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期开裂

早期开裂

早期开裂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1855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科学与财富、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10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中国热处理技术路线图论坛、“第二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等;早期开裂的相关文献由402位作者贡献,包括巴恒静、高小建、徐静伟等。

早期开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1.3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1855 占比:98.59%

总计:12024篇

早期开裂—发文趋势图

早期开裂

-研究学者

  • 巴恒静
  • 高小建
  • 徐静伟
  • 宋旭艳
  • 赵斌
  • 韩静云
  • 杨英姿
  • 梁文泉
  • 江守恒
  • 王信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召辉
    • 摘要: 文章以矿物掺合量、石粉含量、机制砂种类为变量,通过改变单一变量探讨混凝土抗水渗透性、早期开裂受变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收缩受弹性模量和集料种类的影响较大,为保证混凝土抗裂性能优先选用弹性模量大的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随石粉含量从1%增大到4%的变化而增强,随石粉含量从4%增大到8%的变化反而减弱;机制砂种类相同情况下,石粉含量越高则混凝土抗渗等级越高;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随粉煤灰矿物掺合料的掺入而明显下降,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抗水渗透等级明显低于掺矿物掺合料。
    • 李翔; 党飞; 张亚峰
    • 摘要: 论文研究了河砂、水洗机制砂和普通机制砂对T梁C50预应力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水洗机制砂搭配粉煤灰或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优劣,最后分析了水洗机制砂石粉含量对C50预应力混凝土抗开裂和抗水渗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表明:用水洗机制砂配制C50预应力混凝土,砂率在4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河砂混凝土与普通机制砂混凝土之间,力学性能最优,使用粉煤灰的效果优于矿渣粉,且混凝土的抗开裂和抗水渗性能在水洗机制砂石粉含量为7%时最优。
    • 王怡沁; 钟春玲; 张云龙; 王静
    • 摘要: 为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早期抗裂性能,从而提高工程的耐久性,降低后期维修成本,提出在RPC中掺入2%的钢纤维,采用约束圆环装置和千分表,用单因素法分析掺入钢纤维对RPC早期约束钢环应变和自由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掺纤维的RPC相比,在RPC中掺入2%的钢纤维可以明显降低约束钢环应变,并且延缓裂缝出现的时间;掺入钢纤维的RPC的自由收缩应变也有着显著的降低,初期收缩应变发展很快,随后慢慢降低,最后趋于平稳.
    • 张克永
    • 摘要: 机制砂混凝土施工中,砂类、石粉含量、矿物掺配料占比等直接影响其早期开裂性能、抗水渗透性能。文章针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及抗渗透性影响进行研究,基于对砂类、石粉含量、矿物掺配量三大变量的试验进行分析,提出其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及抗渗透性带来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天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优于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与混凝土抗早期开裂性能无直接关系,与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成正比;粉煤灰矿物掺合料占比与混凝土抗早期开裂性能成反比,与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成正比。
    • 罗珅; 陈搏; 揭继兴
    • 摘要: 为探索水稳材料与施工组织对半刚性基层早期裂缝的影响,依托广东省阳茂高速项目的跟踪观测,采用变量控制方式分析早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细集料掺配比例的增加、水泥剂量的增大,横向裂缝间距缩短4~5 m;随着养生时间的延长,混合料抗裂性能提高,单位路段产生的横向裂缝减少,建议采用度时积指标进行养生强度预测;水泥层养生期后的暴露期间,裸露状态下的干缩作用、温差效应、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会加剧水稳层的开裂。最后,针对南方高温多雨特点,推荐采用“水泥浆灌缝+乳化沥青灌缝+玻纤格栅”的组合方案进行裂缝处治。
    • 张云杰
    • 摘要: 目前,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Polyvinyl Alcohol Fiber Concrete)主要使用进口PVA纤维,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使用国产PVA纤维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纤维掺量(0%、0.9%、1.2%、1.6%)及纤维长度(8mm、12mm)为参数,设计制作了6组PVA纤维混凝土平板法早期开裂试件及6组干燥收缩试件,研究了PVA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和抗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纤维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高于普通混凝土,且在掺加纤维长度为8mm,掺量为1.6%时,纤维抗裂性能提升最大;抗干燥收缩性能高于普通混凝土,且存在最佳纤维掺量,使抗干燥收缩性能提升最大。
    • 乔丽梅; 曹世豪
    • 摘要: 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开裂与湿度分布有关。为了获取轨道早期湿度场分布特性,提出基于温度场模块的混凝土湿度场计算方法,开展密闭混凝土水化自干燥试验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湿度场计算模型,设计的稳态-瞬态-瞬态三步计算流程实现了施工顺序对早期湿度场的影响,并对大气干燥、水化自干燥、养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基础湿度在顶部大气干燥和底部自由水浸润下达到平衡后沿深度呈指数分布。轨枕经60 d养护后湿度峰值降至81.1%。由于施工阶段轨道各部件湿度分布的差异性,会在道床板浇筑完成后于界面处形成较高的湿度梯度。随后在自然养护阶段的大气湿度日波动对轨道表层的影响深度为14 mm。最终,整个轨道结构湿度场在水化自干燥、湿度扩散及暴露面大气干燥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下趋于平稳。
    • 黄凯旗; 毛发雨
    • 摘要: 针对传统混凝土存在早期抗裂性能差的工程弊端,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平板抗裂试验探究了水泥-粉煤灰中单掺波浪形钢纤维、单掺聚丙烯纤维及混合掺入2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裂性能(裂缝条数、长度、总面积与开裂系数)。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而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钢纤维主要限制大裂缝的发展,而聚丙烯纤维则针对细长裂缝,当两者结合时,可形成多尺度纤维体系,协同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了最小的裂缝面积。
    • 王福兴
    • 摘要: 为探讨通过预应力钢束分阶段张拉抑制连续箱梁早期裂缝的可行性,对余姚—慈溪高速公路一联四跨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二次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早期水化热和应变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顶腹板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腹板交界处与箱室顶板中心的最大温差出现时间滞后于顶腹板交界处与腹板顶部,虽两者最大温差相差不大,但后者温差达到峰值时二次浇筑混凝土已终凝约20 h;在首次浇筑的腹板混凝土和模板的约束下,由顶腹板交界处与箱室顶板中心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容易造成二次浇筑混凝土早期开裂;对连续现浇箱梁预应力钢束分阶段张拉,可减小二次浇筑后顶腹板交界处混凝土早期拉应变,有效降低箱梁顶板开裂的风险.
    • 任增洲
    • 摘要: 通过测定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泌水速率、混凝土裂缝及收缩等数据研究分析了砂率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塑性收缩及其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砂率较小和较大不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裂缝,而在这之间的某一砂率反而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开裂,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择砂率时并不一定选择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佳时的砂率,从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考虑,在满足工作性和力学性条件下可以选择比临界砂率值高2%~3%的砂率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