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内血栓形成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20109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血栓与止血学、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一届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年会、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家望、刘俊、吴辉等。

支架内血栓形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0109 占比:99.97%

总计:520242篇

支架内血栓形成—发文趋势图

支架内血栓形成

-研究学者

  • 丁家望
  • 刘俊
  • 吴辉
  • 朱艳虹
  • 李松
  • 杨俊
  • 栾家杰
  • 于雪
  • 傅麒宁
  • 冉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玉梅; 董蕾
    • 摘要: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仍有部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进而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找可以预测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指标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血清白介素17(IL-17)、脂蛋白(a)[Lp(a)]水平与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行PCI的256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PCI后1年内是否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将其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其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采用R 4.1.0统计分析软件中“rmda”软件包绘制决策曲线,以分析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例STEMI患者PCI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9.5%(50/256)。血栓组患者血浆脑钠肽、血清IL-17、血清Lp(a)水平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脑钠肽[OR=1.038,95%CI(1.002,1.075)]、血清IL-17[OR=1.297,95%CI(1.164,1.445)]、血清Lp(a)[OR=1.036,95%CI(1.020,1.052)]水平是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745[95%CI(0.667,0.822)]、0.748[95%CI(0.677,0.819)]、0.777[95%CI(0.711,0.842)]。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0.01~0.41的阈值概率区间,血清IL-17、Lp(a)水平联合评估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净收益率优于单一血清IL-17、Lp(a)水平。结论 血清IL-17、Lp(a)水平升高会增加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风险,血清IL-17、Lp(a)水平及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在0.01~0.41的阈值概率区间,血清IL-17、Lp(a)水平联合在临床决策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徐敬明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行后扩张对支架内血栓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红安县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未进行后扩张治疗,n=41)与试验组(高压球囊后扩张治疗,n=41)。对比分析2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评分以及心肌灌注分级,观察治疗效果,统计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MACE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12 h、24 h,试验组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50%以及破裂QRS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后行后扩张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支架血栓形成,降低MACE的发生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李瑶; 王达洋; 王显
    • 摘要: 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远期临床预后,抗炎治疗是当前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涵盖了以“不稳定”为特征的中医病机及“血管炎症微环境”的科学内涵。运用“息风通络”法及“风药”从炎症抑制的角度对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进行探索,可为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侯小倩; 刘智华
    • 摘要: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不断发展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冠心病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PCI治疗并未将动脉粥样硬化这一根本问题予以解决,患者术后仍可能会出现再发心绞痛及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严重问题[1-2]。PCI术后仍然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健康宣教。奥马哈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3],基于该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相对较少。
    • 张小丽; 杨红; 朱华
    • 摘要: 冠心病(CHD)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问题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传统的电话+短信回访以护士工作为主,途径较单一,效果不佳。
    • 王鸿叶; 雷超海
    •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曙光,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仍是医疗技术发展所要攻克的难题.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并与随后的不良事件有关.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到药物涂层支架技术的不断改进,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针对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体化风险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对冠脉内早期血栓识别技术的发展、冠脉支架的选择及血栓抽吸术的应用都是减少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重要环节.现从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诱因、机制及相关防治进行概述.
    • 苏虹; 韩瑞兰
    • 摘要: 本文分析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由于药物原因引起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提供参考.该患者冠脉支架置入1年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药师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建议对患者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慢代谢型,建议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更换替格瑞洛后查血小板聚集率达标,说明抗血小板治疗有效.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使用药品的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
    • 王紫斓; 涂应锋; 于波
    • 摘要: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用的治疗策略.从最初的裸金属支架到现在的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使支架后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临床医师需面临的严峻并发症之一.因此,全面了解其发生发展机制,同时临床上早期发现与治疗是提高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存活率、改善预后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目前支架置入术后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及治疗策略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 贺金龙; 车艳娟; 孟宪军; 唐忠仁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TEMI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抑制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一个月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有更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能降低支架内血栓几率,大出血几率不增加,小出血几率轻微增加,具有更好的用药安全性.
    • 张仪坚; 宋丽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具备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特征,需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变特征符合冠脉弥 漫长病变,需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13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n=65),替格瑞洛治疗组(n=65)。随访 24 个月,主要对支架内血栓事件,心血管事件、全因 死亡及出血事件,药物相关的呼吸困难和室性停博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长期随访 24 个月,相对氯吡格雷而言,替格瑞洛组支架内血栓事件、心肌梗死事件低于氯吡 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脉弥漫长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可以更好 地降低 PCI 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