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本质

文学本质

文学本质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65篇;相关期刊187种,包括文学教育、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徽文学(下半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文艺学新问题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文学本质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学文、杨金桃、凌玉建等。

文学本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6.9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265 占比:92.94%

总计:3513篇

文学本质—发文趋势图

文学本质

-研究学者

  • 董学文
  • 杨金桃
  • 凌玉建
  • 孙桂芝
  • 姚韫
  • 姜广平
  • 李浩
  • 杜吉刚
  • 杨明琪
  • 杨春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蹇晓丽
    • 摘要: 本文是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反思。在不同教学思路和观点之间摸索探究之后,最终得以把握《世说新语•咏雪》的教学重点: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质,关注重点字词的翻译,探究文字的内涵、建立古文与现代汉语的联系、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想象文字里浪漫的诗意,进而唤醒学生对诗意语言的敏感;回归文学的本质:以“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为文学之眼,分析两个比喻句的高下,启发学生领悟以柳絮喻雪,不仅能描摹雪的外在特点,也呼应了谢安一家人愉悦的内心情感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在景之形和人之情两个角度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 徐杰
    • 摘要: 传统文学本质论建立于“纯文学”观念基础之上,以“内在论”作为思考的方式,这无法解释“泛文学”的文学现实。文学本质论将文学的本质视为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默认了艺术现象和文学本质具有一个由固定到流动、从深层指向表层的清晰意义结构。语境诗学为文学理论提供了“情境”范畴并试图解决当下的诗学困境,它认为文学不可能存在一种确定的意义解释,更不可能占据稳固的本质等待具象“分有”。文学是有本质的,只不过这种本质并非是形而上、实体性的本质或“是其所是”的本体性存在,也非“自然本质”和“文本内在物”,而是一种语境性的本质。在语境诗学看来,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与实体性兼有的存在;文学本质是一种动态性的生成过程,而非预成性的静止状态;文学作为一种整体的存在,既包括语言言说的文本,也包括非语言的情境,即文学是作为在场文本和不在场语境的整体。
    • 李丽冰
    • 摘要: 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始终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从事文学研究,这一总的研究思路贯穿于他对文学本质的解剖与建构中。本文以《文学原理引论》首章“The Rise of English”为中心,综合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实践,对其文学观核心内容略做评述。
    • 张家鸿
    • 摘要: 从2009年开始接触汪曾祺的文学作品到现在,毕亮一直悠哉悠哉地沉浸在汪曾祺的世界里,关于某本书的版次、印数、某一封信的意义、某一篇文章的内容遗漏,皆被他津津乐道地讲述着。他把读汪后的诸多感受、体验、领悟书写成文,结集成《如看草花:读汪曾祺》。草花本为凡俗之物,汪曾祺的文字正是人间日常的书写。这样的见解在两位当代文坛名家那里得到真切的呼应。贾平凹于二零零六年至高邮时,对汪曾祺的评价极高。“这一类作家生前不一定很红火,他们不一定得了许多奖,不一定做什么官,偏偏是只有这一类作品很长久。”很长久的是作家笔下关乎世道人心的作品。突然造访高邮的铁凝不以北头街上众多的摊子为意,笑意盈盈地对东道主说:“没关系,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这种环境是人的生活气息浓的表现呀。”很显然,汪曾祺当初对铁凝、贾平凹等人的提携与鼓励,在后来是得到对等回应的。不是说他们彼此之间的鼓励与夸赞是对等的,而是对文学本质的理解殊途同归。
    • 韩经太; 葛晓音; 冯胜利
    • 摘要: 当今的文学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回归文学本位”以探究文学本质的重要性。既然如此,关乎文学审美之实践的语言艺术问题,理当进人学术关注的视野。原点的确认:多元逻辑起点葛晓音: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艺术”,并非指诗歌特有的表现艺术。今人所谓“语言艺术”,其实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20世纪初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 邹振东
    • 摘要: 对于中国百年文学批评史,林兴宅是一个绕不开的符号。但对林兴宅的理解却有着重重误读,最突出的表现在文艺界关注他的方法,却忽略了他的问题,并低估了他的答案。其根源在于有两个林兴宅,一个是以文艺系统论突破机械反映论重围的先行者,引领1985年方法论年,在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留下革命性影响,代表作是批评实践《论阿Q性格系统》与理论探索《艺术魅力的探寻》;另一个是以文艺象征论终结文艺反映论的挑战者,以"象征"替代"反映"作为文艺学的核心范畴,重构诠释文艺本质的新范式,回答文学的千古之谜,代表作是《象征论文艺学导论》。重新认识林兴宅,不仅是要重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接续其对文学的超越性来源于哪里、艺术的魅力怎样生成以及文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千年思考。
    • 黄澄华
    • 摘要: 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为信息传播营造了一个便捷、自由、开放和共享的传播空间,传统文学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并持续缩小,数字阅读给传统文学带来严重冲击,传统文学似乎失去了持续前进的可能性。但从文学本质上看,并非如此。虽然新媒体给传统文学带来严重冲击及影响,但在新传播手段、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文学的地位和价值并不会发生本质改变,改变的只是其呈现方式和传播模式.
    • 李浩
    • 摘要: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它从生活、经验、记忆、幻觉和情绪中汲取,从思考和个人对世界的感受中汲取,创造的却是一个属于个人的全新世界——在这一创造之中,人与事物都可能获得另外的命名,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也是重新铺设……在我看来,文学最大的优势在于你可以"肆无忌惮"地无中生有,最大限度地创造或命名一个新世界,在其中你可以充分地、美妙地体验某种"造物"的乐趣和欣喜。
    • 李景平(主笔); 哲夫(嘉宾)
    • 摘要: 一、生态文学本质上更接近“生存文学”李景平:哲夫兄好,您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已经超过30年,著作等身。您曾讲过,生态文学就是生存文学。我想这也许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界定,但它是您的一个独有体会的表达,也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命题。其涵盖的意蕴应该是异常深厚的。如果您能够展开来说说,我想对人们的认识会具有新的启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