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度验证
效度验证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教育、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3224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应用心理学、现代交际、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2011年科研报告会、2009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等;效度验证的相关文献由1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清华、辜向东、孔文等。
效度验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3224篇
占比:99.96%
总计:223306篇
效度验证
-研究学者
- 李清华
- 辜向东
- 孔文
- 张新玲
- 方秀才
- 许皖栋
- 刘庆思
- 吴雪峰
- 姜毅超
- 孙桐
- 张宜
- 张洁
- 杨志明
- 林兰兰
- 柴省三
- 邹润
- HAN Kyung(Chris)Tyek
- Nick Saville
- TALENTO-MILLER Eileen
- 万震球
- 于东
- 余锦璇
- 傅立群
- 全冬
- 凌莉
- 刘君玲
- 刘坚
- 刘欧
- 刘淑霞
- 刘睿
- 刘路喜
- 吴思远
- 周云
- 周冬梅
- 唐青叶
- 夏慧言
- 孔烁
- 孙悦
- 孟汇涓
- 宁静
- 席小明
- 庄绍勇
- 康春花
- 廖晨惠
- 张国英
- 张宝钧
- 张春青
- 张民选
- 张雪梅
- 张雯
-
-
林敦来;
孙悦
-
-
摘要:
1.引言Lyle F.Bachman(1990)的《语言测试要略》是语言测试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论著之一,谷歌学术显示该书被引已超过12000次。该书围绕语言测试的开发和使用,探讨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测试方法影响面、整体效度观及效度验证等重要问题,并在Bachman&Palmer(1996,2010)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提出了测试有用性框架和评价使用论证(以下简称AUA),影响深远。
-
-
邹润
-
-
摘要:
本文运用多面Rasch模型,从考生、评分员、评分标准三个维度,对新构建的读写结合写作任务思辨能力评分标准进行效度验证。通过该模型研究发现,包含清晰性、相关性、全面性、逻辑性和灵活性5个评分维度的评分标准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思辨能力的受试,评分员的一致性和内部稳定性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且分值的使用较为理想,模型拟合比较理想,评分结果是可靠的。评分员对逻辑性和完整性两个评分维度的严厉度把握不稳定,需进一步完善其操作化定义。研究结果对读写结合写作任务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与评价具有启示意义。
-
-
李久亮
-
-
摘要:
本文运用多层面Rasch模型对概要写作作为一项综合技能考试题型开展效度研究,从任务难度、评分量表、考生能力和评分员严厉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验证。被试为来自某高校的83名本科生,需要撰写两篇英文文章的英文概要,由三位评分员参与评分。结果发现,记叙文概要写作难于说明文。评分量表能够较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但仍需进一步改进;评分单项中语言使用(LU)难度最大,原文信息使用(SU)难度最小。模型各层面内个体的拟合值基本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其中仅有一名考生出现了非拟合的情况。评分员严厉度差异明显,但评分员内部一致性较好;偏差分析说明评分员对个别考生过于严厉或者宽松,但这些并没有显著影响测试分数。
-
-
罗凯洲;
张雯
-
-
摘要:
语言教育领域愈发重视“看”的教与学。然而,如何合理测量“看”,学界鲜有深入讨论。本文从语言测试学科角度,剖析了与“看”的测量相关的核心议题。首先,从语言测试的特质、行为与融合三个视角分析了如何界定“看”这一构念;其次,从备选项、输入材料以及任务情境三方面梳理了当下与“看”有关的测试任务设计;最后,对亟待解决的测试问题提出了建议,包括谨慎声明所考内容、合理设计测试任务以及重视效度验证研究。
-
-
韩博文
-
-
摘要:
本文从翻译能力定义出发,对翻译能力多元要素进行分析,对翻译专业测试构念进行界定,探讨翻译能力多元要素作为翻译测试构念的可行性.结合国外学者对翻译能力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翻译测试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并以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测试实践为依据,提出了翻译专业测试效度的验证方法.
-
-
-
方秀才
-
-
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文章剖析新文科建设概念内涵和当前时代背景,提出新文科背景下ESP能力测试和效度验证框架,为当前测试开发和效验提供指导.
-
-
马利红;
刘坚
-
-
摘要:
采用多面Rasch模型,以913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被试、评分员、任务和评分标准四个层面对外语写作思辨能力评价进行效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1)包含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供证据、推理论证、得出结论、阐释评价的评价框架符合多面Rasch模型的测评要求,能体现并合理区分被试的外语写作思辨能力.(2)推理论证和提供证据对测试结果的整体效度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对于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
杨志明;
林兰兰
-
-
摘要:
测评效度是衡量一个测评项目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但我国很少有测评项目报告测评效度,其可能的原因或者是缺乏效度意识,或者是对效度概念和效度验证流程存在一些误解.因此,很有必要梳理测评效度的定义和效度验证的基本步骤.重点讨论以证据为中心的测验设计方法,并以某次英语原著阅读测试的研发为例,具体展示基于效度证据的测验研发流程和要求,对于确保测评效度具有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