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6-08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试验依据小麦需水特性和土壤水分状况,研究测墒补灌对土壤水利用、小麦氮素积累转运与硝态氮淋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制定冬小麦高产节水节氮和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2014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全生育期不灌水(W0)为对照,设置3个测墒补灌处理,即拔节和开花期依据0-140cm土层,使其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W1)、70%(W2)和75%(w3),研究其对土壤水利用、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和土壤硝态氮分布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淋溶,W2处理是高产节水生态安全的最佳灌溉处理。
  • 摘要:鄂北麦区是全国夏粮主产区和湖北省粮食增产核心区.近些年,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小麦隐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上升,制约着本地区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十二五"期间,依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对鄂北地区小麦隐性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示范推广,为该区域小麦抗灾减灾,连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鄂北麦区隐性灾害综合防控按照“防御为主,补救为辅”的总体要求,要在加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抗逆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步伐的同时,科学运用栽培集成技术,培育强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增强抗逆能力,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 摘要:目的:研究花期淹水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品种小麦(耐湿性Hua8和不耐湿性Hua9)胚乳生理特性的影响.rn 方法:开花当天淹水处理,试验设淹水0d和淹水7d两个组,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花后10d、12d、15d和18d)胚乳为材料,测定比较不同耐湿性品种胚乳中ROS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rn 结果:淹水胁迫后,耐湿性品种Hua8胚乳中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O2-、H2O2含量和SOD、POD活性升高,发育早期的胚乳中CAT活性上升;不耐湿性品种Hua9胚乳中MDA、O2、H2O2含量和SOD、POD活性升高,脯氨酸含量和CAT活性下降.rn 结论:淹水胁迫均能使两品种小麦胚乳ROS含量上升,导致两种小麦胚乳PCD进程加剧;Hua9胚乳中ROS清除系统较Hua8弱,ROS在早期胚乳中就有大量的积累,较低的渗透压造成Hua9小麦胚乳细胞PCD进程加剧且提前.
  • 摘要:保健型彩色小麦富含碘、硒、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类能起到保健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保健小麦.保健型彩麦籽粒含有促进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均比一般普通小麦高.保健型彩麦主要包括小黑麦、绿小麦等;籽粒可分为黑粒、红粒、蓝粒等.保健型彩麦籽粒中花青素的含量远高于普通小麦.保健型彩色小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彩色小麦种皮的天然色素是一种花色苷类物质,普通小麦中极少,具有消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心肌营养等重要功效.保健型彩色小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心肌营养等重要功效。保健型彩麦不仅促进广大国民的健康保健,意义重大而深远。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 摘要:为探讨弱光胁迫和氮素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豫麦49-19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遮阴(S0)和遮阴50%(S1)两个光照处理,0kg.hm-2(N0)、120kg.hm-2(N1)和240kg.hm-2(N2)3个施氮处理.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长期遮阴,导致旗叶叶绿素含量、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3个施氮水平下均显著增加,其中以N2施氮水平下增幅最大,同时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b和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进而提高了旗叶光化学效率,降低了热能耗散,有利于光能利用.在开花期至灌浆中期,由于光能不足造成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低于正常光照,而在灌浆后期,遮阴处理较正常光照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能转化效率,从而Pn高于正常光照.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显著提高,这有利于植株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弱光导致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显著降低(P<0.05),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13%~46.8%),千粒重降低幅度最小(3.4%~8.5%),穗数的降低幅度为8.6%~22.5%,严重影响氮肥的增产效应.光氮互作显著影响了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和产量,但对其他指标影响并不显著.综合而言,增施氮肥缓解了弱光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遮阴条件下施氮处理(N1、N2)净光合速率Pn较对照(N0)增幅为11.5%~27.4%,其中以N2(240kg·hm-2)水平增幅最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遮阴处理均提高了光能转化效率,但遮阴显著降低了植株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导致产量显著降低(P<0.05).
  • 摘要:研究国审强筋小麦宿553的适宜追肥量、密度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追肥量和密度对宿553的产量影响,除密度很小的情况(如B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宿553是一个高抗倒伏且易于栽培管理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宿553在每亩追肥0-15kg,密度6-30万/亩栽培条件下,均未发生倒伏现象;肥料和密度对宿553的产量影响极小,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宿553是一个高抗倒伏且易于栽培管理的高产小麦品种。
  • 摘要:安徽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其冬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国主要的砂姜黑土分布区之一沿淮淮北地区,而砂姜黑土中N、P等作物需求的主要有效养分含量偏低,是限制该地区小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秸秆作为一种经济成本低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须的C、N、P、K等营养元素及有机质,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提高肥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调查分析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冬小麦的产量效应,为该地区及砂姜黑土条件下的小麦生产提供施肥指导.不施肥情况下,秸秆还田与否,生产力皆低下,但还田效果更好,表明秸秆还田必须适当配施化肥。在配施化肥条件下,秸秆还田提高小麦的产量,使得穗部结构更加合理,减少了小穗的退化,增加了穗粒数;同时促进了不同时期干物质的积累,其中籽粒是灌浆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配主要集中器官;且增加了外径粗度,增加了小麦的株高,但株高相对外径粗度增加幅度较低,从而降低了倒伏的风险。
  •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区)是中国南方的主要麦作区,其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00×104hm2左右,总产量约1600×104t,分别约占全国的14%和18%.其中,安徽南方稻茬小麦面积逐年扩大,据2015年调查统计,小麦面积已超过40×104hm2.为此,本研究拟为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中氮肥科学运筹与管理提供参考.试验于2013-2015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白湖农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地进行(N31′13′35″,E117′27′31″).白湖农场属于沿江圩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小麦生产高度集约化,具有长江中下游麦区典型的生态特征,由于圩区稻茬小麦不良的生态环境,该地区常年小麦产量徘徊在6000kg·hm-2左右.研究了氮肥的施用量和氮肥的运筹比例对小麦植株的光合特性、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追施比例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即小麦植株对追肥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基肥的利用率。适量增施氮肥和合理的氮肥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使小麦保持较高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小麦后期籽粒灌浆和产量的提高。
  • 摘要:减轻或避免光合"午休"现象是挖掘作物增产潜力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甘肃河西走廊是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也是沙尘暴频发区,目前以种植春小麦为主,近年来为遏制沙尘暴的发生,提出了改种冬小麦的方案.为此,急需建立该区域冬小麦高产且高效的栽培体系.本文通过田间实验,设置165(N1)和225kg·hm-2(N2)2个氮素(纯氮)水平及105(P1)和165kg·hm-2(P2)2个磷素(P2O5)水平,研究了氮磷肥配施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临抗2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氮肥对光合“午休”的影响大于磷肥,二者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可见,氮肥用量225kg·hm-2、磷肥用量105kg·hm-2组合处理不仅可消除“午休”现象, 而且与其它处理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达到了高产水平,是推荐的氮磷配比。
  • 摘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机械化播种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小麦播种质量,也为培育高产群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拟通过无人机获取小麦苗期图像,利用图像分析技术评价机撒播和机条播小麦的出苗均匀度,并测量机条播小麦的断行长度,以期为小麦出苗均匀度的全方位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探明了利用无人机图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小麦出苗均匀度的方法,经过不同播种密度的试验,该方法与人工测量方法的相关较好,说明利用无人机来评价小麦的出苗均匀度是可靠的,可为小麦出苗均匀度的智能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摘要:豫北地区为河南省小麦高产区,常年秸秆还田,为分析该区生态条件下麦田土壤和植株氮素积累及籽粒产量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于2011-2013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钜桥镇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开展了试验研究.以周麦18和济麦22为材料,前茬夏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磷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用量分别为P2O5138kg·hm-2、K2O112.5kg·hm-2.在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分别追施纯氮0、60、100、140、180和210kg·hm-2,以全生育期不追施氮肥作为对照.在小麦主要生育期测定了土壤和植株的氮素含量,分析了不同追氮量处理下麦田的氮素平衡.
  • 摘要:小麦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其大小受小麦品种、管理水平、气象因素等多重影响.通过对近几年我市小麦品比试验中千粒重的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初步确定我市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4月、5月份降水量大小影响显著,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磷钾肥施用量、氮肥追施量和追施时期对于粒重也有较大影响,品种之间千粒重有差异,但不显著.
  • 摘要:为了解湖北近期选育小麦新品系在稻茬麦田孕穗期耐渍性状的表现,本研究在2013-2015两年度采用灌水处理模拟田间渍害,通过耐渍系数和隶属函数相结合把多个性状转化成单一综合评价值D,对2013-2014年度湖北省和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参试材料等为主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孕穗期耐渍性的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1.渍水胁迫对所测性状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主茎绿叶片数>籽粒产量>叶绿素含量>不孕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穗下茎长>株高>穗粒数>小穗数>穗长;2.筛选到鄂麦155、鄂麦170、富麦1号和扬麦20等4个小麦新品种(系)的耐渍性综合评价值D高于高耐渍对照品种农林46;3.参试小麦材料系统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即高耐渍类群(5个,占参试材料的13.51%,下同)、中等耐渍类群(28个,75.68%)和不耐渍类群(4个,10.81%);4.耐渍性综合评价值D与主茎绿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不孕小穗数、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主茎绿叶片数和SPAD值的耐渍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稻茬小麦耐渍新品种的选育、小麦孕穗期耐渍性的鉴定及评价提供参考.
  • 摘要:本试验主要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酸钾肥料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济麦22号作为材料,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试验大田基地进行,复合肥50kg/667m2.试验对硅酸钾肥料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0);T1(3kg/667m2);T2(6kg/667m2);T3(9kg/667m2).试验主要的测定项目:叶绿素含量、光和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和产量指标;其中光合指标主要是在开花后28d内每隔7d测定一次.硅酸钾能很好的能活化有益微生物,改良土壤,矫正土壤酸度,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有效调节叶片气孔开闭和抑制水分蒸腾,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抗寒及抗低温等抗逆能力,能很好的提高其冬小麦的光合特性指标,有利于小麦有机物的积累,显著的提高其冬小麦的产量。
  • 摘要:小麦是耗氮较多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氮素供应密切相关.实际生产中为追求高产持续增加氮肥用量,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同时加剧了环境压力.现代品种选育受高浓度土壤氮营养影响普遍耐肥性较强,减少氮肥施用会导致营养生长不足、产量降低.因此提高现代小麦品种对低氮营养的适应性对于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耐低氮品种扬麦158与现代耐肥品种扬麦16,前代(T0)经连续不施氮锻炼,得到后代(T1、T2).以T0、T1、T2为材料,设置两个氮肥水平(N0、N240)处理,研究前代低氮锻炼对后代小麦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低氮锻炼对本身耐低氮品种没有影响,但通过提高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提高了高产耐肥品种耐低氮能力,其中低氮条件下两代间没有累积效应,而正常施氮下以锻炼一代处理较好。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明朗,且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差异,夜间升温幅度显著高于白天.气温升高尤其是夜间温度升高,将对作物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未来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至今,关于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力的影响,多集中采用历史数据的模型模拟分析上,基于田间的试验也多针对某一阶段增温.因此,为了充分反映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降低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田间全生育期增温试验相结合,研究中国主要小麦种植区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特征及其适应机制,以期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小麦品种改良和耕作栽培技术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本试验结果表明,(1)我国小麦主要种植区近30年生育期的日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降水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规律:(2)最低温度与小麦产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低温度平均每增加1℃,产量提高140kg ha-l; (3)冬小麦田间增温试验的响应与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夜间增温显著加快了小麦生育进程,播种至开花期平均缩短了5.4d,但是开花至成熟期平均延长了3.8d;夜间增温下小麦的粒重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平均提高了10.1%,表明夜间增温条件下花后灌浆期延长,粒重提高,有利于小麦增产;(4)不同种植区域因为背景温度差异,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表明,预期的气候变暖减缓了我国小麦种植区低温对冬小麦的限制作用,加快了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同时一定程度延长了小麦灌浆期。因此,通过选择适宜品种及提高灌溉等栽培管理技术,可充分挖掘气候变暖的增产效应,获得较高的产量。
  • 摘要:小麦立体匀播就是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地分布在土壤中的立体空间内,出苗后无行无垄,均匀分布.立体匀播是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在相同基本苗或相同叶面积系数的条件下,增加了植被(麦苗)的覆盖度,减少了苗期的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光合面积。由于个体分布相对均匀,实现根多茁壮,增加了田间的穗容量。据田间测定,在相同条件下,立体匀播小麦苗期田间覆盖度比常规条播增加8%-15%,籽粒灌浆期田间覆盖度提高3%-5%,成熟期亩穗数比常规条播增加3万-5万。小麦立体匀播技术的研发成功,是小麦播种技术的一项重大改进和小麦生产绿色节本省工增产增效的重要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广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前人研究的小麦节水理论多数是在每次灌溉量为一定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不同年际间各生育时期的降水量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均以定值进行灌溉存在盲目性,浪费水资源.测墒补灌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降雨量、土壤含水量以及小麦的需水量,测定土壤墒情进行灌溉,是小麦节水灌溉亟需发展的技术.本试验于2012-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水(W0),分别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ck,当地定量节水处理)、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补灌至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和70%(W1)、70%和70%(W2),2012-2013生长季增设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补灌至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和70%(W3)的测墒补灌处理,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 摘要:随着中国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小麦稳产和机械化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倒伏一般导致小麦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40%,甚至绝收.研究小麦茎秆倒伏规律及防止倒伏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5-2016年度,在清苑试验站布置灌水次数和施钾量的二因素试验,旨在明确灌溉量和施钾量对小麦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试验以强筋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次数(W),设全生育期不灌溉(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和扬花水(W2)3个水平;副区为施钾量(K),设不施钾(K0)、75kg·hm-2(K75)、150kg·hm-2(K150)和225kg·hm-2(K225)4个水平,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钾肥全部底施.10月13日播种,基本苗21万/亩,11月20日小麦进入越冬期,3月1日返青,3月18日起身,4月10日拔节,5月5日开花.结果表明:灌水次数和施钾量之间未发现显著的交互效应,故主要采用试验因素主效应分析.灌水处理穗数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拔节期和扬花期灌水处理与仅灌拔节水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随施钾量的增加,小麦穗数、干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但K150和K22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 摘要:文章介绍了小麦产量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地力水平高是创高产的基本条件,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合理群体结构是创高产的关键,集成应用配套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是创高产的保证,创新协同攻关新机制,辅以较好的气象条件是创高产的必备条件。
  • 摘要:本研究运用Odum提出的能值理论,以河南省获嘉县为例,对河南省主要循环农业模式的投入产出结构和能值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期为河南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调控策略。本研究在以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产模式为对照的基础上,调研了3种循环农业模式即:秸秆直接还田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产模式、秸秆—菌渣还田(秸秆用于食用菌发酵)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产模式和秸秆-牛粪还田(秸秆用于饲喂畜牛)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产模式:同时在种植过程中,3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农药和灌溉水用量减半,其中秸秆直接还田模式氮肥减量l0%,后两种循环模式的氮肥均减量15%。
  • 摘要:从降水、气温和光照三方面,总结了近五年(2010-2016)极端天气对襄阳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从理论研究、农业设施、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为襄阳小麦稳产、高产提供借鉴.降水、气温和光照气象因子并非单一发生作用,应综合考虑。降雨与降温如影随形,2014-2015连续两年的低温高湿天气特别利于小麦条锈病大流行。2015年秋冬季干旱与冻害同时发生,加重冻害发生,造成部分麦苗冻死。根据本区域生产实际,应从理论研究、农业设施、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防御。加强理论研究,摸清极端天气对小麦生理功能的影响及病虫害发生与成灾的规律和防治机理,完善极端天气下小麦病虫草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与应急防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便为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储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了塘堰及小型水利设施的整治和建设。定期疏通沟渠,防止内涝。减少水库养鱼,有效发挥水库功能,做到雨多可蓄水,旱时可浇灌。
  • 摘要:鄂麦17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抗病广适品种济麦19为母本,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优质抗病品种豫麦47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地点间穿梭育种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表现综合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强,在湖北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本试验选取济麦22号为材料,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试验基地大田条件下,主要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硅酸钾肥料对冬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叶片、茎和穗的干重以及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试验小区复合肥50kg/667m2,硅酸钾肥料设置4个处理:CK(0)、T1(3kg/667m2)、T2(6kg/667m2)、T3(9kg/667m2).试验分别在冬小麦主要的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采用对角线随机取样法采集小麦植株,利用烘干法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的叶片,茎和穗干重,计算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地上部叶部、茎部、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例(对干重数据进行百分比分析).在相同的复合肥施用前提下,不同的硅酸钾肥料施用量对冬小麦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干物质分配比例存在影响:复合肥和硅酸钾肥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明显的增加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干物质分配比例,其中以处理T2的混施效果最显著,最能促进冬小麦的生长。
  • 摘要:植物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密切相关,根系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其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能力.研究表明,适宜的水氮运筹可以调节小麦根系生长,促进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提高;干旱条件下施肥能够促进小麦植株早期生长,有利于植株在早期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但是过量养分施入则抑制根系下扎,减少了其对硝态氮的吸收.田间实验条件下,施入土壤中的水分和氮肥存在下渗及径流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采用根箱(内径110cm×50cm×60cm)种植小麦,以矮抗58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了水分和氮肥处理.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于抽穗期达到最高值,拔节期次之,灌浆期的各参数最低。
  • 摘要:目的:探明微喷补灌对冬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和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rn 方法: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22,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微喷补灌(W1)和传统畦灌(W2)处理,研究小麦开花后旗叶水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比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等的差异.W1与W2处理的灌水时期一致,均于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1次.W1处理采用小麦专用微喷带(ZL201220356553.7)补充灌溉,灌水前测定土壤含水量.两年度小麦拔节期均设定0-140cm土层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为70%,第一年和第二年小麦开花期设定0-140cm土层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0%和65%,根据灌水定额公式计算所需补灌水量.W2处理采用传统畦灌方式灌溉,改口成数为90%,即当水流前锋到达畦长长度的90%位置时停止灌水,用水表计量实际灌水量.W1与W2处理试验小区的规格一致,畦宽(左侧畦梗中心线至右侧畦梗中心线的垂直距离)2m,畦梗宽0.4m,畦长60m,面积120m2.小区间设1.0m保护行.每小区等行距种植8行小麦,实际行距22.9cm.W1处理的每个试验小区在自边行向内数第4行与第5行小麦之间沿小麦种植行向(畦长方向)铺设一条专用微喷带.微喷带进水端装有压力表、水表和闸阀,进水端水压设为0.02MPa.灌溉水水源为井水,从水源至微喷带和畦田进水端采用PVC水龙带输水.畦灌的单宽流量为4.6-5.2L·m-1·s-1.rn 结果:两年度微喷补灌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的补灌水量分别为21.3-96.0mm和29.0-38.5mm,灌水分布均匀系数达87.9%-97.0%,不低于传统畦灌处理,而全生育期总灌水量比传统畦灌处理减少了33.2-70.8mm,节水21.0%-54.2%.微喷补灌处理开花后旗叶水势、SOD和CAT活性、丙二醛含量、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及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灌浆速率、籽粒产量均与全生育期灌2水的传统畦灌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1-2.9kg·hm2·mm-1,达21.6-23.2kg·hm-2·mm-1.rn 结论: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微喷补灌可以根据灌水前的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状况及时调节补灌水量,并实施精确、均匀灌溉,适量供给小麦高产生理需水,挖掘出小麦节水的更大潜力.
  •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生育期内积温变化对其群体生长、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春小麦龙麦33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际小麦进行实时动态气象数据记载,对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年际积温不同)的小麦个体发育、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产量构成等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测定,使用DPS进行回归方程的建立(或建立标准曲线).以便探明积温对东北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其相互关系.试验时间为2010-2013年,试验地点为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牙克石五个监测点.积温与生育期天数、营养生长天数和生殖生长天数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02、-0.91。积温与生殖生长天数呈显著负相关,受积温影响最大。
  • 摘要:利用山东省19个气象站点历年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及各地市小麦产量数据,基于不同时间尺度SPEI指数,分析了冬小麦生长季不同阶段干旱演变特征,及SPEI指数与作物产量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山东省月度、季度和年度干旱化趋势明显,冬小麦生长季的干旱状况也趋于加重,干旱频率随时间推进显著增加,2000-2013年冬前期轻度以上干旱频率64.29%,越冬期41.67%,生育后期75.79%,整个生长季干旱频率73.81%,重度和极端干旱频率都显著增加.SPEI指数表征的干旱状况结果与历史文献记录吻合度较高.SPEI指数表征的极端干旱年份冬小麦单产有显著损失,冬小麦产量波动与越冬期、生育后期和整个生长季SPEI指数也呈正相关,但多地市未达到显著性程度.SPEI指数可用于冬小麦生长季的干旱监测和防旱减灾的风险管理,并不适用于直接进行该区域冬小麦的产量预测.
  • 摘要: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倒伏会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且不利于机械化收割,降低了生产效率.据统计,倒伏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50%,甚至绝收.合理的水肥运筹有利于降低倒伏风险,提高产量.小麦倒伏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受自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因主要是异常自然气象因素和不当的栽培措施导致,如大风、降雨、播种量大、肥水运筹不当等.为了明确不同追氮时期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两个小麦品种在不同追氮时期条件下的抗倒性能和产量相关性状,探索最佳追肥时期,为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度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试验站进行.试验以山农16和石新828两个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四个不同的追氮时期,分别于小麦春生第2、3、4、5片叶完全展开时追施氮肥(以N1、N2、N3、N4表示),全生育期施N16kg/亩,基追比为5:5.如果只考虑产量前提下,2个品种在春四叶期追施氮肥产量最高。在抗倒性与产量的综合前提下,石新828春四叶期追施氮肥效果最好,山农16在春五叶期追施氮肥效果最好。
  • 摘要:本研究于2012-2014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兖州市史家王子村(35°24′N,116°24′E)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拔节期和开花期依据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处理,当地定量节水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均灌水60mm,W1)处理,依据0-20cm(W2)、0-40cm(W3)和0-60cm(W4)土层土壤含水量测墒补灌处理,于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和70%.
  • 摘要:"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是一种利用秸秆局部覆盖的小麦抗旱保墒种植技术,适宜于年降水250~550mm的一年一熟雨养农业区采用.该技术分秸秆覆盖带和种植带,两带等宽、或播种带宽度不超过两带总宽度的50%,两带相间排列.该技术覆盖带和种植带宽度各约30-50cm,每种植带平作穴播或条播3行小麦。播种时预留覆盖带。秸秆带状覆盖可连续种植两茬小麦。该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增收显著,降温保墒效果显著,保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避免污染、生态安全。
  • 摘要:小麦是禾谷类作物中广适性最强,而且栽培范围最广的作物.小麦的适应性主要来自于控制小麦开花时间的基因的利用.控制小麦开花的基因主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其中春化基因是控制小麦开花的主效基因.小麦春化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其相关基因仍有待发掘.本研究在小麦京841春化前后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分析系统的基础上,筛选到一个表达差异基因CL18846,并对其进行了基因克隆表达特性研究。通过对候选基因CL18846的荧光定量RT-PCR验证表明,随着春化处理时间增加,该基因表达量从春化第六天大幅下调,之后呈现稳定持续下调.结果与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分析该基因可能在春化响应过程中发挥调控功能.
  • 摘要:保健型彩色小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心肌营养等重要功效.培育保健型彩色小麦,采用优质小麦与冰草、达赖草、偃麦草等野生资源远缘杂交,和三结合育种法及航天育种技术,避免了育种界常用的'近亲繁殖'造成的抗性差、易退化等缺点,实现了在西方国家必须用转基因技术才能达到的效果.保健型彩色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基本上与普通小麦相同,产量相当,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应掌握氮肥后移原则,扬花后及灌浆初期注意喷施叶面微肥和磷酸二氢钾,灌浆期注意防治蚜虫.保健型彩色小麦品种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放,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水资源,促进广大国民的健康保健,意义重大而深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 摘要: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从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宜采取秸秆还田、2年旋耕1年深耕、配施氮肥225kg hm-2的种植模式。
  •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保水固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之作用,基于区域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各地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评价四川盆地麦稻轮作区周年耕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长期效应,自2004年起,在广汉市连山镇建立了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设计4个处理,周年翻耕无秸秆还田(CK)、小麦免耕稻草还田+水稻旋耕无麦秸还田(WZRR)、小麦水稻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WZRZ)、小麦水稻周年垄作免耕+秸秆全量还田(WRZR).作物品种、田间管理在处理间和年际间均保持一致.处理间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差异是因耕作措施造成的土壤性质不同的间接反映。在小麦季,保护性耕作模式有稻草覆盖,土壤保水性增强,利于分蘖成穗和小花分化,单位面积粒数较CK有大幅增加。保护性耕作模式减少了土壤扰动,表层土壤的≥2mm团聚体比例增加7%以上,毛管空隙度和总孔隙度也呈上升趋势。水稻季免耕处理因孔隙度的增加导致水分下渗速率增大,灌溉水滞留时间缩短,导致分蘖力和穗数大幅下降。从研究结果来看,免耕和旋耕相结合的周年耕作模式是实现作物产量稳定、土壤可持续利用的良好模式。
  • 摘要:从2009年10月到2016年6月,基于北京昌平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25套称重蒸渗仪,进行了8个生长季的冬小麦灌溉制度和节水栽培试验,通过试验获得如下结果:(1)冬小麦生育期,年前10月份和11月份的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10%左右,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的耗水量均非常低,显然在封冻后小麦田的耗水基本停滞,3月份的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7%,4月份(起身拔节期)耗水占总耗水的20%左右,5月份耗水(抽穗灌浆期)占总耗水的40%-50%,4月份和5月份的耗水量与冬小麦产量显著相关.(2)白天光照条件下彭曼公式计算的参比蒸散速率与蒸渗仪测定的蒸散速率相关性很强,彭曼公式计算的夜间参比蒸散速率与蒸渗仪实测结果相关性很差,彭曼公式的计算结果有时间尺度依赖性,基于每小时的基础气象数据计算的参比日蒸散速率高于基于每天的气象参数计算的参比日蒸散速率,且这种依赖性受季节影响.(3)通过小麦行间覆膜后覆土可以减少棵间蒸发量达50毫米左右,减少的棵间蒸发保证了冬小麦在抽穗灌浆期维持较高的蒸散速率和作物系数。
  •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据估计,中国各种农作物秸秆总产出量己达8亿吨.秸秆直接还田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其成本低、省劳力、肥源广、可就地取材等优点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秸秆还田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有很大影响.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试验室试验场进行.以水稻秸秆还田年限为主区,设置秸秆还田1年(SR1)、秸秆还田2年(SR2)、秸秆还田3年(SR3)、秸秆还田4年(SR4)、秸秆还田6年(SR6)和秸秆不还田(NR)六个水平.氮肥运筹为副区,按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0%∶10%∶30%∶30%(简记为3∶1∶3∶3,下同,N1)、5∶1∶2∶2(N2)、7∶1∶2∶0(N3)的比例设置三个水平.采用静态暗箱一气相色谱法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秸秆还田一年)N1、N2、N3和NR处理麦季土壤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了观测,同时对秸秆还田1年、秸秆还田6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观测,测定了小麦籽粒产量,估算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全球增温潜势(GWP),研究不同稻秸全量还田年限和氮肥运筹对扬辐麦4号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的彩麦品种,分别是中国育种家2000年以后的2个彩麦品种"中普绿麦1号"和"中普黑麦1号",是以中国优质小麦与冰草、达赖草、偃麦草等野生资源远缘杂交,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边缘杂交"的三结合育种法及航天育种技术精心培育而成.2003年,应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邀请,上述品种的种子搭载神舟5号进行了太空育种.2005年,农业部正式授于彩色小麦品种的新品种权.2006年,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认证.2008年,被鉴定为"特色营养食品".最新品种亩产达到900kg/亩.展现出中国彩色小麦良好的生产应用与发展利用前景.
  • 摘要: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以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和传统畦灌处理为对照,设置6个不同带宽和孔径配置的微喷带补灌处理试验,研究了微喷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60~100mm带宽范围内适当增大微喷带带宽,或在80mm带宽下增加内喷孔孔径均可显著提高灌溉水分布均匀系数.(2)带宽80mm、内喷孔孔径1.0mm配置的微喷带灌溉处理(T80/1.0)小麦拔节期至开花期对80~200cm土层贮水的消耗量低于其他处理,对0~40cm土层贮水的消耗量亦较低,其开花期补灌水量、全生育期总灌水量和总耗水量均低于其他微喷带灌溉处理.(3)T80/1.0处理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均显著高于带宽为60mm的处理及内喷孔孔径为0.8mm、带宽为80mm和100mm的处理;T80/1.0处理与传统畦灌处理相比,灌水均匀度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全生育期总灌水量减少了33.8-70.8mm,总耗水量减少了47.6-52.2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2.9kg·hm-2·mm-1.说明小麦生育中后期采用带宽80mm、内喷孔孔径1.0mm配置的微喷带进行按需补灌,有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
  • 摘要: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区是中国冬小麦高产主产区之一,该区土壤肥沃但水资源十分匮乏,是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该区冬小麦季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仅100mm左右,远低于冬小麦生育期350-450mm的耗水量,因此为了获得较高产量,灌溉补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冬小麦拔节期水分需求量大,对土壤水分不足十分敏感,为需水关键期,而华北地区冬小麦起身-拔节之前天气干燥多风少雨,地面蒸发量大,因此冬小麦拔节期灌水是保障小麦生长发育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自冬小麦拔节期开始,该区域降水逐渐增多,但年际变化较大,该区最近30年小麦拔节-开花期有效降水量的变化范围为0-57mm.冬小麦孕穗开花期是生殖生长的关键期,对土壤水分亏缺十分敏感.如果拔节-开花期间降水偏少,开花期人工补灌增产效果显著;如果拔节-开花期间降水偏多,开花期进行灌溉,不仅增产效应不显著,而且浪费水资源.因此,研究冬小麦开花期灌水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保障该区小麦产量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在足墒播种、正常施肥(中等肥力以上)条件下,春灌拔节水的基础上,开花期灌水的增产作用受拔节—开花期有效降水量的影响最大,当拔节-开花期有效降水量大于25mm时可以不灌开花水,产量可达到开花期灌水产量的95%左右,达到稳产节水的双重目的。
  • 摘要:以安农07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四个密度(120、180、240和300万株/hm2)和四个氮素水平(150、210、270和330kg/hm2),研究了氮肥、密度互作对冬小麦倒伏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冬小麦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为制定安徽淮北沙姜黑土秸秆还田下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肥、密度均显著影响冬小麦倒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且两者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秸秆还田下,低氮(N1-N2)和中密(D2-D3)组合和中高氮(N3-N4)和低密(D1-D2)组合下安农0711产量最高.在高密高氮水平下,安农0711易发生倒伏,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安农0711种植密度为180-240万株/hm2时,适宜施氮量为150-210kg/hm2;当种植密度为120-180万株/hm2时,氮肥推荐用量为270-330kg/hm2,说明安徽淮北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可调节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适宜的氮肥、密度栽培组合,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优势,实现冬小麦高产而不倒伏.
  • 摘要:为探明淮北地区砂姜黑土玉米秸杆还田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2011-2014年度连续3年玉米秸杆还田与不同施肥模组合下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秸杆还田与不同的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结果还表明激发式秸杆还田与不同施肥模式下在氮素达到一定水平后小麦产量结构中的亩穗数、穗粒数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千粒重有随着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穗粒数受不同施肥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 摘要: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北省小麦生长季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其主栽品种类型为多穗型品种.当地小麦实现高产的大群体与生育后期的多风雨形成的倒伏风险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研究河北省小麦倒伏的气候风险指数和高产小麦的群体抗倒伏指数的平衡关系是实现该省长期小麦高稳产的重要内容.本部分试验于2015-2016年度,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河北农业大学粮油作物试验站进行,以强筋优质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通过小麦的不同种植密度(基本苗)和施氮量的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试验主区为密度(D),设3个水平,分别为:210×104hm-2(D210)、330×104hm-2(D330)、450×104hm-2(D450)基本苗.副区为氮肥(N),设3个水平,分别为:0kg·hm2(N0)、120kg·hm-2(N120)、240kg·hm-2(N240).共9个处理,3次重复,27个小区.综合本研究结果,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通过适当降低密度,能够降低重心高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厚度、充实度,增加茎秆机械强度,提升茎秆质量及抗倒性能,为小麦高产栽培奠定良好的群体和个体生长基础。由于2015年小麦播种期较正常年份推迟7天左右,加之冬前降温提早2周,各生育时期的群体总茎数较正常年份降低30%左右,使的各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麦生产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播期和温度年型等,确定适宜播种量,确保适宜成穗数。
  • 摘要:氮、锌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施用量和有效性在作物根系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配施对作物根系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介绍了氮肥和锌肥配施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锌铁转运蛋白(ZIP)家族成员调控根系生长的研究前景提出展望.目前,虽对锌转运系统的合成、代谢、调节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其在生产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尚需深入探讨。生产实践中,氮、锌营养对小麦根系中ZIP家族成员ZIP1、ZIP3、ZIP5和ZIP7的表达及功能影响,ZIP家族成员对根系氮、锌代谢的调控机制,将是今后研究锌铁转运蛋白的方向之一。
  • 摘要:近年来,利用基因型差异筛选氮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遗传潜力,用以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长江流域稻茬小麦籽粒产量与施氮量水平不同步,施氮量高于黄淮流域小麦,但其籽粒产量低于黄淮流域小麦.因此,长江流域稻茬小麦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己成为本区域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于2012-2015年度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采用大田试验、盆栽、池栽等方式,以江苏省推广应用的半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因素(品种、氮肥施用量、氮肥运筹比例)条件下春性和半冬性两类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氮效率特征、根系性状、群体特征、生理特性之间的异同性,并分析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比例调节效应的差异,分析提高长江流域稻茬小麦NUE的途径,以期为提高长江流域稻茬小麦生产能力、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供依据.
  • 摘要:针对北京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耗水量偏大、用肥量偏多、农机作业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引进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使用的圆型喷灌机等节水灌溉设备、研究提出喷灌条件下限量灌溉高效用水量、研发出水肥一体化装置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筛选出复合拌种药剂,减少药剂使用量,研发改造了免耕播种机,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形成了北京市小麦节水节肥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京郊大面积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小麦籽粒不同部位蛋白质品质的影响.使用浙江台州检验碾米机将小麦籽粒从外至内碾磨为9层,每层各占籽粒重量的10%,10%,10%,10%,10%,10%,10%,10%,20%.试验结果显示基追比为3∶7,即提高后期施氮比例时可以增加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增加P3、P4层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麦谷蛋白含量.而提高前期施氮比例(基追比7∶3)得到的结果与其相反.可以采用不同的氮素基追比来调控中筋小麦达到不同的品质要求.
  • 摘要:为有效解决小麦播种收获时劳畜力紧张、常规技术费工费力等问题,根据重庆稻田及早地小麦种植、管理、收获的生产实际,结合大面积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多年小麦轻简化生产的研究经验,进行组装优化并进行田间生产示范,实现小麦生产的优质节本高效.根据重庆小麦轻简化生产技术的要求,从产量目标、种植制度、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简化施肥技术、全程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控、适时机械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小麦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订便于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操作,适宜目前土地流转、生产规模化的需要,对于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培育规模种植大户,开发重庆地区秋冬冬闲田(地)农业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关于小麦关键生育时期测墒补灌对叶片光合速率和有关酶活性以及旗叶衰老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大田条件下,根据0-140cm土层土壤墒情进行补充灌溉,研究补充灌溉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旗叶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12-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36°10′12′N,117°9′0″E)进行,供试品种为高产小麦济麦20,于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墒补灌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5%(W65)、70%(W70)和75%(W75)处理,以全生育期不灌溉为对照(CK),研究不同测墒补灌水平对旗叶光合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 摘要:黄淮海麦区节水潜力大,研究与发展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是实现小麦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也是农业部提出的“控水、减氮、减药及三基本”的任务之一。本课题组历时12年研究创建了“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是根据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设定关键生育时期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根据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灌水量,既保证了籽粒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测墒补灌的关键技术环节需要确定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需要了解土壤质量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概念。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适宜于在黄淮海麦区推广应用,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和陕西关中平原。
  • 摘要: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和优化种植结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省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湖北省小麦生产制约因素和增产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湖北省小麦面积稳定在1700万亩左右、亩产达到300kg、总产达到102亿斤的总体目标以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措施建议.
  •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以非糯小麦轮选987和糯小麦农大糯50206为材料,利用自制遮荫棚设置3个遮光处理(不遮光、花后遮光30%和60%),研究花后弱光对小麦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降低,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值减少;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和数目比例随光照强度的降低呈增加趋势,B-型淀粉粒呈相反趋势;小麦淀粉的晶体类型不受花后弱光的影响,呈典型的A型特征.非糯小麦轮选987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和反弹值随花后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增大,糊化时间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籽粒的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值、A-型淀粉粒体积比例与相对结晶度、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稀懈值、糊化时间和糊化焓存呈显著负相关,与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相对结晶度、峰值粘度、稀懈值、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和糊化焓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可见,小麦花后光照强度降低,影响籽粒淀粉组分和粒度分布,从而改变了淀粉的晶体特性、糊化特性和热力学特性。
  • 摘要:保健型彩麦在国内生产上已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品种是远缘杂交选育而成,后代稳定时间较长,品种选育时间也偏长。现有彩麦品种多是杂交选育而成的。彩麦品种的选育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在高产、优质、营养、多抗、广适等方面有待更大突破。这需要在种间杂交过程中,运用复交、回交等多种育种手段,这样既可获得超亲本性状的新种质,又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将搜集的种质资源安排多点试验进行种植鉴定,从材料的抗性、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鉴定:初步确定品系选育的基因供体材料,采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等手段加大组合选配的数量和质量,研究优中选优的理论技术,探索提高选优效率的手段方法。具体工作中以传统育种手段为主,辅助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重点开展彩色小麦与当地主推品种间杂交和彩色小麦种质问杂交,结合抗性鉴定,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的彩色小麦品种。保健型彩色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基本上与普通小麦相同。肥料运筹上:施肥以底肥为主,重施氮肥并注意氮、磷、钾配合。追肥应掌握氮肥后移原则,扬花后及灌浆初期洼意喷施叶面微肥和磷酸二氢钾。确保彩麦的营养物质形成。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作物秸秆燃料化的比例越来越低,大量秸秆用于直接还田.为加速还田秸秆的腐熟,现正在推广施用秸秆腐熟剂.已有学者就施用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养分、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试验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2016年研究水稻—小麦连作复种系统中稻秸还田(SR)、稻秸还田+腐熟剂(FS)和不还田处理(NR)三种处理下冬小麦产量特征及其群体形态、生理性状表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麦季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性,估算了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和全球增温潜势(GWP).以期为稻茬小麦合理秸秆全量还田、减轻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影响提供依据。
  • 摘要: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增产、增收潜力最大的麦区,亦是中国小麦产品消费日趋增长之区域,小麦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对该地区种植业、小麦产品相关产业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引导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政府和业内人士关注之焦点.本文剖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生产现状,即生产规模过小,专用品质难以保证;化肥过量使用,土壤肥力、结构日趋下降、恶化;小麦品种类型单一,对氮素敏感;政府和农科人员热衷于高产创建,创造出诸多不可复制的高产样板.据此提出了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途径,即选育、推广环境友好型专用小麦品种,实行规模化品种种植,规范化栽培管理,市场化产品营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