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建模动态
未建模动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3817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计算机仿真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洛阳惯性技术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29届中国控制会议、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等;未建模动态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生、李春霖、李红春等。
未建模动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3817篇
占比:99.93%
总计:143913篇
未建模动态
-研究学者
- 刘玉生
- 李春霖
- 李红春
- 郭燕
- 于琨
- 张天平
- 张静
- 武玉强
- 夏晓南
- 李兴源
- 解学军
- 陈江
- 于志刚
- 于江波
- 何瑞芳
- 冯纯伯
- 吴忠强
- 孙玮
- 宋申民
- 张秀玲
- 李昇平
- 李言俊
- 柴天佑
- 段广仁
- 毛骏
- 沈启坤
- 潘丽珠
- 王斌
- 王艳敏
- 续敏
- 英钊
- 范丛山
- 袁著祉
- 赵彦
- 郭祖胜
- 陈兴林
- 陈增强
- Fu-Nian Hu
- Na Duan
- PAULO Fecundo Adelson
- Quan-Min Zhu
- Tian-Ping Zhang
- Xiao-Cheng Shi
- Xiao-Jing Wu
- Xiao-Yuan Luo
- Xin Yu
- Xue-Li Wu
- 买永锋
- 于玲
- 代伟
-
-
耿睿;
李中奇;
杨辉
-
-
摘要:
通过分析动车组的牵引-制动系统,建立动车组的各动力单元的线性模型,考虑到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空气阻力、未知干扰等非线性因素,将实际输出与线性模型输出的误差描述为未建模动态,将动车组运行过程这一非线性问题描述成为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未建模动态两部分组成的集成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在线估计未建模动态项,利用递推辨识算法在线更新模型参数.在控制器设计中将广义预测控制器、未建模动态补偿器相结合,设计了多变量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器.基于CRH380A型动车组为对象进行仿真,实现了对给定速度的高精确跟踪控制,以及动车组的准时、舒适、安全的运行要求.
-
-
赵光同;
曹亮;
周琪;
李鸿一
-
-
摘要:
针对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及执行器故障的非严格反馈非线性互联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模糊分散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算法.首先,通过设计模糊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中不可测的状态,并引入李雅普诺夫函数约束未建模动态.然后,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补偿多个执行器故障产生的影响.最后,利用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约束,并证明闭环系统中所有信号均是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的,且设计的事件触发机制可以避免Zeno行为.数值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
林曼菲;
张天平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输入量化、未建模动态和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跟踪问题.引入一个可量测的动态信号消除未建模动态对系统的影响.利用Young's不等式和高斯函数的性质,有效地处理了多智能体邻居节点在设计的第一步中对子系统的耦合作用.通过将滞回量化器表示为具有有界系数和有界扰动的输入线性函数,并利用动态面控制方法,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方案,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都是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的,所有跟随者都能实现期望的一致性.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
胡汇源;
毛骏
-
-
摘要:
目的:研究一类具有未建模动态和输入饱和约束的纯反馈非线性系统镇定问题。方法: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动态信号处理未建模动态,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未知非线性函数,然后通过Backstepping方法导出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律。结果:通过稳定性分析,可得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并由仿真结果可知,系统状态、自适应参数以及未建模动态分别在t≈2 s,t≈4 s,t≈2.2 s时到达原点的小邻域内。结论: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证明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
-
-
-
-
代伟;
张凌智;
褚菲;
马小平
-
-
摘要:
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是决定重介质选煤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由于重介质选煤运行过程是一个时变的强非线性过程,导致根据实时工况的变化在线调整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异常困难.为此,本文针对重介质选煤过程特性,提出一种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自适应运行反馈控制方法,用于在线调整重介质悬浮液密度设定值.所提方法首先将重介质选煤过程分解为低阶线性模型和未建模动态非线性项两部分;进而针对线性部分,将PI控制与一步最优控制相结合,设计了模型驱动的自适应PI控制器;并利用随机向量函数链接网络设计了数据驱动的虚拟未建模动态补偿器;最后分析了闭环系统稳定性,并在基于MATLAB和Unity3D的虚拟现实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王艳敏;
PAULO Fecundo Adelson;
于玲;
牛子铭;
英钊
-
-
摘要:
研究传感器未建模动态对Buck变换器滑模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稳定性和输出电压谐波分析的新方法.给出滑模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选取传感器的上升时间作为摄动时间,建立其未建模动态的奇异摄动模型,在多时间尺度框架下,揭示传感器稳定输出与摄动时间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类Lyapunov函数分析未建模动态对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证明未建模动态诱发谐波的必然性.针对输出电压的谐波,在频域内利用描述函数法推导出未建模动态摄动时间与其谐波幅值和频率的数学影响关系.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
李红春;
夏梅珍
-
-
摘要:
对存在死区输入和输出受限的动态非线性系统,给出一种基于动态面的控制策略.设计适当的待逼近未知连续函数,处理动态不确定性和非仿射函数的影响.引入对称障碍Lyapunov函数(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 BLF),保证了BLF有界,实现输出受限.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得到闭环系统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且满足输出约束.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
-
黄岩毅
- 《洛阳惯性技术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通过对飞行仿真伺服系统的建模分析,提出了针对未建模动态对象的混合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混合自适应律设计了适合于对象具有未建模动态情况下的混合自适应控制器.最后,本文对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自适应控制律使闭环系统具有鲁棒稳定性.
-
-
于志刚;
宋申民;
段广仁;
陈兴林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对于具有未建模动态机械臂系统,基于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函数的拟合特性,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来补偿机械臂系统中的未建模动态,同时提出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保证具有未建模动态的非线性机械臂系统的渐进稳定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
田洁;
解学军
- 《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一类具有动态、静态关联项和未建模动态的时变关联系统,研究了鲁棒分散自适应镇定问题.通过利用反推设计方法和修正自适应律,当时变参数的变化率,及未建模动态的幅值分别在某些范围内变化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都有界,且每一个子系统的输出与系统参数的变化率有关.
-
-
-
-
-
-
-
雷浩;
贾英民
- 《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 2002年
-
摘要:
通过对某一具体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参数收敛性的分析,部分地解释了系统存在未建模动态情况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参数收敛值的意义,并且初步地探讨了在系统存在未建模动态时,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