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教学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473358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学理论、才智、学园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2007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等;专题式教学的相关文献由584位作者贡献,包括万胜明、余琳、刘静等。
专题式教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73358篇
占比:99.98%
总计:2473784篇
专题式教学
-研究学者
- 万胜明
- 余琳
- 刘静
- 孙忠良
- 李晓龙
- 李霞
- 杨坚
- 林静
- 于洪霜
- 亓东军
- 兰启发
- 刘宇新
- 刘晓
- 刘海波
- 刘瑞祥
- 司岩梅
- 吕苏江
- 吴丹
- 吴茜
- 奚科研
- 孙杰
- 安静
- 张丽红
- 张威
- 张志凌
- 张春波
- 张涛华
- 张瑞宾
- 张道远
- 徐波2
- 徐浩1
- 戴国梁
- 曲宏歌
- 朱江
- 朱芊
- 李小洁
- 李淑娟
- 杨琴
- 杨静
- 林红
- 王丹
- 王勇
- 王向华
- 王小莹
- 王志梅
- 王成光
- 王新刚
- 王海燕
- 王虹
- 田戎
-
-
赵义军
-
-
摘要:
思政课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真,更需要主体教学的引领。初中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有利于统整教材核心价值目标,使问题式、探究式、启发式、体验式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融合与互补,突破单一的教学形态,将文本与活动目标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
-
李诚诚
-
-
摘要:
专题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对现有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进行重构,基于问题导向方式,对课本教学顺序进行重新梳理,并建立教学大纲。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面临教学对象和教学设计相违背、专题式教学缺乏良好的理论基础以及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三方面的困境,为此,需要从对当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规划合理的专题教学内容以及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
-
娄梦华
-
-
摘要:
为了让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将政治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将专题式教学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实施专题式教学存在着教学的知识内容割裂、实施被约束和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困难的问题,这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难以整合、课程改革进行缓慢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养停滞不前导致的。优化课程资源、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师队伍素养,能有效解决实施专题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
-
张婷婷;
逄诗远
-
-
摘要:
地貌分析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以“山地岩石地貌”为专题,通过资料收集、情境创设、分组合作探究、反思启示等环节,整合岩石地貌相关知识,构建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分析与评价,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
杨奇龙
-
-
摘要:
“专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汲取了其它教学法的长处,以“专题”为载体,以精讲精练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核心,以实现高效为目的.这一方法可以拓展课堂在时间上的效度,以及空间上的宽度,适用于例题探究、新授拓展、题组模块强化,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专题教学法的核心是把教学难点和重点细化为知识链和知识块,并进行有计划的预习和复习,逐个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
-
徐秦法;
蒙丽娜
-
-
摘要: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宣讲新成就和新形势的使命和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形势观政策观、掌握科学分析时事方法的必修课程。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形成领导干部宣讲政策、名师专家解读时事、劳动模范引领价值等多元授课主体进行专题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效性。
-
-
邱光旭
-
-
摘要: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构建专题式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促进数学知识系统性发展,提高学生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以复习课为例,知识点“多且杂”,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消化、理解;专题化复习应用频率低下的现状,一度影响了复习课质量的提升。基于专题化教学的显著优势,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关注专题化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巧妙地借助专题化教学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
-
滕传姮
-
-
摘要:
本文基于中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以“中国文学作品专题选读”的专题教学为例,具体论述专题式教学理念指导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提出“三线齐驱”强化学生人格培养、“向上向善”聚焦课程思政、“学思践悟”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虚实相生”攻克教学重难点、“三阶多元”构建动态评价机制等教学实施策略,并对专题教学实施效果进行总结。
-
-
王殿文
-
-
摘要:
以思政课教材为蓝本,在专题式教学的思路指引下,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教学改革的路径,既是促进学生全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地生根的有效手段,又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的有益尝试.为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式教学的实效性,一要充分重视在传统教学中积极融入专题式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二要不断提升教学专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要注重相关教学案例积累和教学方法改进,四要克服专题式教学本身的不足.
-
-
赵淑娟
-
-
摘要:
"用学术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实现政治目的与学术手段运用良性互动,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重要方法,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方向和创新的必然要求."用学术讲政治"打造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应着力构建"导向-基础-统领-支撑-关键-保障"等六个环节要素构成的教学体系.
-
-
-
刘宇新;
韩明英;
亓东军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针对课程设置一时还无法满足学生自由选课的情况,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想法是:采用“专题式教学”的策略,从现有选修教材中开发确立供学生选择的学习专题,让学生在现有教材内,实现“专题选修”;在专题选修的基础上,再去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选修课程,最终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的目的。本文就选修课程的“专题式教学”的基本特质、确立“选修专题”的基本原则和“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要求进行了阐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