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期

晚期

晚期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623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2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92篇;相关期刊1414种,包括实用癌症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等;晚期的相关文献由12162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王众、等等。

晚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27 占比:90.2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592 占比:9.49%

总计:6235篇

晚期—发文趋势图

晚期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王众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方斋
  • 姜浩
  • 王淑莹
  • 王芳
  • 张军
  • 张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毛芳; 师喜云; 李晓迪; 王保建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调强放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肺功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患者肺功能无明显负面影响,安全性高。
    • 吴卓琼; 黄洁丽; 吴义波; 洪晓涛
    • 摘要: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3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等额分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接受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疾病客观缓解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迟存活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
    • 刘艳春; 梁立; 孟立宁; 杨曼; 陈宏洋; 韩爱勇; 岳燕军
    • 摘要: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接受放疗或放疗联合化疗的108例晚期食管鳞癌,检测所有患者TGF-β1基因型,并收集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及出院后随访12个月预后情况,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8例随访期间死亡8例,局部进展9例,远处转移11例,80例无进展生存。年龄、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数、TGF-β1基因型是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遗传标志物。
    • 王彩玲
    • 摘要: 目的:观察生物细胞免疫疗法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卡铂注射液(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TC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细胞免疫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血清学指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细胞免疫疗法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TC化疗方案治疗。
    • 王宇
    • 摘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SE、CYFRA21-1、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玮; 陈燕红; 刘玉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经一线、二线化疗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这些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进行三线化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7.14%(6/35),其疾病的控制率为48.57%(17/35),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5个月。这些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为Ⅰ~Ⅱ级。结论: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陈珑; 王翠英; 何冬雷
    • 摘要: 目的 探讨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临床资料,采取以化疗、放疗、靶向分子药物、转移灶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观察个体化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放疗、既往化疗类型、N分期为N1期、无脑转移和使用靶向药物类型、转移器官个数为1、有驱动基因突变及转移灶局部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驱动基因突变、转移脏器个数1个、使用靶向药物类型、转移灶局部治疗及无脑转移为影响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远期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化疗、靶向分子药物、转移灶局部治疗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靶向分子药物配合转移灶局部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仍然为经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治疗模式。
    • 杨凌玲; 龚根强
    • 摘要: 目的:评估晚期胃癌(AGC)患者化疗后肿瘤原发灶大小和肿瘤代谢改变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比较120例辅助化疗AGC患者化疗前后18F-FDG PET/CT检查的肿瘤直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析肿瘤代谢变化与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AG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基线状态下AGC患者肿瘤大小与SUVmax(r=0.43,P<0.001)、TLG(r=0.84,P<0.001)相关,化疗后AGC患者的肿瘤大小的改变与SUVmax(r=0.48,P<0.001)、TLG(r=0.46,P<0.001)的改变也呈正相关。化疗后肿瘤大小减少合并SUVmax降低或肿瘤大小减小合并TLG降低的患者的PFS和OS明显优于仅有一项参数指标减少或均不减少的患者。结论:化疗介导的肿瘤代谢改变与AGC患者的肿瘤大小改变相关,且肿瘤大小和肿瘤代谢状态改变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 王津汝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Matrine injection,MI)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D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DOX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I。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血清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临床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MI与DOX方案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T细胞亚群,值得推广。
    • 伊晓燕
    • 摘要: 目的观察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4个疗程,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效果、1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10.9±1.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8.2±1.8)月,有统计学意义(t=9.100,P0.05);研究组Ⅰ~Ⅱ度出血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3%),有统计学意义(χ^(2)=4.846,P<0.05)。结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能提高病情控制率,延长患者近期生存期,出血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耐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