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施氮水平

施氮水平

施氮水平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20606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土壤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施氮水平的相关文献由1505位作者贡献,包括汤利、郑毅、姜东等。

施氮水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0606 占比:99.70%

总计:120973篇

施氮水平—发文趋势图

施氮水平

-研究学者

  • 汤利
  • 郑毅
  • 姜东
  • 柴强
  • 潘春香
  • 申丽霞
  • 戴廷波
  • 曹卫星
  • 董艳
  • 郭天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如珂; 郭相平; 曹克文; 张秫瑄; 黄达
    • 摘要: 通过秸秆隔层、灌水上限和施氮量对番茄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番茄生产中秸秆隔层下适宜的灌水上限和施氮量,寻求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秸秆隔层下水氮管理模式。在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设置2个秸秆隔层水平(0、1.6×10^(4) kg/hm^(2))、2个灌水上限(90%FC、80%FC,FC为田间持水率)、2个施氮水平(225、180 kg/hm^(2)),共8个处理,对番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等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番茄在无秸秆隔层、90%FC灌水上限、225 kg/hm^(2)施氮量下光合指标及产量最高,产量为95.37 kg/hm^(2);番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在有秸秆隔层,80%FC灌水上限,18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最高,为53.66 kg/m^(3)、479.28 kg/kg;番茄综合品质在有秸秆隔层、80%FC灌水上限、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最高,且与180 kg/hm^(2)施氮量下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灌水下限为60%FC时,适宜的灌溉施肥模式为设置秸秆隔层(1.6×10^(4) kg/hm^(2))、80%FC灌水上限、180 kg/hm^(2)施氮量(P_(2)O_(5)112.5 kg/hm^(2),K_(2)O 135 kg/hm^(2)),其经济效益好,能够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
    • 肖波; 徐茜; 李保证
    • 摘要: 为解决茎瘤芥(榨菜)合理施氮肥的问题,探究施氮量对榨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涪杂8号”为供试材料,设置0、150、300、450、600、750、900 kg·hm^(-2)共7个施氮水平来测定榨菜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结果显示:除株幅以外,施氮量对株高、菜形指数、茎叶比、皮筋率、空心率和净菜率均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00 kg·hm^(-2)时,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优异,榨菜产量达到29 896.49 kg·hm^(-2),农学效率为20.15,氮肥利用率为10.17%。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300~400 kg·hm^(-2)效果最佳。
    • 廖道龙; 云天海; 刘子凡; 伍壮生; 黄项心兰; 陈贻诵; 谢大森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开展嫁接栽培与施氮量对冬瓜干物质、氮素累积及其氮代谢酶的影响,明确冬瓜干物质、氮素积累动态规律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旨在为冬瓜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铁柱2号’冬瓜和‘海砧1号’砧木为材料,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栽培方式,分别为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2种栽培方式;副区为氮肥施用量,分别设置N_(0)(0 kg/hm^(2))、N_(180)(180 kg/hm^(2))、N_(360)(360 kg/hm^(2))、N_(540)(540 kg/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冬瓜在5个不同生育期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氮代谢酶活性。冬瓜氮素和干物质积累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N_(360)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3个施氮量处理;整个生育期嫁接冬瓜氮素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较自根冬瓜提高了16.11%和11.7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冬瓜氮素和干物质积累的最大理论值(K)、最大积累速率(V_(max))和平均积累速率(V_(mean))、快速积累期起始时期(T_(1))、快速积累期终止时期(T_(2))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T_(max))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_(360)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嫁接栽培能显著提高冬瓜氮素和干物质的最大理论值(K)、最大积累速率(V_(max))和平均积累速率(V_(mean))。冬瓜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随着生育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75 d(果实发育前期)达到最大值;此时NR和GS的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N_(360)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嫁接栽培能显著提高冬瓜全生育期NR和GS,与自根冬瓜相比,嫁接冬瓜在30、55、75、95、110 d的NR活性分别提高了33.08%、28.95%、34.63%、36.03%和67.23%;而GS活性分别提高了29.64%、22.11%、21.00%、28.00%和35.27%。综上所述,嫁接栽培能显著影响干物质、氮素的积累总量及其累积速率以及NR和GS的活性。N_(360)(360 kg/hm^(2))是冬瓜生产中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 石嘉琦; 刘宇庆; 王艳玲; 杨再强
    • 摘要: 为了揭示果期高温胁迫下氮素施用水平对黄瓜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以津优10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以28°C/18°C为对照,设置了35°C/25°C、38°C/28°C、41°C/31°C3个高温处理,施氮量设置0(N0),160(N1),240(N2),320(N3)kg/hm^(2)4个水平,共1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果期高温胁迫9 d后测定了黄瓜功能叶片的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各处理间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果期高温胁迫后黄瓜叶片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显著受损,叶片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Fm与荧光曲线围成的面积(Area)均显著降低。35°C胁迫下各施氮处理黄瓜叶片的ΔW_(O-J)和ΔW_(O-K)均为负值,放氧复合体(OEC)未失活且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顺畅;而38°C胁迫下N2处理和41°C胁迫下N1处理黄瓜叶片的ΔW_(O-J)均为正值,OEC失活,且N1~N3处理的叶片ΔW_(O-K)均为正值,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受阻。高温胁迫下施氮可显著增加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Fm、Fv/Fm、PIabs、PItotal、Area、Sm,增强OEC活性且促进PSⅡ中心类囊体之间的能量传递;高温胁迫下黄瓜叶片PSⅡ单位活性反应中心的吸收光能(ABS/RC)、捕获光能(TRo/RC)、热耗散光能(DIo/RC)均表现为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则呈上升趋势。施氮量和温度对黄瓜叶片荧光特性和产量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果期35,38,41°C高温环境中,施氮量分别为236,283,177 kg/hm^(2)时黄瓜叶片光合作用较旺盛,且能获得较高产量。因此,果期高温胁迫下合理施氮可以提高黄瓜叶片PSⅡ的OEC活性,促进能量传递,减缓PSⅠ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库的抑制,促进叶片光合作用的有序进行。
    • 冯晓玲; 王俊; 高媛; 温萌萌; 豆莹; 方震文
    • 摘要: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绿肥和施氮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绿肥和氮肥双因素完全设计方案,其中绿肥作物在夏季休闲期种植,包括长武怀豆、苏丹草、怀豆+苏丹草混播和裸地休闲(对照)4种处理;氮肥于冬小麦播前施入,包括0、60、120 kg·hm^(-2)共3个水平;观测指标包括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休闲期种植怀豆、苏丹草、怀豆+苏丹草混播均显著提高了以上4种土壤总体酶活性,0~10 cm和10~20 cm土层增幅分别达12.9%~59.3%和6.19%~48.8%。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在不同绿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种植怀豆较种植苏丹草和混播显著提高了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施氮肥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氮肥与绿肥对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具有交互影响。黄土高原旱作种植系统休闲期间可以考虑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尤其是豆科绿肥来提高肥力。
    • 张玉霞; 王鑫; 张庆昕; 斯日古楞; 郭园; 杜晓艳; 王月林
    • 摘要: 【目的】探究科尔沁沙地生境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高产栽培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燕王、牧王、甜燕1号和牧乐思4个饲用燕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0,200,300 kg/hm^(2),依次用N_(0)、N_(100)、N_(200)、N_(300)表示)对其生物量、氮素吸收和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燕王和牧王茎、叶、穗及全株干物质积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以N_(200)处理燕麦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甜燕1号和牧乐思茎、叶、穗及全株干物质积累则逐渐增加,均以N_(300)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4个饲用燕麦品种茎、叶、穗及全株的氮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N_(200)处理下氮素含量最高。3)燕王和牧王茎、叶、穗和全株及甜燕1号茎、叶、穗的氮素积累量均在N_(200)处理下最高。4)在N_(200)处理下,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氮素干物质生产率(NDMPE)高于燕王和牧王,但其干物质生产效率(DMPE)、氮素农艺效率(NAE)、氮素表观回收率(NRE)均低于燕王和牧王,在N_(300)处理下,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DMPE和NAE则高于燕王和牧王。【结论】燕王和牧王属于低氮高效型饲用燕麦品种,甜燕1号和牧乐思属于高氮高效型饲用燕麦品种。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燕王和牧王的氮肥适宜施用量为200 kg/hm^(2),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氮肥适宜施用量为300 kg/hm^(2)。
    • 王立楠; 马文东; 杨庆; 张云江; 赵凤民
    • 摘要: 为明确水稻品种龙粳57的适宜栽培模式,以糯稻品种龙粳57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20和24穴·m^(-2))、4个施氮量[0 kg·hm^(-2)(N0)、115 kg·hm^(-2)(N1)、138 kg·hm^(-2)(N2)和161 kg·hm^(-2)(N3)],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糯稻品种龙粳57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施用水平对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茎鞘物质输出率、穗数、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同一施氮水平下,增加种植密度后龙粳57的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茎鞘物质输出率、穗数、千粒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品种特性,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综合产量指标和氮素利用效率得出,龙粳57的适宜栽培模式为密度24穴·m^(-2),施氮量115 kg·hm^(-2)。
    • 李孟浩; 李倩倩; 刘朋召; 张鹏飞; 陈小莉; 任小龙
    • 摘要: 通过2018—2020年连续两年田间试验,以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为试验对象,研究N0、N1和N23个水平下(施N量分别为小麦0、120 kg·hm^(-2)和240 kg·hm^(-2),玉米0、180 kg·hm^(-2)和360 kg·hm^(-2))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土地当量比与土壤水分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与水分利用优势,与单作相比,套作小麦产量提高21.34%~27.80%(P<0.05),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边1行与边2行的增产,而套作玉米表现受氮肥供应的调控,在N0与N1水平下套作产量减少3.02%~11.43%,仅在N2水平下高于单作玉米;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LER)在1.04~1.16,具有土地利用优势;在相同产量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比单作群体的耗水量更少,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其中在N1水平下耗水量减少最为明显,两年内平均减少消耗47.30 mm的水分,而水分利用效率比单作系统提高2.77%~6.46%,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在3个施氮水平下均表现出节水与水分利用优势;套作种植还可以提高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两年内套作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可达64.17 kg·kg^(-1)和11.17 kg·kg^(-1)。因此在半湿润区雨养条件下具有发展小麦/玉米套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
    • 乔月彤; 蒋曦龙; 李晓靖; 王澜; 薛燕慧; 夏海勇
    •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大田环境中间作和施加氮肥对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规律,为间作模式氮肥减施和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玉米花生单作、间作和不同氮肥用量梯度双因素处理,研究其对两种作物生育中期(即玉米灌浆期和花生结荚期)农艺性状和花生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茎叶+雌穗干重比单作提高12.4%;间作花生的全株干重比单作降低43.6%。施加氮肥明显促进植株生长,N1(120 kg/hm^(2))时施氮效果最优,玉米茎叶+雌穗干重比N0(不施氮)提高14.3%,花生全株干重比N0提高39.9%。施氮后,间作对花生的抑制作用下降:与N0全株干重间作比单作降低48.45%相比,N1和N2(160 kg/hm^(2))降幅分别为39.17%和38.47%,分别少9.28、9.98个百分点,N3(200 kg/hm^(2))则与N0无显著差异。间作明显促进花生结瘤,且N1根瘤鲜重最高,比N0、N2、N3分别提高472%、101%和308%,N2、N3比N0分别提高184%和40%。综上所述,间作促进玉米生长,但显著抑制花生生长;适量施氮可以缓解间作对花生的抑制作用;间作有利于花生结瘤。
    • 陈鑫; 焦婷; 牧仁; 王虎宁; 张霞; 马淑敏; 高永权; 李淑艳; 齐帅
    • 摘要: 为研究氮添加对高寒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高寒生态条件下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不同水平氮素[0 kg·hm^(-2)·a^(-1)(N0),12 kg·hm^(-2)·a^(-1)(N1),24 kg·hm^(-2)·a^(-1)(N2),48 kg·hm^(-2)·a^(-1)(N3),96 kg·hm^(-2)·a^(-1)(N4)],探讨氮素对人工建植垂穗披碱草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揭示垂穗披碱草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N2,N3处理明显提高了垂穗披碱草株高、叶长、叶宽以及单叶面积;整个生育时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垂穗披碱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胞间CO_(2)浓度大体呈上升趋势,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综上,N2,N3处理可提高垂穗披碱草生长性能,促进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为垂穗披碱草的生长以及光合特性对氮沉降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