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时间
氧化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24180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沈阳理工大学学报、蜜蜂杂志、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专题)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等;氧化时间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乌迪、刘向东、刘燕等。
氧化时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4180篇
占比:99.97%
总计:324280篇
氧化时间
-研究学者
- 乌迪
- 刘向东
- 刘燕
- 卢俊成
- 吕凯
- 成韵沁
- 聂建欣
- 陈云路
- 刘晓丽
- 宋仁国
- 张雅萍
- 张静
- 池波
- 卢世松
- 张宇
- 李玉海
- 杜楠
- 王超
- 蔡倩
- 赵晴
- Alison Lennon
- BAI JinTao
- CAO Hua-zhen
- GAO ZeYang
- GU ChangZhi
- HUANG Kai-lu
- JI XianBing
- K.BALAJYOTHI (等著)
- NIU Dong-mei
- R.Huot
- REN JunYing
- Udo R(o)mer
- VV Marchenkov
- WANG KaiGe
- WUJunJun
- XU Jia
- XU JinLiang
- YANG MingJie
- ZHANG Chen
- ZHANG Fang-fang
- ZHANG LiangLiang
- ZHANG Ze-feng
- ZHENG Guo-qu
- Zhaohua JIANG Xuetong SUN Yanping LI Fuping WANG and Yandong LU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 丁飞
- 于军
- 于思荣
- 于晓菲
- 于赜
- 亓文波
-
-
李涛
-
-
摘要:
煤炭在被加热后用粘结指数表示煤炭各粒子间的结合程度。在煤质分析中,煤炭的粘结指数是很重要的,是判别煤炭的结焦性和粘结性的关键性指标,同时影响粘结指数的测定结果因素很多,如:焦化温度,焦化时间,氧化时间等,测定结果会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改变焦化时间,焦化温度,氧化时间,其他条件不变的实验,对同一个煤样粘结指数进行测定时,从而发现实验条件对煤炭粘结指数影响。通过多次次实验比对发现,焦化温度的提高、焦化时间的延长及煤样氧化时间的增加会使煤炭的粘结指数发生变化。
-
-
杜相如;
付巍
-
-
摘要:
采用草酸阳极氧化工艺对电子器件功率模块用铝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并考察了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膜的厚度及腐蚀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从1 A/dm^(2)增加到3 A/dm^(2),氧化时间从35 min延长到75 min,氧化膜厚度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伴随着腐蚀失重先降低后增加。采用单一变量法得到铝基板草酸阳极氧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解液温度25°C、电流密度2 A/dm^(2)、氧化时间55 min。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生成的氧化膜完整且均匀,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厚度达到18.2μm且腐蚀失重最低,为2.72 mg/cm^(2),能对铝基板起到良好的腐蚀防护作用。
-
-
叶传珍;
厉勇;
吴凡;
李永新;
夏侯文奇;
金士魁;
郭楠楠
-
-
摘要:
为探究低温氧化作用对低阶煤煤质特性的影响,选取容易自燃的新疆哈密煤为研究对象,使用固定床管式炉模拟了低温氧化过程,通过测定不同氧化程度下煤的水分、挥发分、碳元素、氧元素及吸氧量,研究了低温氧化对煤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的低温氧化过程伴随水分的不断析出与复吸,氧化温度对挥发分的影响敏感性高于氧化时间;低温氧化过程中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对碳元素、氧元素影响显著;吸氧量随氧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随氧化温度的增加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
-
陈庚;
苗景国;
方琴;
章友谊;
赵锦秀
-
-
摘要:
将2A12铝合金置于硅酸钠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用扫描电镜、膜层测厚仪和盐雾腐蚀箱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氧化时间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厚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在20min~50min变化时,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MAO膜层的厚度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不同的氧化时间下MAO膜层表面均形成了“火山堆”形貌,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火山堆”数量越来越多,膜层表面越来越凹凸不平。在不同的氧化时间下,MAO膜层呈现出不同的耐蚀性能,这与其厚度、孔隙率和膜层的组织疏松等有关。综合来看,当氧化时间为30min时,MAO膜层获得了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
-
张广生;
韦利;
李军;
姜波;
王超;
宋仁国
-
-
摘要:
目的探究先恒流一定时间再恒压不同时间对ADC12高硅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从中选择较优的氧化时间组合。方法选择双极性脉冲电源,在先恒流(11 A/dm^(2))35 min后,再恒压(550 V)不同时间(5、15、25、35 min),制备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通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HT-600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极化曲线、阻抗谱)等设备来表征表面形貌、膜层厚度、物相组成、磨损率以及耐腐蚀性。结果在先恒流再恒压下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层,其厚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先恒流35 min再恒压25 min所制备的膜层厚度最厚,为25μm;微弧氧化膜层中都存在α-Al_(2)O_(3)、Υ-Al_(2)O_(3)和Al_(2)SiO_(5)相;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微弧氧化膜层的磨损率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先恒流35min再恒压5min所制备膜层的摩擦系数最小,仅为0.78。氧化时间的变化对ADC12铝合金MAO膜层耐蚀性的影响较大,腐蚀电位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腐蚀电流的变化趋势也与腐蚀电位相同。综合考虑,在先恒流35 min再恒压25 min所制备的膜层,其耐腐蚀性较好。结论先恒流(11 A/dm^(2))35 min再恒压(550 V)25 min时所制备的微弧氧化膜层较厚,致密性较好,耐蚀性最佳。
-
-
-
-
-
王先;
于思荣;
赵严;
张鹏;
刘恩洋;
熊伟
-
-
摘要:
以NaAlO2、NaF、KOH为电解液对TA15钛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在其表面制备一层致密的陶瓷膜,以提高TA15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并对不同氧化时间下陶瓷膜的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及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布满细小的蜂窝状微纳米级孔洞,随氧化时间延长,陶瓷膜表面逐渐平整化,时间过长会出现凸起、凹坑等缺陷,导致陶瓷膜粗糙度增大.陶瓷膜所含元素主要为O、Ti、Al等,物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型TiO2、Al2 O3及Al2 Ti3相.随氧化时间的延长,陶瓷膜表面显微硬度逐渐增大,50 min时可达332.82HV,比基体提高了59.2%.粗糙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0 min时陶瓷膜平整光滑,孔洞分布均匀,粗糙度最小(1.420μm),膜厚约10μm.耐蚀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0 min时陶瓷膜的自腐蚀电位为+222.24 mV,比基体提高了约530 mV,腐蚀电流密度为1.73×10-9 A/cm2,降低为基体的3%,耐蚀性最佳.
-
-
宁闯明;
崔学军;
王淋;
宋世杰;
张颖君
-
-
摘要:
目的探索氧化时间对AZ31B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MAO)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恒压MAO的方法在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中制备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Image-J图像分析法、测厚仪、表面粗糙度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盐雾试验箱来研究涂层表面微观形貌、表面孔隙率、厚度、粗糙度、摩擦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结果涂层孔隙率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氧化25min所得涂层孔隙率最小,为5.404%。涂层厚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是厚度增长速率减小,氧化5min时涂层厚度为9μm,而25min时涂层厚度为10.4μm。涂层粗糙度与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磨损率随氧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氧化15min所得样品磨损率最高,氧化5min所得涂层耐蚀性最差,氧化25min的涂层耐蚀性最好。结论恒压条件下,氧化时间的延长可以有效地减小涂层表面孔隙率,增加涂层厚度,显著改善涂层的耐磨、耐蚀性能。
-
-
刘伯伟;
王琴;
王健
- 《第六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专题)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时间对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碳纤维表面.结果表明:利用浓硝酸氧化碳纤维,当氧化时间为12h时,碳纤维对NaOH的吸附量最大;且与水泥的界面粘结性最大,7d、28d抗折强度最高,与未经氧化处理的试块相比分别提高了18.6%和28.5%;电阻率最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碳纤维表面不再平滑,沟槽明显加深,当氧化时间达到24h时,碳纤维表面刻蚀损伤明显增加,易断裂.
-
-
张以忱;
徐辉;
郭元元
- 《第八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在Na2SO3-KOH电解液中以恒流双级脉冲电源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并在不同长度氧化时间下监测其成膜速率、单位能耗以及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电子显微方法对膜层的显微硬度和薄膜形貌,然后根据相应的工艺参数描绘出关系曲线,从而阐述了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工艺与氧化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膜层经历了先外后内的生长过程,同时膜层逐渐的趋于均匀致密,致密层逐渐增厚;并且成膜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单位能耗先变小后变大,通过实验得出30~40min为功能性陶瓷薄膜的最佳的氧化时间.
-
-
吕凯;
刘向东;
池波;
张雅萍;
张静;
刘晓丽;
乌迪
- 《第九届全国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铝合金中Si的存在对微弧氧化放电过程有不利影响,ZAlSi12中Si含量较高,其微弧氧化过程的基本规律不同于其它铸造铝合金。因此,研究电压、氧化时间对于ZAlSi12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对于获得良好的陶瓷表面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ZAlSi12微弧氧化采取不同的电压及氧化时间来研究这两种因素对陶瓷层厚度的影响规律。采用XRD进行分析陶瓷层的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电压为440V/120V时,陶瓷层性能最佳,膜层厚度达到169μm;综合考虑能耗与实际应用因素,氧化时间采用48min。
-
-
吕凯;
刘向东;
池波;
张雅萍;
张静;
刘晓丽;
乌迪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ZAlSi12因为含Si量高,其微弧氧化过程不同于其它铸造铝合金.铸铝合金中Si的存在不利于在其表面进行微氧化。因此,研究正向电压、氧化时间对ZAlSi12微弧氧化陶瓷层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获得良好的陶瓷表面层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不同的正向电压及氧化时间对ZAlSi12微弧氧化陶瓷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并对膜层进行了磨损试验。采用XRD分析陶瓷层的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电压为440V/120V时,陶瓷层性能最佳,膜层厚度达169μm.氧化时间为0~48 min时,膜层生长速度快,超过48min后,生长缓慢.因此,适宜的氧化时间为48min.
-
-
-
-
-
王文冲;
贾海强;
陈弘
- 《第六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
| 2001年
-
摘要:
为了理解AlAs氧化层热稳定性、重复性差的机制,找到合适的氧化方法来得到高质量的AlAs层,本文对不氧化、刚氧化完和延长时间氧化的样品进行了Raman分析,通过实验发现适当延长氧化时间,可有助于As、AsO等可挥发性氧化物残余物逸出得到了热稳定性的AlAs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