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诊PCI

急诊PCI

急诊PCI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59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439篇;相关期刊251种,包括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急诊PCI的相关文献由140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清斌、马萍、张伟等。

急诊PCI—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3 占比:7.3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439 占比:92.61%

总计:8033篇

急诊PCI—发文趋势图

急诊PCI

-研究学者

  • 徐清斌
  • 马萍
  • 张伟
  • 王丽
  • 王伟灿
  • 王喜欢
  • 赵孝
  • 郭红英
  • 陈亭杰
  • 陈湘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丽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行PCI术治疗的120例急性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06例与死亡组14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病情特征等资料,分析患者在PCI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力衰竭病史、就诊时间、入院时心率、前壁梗死、心脏骤停、心功能评级、血钾、血钠、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体重指数≤23.9 kg/m^(2)、有心力衰竭病史、就诊时间≥4 h、入院时心率≥100次/min、有前壁梗死、有心脏骤停、心功能评级≥Ⅲ级、血钾≥5.1 mmol/L、血钠≤135 mmol/L、血红蛋白≤120 g/L、血肌酐≥120μmol/L为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在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早期评估,针对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给予密切监测,以减少其死亡发生概率。
    • 董梦舒; 王平
    • 摘要: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成功实施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术后4周心功能[血浆肌钙蛋白(cTnI)、血浆脑钠肽水平(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1周心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4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4周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给予Ⅰ期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提高心脏功能、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MACE发生。
    • 徐敬明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行后扩张对支架内血栓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红安县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未进行后扩张治疗,n=41)与试验组(高压球囊后扩张治疗,n=41)。对比分析2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评分以及心肌灌注分级,观察治疗效果,统计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MACE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12 h、24 h,试验组PA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50%以及破裂QRS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后行后扩张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支架血栓形成,降低MACE的发生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丁涛; 白静; 樊明强; 杨向向; 彭正飞; 党晓凤
    • 摘要: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对照组开通血管后常规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研究组开通血管后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对比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术后血流及住院期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24±0.49)%,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心射血分数为(64.79±2.39)%、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1.73±3.22)cm、B型钠尿肽数值为(46.98±3.12)pg/m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血栓负荷,减少冠脉慢血流及无复流,进一步降低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金星; 陈静; 刘根; 王贇; 柳小佩; 陈祥洲; 胡正; 张博方
    • 摘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致死率最高的一类,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且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破裂、侵蚀至血小板激活,导致冠脉内血栓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及坏死所导致[1]。目前,STEMI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溶栓治疗。随着我国胸痛中心不断建设,STEMI患者在救治窗口期内行急诊PCI的几率不断提高。
    • 王郁
    • 摘要: 目的:探究评估预见性防护对降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风险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64例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模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防护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防护急诊PCI术后风险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谭军娟
    • 摘要: 目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急诊 PCI 治疗,探究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介入护理的干预效果。 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人数为100 例,治疗时均采用 PCI 干预,护理时则实施常规护理和全程介入护理,其中 50 例给予前一护理,另外 50 例给予后一护理方法,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法下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中,无人出现心律失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8.00% ,同时,实验组患者中有 1 人发生心肌梗死复发,复发率为 2.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4.00% ,两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为:10.42±2.65,低于对照组的 15.46±3.24,P<0.05,数据对比结果显著。 而且,实验组患者中表示满意的人数为 49 人,满意度为98.00% ,对照组患者中表示满意的人数为 41 人,患者对应的满意度为 82.00% ,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好。 结论:将全程介入护理方法实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意义显著。
    • 傅小婷
    •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零通道”模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且行急诊PCI术的65例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此阶段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选择2021年1-12月行急诊PCI术的70例STEMI患者设为试验组,此阶段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基础上开展“零通道”模式。比较两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确诊时间(FMC-to-Dn)、Dn至球囊扩张时间(Dn-to-B)的差异,以及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FMC-to-Dn、Dn-to-B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FMC-to-B、Dn-to-B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零通道”模式能够有效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时间,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 张雪玲; 刘睿蕊; 马萍; 徐清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图aVR导联T波形态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近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2例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aVR导联T波形态分为T波直立组和T波非直立组,通过比较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来评估2组患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结果 T波直立组较T波非直立组:年龄更大,血白细胞、超敏CRP更高,心功能更差,多部位心肌梗死比例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重,住院天数更长及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T波直立是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即刻床旁心电图中aVR导联T波直立者病情更重、预后更差。
    • 秦昭
    • 摘要: 目的:研究用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后扩张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红安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球囊后扩张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后扩张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的评分、门-球时间、门-球时间达标率、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后扩张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