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氟离子选择电极

氟离子选择电极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035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冶金分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等;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宝中、谢祖芳、郭聪等。

氟离子选择电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0356 占比:99.97%

总计:420469篇

氟离子选择电极—发文趋势图

氟离子选择电极

-研究学者

  • 杜宝中
  • 谢祖芳
  • 郭聪
  • 陈渊
  • 刘令梅
  • 吴国忠
  • 周益民
  • 姜波
  • 李中愚
  • 李承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华杰; 徐思琪; 薛雍; 庞小丽; 刘晓晨; 杨子良; 张琳琳
    • 摘要: 铝灰中的氟化物是铝灰中的环境危害因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X射线衍射(XRD)法对15份铝灰样品进行了元素及物相组成检测,使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5份样品分成四类,从每类中选择1~2个样品,共选取5份样品作为代表进行后续实验。使用离子色谱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铝灰浸出液中氟离子进行了检测,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铝灰中氟含量测定时,通过采取不同分取体积(1~10 mL)所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与考察加标回收率相结合的策略,能快速有效地识别出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并且可以推测出适宜的分取体积,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10%,说明方法准确可靠。
    • 韩格非; 贺开富; 赵平; 徐建伟
    • 摘要: 本文在扩散比色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了适合于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的方法:将植物样品在碱性条件下加入硝酸镁后灰化、经超声浸提,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含量。本法检出限0.56 mg/kg,标准物质准确度RE%小于5%,精密度(RSD%)小于7.3%,回收率在95%~106%之间。本法极大的满足了植物样品中低含量氟的检测要求,能耗及分析周期较氧弹燃烧法及扩散比色法大幅降低,适用于实验室的批量分析。
    • 王秀莉; 宋丹丹; 尚玉俊; 张金玉
    • 摘要: 通过对氟化钠纯度各测定方法进行探讨,包括国家标准方法氟氯化铅沉淀滴定法(LCF),硅胶反应法(SGR),离子交换法(IEM)和蒸馏-硝酸钍滴定法(DTN),以及硝酸镧-EDTA滴定法(LNE)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指出各方法的优缺点、操作要点、误差来源及存在的问题等。经过比较,氟离子选择电极自动电位滴定法(FAP)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广,干扰因素少的特点,可作为日常氟化钠纯度检测的实验方法使用。
    • 陈思涵; 隋艳; 杨妮;
    • 摘要: 当待测液中氟离子浓度较低时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响应与浓度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造成测定结果发生偏离,从而影响氟离子浓度测定的准确性。为探究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低氟样品时的测定下限和影响情况,以不同性能的离子选择电极和不同浓度梯度待测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极电位响应与待测溶液浓度的关系,评估其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采用二次标准加入法校正低浓度氟溶液测定偏差。结果表明:电极的能斯特响应临界浓度与其自身性能有关,长时间使用或放置会使临界浓度增大;当待测液浓度低于临界浓度时,采用一次标准加入法测定的氟含量值显著高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28%~364%;使用二次标准加入法,可将干扰较少的待测液定量下限减小至0.02μg/mL,可将基体待测液定量下限减小至0.10μg/mL,测定相对偏差小于10%。
    • 魏娜
    • 摘要: 试样以氢氧化钾为碱性熔剂进行熔融,用热水浸取熔融物后干过滤,在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介质中调节溶液酸度,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测定氟含量[1],测定范围为:0.010% ~0.50%.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
    • 龚婉莉
    • 摘要: 燃烧水解过程及电位测量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会干扰煤中氟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减少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氟含量的实验测定误差,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环境温度、 氟电极实际斜率、 高氟样品称样量、 洗氟电极方法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环境温度越高,氟电极实际斜率越大,实验环境温度22°C、25°C及28°C对测定结果未产生显著影响;用100μg/mL氟标准工作溶液测定实际斜率,其不同氟含量范围的样品测试结果均在标准值不确定度内,且测试结果相对稳定;高氟样品(800μg/g和1500μg/g左右)可适当减少称样量至0.4000 g,测试结果精密度及准确度同样满足国标要求;水洗后在条件化溶液下搅拌30 s将氟电极洗回空白值的方法与国标方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蒋政; 罗旻延; 李玲; 梁振; 罗玉华; 钟宇斌
    • 摘要: 氟化钙含量是评定萤石质量等级的重要指标.先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于700°C熔融分解样品,再用盐酸(1+4)进行溶解配制成溶液,以柠檬酸钠和硝酸钾为总离子强度调节剂,以茜红素S为指示剂,建立了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含量来推算萤石中氟化钙含量的方法.用高温、氢氧化钠熔融样品、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熔融样品3种分解方法对萤石样品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样品分别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碱熔条件下氢氧化钠能使氟化钙完全分解从而促进样品被分解完全,过氧化钠将萤石中的硫元素完全氧化成硫酸根以消除硫对测定的影响.按照实验方法测定萤石标准样品和生产样品,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26%~0.40%,相对标准偏差为(RSD)0.28%~0.74%,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中氟化钙的含量与认定值或参考值相符.
    • 伍欣华; 范华
    • 摘要: 为了保证炼油催化剂工业污水中氟含量测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别讨论溶液酸碱性、共存离子干扰、掩蔽剂加入量等因素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炼油催化剂工业污水中氟含量的影响。通过对两个样品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01.8%。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 段园红; 陈红
    • 摘要: 本方法以氢氧化钾熔融,试样用水浸出熔融物后过滤,使氟与钛、铁、铜、铅等分离,调节酸度在pH6.5-7.0的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介质中,以饱和的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电极电位仪测定氟[1].氟含量的测定范围0.010%~0.50%.该方法易操作,测定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好.
    • 詹彬彬
    • 摘要: 为了提高分析检测的效率,节约分析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氟离子计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快捷和方便,通过是否除去盐酸中氯离子的来检测氟离子的方法,对含有已知不同浓度氟离子的盐酸溶液通过处理进行测量对比.结论:是否去除盐酸中的氯离子对测量其中含有的氟离子结果无多大影响,且无需去除氯离子,分析方法操作方法简便,节省时间,对环境污染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