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椭圆管

椭圆管

椭圆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68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6154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压力容器、动力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等;椭圆管的相关文献由6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松、周文和、宋克伟等。

椭圆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6154 占比:99.33%

总计:16263篇

椭圆管—发文趋势图

椭圆管

-研究学者

  • 刘松
  • 周文和
  • 宋克伟
  • 常立民
  • 张强
  • 张昆
  • 张永恒
  • 林志敏
  • 武祥
  • 王天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德其; 蒲幸禹; 俞天兰; 李广; 吴淑英
    • 摘要: 为了提高溴化锂中央空调系统中制冷蒸发器的耐腐蚀性,采用钛管代替铜管,并提出椭圆管代替圆管方式提高钛管外制冷剂蒸发效率,数值模拟研究椭圆系数E对椭圆钛管外制冷剂流动过程、液膜厚度分布及传热系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椭圆系数E=1.0~1.7范围内,随着E增大,管外液膜平均厚度减薄、液膜速度增大、干壁面积减少、传热边界层也更薄,传热效果显著提升;相比于圆管,E=1.7的椭圆管外液膜平均厚度减少26.21%,平均液膜速度增大20.81%,干壁面积减少86.00%,管外平均传热系数提高8.67%;E=1.8~2.0范围内,随着E增大,管外液膜平均厚度增大、液膜干壁面积增大,均不利于强化传热。
    • 闫冬梅; 胡林; 周长吉; 闫俊月
    • 摘要: 为探明椭圆管单管拱架日光温室的结构性能,该研究以北京地区风雪荷载为例,选取8、9、10 m三种常见跨度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标准《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和农业行业标准《日光温室设计规范》确定日光温室的建筑剖面尺寸以及荷载作用形式,主要研究日光温室在屋脊不同位置设置拉杆时,随着拉杆位置的不同,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针对拱架两端与基础和后墙的不同连接形式、不同跨度以及不同的屋脊形式建立结构计算模型,运用3D3S软件计算分析拉杆设置位置的变化对单管拱架的内力影响。计算发现,不论拱架与后墙采用哪种连接形式,当拱架与基础采用固接时,设置拉杆时拱架的应力比系数最小为0.974,其余均大于1.0,此种连接形式都应避免设置拉杆;当拱架与基础采用铰接时,设置拉杆时拱架的应力比系数大部分小于1.0,应尽量增设拉杆;在拱架与基础采用铰接连接、与后墙采用固结连接时,不同跨度日光温室增设屋脊拉杆的作用效果呈现曲线变化态势,9 m跨度的日光温室设置拉杆后的应力比系数最小,为0.90,因此推荐温室的跨度以9 m为宜;对尖屋脊和圆弧屋脊日光温室拱架的内力分析发现,建议如果不设屋脊拉杆,温室的屋脊形式应尽量做成圆弧形,而设置屋脊拉杆后可将屋脊做成尖屋脊。该研究成果可为椭圆管单管拱架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文夏楠; 翟慧星; 王随林
    • 摘要: 为了合理设计新型防积灰换热器,基于Fluent软件,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defined function,UDF),对含尘烟气横掠圆管、椭圆管以及椭圆管与圆管交错排列3种不同形式管束表面的换热、阻力及颗粒沉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尘烟气横掠3种管束的颗粒沉积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5μm颗粒粒径的含尘烟气在管束换热面上的沉积率最大,1μm次之,10μm最小;颗粒沉积率在圆管束表面最大,椭圆管与圆管交错排列颗粒沉积相比于圆管束大大减小,椭圆管束颗粒沉积率最小。交错排列椭圆管与圆管束的综合性能(换热和压降)优于圆管束和椭圆管换热器,加之其良好的防积灰性能,是一种有潜力的防积灰换热器形式。
    • 李易蓉; 杨茉; 张政
    • 摘要: 运用有限容积法,在不同无量纲管间距下对空气横掠椭圆管束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对尾迹的流动变化过程和相应的分岔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初始边界条件不变,在无量纲管间距为0.5~3.5时,随着雷诺数增大至相应的临界值,Hopf分岔的发生使得尾迹从稳定的对称流动进入准周期状态;管间距较小时系统还会发生音叉分岔,间隙流动的偏离加剧了流动状态的不稳定性,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大,尾迹中稳定的偏离快速过渡到不稳定的偏离,系统从准周期状态进入混沌状态;无量纲管间距较大时,同相和反相流动的出现使得尾迹扰动更规律,间隙流动会随着后方尾迹发生摆动,系统不再发生音叉分岔,系统最终进入准周期状态。
    • 唐峰; 李岩
    • 摘要: 基于双向开缝翅片双排椭圆管空冷器模化试验研究,建立了双向开缝翅片四排椭圆管空冷器的物理模型,对其传热与阻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雷诺数下,连桥S型开缝方式的空冷器具有最大的空气侧努塞尔数Nua;空冷器空气侧努塞尔数Nua和空气侧欧拉数Eua均随相对横向管间距S1/b的减小而增大;空冷器空气侧努塞尔数Nua随相对纵向管间距S2/a的减小而增大,空气侧欧拉数Euav的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双向开缝翅片椭圆管空冷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 文夏楠; 翟慧星; 王随林
    • 摘要: 为了合理设计新型防积灰换热器,基于Fluent软件,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defined function,UDF),对含尘烟气横掠圆管、椭圆管以及椭圆管与圆管交错排列3种不同形式管束表面的换热、阻力及颗粒沉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尘烟气横掠3种管束的颗粒沉积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5μm颗粒粒径的含尘烟气在管束换热面上的沉积率最大,1μm次之,10μm最小;颗粒沉积率在圆管束表面最大,椭圆管与圆管交错排列颗粒沉积相比于圆管束大大减小,椭圆管束颗粒沉积率最小.交错排列椭圆管与圆管束的综合性能(换热和压降)优于圆管束和椭圆管换热器,加之其良好的防积灰性能,是一种有潜力的防积灰换热器形式.
    • 李易蓉; 杨茉; 张政
    • 摘要: 运用有限容积法,在不同无量纲管间距下对空气横掠椭圆管束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对尾迹的流动变化过程和相应的分岔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初始边界条件不变,在无量纲管间距为0.5~3.5时,随着雷诺数增大至相应的临界值,Hopf分岔的发生使得尾迹从稳定的对称流动进入准周期状态;管间距较小时系统还会发生音叉分岔,间隙流动的偏离加剧了流动状态的不稳定性,随着雷诺数的进一步增大,尾迹中稳定的偏离快速过渡到不稳定的偏离,系统从准周期状态进入混沌状态;无量纲管间距较大时,同相和反相流动的出现使得尾迹扰动更规律,间隙流动会随着后方尾迹发生摆动,系统不再发生音叉分岔,系统最终进入准周期状态.
    • 郑志敏; 张银森; 汪洋; 李鹏鹏; 顾明言
    • 摘要: 椭圆形换热管作为一种强化换热元件,在抗积灰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建立了一套模拟程序,针对椭圆形换热单管的积灰特性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换热管的椭圆度、烟气流速以及飞灰颗粒粒径对飞灰沉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换热管的椭圆度在1~2之间变化时,5~100μm粒径的颗粒沉积率最小值大体分布在1.2~1.6之间;烟气流速在1.14~9 m/s变化时,粒径30μm以上颗粒的撞击率增大,但黏附率下降,最终沉积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颗粒的撞击率增大,但其黏附率下降,而其沉积率先增大后降低,烟气流速在3~9 m/s变化时,颗粒沉积率的峰值出现在粒径为20~30μm之间.
    • 章平衡; 李凯; 龚俊; 吴斌; 周熠旻; 胡一鸣
    • 摘要: 针对椭圆管氟塑钢空气预热器开展了烟气侧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分析归纳了椭圆率、横纵相对节距、内外氟塑料膜厚度以及空气膜厚度对传热与阻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椭圆率的增大,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与流动阻力均逐渐增加,而单位风机功率的传热速率逐渐下降;增加纵向相对节距和减小横向相对节距会增大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与压降,不利于椭圆管空气预热器综合性能的提高;内外氟塑料膜厚度的增加均会导致换热量的减少,但内壁氟塑料膜对换热性能的影响更大;换热量随着空气膜厚度的增加快速降低,仅0.10 mm厚度的空气膜就可使换热量下降33.1%;氟塑料覆膜技术水平是椭圆管氟塑钢空气预热器推广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