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椎旁神经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5850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六次老年康复学术大会等;椎旁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由93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云武、章蔚、李娟等。

椎旁神经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5850 占比:99.60%

总计:86195篇

椎旁神经阻滞—发文趋势图

椎旁神经阻滞

-研究学者

  • 何云武
  • 章蔚
  • 李娟
  • 薛朝霞
  • 何志权
  • 刘伟
  • 刘尚昆
  • 刘永
  • 孙立新
  • 宋旭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玮; 方懿; 李贵; 谭贤辉; 许毓光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T_(0))、手术进行1 h(T_(1))、术后6 h(T_(2))、术后24 h(T_(3))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时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IL)-6和致痛物质P物质(S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3)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 h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6及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静息时及咳嗽时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时,观察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脓胸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时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减轻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肝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安全性高。
    • 周晓艳; 颜瑞龙; 胡小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患者术后以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于该院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均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所选择麻醉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0)单纯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及术后镇痛,观察组(n=40)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及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及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 h疼痛评分(2.12±0.25)分、12 h疼痛评分(2.68±0.17)分、24 h疼痛评分(2.86±0.19)分、48 h疼痛评分(3.1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70、34.230、30.206、14.941,P0.05)。结论 胸科手术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镇静质量,减轻患者痛感,同时安全性高,提倡运用且推广。
    • 孙硕
    • 摘要: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TPVB)对中老年肾囊肿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佳木斯中心医院诊治的中老年肾囊肿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保留肾单位肾囊肿切除术,对照组仅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观察与记录两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术后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28.2%(P<0.05)。术后7 d,两组CD4^(+)T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中老年肾囊肿患者能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促进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 叶思琦; 卢波; 陈骏萍
    • 摘要: 胸壁筋膜平面阻滞是心脏术后的重要镇痛手段,超声技术的革新推动了该项技术的蓬勃发展。超声引导下的胸壁筋膜平面阻滞操作更加便捷安全,已逐渐替代硬膜外阻滞或椎旁神经阻滞,成为胸外科、乳腺外科和心脏外科手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胸壁筋膜平面阻滞远离脊髓和大血管,药物注射在神经穿行经过的肌肉筋膜平面。操作者需要掌握各类胸壁筋膜平面阻滞技术相关的临床解剖结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镇痛效果。本文针对心胸外科术后镇痛相关的胸壁筋膜平面阻滞进行文献综述.
    • 马艳玲; 王琰; 储勤军; 姜丽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椎旁神经阻滞(PVB)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肥胖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3月择期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107例,男25例,女82例,年龄18~45岁,BMI 30~40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SPB组(E组,n=54)和PVB组(P组,n=53)。E组于T_(8)行双侧ESPB,P组于T_(8)行双侧PVB,每侧均给予0.33%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中麻醉方案相同,术后行标准化镇痛。采用恢复质量15(QoR-15)量表评估术后24、48 h恢复质量。记录术后0.5、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NV)和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48 h QoR-15评分、术后0.5、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ONV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气胸、神经损伤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作用与椎旁神经阻滞相似,两种神经阻滞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 杜远耀; 成少平; 徐伟; 潘晖; 戴劲
    • 摘要: 目的评价PCNL在高危老年患者肾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前ASA评分,纳入33例高危老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SA-Ⅲ级27例,ASA-Ⅳ级6例,所有患者接受侧卧位椎旁神经阻滞下PCNL。对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前准备天数、手术时间、术后清石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平均年龄73(65~83)岁,合并3~9种基础疾病。结石位于左侧18例,右侧15例,结石平均直径28(20~40)mm。平均手术时间75(30~165)min,其中平均碎石时间54(14~115)min。Ⅰ期结石取尽28例(84.8%),Ⅱ期结石取尽3例(9.1%)。平均住院时间21(15~31)d,其中术前平均住院天数15(7~22)d。3例患者术后出血,8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侧卧位椎旁神经阻滞下PCNL治疗高危老年患者肾结石安全有效。
    • 郑现霞; 杜冬梅; 韩丰阳
    • 摘要: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枣庄市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31例, 女12例, 年龄(54.18±6.26)岁, 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男33例, 女10例, 年龄(55.18±7.26)岁, 予以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两组均观察至术后48 h。比较两组术后苏醒相关指标、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 QoR-40)各项评分、术后4 h、24 h、48 h的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ic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并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并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42±0.74)min、(7.92±1.33)min、(6.92±1.25)min、(11.15±1.24)min, 均短于对照组的(5.76±0.71)min、(11.33±1.52)min、(14.94±1.83)min、(23.63±3.27)min(t=14.962、11.071、25.730、23.401, 均P0.05)。结论在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患者中, 应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减轻疼痛, 改善术后苏醒质量。
    • 刘忠涛
    • 摘要: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亚甲蓝椎旁阻滞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TP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TPS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亚甲蓝椎旁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苏醒时间、镇痛药使用量、肺损伤评分(LI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围术期HR、MAP水平存在较大波动,且切皮后1 min、关胸时、拔管后30 min的HR、MAP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亚甲蓝椎旁阻滞可维持TPS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轻肺损伤,且不增加并发症。
    • 徐倩; 朱爱; 郭岩松; 王明丽; 张慧玲; 张爱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肿瘤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45)接受全身麻醉后手术,观察组(n=45)在全身麻醉前行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基本情况、血清指标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析血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肾肿瘤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h比较,两组术后6h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DYN)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 h、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EP和DY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3.235、6.086、5.117、4.091、5.14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EP、DYN水平与椎旁神经阻滞肾肿瘤术后V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肾肿瘤手术的镇痛效果显著,且与血清β-EP、DYN水平密切相关。
    • 王宏亮; 王学佳
    •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62例为受试者,根据麻醉方案将其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组(81例)和椎旁神经阻滞(PVB)组(81例)。全身麻醉诱导前ESPB组在T5水平行ESPB,而PVB组在T5、T6水平行PVB。于术前、术后3 d检测炎症反应指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五聚素3(PTX3)、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清疼痛指标[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降钙激素基因相关肽(CGRP)、皮质醇(Cor)],并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和咳嗽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卒中后中枢神经痛(CPSP)发生率。结果术后3 d,两组PGE2、5-HT、CGRP、Cor、VCAM1、PTX3、IL-8水平升高,且ESPB组水平比PVB组高(P<0.05)。PVB组术后1、2 d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ESPB组(P<0.05),且PVB组术后4 h及1、2 d的咳嗽VAS评分均低于ESPB组(P<0.05)。PVB组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为33.33%(27/81),明显低于ESPB组的45.68%(3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PB比较,PVB能够更为有效地减轻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由疼痛激发的全身炎症、应激反应,且能够减少术后短期CPSP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