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窑

民窑

民窑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工艺美术、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170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文物鉴定与鉴赏、收藏.拍卖、东南文化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0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第十七次建筑与文化国际讨论会 等;民窑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润民、尹青兰、朱纪等。

民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170 占比:98.77%

总计:25484篇

民窑—发文趋势图

民窑

-研究学者

  • 陈润民
  • 尹青兰
  • 朱纪
  • 李兴华
  • 张浦生
  • 王健华
  • 郑新城
  • 马继东
  • 高松年
  • 江建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
    •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瓷器造型丰富,单器型便包括了梅瓶、玉壶春瓶、灯笼瓶、棒槌瓶等。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军罐器型丰满、通体浑圆,在明清时期较为盛行,其艺术价值受到了收藏家的高度重视。研究介绍了将军罐的发展,分析了将军罐的功能特征,探究了将军罐的纹饰工艺之美,并以博物馆现收藏的将军罐为例,分析了其风格特征。
    • 陈健; 解宇辰; 丁子琳; 行婧婧
    • 摘要: 以磁州窑为代表的宋代北方民窑体系的陶瓷纹绘装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从单一釉色装饰向彩绘装饰的过渡,为中国彩瓷的发展准备了工艺、质料和技术人才方面的充分条件,并对古代朝鲜、日本的陶瓷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迪。今天,对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宋磁州窑系所开创的多样性装饰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应在整理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文章通过梳理史料、管窥近现代国外学者杂考个案和宋磁州窑技术输出产生的文化现象来论证宋磁州窑的历史形象,并以案例探讨传统化妆土技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实践方法转化。
    • 陈思雨
    • 摘要: 宋元景德镇民窑器物作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是中国传统造物哲学的代表之一。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陶瓷技术的变革,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映射了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形态。笔者从胎釉原料、生活方式、审美观念3个方面探讨了宋、元两个时期景德镇民窑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变迁。
    • 孙悦
    • 摘要: 景德镇民窑作为曾与御窑并存的窑业实体,民窑的强盛与传承,使景德镇得以成为全世界唯一的陶瓷手工业之城。民窑的延续与技艺的发展彼此成就,系统梳理景德镇民窑的发展脉络与特点,可以使后人更加完整、全面地了解景德镇制瓷史。民窑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陶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千年脉络一以贯之,成为研究陶瓷史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对民窑遗址的保护也是对历史上中国陶瓷文化、社会经济、国际交流进行深入研究的有效实证。
    • 苏源
    • 摘要: 在浩瀚如烟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经过岁月洗礼的民窑青花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青花瓷经历了朝代更替、荣辱沉浮、风雨喧嚣,依旧泛着细腻而柔和的光泽,青花之美,美于幽静,青花与润白的瓷相结合,赋了其鲜活的生命力。在青花中,山水纹饰独树一帜,元代就出现了青花山水纹饰,历经明朝,青花艺术不断赓续发展、开拓创新,完美地将传统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呈现出淡雅、清澈、温润的艺术特征,完美地诠释了“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的艺术魅力,让民窑青花瓷山水纹路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瓷器。据此,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了民窑青花山水的审美价值。
    • 徐浩楠
    • 摘要: 青花瓷作为我国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不仅做工精巧,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明代的青花瓷色彩沉稳艳丽、质地细腻,极具东方民族风情,在造型、色彩、纹饰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对于青花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官窑受外来影响较多,比较严谨规范,而民窑瓷器以民间生活和百姓题材为主,更加生活化,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章基于此对明初民窑青花瓷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青花瓷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展现给读者.
    • 陈晶; 薛圣言
    • 摘要: 明清时期民窑青花中出现了大量以鹿为装饰的纹饰,它们以丰富多变和灵动有趣的形态深得百姓的喜爱.本文以图像学研究视角,分析鹿纹在明清历史阶段呈现的艺术特征,进而探究民窑青花鹿纹的隐寓文化,从科举文化、道教文化和情爱文化三个方面了解民间大众的生活观念.
    • 摘要: 刘瓷辉,1946年11月生,河南禹州神垕镇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982年,创办了禹州神垕第一家民窑,被称为“民窑窑口第一人”。他擅长手拉坯制作工艺,至今世界上最大钧瓷瓶出自他手;他所创作的手拉坯作品《挂盘》成为钧瓷手工艺的代表作。他的作品釉厚浑活,乳光莹润,其色或沿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强。擅长配釉、烧制,釉色特点以蓝紫、月白色调为主,浑厚透亮,变化多端。他的作品浑然天成,每个釉面总能幻化出奇妙的景色,构成一幅幅叹为观止的神奇的图画,作品多气势宏大,风格鲜明。他烧制的作品《挂盘》为钧瓷艺术中的一绝,小小盘子,被其注入世态万象。
    • 杨佳宁
    • 摘要: 分析宋元时期主流审美下生产状况、经济状况、人文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发展演变对装饰纹样的影响,以及演变原因.以磁州窑为例,探讨民间传统纹样的应用与社会状况、人文思想之间的关联.
    • 曾智泉
    • 摘要: 两宋民窑瓷器,从造型到纹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映射了当时的社会主体意识形态.两宋以人为本,人物纹饰尤以婴儿纹最具时代性,传递着"多子""宜子""优养"的香火观念;又因其时三教合一,瓷器一度成为民间宣扬儒释道的"讲坛与道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