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机械溶栓

机械溶栓

机械溶栓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9599篇;相关期刊30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磁共振成像、医学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血管性疾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等;机械溶栓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青峰、周志国、孙奇等。

机械溶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19599 占比:99.98%

总计:319675篇

机械溶栓—发文趋势图

机械溶栓

-研究学者

  • 朱青峰
  • 周志国
  • 孙奇
  • 王国芳
  • 张杰
  • 曲东锋
  • 李晓强
  • 孟强
  • 廖耿
  • 张晔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正文; 李沛城; 刘一之; 李波; 袁晨; 侯凯文; 陈珑
    • 摘要: 目的筛选机械取栓(MT)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获得首过效应(FPE)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接受MT治疗的AIS-LVO患者,根据获得FPE与否分为FPE组(n=66)和非FPE组(n=14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情况,并将其中P<0.1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PE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2组患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艾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血栓负荷评分(CBS)、闭塞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均为MT FPE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MT治疗AIS-LVO FPE的效能中等,其一致性指数为0.759[95%CI(0.629,0.889)]。结论根据AIS-LVO患者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可预测MT FPE。
    • 时明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置管溶栓结合多种腔内介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ASO病人的临床资料,直接行腔内介入的病人中选择48例为对照组,置管溶栓后行腔内介入治疗的病人中选择48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足部皮温、足趾血氧饱和度(SO2)、踝肱指数(ABI)、视觉模拟评分(VAS)]、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峰速)、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支架置入率、截肢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性。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足部皮温[(16.25±2.17)°C比(27.67±3.27)°C,(15.81±2.41)°C比(26.84±3.56)°C]、足趾SO2[(25.31±5.64)%比(87.16±8.3)%,(24.71±5.97)%比(85.64±6.84)%]、ABI[(0.23±0.10)比(0.83±0.12),(0.25±0.09)比(0.85±0.11)]均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置管溶栓结合多种腔内介入术与单独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均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增加足背动脉血流量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且并发症少,但介入治疗前行置管溶栓可减少支架置入和截肢发生,且时间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汝
    • 摘要: 目的对山区老年患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ST段抬高和QRS终末扭曲)再灌注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0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A组有QRS终末扭曲,B组无QRS终末扭曲;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治疗前,有QRS终末扭曲比无QRS终末扭曲平均每个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明显,严重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多见。溶栓治疗后2 h,平均每个导联ST段下降的幅度均>50%,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QRS扭曲梗死范围大、病死率高,无QRS扭曲组梗死范围小、病死率低(P<0.05)。结论山区老年患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电图有QRS终末扭曲缺血严重、梗死范围大、病程长病死率高,无QRS终末扭曲缺血轻、梗死范围小、病程短溶栓治疗后病死率低。
    • 徐正虎; 王琳; 霍鸿波; 王恒; 黄淮; 王君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支架取栓治疗的老年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20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52例(mRS评分≥3分)。收集2组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入院时NIHSS评分、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到再通时间、机械取栓次数、血管再通、侧支循环及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148,95%CI:1.047~1.259,P=0.013)、发病到再通时间(OR=3.536,95%CI:1.314~9.516,P=0.012)、血管再通(OR=1.627,95%CI:1.115~2.375,P=0.012)、机械取栓次数(OR=2.380,95%CI:1.284~4.411,P=0.006)、侧支循环(OR=1.431,95%CI:1.126~1.867,P=0.013)及全身麻醉(OR=1.988,95%CI:1.137~3.476,P=0.016)是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机械取栓次数、侧支循环及麻醉方式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 莫大鹏; 吕日琅
    • 摘要: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的脑卒中类型,抗凝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抗凝治疗无效的重症CVST患者,病死率较高,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目前尚缺乏有关CVST血管内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商榷。本文概述近年来CVST血管内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指导临床实践。
    • 王伟; 范一木; 贾强; 李旭东; 王世波; 佟小光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高分辨率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MRBTI)辅助下,抗凝药联合血管内治疗方案对亚急性和慢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5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通过高分辨率MRBTI快速识别病程分期,在系统性抗凝治疗基础上实施血管内治疗。结果显示,处于亚急性期者10例、慢性期者5例,治疗后有4例脑静脉窦完全再通、余11例部分再通;2例发生并发症(颅内血肿扩大1例、术中微导丝穿透直窦壁1例),待病情平稳后继续行接触性溶栓治疗。微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6.27±0.21)d、住院时间平均为(11.53±1.30)d。患者出院时意识障碍改善[出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3.67±2.02)分对入院时GCS评分(11.67±2.13)分;t=9.165,P=0.000],术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改善[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中位评分1(0,2)分对入院时mRS中位评分3(2,4)分;Z=-3.624,P=0.000]。结论高分辨率MRBTI可以有效识别亚急性和慢性CVST患者,系统性抗凝治疗联合血管内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减轻脑静脉窦内血栓负荷、改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案。
    • 雷静; 王震; 段建钢; 高满
    • 摘要: 目的 报告1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过程,并对其病因以及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相关认知水平。方法与结果 患者男性,34岁,以持续性后枕部胀痛伴间断性搏动样疼痛发病,发作时与体位或昼夜节律无关,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初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采取脑静脉窦机械取栓+接触性溶栓,疗效欠佳;后经头部MRI及磁共振脊髓成像修正诊断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经平卧位、补液、激素、抗凝、降纤治疗,头痛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出院后无复发。结论 对临床无明显直立位头痛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注意分析影像学和临床资料,以免漏诊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可能。
    • 李红梅; 刘玲春; 杨顺宇; 杨瑞晗; 刘达; 孟强
    • 摘要: 目的报告1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对相关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56岁,亚急性至慢性病程,以体位性头痛发病,呈渐进性加重并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影像学检查呈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表现,经补液、抗凝、机械取栓、溶栓治疗后血栓明显减少;由于出血倾向持续增加、硬膜下血肿扩大,经停用抗凝药、开颅血肿清除术得以控制病情,硬膜下血肿体积缩小。出院后3个月,头部MRI显示脑静脉窦基本无充盈缺损,显影程度明显提高;患者体位性头痛消失,未遗留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补液、抗凝及血管内治疗虽可使脑静脉窦血栓所诱发的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但这些措施无法遏制硬膜下血肿的进一步扩大,尽早发现脑脊液漏并及时修补漏口,更有利于痊愈。
    • 付胜奇; 石宝洋; 周晓影; 李浩然; 张淑玲; 秦海强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后机械取栓患者121例,根据是否合并CSVD分为CSVD组82例和无CSVD组39例,术前行CT血管造影评估患者侧支循环情况。应用头颅MRI对脑白质高信号(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微出血程度进行Fazekas评分。结果CSVD组侧支循环不良比例明显高于无CSVD组(P<0.05)。侧支循环不良患者与侧支循环良好患者CSVD负荷评分、脑室旁WMH-Fazekas评分、深部WMH-Fazek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H是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OR=3.944,95%CI:1.540~10.098,P=0.000)。结论CSVD与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有关,且WMH严重程度与侧支循环不良之间存在正相关。
    • 许辉; 云宗金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和转归不良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发病90d时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临床转归评估.根据HT的发生情况,分为HT组和无HT组;按照mRS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转归不良和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T组的性别、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空腹血糖、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取栓后mTICI分级与无HT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以HT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取栓后mTICI分级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机械取栓后出现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患者在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前循环卒中、HT及脑实质血肿方面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以转归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糖尿病史、基线NIHSS评分、存在脑实质血肿均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机械取栓后出现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并发脑实质血肿和基线NIHSS评分过高、糖尿病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出现不良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房颤动则是出现H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