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界浓度

临界浓度

临界浓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55276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抗生素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临界浓度的相关文献由512位作者贡献,包括董炎明、吴玉松、方云等。

临界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5276 占比:99.73%

总计:55427篇

临界浓度—发文趋势图

临界浓度

-研究学者

  • 董炎明
  • 吴玉松
  • 方云
  • 汪剑炜
  • 夏咏梅
  • 廖丽
  • 李彦
  • 王勉
  • 严素定
  • 于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思涵; 隋艳; 杨妮;
    • 摘要: 当待测液中氟离子浓度较低时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响应与浓度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造成测定结果发生偏离,从而影响氟离子浓度测定的准确性。为探究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低氟样品时的测定下限和影响情况,以不同性能的离子选择电极和不同浓度梯度待测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极电位响应与待测溶液浓度的关系,评估其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采用二次标准加入法校正低浓度氟溶液测定偏差。结果表明:电极的能斯特响应临界浓度与其自身性能有关,长时间使用或放置会使临界浓度增大;当待测液浓度低于临界浓度时,采用一次标准加入法测定的氟含量值显著高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28%~364%;使用二次标准加入法,可将干扰较少的待测液定量下限减小至0.02μg/mL,可将基体待测液定量下限减小至0.10μg/mL,测定相对偏差小于10%。
    • 杜晶辉; 黄自坤; 刘旻; 龚菁菁; 王丹; 刘基波; 刘旭
    • 摘要: 目的通过多中心数据评估液体培养基硝酸还原酶试验(NRA)检测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DR-MTB)的性能;并确定MDR-MTB和XDR-MTB对利福平、异烟肼、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临界浓度。方法分3个阶段进行分析。第1阶段确定6种药物的MIC;第2阶段确定6种药物的临界浓度;第3阶段以琼脂比例法(APM)或MGIT 960法为参考方法,通过大样本量(检测730株MTB)验证液体培养基NRA法6种药物的临界浓度。比较4家参与评估的实验室验证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度。结果液体培养基NRA法6种药物的MIC和临界浓度分别为:利福平1 mg/L和1 mg/L,异烟肼0.2 mg/L和0.2 mg/L,氧氟沙星2 mg/L和2 mg/L,阿米卡星4 mg/L和2 mg/L,卡那霉素5 mg/L和5 mg/L,卷曲霉素5 mg/L和2.5 mg/L。参与评估的实验室临界浓度验证结果具有高一致性,准确性为96.4%~100.0%。液体培养基NRA法检测时间中位数为7 d。结论液体培养基NRA法可为资源有限的医疗机构提供一种快速、经济、操作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MTB)体外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的简便方法。
    • 李拴林; 罗小燕; 陈志祥; 吴如月; 廖丽; 丁西朋
    • 摘要: 为研究NaCl胁迫对木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分数NaCl溶液对5份分别来源于印度(YD1)、缅甸(MD1)、云南(YN1)、广西(GX1)和广东(GD1)的木豆种子和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别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和水培法,设置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处理,通过观测木豆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状况,分析NaCl胁迫对木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对木豆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木豆NaCl胁迫的临界值.结果表明:在萌发期,NaCl胁迫抑制种子萌发及生长,5份木豆种质资源耐盐能力强弱次序为MD1>GX1>YD1>GD1>YN1.幼苗期,随NaCl质量分数增大,木豆幼苗地上及地下部生长均被显著抑制,5份木豆耐盐能力强弱次序为MD1>GX1>GD1>YD1>YN1.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5份不同木豆耐盐能力强弱次序并不完全一致,MD1和GX1为耐盐种质,YN1为盐敏感种质.萌发期和幼苗期,5份木豆NaCl胁迫临界值范围分别为0.377%~0.748%和0.275%~0.510%.
    • 王子文; 王文明
    •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加油站水封隔油装置的隔油能力,利用FLUENT软件对水封隔油装置中油水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VOF模型和Standard k-epsilon模型,研究了0.75 m/s流速工况下不同入口含油浓度对水封隔油装置速度场、隔油效果的影响,也由此得到了含油污水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水封井内流体流动有着固定的流道,不会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改变;三级隔油池内流体主流道位置则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改变,并形成新的流道;水封井的临界浓度为0.1%,三级隔油池在0~10%初始浓度下尚无临界浓度;三级隔油池中油液逃逸有3个时间段,初始浓度大于3%时,油液逃逸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反而降低.
    • 程嘉瑞; 王瑞; 梁向进; 牛晔; 丁银川
    • 摘要: 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含O_(2)、CO_(2)的多元热流体腐蚀试验,结合SEM、EDS和XRD测试,对腐蚀试样的微观形貌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l^(-)浓度变化对J55(管材)的腐蚀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氧多元热流体中,随着Cl-含量的升高,J55的腐蚀速率先增后减。当NaCl质量分数为1%时,J55的腐蚀速率最大。多元热流体含CO_(2)条件下,当Cl^(-)含量较低时,J55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当Cl^(-)含量较高时,J55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存在临界Cl^(-)浓度。在含氧的氯离子腐蚀体系中,J55表现出O_(2)与Cl^(-)相互竞争的腐蚀特性,当Cl^(-)含量较低时,O_(2)在腐蚀反应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促进作用;当Cl^(-)含量较高时,Cl^(-)成为影响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 张苓; 彭日荷; 付晓燕; 高建杰; 王明清; 姚泉洪
    • 摘要: 以八棱海棠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浓度植物激素、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暗培养时间及不同浓度潮霉素对八棱海棠再生体系的影响,建立了八棱海棠高效再生体系,筛选并分析了潮霉素在八棱海棠遗传转化中的适宜浓度.结果 表明:诱导子叶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Sc+2.0 mg·L-1 TDZ+0.2 mg·L-1 NAA+0.5 mg·L-1 GA3,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Sc+2.0 mg·L-1 TDZ+0.2 mg·L-1 NAA,暗培养最佳时间为10 d,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25 mg·L-1 IBA.八棱海棠在整个再生过程中均对潮霉素敏感,在潮霉素浓度为2.0 mg·L-1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仅为23.33%,分化率仅为9.88%;当潮霉素浓度为4.0mg· L-1时,愈伤诱导率下降为13.00%,而且愈伤不分化,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愈伤组织变得更加致密,之后变褐死亡.在诱导生根培养基上添加3.0mg· L-1潮霉素,生根率仅为3.52%,大部分外植体再生芽底部只会诱导出愈伤组织,没有根原基形成.八棱海棠子叶愈伤诱导及分化的潮霉素筛选临界浓度为2.0~4.0mg· L-1,生根时潮霉素筛选浓度为2.0~3.0 mg·L-1.
    • 郑庆伟
    • 摘要: 为了明确在草莓上安全施用氯吡脲的参考临界浓度及其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郑州)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吡脲处理,以草莓中氯吡脲残留量、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为指标,筛选了氯吡脲使用的最佳质量浓度。
    • 郭瑞琦; 郭增伟; 施跃毅
    • 摘要: 氯离子侵蚀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罪魁祸首,当钢筋表面的氯离子浓度达到某一临界浓度时钢筋开始发生锈蚀,因此研究钢筋初始锈蚀时刻的氯离子临界浓度显得尤为重要。以钢筋初始锈蚀时刻氯离子临界浓度的表述方式、测量方法为基础,以国内外考虑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氯离子临界浓度研究结论为载体,对当前钢筋初始锈蚀时刻的氯离子临界浓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了相关研究中的建议取值及各国国家标准中的建议取值。提出在钢筋初始锈蚀时刻锈蚀氯离子临界浓度研究领域针对临界浓度表述,影响机理,多因素耦合,数据库建立方面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 渠强
    • 摘要: 一、油井硫化氢成因分析针对富11稀油区块和坨26稠油区块油井硫化氢含量超出油井安全临界浓度30mg/m3的问题,对2个区块的8口典型井开展硫化氢的生物成因和热化学成因分析,明确硫化氢的来源,以便于为油井硫化氢的治理提供依据。1.稀油区块硫化氢成因富11属于稀油区块,井口温度较低,通常低于60°C。低温下的硫化氢,生物成因通常占相当的比例。生物成因硫化氢的生成机理为,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SRB利用硫酸根进行生长代谢,生成硫化氢。
    • 薛晓晚; 杨影影; 秦圆; 吴爱民; 王旭东; 黄昊; 姚曼
    •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旨在探索确定绝缘体-金属转变临界浓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以Co重掺杂Si为研究对象,构建并计算了10个Co不同掺杂浓度模型的晶体结构、杂质形成能及其电子性质.发现在Co掺杂Si体系的带隙中形成了杂质能级,杂质能级的位置和宽度随着Co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变化.当Co掺杂浓度较高时杂质形成能逐渐稳定,且杂质能级穿过费米能级使体系表现出金属性.综合杂质形成能的变化趋势,以及杂质能级极小值与费米能级间的距离条件,可预测出发生绝缘体-金属转变的Co掺杂浓度为2.601(×)1020 cm-3,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上述两条依据应用于S重掺杂Si体系和Se重掺杂Si体系同样成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