。
-
-
王丹;
姚璐;
蔡亚辉;
贺永宁;
徐亚男
-
-
摘要:
暴露于空气中的金属受环境影响,表面会产生吸附、沾污和氧化等表面改性作用,引起二次电子产额(secondary electron yield,SEY)变化。为探究银表面改性对SEY的影响,使用加热、有机清洗、离子清洗实现了多种银表面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加热能够去除部分表面吸附和沾污,并使得SEY降低;离子清洗在去除表面吸附和沾污的同时还能够剥离表面氧化层,获得高度洁净的表面。离子清洗10/30分钟后SEY峰值由2.61降至1.73/1.70,说明剥离银表面的吸附、沾污和氧化层能使得SEY明显降低。为验证氧化对SEY的影响,使用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银薄膜。结果表明,氧化银SEY仅比银高0.1左右,且在斜入射下两者SEY差异更小,该结果证明银表面发生氧化不会使得SEY明显升高,并间接说明表面吸附和沾污是使得银表面SEY升高的主要因素。
-
-
钟玮;
罗靖松;
曾昭昀;
曾龙华;
王海飞
-
-
摘要:
本文报道了以Ag2O/PPh3为催化体系,催化偶氮甲碱叶立德与α-取代的丙烯酰胺之间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建4-位季碳的吡咯烷衍生物.通过条件优化和底物适应性研究,以大于20∶1的非对映选择性及87%~97%的产率合成了7个4-位季碳吡咯烷类化合物,并且该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
-
-
王利;
崔建勇;
徐静
-
-
摘要:
我国盐湖资源丰富,盐湖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的准确测定对盐湖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盐湖水中的阴离子时,高浓度氯离子会对氟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造成干扰.本研究以氧化银为沉淀剂,有效去除高浓度的氯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效控制了溶液的pH,提高了氟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量准确性.3种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1.3% ~108%之间,且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盐湖水中阴离子的分析.
-
-
李汝芬;
于风叶;
任瑞;
王琳;
宋向芹;
邓方方;
纪象芹
-
-
摘要:
目的 研究植物药过江藤提取物合成氧化银(Ag2 O)对血液透析导管管周病菌培养的抗菌活性.方法 用过江藤植物粉末与硝酸银混合,燃烧合成过江藤Ag2 O粉末.将合成粉末溶解后放置到血液透析导管管周细菌培养皿中,观察其抗菌活性.结果 过江藤Ag2 O粉末具有良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好的抗表皮葡萄球菌和抗黄曲霉菌作用.结论 过江籐植物粉末生物合成的Ag2 O在抗血液透析导管病原体感染方面更具价值,因而可用于研制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用品.
-
-
许洋;
蒲生彦;
季雯雯;
杨曾
-
-
摘要:
为提高钒酸铋(BiVO4)对盐酸四环素(TC-HCl)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效率,以银基材料( Ag/Ag2O)和石墨相氮化碳( g-C3N4 )共同改性BiVO4,通过水热法、煅烧法、湿浸渍法、沉淀和热分解法分步制备了Ag/Ag2O/g-C3N4/BiVO4 四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UV-vis DRS)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分布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①沉积了Ag/Ag2O粒子后,复合材料对TC-HCl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②纳米Ag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SPR)以及g-C3N4 的协同作用拓宽了光响应范围,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③相较于BiVO4、g-C3N4 及g-C3N4/BiVO4,该复合材料对TC-HCl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9. 19%,且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74. 8%的降解率. ④UV-vis及XPS分析证明,该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拓展至548 nm,可吸收更多可见光. ⑤体系自由基捕获试验证明,?O2-和h+在光催化降解TC-HCl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且h+的作用大于?O2-. 研究显示,Ag/Ag2O/g-C3N4/BiVO4 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在处理TC-HCl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王星;
牟科全;
袁方;
肖炼;
张苏敏;
周鑫;
方正
-
-
摘要:
以硝酸银为银源,通过绿色化学法合成纳米Ag溶胶,进一步采用湿化学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具备高性能可见光响应的Ag/Ag2O复合光催化剂.同时采用XRD、SEM、UV-Vis DRS、XPS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出了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结构的Ag/Ag2O颗粒,其粒径约200 nm,禁带宽度为1.42 eV.通过负载纳米Ag的方法,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了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同时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提高了量子效率,使Ag2O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
许洋;
蒲生彦;
季雯雯;
杨曾
-
-
摘要:
为提高钒酸铋(BiVO_(4))对盐酸四环素(TC-HCl)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效率,以银基材料(Ag/Ag_(2)O)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共同改性BiVO_(4),通过水热法、煅烧法、湿浸渍法、沉淀和热分解法分步制备了Ag/Ag_(2)O/g-C_(3)N_(4)/BiVO_(4)四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UV-vis DRS)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分布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沉积了Ag/Ag_(2)O粒子后,复合材料对TC-HCl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②纳米Ag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以及g-C_(3)N_(4)的协同作用拓宽了光响应范围,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③相较于BiVO_(4)、g-C_(3)N_(4)及g-C_(3)N_(4)/BiVO_(4),该复合材料对TC-HCl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9.19%,且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74.8%的降解率.④UV-vis及XPS分析证明,该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拓展至548 nm,可吸收更多可见光.⑤体系自由基捕获试验证明,·O_(2)^(-)和h+在光催化降解TC-HCl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且h+的作用大于·O_(2)^(-).研究显示,Ag/Ag_(2)O/g-C_(3)N_(4)/BiVO_(4)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在处理TC-HCl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武彩霞;
汪继强;
刘兴江;
孟宪玲;
陈益奎
- 《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以活性碳(AC)为负极材料,氧化银(AgO)为正极材料,1.4g/ml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水化纤维素膜为隔膜制备了AC/AgO新型复合电化学电容器.并通过进行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等测试考核了其性能.实验表明,AC/AgO新型复合电化学电容器等效串联内阻较低,有效工作电压可达到1.5V以上,具有良好的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以及较好的荷电保持能力.电容器经过57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衰减小于10%.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陈媛媛;
于生慧;
姚奇志;
周根陶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放射性废水被排入到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放射性废水通常含有诸如238U、137Cs、131I、129I、90Sr、和99Tc等放射性核素.其中,放射性碘同位素(129/131I)是铀和钚核裂变的一种主要产物,在放射性废水中最为常见.海泡石是一种非膨胀性、多孔、纤维状的纳米黏土矿物,正交晶系,层链状结构,理论比表面积可达900m2/g,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本实验中,以海泡石为负载材料,首先实现了Ag2O在海泡石上的有效负载。然后,在海泡石/Ag2O(10%)和Mri2/的混合体系中,通过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海泡石/Ag2O/MnO,(10%/10%)复合材料。
-
-
蒋波;
徐鹏鹏;
吴玲;
李芳;
李贵生;
李和兴
- 《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环境和能源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处理染料废水和光解水制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多。TiO2由于廉价,无毒,稳定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作光催化剂。为了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复合和掺杂成为提高光催化活性的两大主要手段。而对TiO2掺杂的研究发现,跟本体的光催化剂相比,掺杂后的光催化材料因为破坏了晶格的对称性,导致光催化材料的不稳定。
-
-
蒋波;
徐鹏鹏;
吴玲;
李芳;
李贵生;
李和兴
- 《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环境和能源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处理染料废水和光解水制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多。TiO2由于廉价,无毒,稳定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作光催化剂。为了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复合和掺杂成为提高光催化活性的两大主要手段。而对TiO2掺杂的研究发现,跟本体的光催化剂相比,掺杂后的光催化材料因为破坏了晶格的对称性,导致光催化材料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