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掺量
最佳掺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9874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科学之友、建筑技术开发、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第七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第6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等;最佳掺量的相关文献由56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晓光、薛明、刘军等。
最佳掺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874篇
占比:99.70%
总计:80112篇
最佳掺量
-研究学者
- 姚晓光
- 薛明
- 刘军
- 刘捷
- 徐广飞
- 李荣冕
- 栗培龙
- 汤寄予
- 汤雄
- 赵训
- 高丹盈
- 冀勇
- 刘国强
- 刘朝晖
- 吕振国
- 周维
- 周锡武
- 唐亨山
- 唐秀明
- 夏丹
- 孙立军
- 孙鲁军
- 季节
- 安强
- 张万磊
- 张争奇
- 张广贞
- 张爱民
- 张衡
- 彭麒桦
- 戴丰乐
- 晏华
- 曲美燕
- 李云涛
- 李宁
- 李寿伟
- 李花歌
- 杨成
- 杭美艳
- 柳华实
- 段泽建
- 汪宏涛
- 熊瑞生
- 王可良
- 王新忠
- 田利民
- 胡志德
- 蒋应军
- 薛金顺
- 谢友均
-
-
李萍;
毛昱;
王盟;
丁樊;
瞿晓成
-
-
摘要:
为评价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状况,采用水泥、消石灰、橡胶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对AC-13和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掺配,然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通过劈裂强度评价其水稳定性能.首先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性试验方法,确定了水泥和消石灰的最佳改性含量;其次通过沥青三大指标测试方法、弹性恢复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获取了高分子和橡胶粉聚合物的最佳掺量;最后对含有最佳掺量外掺剂的两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冻融条件下的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消石灰、橡胶粉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最佳改性含量依次为3%、2%、20%和0.3%;四种外掺剂均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其中含橡胶粉的劈裂强度提高幅度最大,沥青混合料自身级配组成对其劈裂强度影响较大,同条件下AC-13的劈裂强度高于AC-16;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橡胶沥青的下降速率相对缓慢,抗劈裂效果最好.
-
-
刘航;
安平;
李宁;
董昭;
徐书东;
柳久伟
-
-
摘要:
为验证不同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恢复效果,首先从沥青路面回收料中抽提蒸馏得到老化沥青,然后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在实验室制备与之匹配的老化沥青,将三种再生剂分别加入到老化沥青中,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黏度试验确定每种再生剂的最佳掺量,对比分析三种再生剂在最佳掺量下对老化沥青的恢复效果,得到作用效果最好的再生剂。
-
-
俞亚楠;
卢小雨
-
-
摘要:
作为一种可替换人工纤维和矿物纤维的绿色改良材料,剑麻纤维具有无污染、便于取材及性能良好等特性。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剑麻纤维混凝土(Sisal Fiber Concrete,SFC)的性能,本文进行不同体积掺量SFC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性能试验,分析得出剑麻纤维的最佳掺量,同时探究最佳掺量范围内SFC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剑麻纤维有利于增强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并且当剑麻纤维掺量为0.45%时,增幅最大,分别为19.08%和14.67%,其抗压强度也相应提升到2.53%;与素混凝土相比,SFC抗冲击性能有一定增强,当在最佳含量范围内,其抗冲击能量差最大可达到素混凝土的8.5倍。
-
-
邓家喜;
邹前;
陈杰;
欧冬;
黎柱强
-
-
摘要:
为研究高黏改性剂种类及掺量对高黏沥青性能的影响,文章选取市场常用的四种高黏改性剂及四种掺量对泰普克70#沥青进行改性,分别测试改性后的高黏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5°C延度、布氏旋转黏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分析高黏改性剂种类及掺量对各项指标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优选高黏改性剂产品,确定最佳掺量。结果表明:四种高黏改性剂对泰普克70#沥青的高温性能及低温性能均有大幅的提升作用,不同种类的高黏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不同;四种高黏改性剂中C改性效果最佳,根据不同掺量下各项技术指标变化规律,推荐最佳掺量为12%。
-
-
周锐;
李星润;
杨晓东;
常宇涵;
姬厚真;
李朝晖
-
-
摘要:
对不同橡胶颗粒掺量的TDA黄土混合物进行变水头渗透试验,分析混合物以最大干密度配比时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TDA黄土混合物作为路基填料、渠道填料的水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长,TDA黄土混合物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且变化幅度由剧烈趋于缓和;孔隙比对渗流作用影响与颗粒联通性、最小粒径有关;掺量小于20%的混合物与素黄土渗透性质接近,而当掺量大于30%后,黄土与橡胶颗粒契合度降低,渗透系数增长明显,呈指数变化模式;掺量为20%~30%时,渗透系数先减小后增大,防渗最佳掺量约为25%。
-
-
任自铭;
杜冰洁;
殷世林;
杨中长
-
-
摘要:
为解决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通过老化试验和不同老化程度的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分析研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老化程度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集料比表面积和有效沥青膜厚度初选乳化沥青剂量,并分析乳化沥青剂量与混合料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关系,计算得到最佳乳化沥青剂量。结果表明:RAP料老化是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的重要原因,存在合理的乳化沥青掺量,可有效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
-
孟建玮;
魏琳;
曹志国;
唐福贤;
孟献春
-
-
摘要:
为了缓解沥青路面大中修过程中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的再生利用问题,研究采用菜籽油作为基础油分,添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作为增塑成分,环氧大豆油作为抗氧化组分复配出一种具有增溶、降黏、抗氧化作用的新型环保再生剂。通过沥青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验证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并阐释新-旧沥青在再生剂作用下的渗透融合过程。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1)在0%~6%范围内,随着ZDDP含量的增加,再生剂抗老化性能不断提高;2)在0%~8%区间内,随着再生剂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不断增长,但相较于低温性能对RAP掺量影响较小;3)添加老化沥青质量6%的再生剂,可确保80%RAP掺量混合料的低温和水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
-
赵伯剑
-
-
摘要: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青川岩沥青的最佳掺量,改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文章通过制备含有不同掺量青川岩沥青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了各项路用性能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掺入青川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综合性能比选,建议青川岩沥青的最佳掺量为4%。
-
-
邢世强;
董勋;
张光华;
张万斌;
张妍;
王少武;
王静;
解利荣
-
-
摘要: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一种纯丙类乳液土壤固化剂PAA;为了提高其抗水性,聚合中引入苯乙烯(St)单体,制得聚丙烯酸酯类土壤固化剂PAAS,合成工艺均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合成乳液的粒径进行测试;对固化土/水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然后研究在不同固化剂掺量及养护龄期条件下,土壤固化剂对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未掺固化剂所压土片与水接触直接润湿,而掺入固化剂所压土片接触角明显增强,且掺入固化剂PAAS使得固化土/水界面瞬间接触角增长至99.78°,其疏水性较强;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或养护龄期的延长,土壤固化剂对重塑土强度有明显增强效果;当养护龄期为3 d,PAAS固化剂掺入量为0.08%,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至265.8 kPa;在养护龄期为3 d,固化剂掺量为0.08%时,改性土试样抗压强度相对空白样而言相对增量最大,且PAAS改性土强度相对增量达1.08倍。
-
-
黄桂萍;
韩祖丽;
谭毅
-
-
摘要:
为了研究掺入钢渣细集料后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文章基于钢渣原材料物理化学及微观特性,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钢渣细集料、普通碎石为原材料,并以0、25%、50%、75%、100%等体积替换普通细集料设计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在击实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掺钢渣细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掺量设计,同时按5%水泥掺量制作不同掺钢渣细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件,研究钢渣细集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
-
ZHAO Sixie;
赵思勰;
YAN Hua;
晏华;
WANG Hongtao;
汪宏涛;
LI Yuntao;
李云涛;
DAI Fengle;
戴丰乐;
XUE Ming;
薛明;
HU Zhide;
胡志德
- 《第一届先进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将三种无机水合盐Na2B4O7·10H2O、Na2SO4·10H2O和Ca(NO3)2·4H2O按照最优比例(质量比为1.5∶7∶1.5)复掺得到复合无机水合盐FH,比较了单掺硼砂的磷酸钾镁水泥(MKPC)NB10与不同FH掺量下MKPC(FH-MKPC)的工作性能、绝热温升及抗压强度.利用XRD、TG-DSC及SEM等微观分析手段,结合水化放热速率曲线研究了FH对MKPC早期水化历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H延缓了MKPC的水化,使得水化温升曲线出现诱导期和两个温度峰,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温峰值降低.FH的掺入(>8%)大幅延长了MKPC的凝结时间,增强了MKPC的施工可操作性.FH掺量越多,MKPC凝结时间不断延长,流动度提高,早期强度降低.FH掺量为8%的FH-MKPC初凝时间达到25.20min,较NB10延长了90.76%,同时水化产物的早期生成量和热稳定性更高,7h、1d和3d抗压强度略高于NB10.为保证MKPC符合施工需要又满足强度要求,FH的最佳掺量为8%.
-
-
YAO Xiaoguang;
姚晓光;
ZHANG Wanlei;
张万磊;
ZHANG Zhengqi;
张争奇;
LI Peilong;
栗培龙
- 《第一届先进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为研究老化SBS改性沥青的二次改性再生效果,比较不同工艺对再生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常规试验、SHRP试验选择恰当的SBS改性沥青老化模拟方式,然后对添力SBS改性剂、新沥青进行再生的3种工艺展开研究,并借助红外光谱试验分析不同掺力顺序对老化SBS改性沥青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改性剂及新、旧沥青的最佳比例和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采用RTFOT试验进行老化模拟更力方便、科学,RTFOT试验5h获得的改性沥青指标与服务年龄为7年的SBS改性沥青一致;SBS改性剂、新沥青添力顺序与老化沥青再生效果关系密切,先将SBS改性剂和新沥青混合制备改性沥青,再将改性沥青与老化沥青混合的工艺可使再生沥青性能最佳,其中SBS最佳掺量为4%,新、旧沥青质量比为2.
-
-
-
朱玉雪;
李婷;
李晓宁
- 《第七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丙烯酰胺对聚羧酸减水剂初始流动度、流动度保持性能和早期强度的影响,并对性能最优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PC-Z1的微观结构、吸附性能和水化放热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探明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酰胺掺量的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初始减水性能和流动度保持性能逐渐劣化,7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逐渐增大,丙烯酰胺最佳掺量为5%;PC-Z1因其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水泥水化放热峰提前,水化放热量增大,表现出较高的早期强度.
-
-
周全凯;
姜艳;
秦立翠;
季春伟;
王炳帅
- 《第七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开发一种新型水泥助磨剂的原料,并与其他助磨增强等组分复合,评定单组分及多组分助磨剂的助磨和增强效果,以确定单组分的最佳掺量和多组分的复合对助磨性能的影响.每种助磨剂均在完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与水泥共磨一定时间,与空白样品及相应试样进行对比;同时,研究掺入了水泥复合助磨剂后对水泥比表面积、胶砂强度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复合助磨剂的最佳配方.
-
-
-
王翌;
杨飞华;
程海丽;
郝利炜
- 《第6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对新型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HCSA在化学法制备泡沫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掺入2%的HCSA能够提升泡沫混凝土的主要性能,而加入过多HCSA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加入其他掺和料时,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其对试件整体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掺量.
-
-
Yue Shao-lin;
乐绍林;
Long An;
龙安;
Jiang Xiao-peng;
蒋小鹏;
Yang Xi;
杨曦;
Xiong Wei;
熊伟
- 《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2016第四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为探讨HAS固化剂对宁波天童庄海相沉积淤泥的固化效果,制备了固化剂掺量4%、6%、8%的固化土试样,测定不同时间段混合料的含水量、强度的变化,研究固化剂掺量和不同焖料时间对淤泥土含水率和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固化剂的最佳掺合量和填筑施工时间;通过现场试验段检测固化淤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地基系数、压实系数,验证混合料填筑路基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使用6%HAS掺合量后,焖料5?7天,含水率较天然软土降低了52.9%,c值提高19.6倍,ψ值提高了15.4倍,从而使淤泥质软土改良成良好的基床填土,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均能满足路基基床填筑设计要求.
-
-
Yue Shao-lin;
乐绍林;
Long An;
龙安;
Jiang Xiao-peng;
蒋小鹏;
Yang Xi;
杨曦;
Xiong Wei;
熊伟
- 《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2016第四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为探讨HAS固化剂对宁波天童庄海相沉积淤泥的固化效果,制备了固化剂掺量4%、6%、8%的固化土试样,测定不同时间段混合料的含水量、强度的变化,研究固化剂掺量和不同焖料时间对淤泥土含水率和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固化剂的最佳掺合量和填筑施工时间;通过现场试验段检测固化淤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地基系数、压实系数,验证混合料填筑路基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使用6%HAS掺合量后,焖料5?7天,含水率较天然软土降低了52.9%,c值提高19.6倍,ψ值提高了15.4倍,从而使淤泥质软土改良成良好的基床填土,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均能满足路基基床填筑设计要求.
-
-
Yue Shao-lin;
乐绍林;
Long An;
龙安;
Jiang Xiao-peng;
蒋小鹏;
Yang Xi;
杨曦;
Xiong Wei;
熊伟
- 《2016中国水务高峰论坛——2016第四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为探讨HAS固化剂对宁波天童庄海相沉积淤泥的固化效果,制备了固化剂掺量4%、6%、8%的固化土试样,测定不同时间段混合料的含水量、强度的变化,研究固化剂掺量和不同焖料时间对淤泥土含水率和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确定固化剂的最佳掺合量和填筑施工时间;通过现场试验段检测固化淤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地基系数、压实系数,验证混合料填筑路基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使用6%HAS掺合量后,焖料5?7天,含水率较天然软土降低了52.9%,c值提高19.6倍,ψ值提高了15.4倍,从而使淤泥质软土改良成良好的基床填土,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均能满足路基基床填筑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