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0622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当代护士(专科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等;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Chen Gang、LI Huan-huan、Li Jun等。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6226篇
占比:99.98%
总计:306300篇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研究学者
- Chen Gang
- LI Huan-huan
- Li Jun
- Ma Lianting
- Pan Li
- Sheng Liuqing
- Xu Guozheng
- Yang Ming
- 买买提力
- 仇阳
- 兰鸿
- 刘丽红
- 刘志清
- 史红娟
- 吴明超
- 唐莉
- 夏昌华
- 宋淑霞
- 宋立霞
- 常飞
- 徐国政
- 成晓江
- 曹铭华
- 曾国香
- 李俊
- 李欢欢
- 李永琴
- 杨铭
- 江顺福
- 潘力
- 王尚君
- 王青青
- 盛柳青
- 石鑫
- 肖开敏
- 袁桂敏
- 钟有安
- 钟良
- 陈刚
- 陈建伟
- 陈鸿梅
- 马学英
- 马廉亭
- WANG Juan
- 丁媛
- 乔有雒
- 于宏颖
- 于胜东
- 付红
- 伍叶青
-
-
唐小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及对照组(n=58),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术期采用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图像成像质量、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图像成像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满意率,减轻患者围术期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
潘娜;
付红
-
-
摘要:
目的 探究并讨论数字剪影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并治疗的90例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
张丽
-
-
摘要: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患者为我院诊治的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予以所有患者CTA、DSA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血管情况检查结果.结果:在行颈内动脉系统TIA检查时,CTA、DSA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相比(P>0.05).在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检查时,DSA检查敏感性、特异性高于CTA(P<0.05).CTA检查时间短于DSA,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SA,检查费用低于DSA(P<0.05).结论:临床可经CTA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情况予以初步评估,但在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情况评估上需行DSA检查.
-
-
赵世珍;
杜红
-
-
摘要:
目的 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A与MRA诊断,将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TA与MRA诊断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CTA诊断脑动脉瘤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MRA诊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脑动脉符合率明显高于MRA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TA与MRA诊断脑动脉瘤均有一定价值,但CTA诊断脑动脉瘤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且诊断符合率更高.
-
-
-
-
刘丽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遴选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容的116待测IAN患者,调查人群均在MRA的诊断后,在1周内同时接受了DNS检查,对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进行观察。结果:在病理学检测中,116例患者中出现112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瘤患者,总计动脉瘤患者120例;MRA检测漏诊5例,共计115例,准确率为95.83%;DSA检测出IAN患者118例,准确率为98.33%,对比两组患者检出率,差异无明显意义;MRA与DSA对动脉瘤与在瘤动脉的比例比较中,组间比较差异不大,无意义(P>0.05)。结论:MRA与DSA对IAN患者的诊断表现良好,可推广。
-
-
王唯嘉;
丁媛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阻滞+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给予DSA引导下神经阻滞+射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疼痛程度及奥施康定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奥施康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SA引导下神经阻滞+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奥施康定用量,促使患者获益.
-
-
刘丽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遴选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容的116待测IAN患者,调查人群均在MRA的诊断后,在1周内同时接受了DNS检查,对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进行观察.结果:在病理学检测中,116例患者中出现112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瘤患者,总计动脉瘤患者120例;M R A检测漏诊5例,共计115例,准确率为95.83%;D S A检测出I A N患者118例,准确率为98.33%,对比两组患者检出率,差异无明显意义;MRA与DSA对动脉瘤与在瘤动脉的比例比较中,组间比较差异不大,无意义(P>0.05).结论:MRA与DSA对IAN患者的诊断表现良好,可推广.
-
-
-
-
-
蒋和娣;
肖艳林;
孔冬梅
- 《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的唯一"金标准".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临床.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可固定沙袋的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于2012年9月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于2013年1月得到授权通知,2013年3月获得专利证书,专利号201220484562.笔者设计的病号裤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病号裤本体的外表沿腹股沟方向设置一个与沙袋适配的沙袋套,其开口向裤筒外侧,沙袋套的上方设有盖布,下端的中间部位设有松紧带,松紧带一端与设在沙袋套下端中部的固定扣连接,另一端与设在盖布上的固定扣配接。使用时,将沙袋装入沙袋套中,盖上盖布,将松紧带一端与沙袋下端中部的固定扣连接,另一端绕过患者大腿与盖布上端的固定扣配接,调节松紧带松紧合适,使沙袋固定在腹股沟穿刺处,起到压迫止血作用。本专利病号裤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卫生,沙袋固定牢固,松紧度易掌握,能有效克服脑血管造影或介入术后沙袋压迫局部止血效果欠缺的不足。可明显改善由于患者翻身、挪动造成的沙袋移位甚至滑落的不足;方便神志清醒的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便于观察股动脉穿刺局部;价格低廉,更能体现人性化。
-
-
WANG Juan;
王娟
- 《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供血脑动脉病变特点.rn 方法:对11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DSA检查,对发生病变的血管进行分析.rn 结果:DSA检查发现114例PCI患者中103例,异常率为90.35%.最常见的为单纯后循环病变70例(68.0%),其次为前后循环均受累13例(12.6%),单纯前循环病变12例(11.6%),锁骨下动脉起始处病变伴后循环病变8例(7.8%),无动脉病变10例(9.7%).后循环血管闭塞/狭窄常见部位依次是椎动脉V1段病变最多见,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rn 结论:PCI主要累及后循环动脉,后循环血管病变部位依次是VA颅外段、VA颅内段及基底动脉.DSA检查可作为诊断后循环缺血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