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两宋

两宋

两宋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0篇、专利文献129978篇;相关期刊339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新华文摘、学术研究等; 两宋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培友、潘懿、赵国权等。

两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0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129978 占比:99.65%

总计:130428篇

两宋—发文趋势图

两宋

-研究学者

  • 王培友
  • 潘懿
  • 赵国权
  • 骆新泉
  • 吕肖奂
  • 张剑
  • 张翠爱
  • 朱奎泽
  • 李伟
  • 李小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亦悦
    • 摘要: 该文作者从丹纳《艺术哲学》出发,以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为理论基础,分析两宋人物画独特风格的形成原因,通过解读传统经典文本,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 韩倩
    • 摘要: 两宋陶瓷品类繁多,面貌丰富,在三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步确立了清隽典雅的时代风貌。领导审美潮流的是官窑器和民窑的供御器,它们洗尽绮罗香泽,直抵优雅清纯。那时,同官府、宫廷联系越多,陶瓷的造型就越单纯古雅,装饰就越平和简素。两宋宫廷用瓷的取舍揭示了风尚的演变,玉成为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艺术典型,展现了旷绝古今的时代风貌。
    • 傅妍雪
    • 摘要: 中国自古就多文人墨客畅谈山水,习书作画,对饮当歌。山水画也自两宋进入黄金时代。这一阶段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人才辈出。百代师法,崇尚自然,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致境界。中国画对当代画坛的影响可谓是经久不衰,历朝历代杰出画家层出不穷,给后世留下来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让当今那些热爱中国画画作及研究中国画论的青年学者有了描摹临写的佳本。
    • 戚昊
    • 摘要: 禅宗在自身的法脉谱系中,建构起了"世尊如来→西天诸圣→东土祖师"的传嗣序列,以确立本宗合法性。但在此表达框架中,存在着"散圣"这一游离于正统之外、又被囊括进序列边缘的独特圣徒。这些"散圣"多行事放诞,不遵戒律,兼怀神通,常情难测,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本质上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宋代禅门将其完全纳入谱系边缘,这主要是基于笼络民间信徒的目的。但并非所有的民间"散圣"都能升格成功,须经由"民间推举→士人认可→高僧勘辨"的三段步骤,才能最终登堂入室,在正统谱系中叨陪末座。自区域上看,其出生或游化之地,大多为江浙一带。江浙民间佛教的兴盛,直接促成了"散圣"的生成与升格。至南宋时期,禅门"散圣"走向昌盛及凝定。"散圣"一词,甚至漫溢到艺术评论领域,并远播朝、日两国,发生本土化变异,显示出其在文化上的辐射力。
    • 钱云
    • 摘要: 夷夏阴阳说是一种以阴阳譬喻政治、诠释夷夏关系的论述,结合了传统思想中的阴阳五行观念与夷夏观.从汉代开始,夷夏阴阳说便与儒学中的"天人关系"密不可分,汉儒以此强调"阳尊阴卑"与华夷秩序的对应.到了宋代则又随着思想与政治的转型,根据"有阴则有阳"、"阴阳消息"、"孤阳不生"衍生出夷夏相对、"重内轻外"、夷夏不可相无三种不同诠释.伴随着北宋到南宋的不同政治格局的塑造,夷夏不可相无也经历了官方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实现了夷夏观的重构.并且借由思想家、科举用书等广泛传播,夷夏阴阳说也成为后世审思华夷关系的重要资源.
    • 张法
    • 摘要: 以中国点代文化为基础,以古代“艺术”的产生,演进,展开的丰富体系。从古代文化演进的大势,及其与之关联的语言的语汇变化和语义转换,呈现“艺术”在中国古代不断扩展的整体面貌,即:礼-文-艺一体的起源,先秦强调仪式中技术一面的礼之艺,两汉强调文字高位的文之艺,魏晋之后突出宇宙虚实结构观中虚的一面的术之艺,中唐两宋从文人庭院的审美意识生发出来的玩之艺,两宋以来都市中瓦子勾栏里内容丰富的伎之艺。
    • 摘要: 茶诗词是中国诗歌富有特色的门类。根源于中国文化的诗性传统,两宋茶诗词不惟数量繁多,且承载了大量的茶文化信息,是研究我国诗歌与茶文化的重要文献。本书系统发掘两宋茶诗词中的茶文化信息,全面呈现两宋茶道风貌,探索两宋茶道与两宋茶诗词创作之间的关系。所得基本结论是:茶道、茶艺二而一,乃为茶道之实相。
    • 高聿加
    • 摘要: 中日书法艺术交流是东亚"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两宋和蒙元时代(960-1368年)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正式的官方联系中断甚至发生过元朝的两次渡海入侵.在日本,正是"唐样""和样"两大书式并行发展、"和样"书法占据主流地位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尚意"书风和"尚意"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下,日本的"禅宗书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的"峻烈"书风可能一直影响到近现代的日本书道.
    • 曾智泉
    • 摘要: 两宋民窑瓷器,从造型到纹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映射了当时的社会主体意识形态.两宋以人为本,人物纹饰尤以婴儿纹最具时代性,传递着"多子""宜子""优养"的香火观念;又因其时三教合一,瓷器一度成为民间宣扬儒释道的"讲坛与道场".
    • 邢习娇
    • 摘要: 两宋皇室对绘画艺术颇为钟爱,画院、院画与院体画的出现便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艺术标志.此时的院体山水、院体人物及院体花鸟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技法表现还是情感抒发,都凸显了两宋社会与时代的特殊风貌.同时,画院、院画与院体画三者的概念在两宋时期开始出现,并影响了明清画坛的风格取向,三者间的关系考述亦是文章的研究重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