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
丙酸氟替卡松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66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093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临床肺科杂志、中国药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山东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等;丙酸氟替卡松的相关文献由135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松、孙亮、赵琳等。
丙酸氟替卡松
-研究学者
- 陈松
- 孙亮
- 赵琳
- 李静
- 于艳春
- 杨波
- 石田田
- 陈坤华
- 韩昆颖
- 黄英
- 龚财惠
- A·纳德卡尔尼
- B·杜克斯罗瓦-查克罗恩
- J-M·布科夫斯基
- J·L·波伊尔
- T·纳夫拉蒂尔
- 兰洁
- 孙文东
- 孙福锁
- 张其婉
- 张燕
- 李平
- 李昊
- 杨金金
- 王敏
- 王长征
- 秦中
- 符州
- 米奇
- 纪道玉
- 蔡保理
- 蔡报彬
- 谢城
- 赵建林
- 郭海英
- 陈李平
- 丁凯
- 丁建萍
- 万文标
- 乔春莲
- 任勤
- 任婧
- 何春卉
- 余红霞
- 侯曙光
- 倪陈
- 兰昌云
- 冀连梅
- 冯关周
- 冯小路
-
-
周琦琦;
程丽颖;
袁文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CVA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参照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参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_(3)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结果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0%)相比,试验组(95.35%)较高(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FVC、FEV_(1)、PEF、MMEF较高,血清IL-5、TNF-α、IgE水平较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参照组FVC、FEV_(1)、PEF、MMEF较高,血清IL-5、TNF-α、IgE水平较低(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CD4^(+)、CD4^(+)/CD8^(+)水平较低,CD8^(+)、25-(OH)-D_(3)水平较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参照组CD4^(+)、CD4^(+)/CD8^(+)水平较低,CD8^(+)、25-(OH)-D_(3)水平较高(P<0.05)。结论维生素D_(3)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疗CVA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
-
-
刘桂华;
万俊
-
-
摘要:
目的探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 E-SL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研究组接受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LT)、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EV_(1)、FVC和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E-SLT、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E-SLT、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机体血清s E-SLT、sICAM-1水平,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高岩;
赵晓倩;
关艳红;
苏海燕;
王倩;
曹文娟;
岳燕军;
韩宝勇
-
-
摘要: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稳定期COPD,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T)],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NLR]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NT-proBNP、NLR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
-
冀连梅
-
-
摘要:
对于过敏性鼻炎,提倡提前预防用药。特别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发作时间比较固定、经常发病的患者,每年春秋季可以提前2周用药,直至过敏季节结束。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分7类1.糖皮质激素类:主要是鼻喷剂,包括第一代布地奈德(雷诺考特),第二代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糠酸氟替卡松(文适)、糠酸莫米松(内舒拿)。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激素,不是特别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建议长时间或反复使用。
-
-
孟莹
-
-
摘要: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与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90例研究对象均为方便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治疗,研究组45例在该基础上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4与IFN-γ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为(40.15±8.52)pg/mL较对照组(56.30±11.02)p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8,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改善了IL-4与INF-γ水平,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
-
时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头孢羟氨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肺活量(VC)、呼吸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FVC)]、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睡眠紊乱、亢进)。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可加强疗效,改善肺功能,用药安全性高。
-
-
吴小玲;
黄翠兰;
王珍春
-
-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6例MP感染的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C反应蛋白(CRP)、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咳嗽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RP、EOS计数、FeN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P感染慢性咳嗽患儿实施阿奇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病情复发。
-
-
高乐;
王海娥
-
-
摘要:
目的探讨予支气管哮喘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对其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施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和乙组(施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各225例。比较两组系统给药后的炎症因子、肺功能、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乙组IFN-γ、FEV 1、FVC、PEF水平高于甲组,IL-4、IL-8水平低于甲组,且优良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予支气管哮喘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
-
-
赵艳敏;
魏玉磊;
于小杰;
王娜;
牛春密;
高永山;
王贵刚
-
-
摘要:
目的构建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药指导模式,并研究其效果。方法研究纳入老年哮喘患者102例,将患者分成2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1例)进行常规治疗后,由药师指导患者居家进行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症状及体征(气促、喘息、咳嗽和肺部哮鸣音等)消失时间,治疗前、后2组患者日间与夜间症状评分变化,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药学服务在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中作用显著,患者疗效提升,症状改善,肺功能恢复较好,且患者依从性好,生活质量提升,安全可行。
-
-
徐添福;
吴国媛;
陈志强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儿科接收的92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患儿46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患儿46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症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后有效率、临床各项指标数值、血清数值变化、肺功能指标数值变化等。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有效率(82.61%),P=0.0140;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治疗前呼吸频率、FEV1、PEF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治疗前,两组儿童EOS、lgE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儿童EOS、lgE均优于参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对其实施孟鲁司特与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肺部功能。
-
-
肖学成;
尹志成;
方安雪;
俞凤娇
- 《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建立丙酸氟替卡松原料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检测方法.方法: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样品,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OV-1301毛细管柱(30m×0.32 mm,0.5μm),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C,顶空进样,程序升温.结果:3批样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建立的色谱方法对待测溶剂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空白对照溶液没有影响,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8.0%~10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是控制丙酸氟替卡松原料中残留有机溶剂的可靠方法.
-
-
-
沈素娥;
汪建飞;
苏静;
顾晓燕;
尚宁;
蒋德升;
姜静;
李树猛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基础上加穴位埋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肺功能测定,检测外周血T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ACT评分、FEV1占预计值/%及FEVl/FV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联合治疗后外周血CD4+、CD4+/CD8+有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
-
-
方靖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n 方法:选择90例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rn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8%(44/45)和62.22%(28/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和33.33%(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F、FEV1均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均降低,但实验组PEF、FEV1升高幅度和嗜酸性粒细胞、1gE含量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
方靖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n 方法:选择90例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rn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8%(44/45)和62.22%(28/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和33.33%(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F、FEV1均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均降低,但实验组PEF、FEV1升高幅度和嗜酸性粒细胞、1gE含量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
方靖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n 方法:选择90例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rn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8%(44/45)和62.22%(28/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和33.33%(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F、FEV1均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均降低,但实验组PEF、FEV1升高幅度和嗜酸性粒细胞、1gE含量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
方靖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n 方法:选择90例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rn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8%(44/45)和62.22%(28/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和33.33%(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F、FEV1均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均降低,但实验组PEF、FEV1升高幅度和嗜酸性粒细胞、1gE含量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
方靖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n 方法:选择90例在本院接受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rn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8%(44/45)和62.22%(28/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和33.33%(1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F、FEV1均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含量均降低,但实验组PEF、FEV1升高幅度和嗜酸性粒细胞、1gE含量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