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道观

文道观

文道观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422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北京社会科学、船山学刊、东疆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等;文道观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欣复、刘宁、刘春芳等。

文道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1.6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22 占比:98.35%

总计:5513篇

文道观—发文趋势图

文道观

-研究学者

  • 李欣复
  • 刘宁
  • 刘春芳
  • 国防
  • 张文利
  • 杨再喜
  • 江瑛
  • 温世亮
  • 祝尚书
  • 董名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胡长海
    • 摘要: 释智圆受古文运动影响,吸纳韩愈、皮日休、柳开的道统论思想,建构自尧、舜、禹以至于荀子、扬雄、王通、韩愈、柳宗元的道统谱系。他还提倡文以载道,表彰古文,批判舍儒家仁义之道追求文辞仿古。释智圆深受儒家影响,但其学术根底仍然是佛教。他论儒家道统是为阐明佛教法统,主张文以载道也体现为重视佛经,援引儒学,注重对佛教妙义的阐发。释智圆的道统论有重视汉唐儒学的早期道统论共性,以及抑韩倾向的佛教道统论特点。其道统论以及文道观都为论证怫教法统以及佛教之道,凸显出援儒入佛的特点。其道统论也表明儒家道统对怫教法统的影响,及佛教亟需援儒入佛、重构法统的时代特征。
    • 尹楚兵; 李琦
    • 摘要: 晚明是理学与文学的共同转折期,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少数学者对此虽已有所揭橥,但仍未引起重视。要全面厘清二者关系,首先必须对晚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进行研究。冯从吾作为晚明理学大家,其文道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总体上围绕“做圣人易,做文人难”的诠释展开,在以否定文学为主的同时,又对文学高度关注,呈现出对文学警觉的态度。冯从吾文道观念与晚明理学环境及其本人理学思想结合极为紧密。他对“性善”本体形上性的重视切断了“文以载道”的可能,而他在对以“文学之士”为代表的“聪明之士”不遗余力辩驳的背后,实际是对王学左派“异端”思想的不懈辩驳。
    • 刘青海
    • 摘要: 中唐时代,随着近体诗的继续发展,尤其是齐梁体的流行,缘情之说有了重新流行的趋势。独孤及标举以王道教化为本的言志论,梁肃提倡“先道德而后文学”,都属于古文家一派的文学本体论;但他们在发展传统言志、比兴之说的同时,也使用六朝以来流行的缘情说。权德舆对独孤及的言志论有较多的继承,但他倡言“缘情放言”,肯定“丽藻”“清词”,甚至有“焕然丽藻,丕变时风”的表述,结合其创作来看,其本体论总体上是偏重于缘情说的。在这种复杂、多重的表述语境中,不但传统上被视为正宗的言志说获得新义,更重要的是被视为六朝绮靡诗风之根源的缘情说也被赋予了新内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唐诗文创作的实践中,言志、缘情两说得到了新的统一。
    • 郑倩茹; 杨庆存
    • 摘要: 文道观是决定创作境界、引领学风建设的关键.欧阳修文与道俱、道胜文至、不为空言的文道观,引导了宋代文学创作与文化建设,推动了"古文运动"健康发展.这既与北宋前期文学环境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又与个人文化资本与"斯文自任"使命意识紧密相连.欧阳修多以"回信"方式表达见解,"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的主张,得到士人群体广泛认同.欧阳修正本清源,复兴儒道古风,积极承担社会道义和现实使命,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文化实践中,欧阳修突破"文各有体"藩篱,破体为文,"以文体为四六",创造了风神独具的"宋四六",化解了骈散之争;又通过知贡举黜落僻涩险怪的太学体,使古文传统重获新生.欧阳修文道观理论与文化创新策略,使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创造性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 刘帼超
    • 摘要: 两宋之际的文道关系探讨呈现出冲突与调和并存的过渡状态.一方面,理学家继承、发展了二程的观点,坚持道统的纯粹性,排除了其中"文"的因素,以体道作为学者的最高追求.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通过提倡宗经和"余事为文"等理论调和文道之间的对立性冲突,达到相对的平衡.他们的观点对后来的理学家有启示作用,成为不少重要理论的渊源;也刺激了理学之士参与文学创作的积极性,作品数量显著增加.然而,文学成为道学的附属,其作用被框定为载道和经世,以华词丽藻为代表的审美特征依然受到严重批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徐啸雨; 李昌舒
    • 摘要: "诗哲之争"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文化命题,主要指的是理性道德思维与感性情感思维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也多有体现.在朱熹的文论中,也存在着这一矛盾.朱熹从他道学的理气论与性情论出发,提出了"文道观"作为文学的总原则,强调感性情感思维应该为理性道德思维所规定,但在其具体的文学阐述中,有的地方又存在着对这一原则的违背.他对屈原为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对楚辞的选取标准,以及在《诗集传》中对"淫诗"的判定,都体现着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矛盾.但朱熹有别于宋代的其他理学家,最终又凭借着其理学的伦理学指向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这种"诗哲之争"的矛盾,使得文学获得了理论上的地位而不被驱逐.
    • 孙惠欣; 宫官
    • 摘要: 李植是朝鲜朝中期汉文四大家之一,深受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其文学思想亦与之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理学指向.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李植主张"文道合一",强调义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文辞.具体而言,李植认为"文"与"道"本为一体,并非两极对立,只是有本末之别.他在《大家意选批评》中以"简"论文、以"意"评文,都体现了其对"文""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 李光生; 魏秋洋
    • 摘要: 南宋理学家重道轻文,对作为“艳科”的词体文学更是在观念上加以排斥,然他们中的部分人又涉足艳词创作.这种现象,既是词体文学在南宋享乐之风影响下强势发展的结果,也是理学家宽容态度的体现,反映了理学与词学在互相渗透与联结下的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