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
凝汽器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6068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7篇、会议论文472篇、专利文献2549篇;相关期刊593种,包括东方汽轮机、汽轮机技术、东北电力技术等;
相关会议274种,包括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第二十一届年会、2016(第七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等;凝汽器的相关文献由97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勇、薛海君、刘杰等。
凝汽器
-研究学者
- 李勇
- 薛海君
- 刘杰
- 陈宁
- 周兰欣
- 张莉
- 杜小泽
- 龙国军
- 彭伟
- 杨勇平
- 居文平
- 马汀山
- 李俊菀
- 万逵芳
- 张健
- 张维科
- 王健
- 梁磊
- 王伟
- 孟龙
- 杨立军
- 张晨
- 黄文兵
- 张俊芬
- 阳欧
- 刘洋
- 姚杰新
- 王丽红
- 颜强
- 曹丽华
- 高晓亮
- 江瀚
- 阮圣奇
- 于新颖
- 周国定
- 徐传海
- 王丽娜
- 王刚
- 许晔
- 马超
- 姚秀平
- 姬艳云
- 王岩
- 王永新
- 程晋瑞
- 谭顺科
- 刘克为
- 吴仲
- 周进
- 沈德明
-
-
阳欧;
高扬
-
-
摘要:
凝汽器是电厂辅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凝汽器的稳定运行关系着整个电厂机组的安全。凝汽器喉部与低压缸排汽口、凝汽器水室接口与循环水接管通常采用普通膨胀节连接,在运行或现场水压试验时,由于盲板力的作用,可能造成凝汽器的整体上浮;通过对凝汽器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找到相应对策,防止凝汽器整体上浮,提高凝汽器的安全性。
-
-
徐宝玉;
牟先红;
刘晓宏;
刘响亮
-
-
摘要:
借助于流动仿真模拟软件和外接自编子程序,运用多孔介质模型对一种新型布管结构的凝汽器进行壳侧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模拟分析,通过对凝汽器蒸汽流速的分布、压力损失大小、传热性能的优劣以及蒸汽凝结状况等参数的分析,判断换热管束布管结构的合理性,为凝汽器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
-
张莉;
李伟;
许文强
-
-
摘要:
冷却水流速是影响凝汽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基于冷却水流速实际分布的凝汽器性能模拟,借鉴多孔介质的阻力源项加载思想提出了基于冷却管入口实体建模的凝汽器水侧流动计算模型,以某600MW火电机组的低压凝汽器为例,在设计工况下对该凝汽器水侧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凝汽器水侧管束截面上的冷却水流速分布,并基于上述冷却水流速分布的模拟结果,分别数值计算了冷却水流速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凝汽器汽侧的蒸汽流动,获得了相应情况下的凝汽器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研究的凝汽器,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基于冷却管入口实体建模的凝汽器水侧流动模拟得到的管束截面上的冷却水流速分布在流动细节上存在差异;冷却水流速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获得的凝汽器性能有差异,凝汽器压力相差10.9Pa,总平均传热系数相差12.6W/(m^(2)·K)。建议对于冷却水流速不均匀分布比较严重的情况,在研究凝汽器性能时考虑冷却水流速不均匀分布的影响。
-
-
甘玮;
郭新茹;
任杰;
单润涛
-
-
摘要:
某600MW热电厂1号机组凝汽器不锈钢管存在严重的积垢问题,造成运行中端差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通过使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清洗工艺对凝汽器不锈钢管内部沉积垢进行去除,结果发现:清洗完毕后凝汽器内、外环换热管管壁表面清洁,无残留水垢及腐蚀产物,平均除垢率达到96%,满足《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T 957—2017)中的各项要求,清洗效果评定为优良。
-
-
车银辉;
祖帅;
汪国山
-
-
摘要:
通过数值计算与分析,发现引进型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凝汽器存在上、下管束模块之间有左右贯通的水平蒸汽通道以及每个管束模块内无独立的空冷区两大技术缺陷,进而指出只有采用整体置换为先进管束才能显著改善凝汽器的热力性能。通过讨论管束水模拟试验和凝汽器全尺寸试验的局限性,指出数值模拟计算是研究现代大型电厂凝汽器热力性能的唯一有效方法。
-
-
于军;
杨若松
-
-
摘要:
双水内冷凝汽器最初只是为干湿联合冷却设计的产品,后来发现把间接空冷系统的凝汽器改造成双水内冷凝汽器的简化型式,可回收间冷塔排放的部分或全部弃热,并用回收的热能加热热网循环水,即利用凝汽器提高热网循环水的初温。
-
-
祖帅;
车银辉;
刘艳庄;
汪国山
-
-
摘要:
为研究枞树形管束凝汽器的流动及换热特性,识别易产生流体弹性激振的高风险区,采用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CFD方法对凝汽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激振风险进行数值研究,获得管束区域风险系数分布。根据研究结果,当机组处于额定运行工况,凝汽器管束区域最大流速为62.7m/s,风险系数最大值为0.38;而当机组处于海水温度为10°C(冬季)叠加汽轮机甩负荷工况下,管束区域最大流速为137.8m/s,风险系数最大值高达0.96,超出设计值的0.64。受管束阻力影响,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管指表层区域钛管,与实际开裂位置相符。枞树形管束指缝区域风险系数由外向内急剧下降,而管指顶部区域风险系数平缓下降,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堵管或者加装防振条等措施。
-
-
李开盈;
王旭;
陈松;
邱波;
王玉彬;
李定强
-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多个核电厂发生多起凝汽器传热管损伤事件,因传热管壁厚减薄、传热管裂纹或破口等使凝汽器传热管发生泄漏,对机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发生停机或降功率事件。本文以某核电厂凝汽器传热管缺陷处理为例,通过介绍凝汽器传热管缺陷原因、对比分析传热管堵管策略等,结合目前该电厂四台机组的堵管状况,识别出了目前存在的潜在风险,对电厂凝汽器传热管堵管策略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保证凝汽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谭江锋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针对某燃机电厂#2机组入夏以来运行时凝汽器真空值相比其他机组偏低,并且差值有逐渐增大的现象,通过对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排查分析,最终确定为凝汽器钛管堵塞导致循环水量不足是导致#2机组真空偏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实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发电企业分析凝汽器真空值异常及具有借鉴意义.
-
-
陈裕忠;
朱晨亮;
戴鑫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替换传统测量水样氢电导率(需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智能型氢电导率仪表,由于该仪表不需要更换或再生树脂,所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氢电导率的连续在线准确测量.智能型氢电导率仪表在凝汽器检漏装置上的应用,可以在测量数据无干扰的情况下准确迅速反映凝结水品质的变化,对准确判断凝汽器是否泄漏和泄漏位置起了关键的作用.
-
-
-
-
李晓华
- 《2018(第九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凝汽器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某电厂检修时,发现凝汽器渗水严重,通水检漏找到凝汽器泄露点,分析循环冷却水水质,并用扫描电镜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凝汽器不锈钢管焊缝未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质量不合格,导致此处金属表面(焊缝及附近区域)的电化学不均匀,耐腐蚀性能较差,是造成凝汽器泄露的原因,并提出凝汽器保养的建议.
-
-
-
-
-
黄智荣;
郭超
- 《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第二十一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凝汽器是火电站重要的冷端设备,其作用主要是建立汽轮机真空并回收凝结水。真空是衡量电厂热力循环效率的重要指标,提高并保持凝汽器最佳真空,可以减少煤炭消耗,降低发电成本。针对闭式冷却机组凝汽器存在胶球收球率低、管口杂物堵塞或泥沙沉积等问题,应用"水蜘蛛"式凝汽器在线清洗机器人技术,通过性能试验分析与效果观察,验证了该技术在解决凝汽器多种技术问题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大中型煤电机组提升凝汽器换热效率,发挥双速循环泵节电作用等节能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
许浩然;
沈健
- 《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第二十一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5,6机组为上汽厂生产的N630-24.2/566/566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机组于2005年5月、10月相继投产。凝汽器为N-34500一型双背压、八水室结构。针对凝汽器换热管存在的结垢和泥沙沉积问题,介绍了WSD在线冲洗机器人技术的适应性,通过实际应用和检查,验证了凝汽器清洁系数提高带来了机组性能的提升,为冷端设备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凝汽器水阻降低,可明显降低循环水泵电流,充分发挥冬季低速泵或低循环水量运行的节电效益。因此,WSD凝汽器在线冲洗机器人项目综合效益明显,在沿江、沿海开式冷却机组,以及采用城市中水或地下水冷却的闭式机组上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