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34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674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黑龙江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献由28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宪光、段吉方、董学文等。

审美意识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4.1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674 占比:95.83%

总计:8008篇

审美意识形态—发文趋势图

审美意识形态

-研究学者

  • 冯宪光
  • 段吉方
  • 董学文
  • 李永新
  • 孙桂芝
  • 李映冰
  • 杨辉
  • 王杰
  • 胡宗勇
  • 钱中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向光辉
    • 摘要: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一书,整体而言,是对以往美学共同体的冒犯,批判了一直以来西方美学界所遵循的康德式理性法则与尼采式非理性法则,试图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在美学共同体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经过对Aesthetic作词源学的考察,揭示出这一概念天然带有的矛盾二重性,以及它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伊格尔顿通过自己广阔的文化史视野,勾画出另一种美学史的图景,达到了重构美学史的目的。
    • 孙桂芝
    • 摘要: 谈及文学本质是什么,“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艺研究重要理论话语。一方面如果把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理论领域接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当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肇始期,那么至今已历时百年。同时,从参与此理论范畴思辨的学者数量以及话题凝聚力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具有高的研究热度。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比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领域具有代表性学者理论研究范式,有助于学界厘清中国“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兼具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将有助于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 罗易扉
    • 摘要: 人类学与美学的碰撞引发了美学思想与观念的革命,人类学者为美学提供活泼的人类学方法与观念。审美人类学超越纯粹审美之外,为美学世界带来了新鲜的思想观念。自1970年代以来人类学学者进入美学研究,引发了美学界的人类学“远游”。至1990年代,欧美美学领域活跃着人类学的美学研究。他们主张从人类学语境中审视非西方社会审美现象,引发审美人类学思潮并带来美学方法论变迁。审美人类学关注非西方小型社会审美现象,聚焦日常审美经验及人工制品,并采取适合非西方社会的美学阐释方法。人类学者主张回到物的原初语境之中,在社会的遮蔽之处观看隐在的审美现象。在审美人类学语境之中,审美系统归属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审美超越物的纯粹审“美”边界之外,审美是一种“发明的文化”。在审美人类学思想与观念体系之中,审美是区隔,审美是文化建构。审美是政治,审美是资本,审美是声望象征符号。审美是一套复数的审美系统,审美是一套意识形态总和。
    • 段吉方
    • 摘要: “形式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审美理论之间复杂交融的理论联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形成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辩证批评”路径、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路径、特里·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路径。“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强化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性及其范式特征,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批判理论的阐释能力与理论活力,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面对现实文化经验问题的理论沉思和价值转换。
    • 向春琳; 李灵通; 姜燕
    • 摘要: 文学是人类政治意志本能表达的艺术化处理。网络文学因其技术媒介的平权特质,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文学想象政治建构的主体最大化。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是以网络作为技术空间实现文学、审美与意识形态三者互动运作的历时产物。通过政治话语分析,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出延续文学初衷欲念与超越固有窠臼的冲动;通过技术话语单元的开放性,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共时演绎得以驱动。
    • 冯国军
    • 摘要: 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凝聚着个体体验、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可以使受众获得持久而深人的情感体验、鼓舞和激励。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突出企业文化在表达与传播中的文学色彩,有助于更好发挥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 郑惠生
    • 摘要: 文艺学学术史的书写存在遮蔽问题.首先,从主体行为效果的性质看,文艺学学术史的遮蔽可分为"正向遮蔽"和"反向遮蔽"两种形态.其次,从主体书写意识的状态看,文艺学学术史的遮蔽可分为"无意遮蔽""有意遮蔽"和"随意遮蔽"三种类型.去遮蔽的三条路径为:1.坚守"时序",2.细读"文本",3.借助"引用".尽管文艺学学术史书写艰难且不易于完善,但由于其对学术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仍需要有敢于"攀登"的学人.只是"攀登者"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在最大限度地还给文艺学学术史以"客观性"的同时,为后继者展现出可以期待的创新前景和努力方向.
    • 孙兆泽
    • 摘要: 审美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世界的反映,是艺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艺术审美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是审美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精神基础,也是其作为文化世界符号系统的必然结果.审美意识形态的产生依赖于自我的反思性精神的发展,其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内部的变化,艺术可以达到对现实的超越,通过新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确立,产生与现实相对立的文化形态,推动着传统文化形态的变革甚至消亡;二是外部的竞争,即全球化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竞争.创造艺术的人类,被称之为"政治的动物"的社会人,建构了审美意识形态.
    • 高雪
    • 摘要: 康德通过对"审美"与"感性"的互通,使近代美学回归到其理论本义——感性学.但是由于康德对鉴赏判断的必然性根据的探讨,追溯到了"共通感"这一主体的先天条件上,导致其走向一种思维含混的形式美学,其实质是对商品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辩护.在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建构中,唯物史观向感性世界的回归包含了重要的美学向度.通过将感性内置于现实的社会生产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内蕴了一种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社会批判,其对感性的重构呈现了基于现实的社会生产所把握到的社会内容,美学也由此提升到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相统一的层次上,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内在环节.
    • 韩菲
    • 摘要: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体,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它是具备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一种文学体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电视为依托的电视报告文学发展尤为突出。电视报告文学基于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但又超越报告文学,它传播更为广泛,感染力更强。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国电视报告文学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2020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提出“时代报告剧”的概念,随之诞生了一系列具有时代印记的电视报告文学,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是一部以“抗疫”为题材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本文以该剧为蓝本,阐述“时代报告剧”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形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