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医疗负担

医疗负担

医疗负担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财政、金融、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8786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中国民政、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医疗保险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4次论坛、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等;医疗负担的相关文献由539位作者贡献,包括常雪、苏群、裴育等。

医疗负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8786 占比:99.60%

总计:89140篇

医疗负担—发文趋势图

医疗负担

-研究学者

  • 常雪
  • 苏群
  • 裴育
  • 贾邵猛
  • 郑小华
  • 丁洁
  • 刘世爱
  • 司徒冰
  • 周玲
  • 孙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增文; 刘庆; 胡国恒
    • 摘要: 有效降低居民医疗负担是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政府医疗投入路径以降低居民医疗负担事关医疗体制改革成效.文章基于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补供方"(政府面向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与"补需方"(政府面向居民的财政投入)对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两种医疗投入路径对医疗负担的影响效应截然相反,"补供方"助涨了医疗费用,加重了居民的医疗负担,而"补需方"则有效降低了负担.从贡献比看,"补供方"的助涨效应强于"补需方"的降负效应.(2)机制分析表明,"补供方"扩充了医疗资源,如增加了床位数量、医生数量和非流动资产,但在现行激励机制下,新增的医疗资源不仅产生了成本分摊效应,还被供方转化为占有消费者剩余的卖方优势,加重了居民医疗负担,甚至弱化了"补需方"的降负效应.因此,文章建议优化供给侧的补贴机制,通过调整投入流向和投入方式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并且推动医疗需求侧的改革,以支付方式改革遏制医生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发挥"补需方"的降费作用.
    • 孙响波; 王丽华; 王嵩; 江晓红
    • 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确诊了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随后相继在其他省、市、自治区及境外也陆续确诊了新发病例。我国普通民众有1.4亿罹患慢性肾脏病(CKD),每年新发急性肾损伤数百万例,截止2018年底,全国透析登记系统显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已超过67万。因此,肾脏病具有患病率高、危害大、医疗负担重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 刘宏锦; 位珍珍; 施永勤; 张弘明
    • 摘要: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旧称“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是由于压力或压力合并剪切力的作用结果,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或高龄老年人以及大手术后患者[1]。压力性损伤造成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下降,给主要照顾者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2]。研究显示,每个患者每天在预防压力性损伤方面的花费为2.65~87.57欧元;治疗一个压力性损伤患者一天的花费为1.71~470.49欧元[3]。尽管压力性损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但仍然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发生率,增加了医疗负担。Kayser等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为7.2%,院内发生率为3.1%[4];也有研究显示压力性损伤10年的患病率波动在9.3%~13.5%[5];欧洲的医疗机构压力性损伤平均患病率为10.8%[6]。在我国广东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约为1.26%,且以2期压力性损伤为主[7],近十年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和发生率仍旧呈上升趋势[8,9]。压力性损伤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发生压力性损伤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支出[10]。因此,医务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有效的压力性损伤护理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轻医疗负担。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对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较多,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重要信息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关键词做共词分析,可以让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为即将展开的研究提供情报支撑。近年来共词分析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帮助医学决策和临床研究。笔者采用共词分析法利用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技术对近十年压力性损伤的研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热点研究问题,以期为今后开展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朱铭来; 王恩楠
    • 摘要: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为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因此,居民医保是否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并减轻其医疗负担需要着重探讨。以政府向居民医保支付的财政补贴作为切入点,随着国家对居民医保补贴的增加,门特病患者的并发症数量显著减少,居民自付医疗费用和实际自付比例却逐渐增加。这说明在此过程中虽然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负担并未减轻。通过进一步分析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可知,该结果可能与诊疗过程中居民为享受更高水平的医保报销待遇而发生转移住院的行为有关。因此,完善居民医保制度时须着重调节筹资比例,使其与居民自付医疗费用比例下降相适配。
    • 符宇
    • 摘要: 中医特色技术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功法等,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等特点,在防病治病、减轻医疗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缺乏客观、有效、真实的循证证据是中医特色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应用。
    • 荆涛; 邢慧霞
    • 摘要: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目标之一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减轻医疗负担。本文以首批6个试点为研究样本,利用DID模型系统探讨了长护险对医疗负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护险减轻了居民医疗费用负担,使得人均医疗费用年均减少了890元;但延长了人均住院时间,平均增加了0.66天。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产生了健康效应,减少了民众诊疗人次,降低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但由于长护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医疗保险和长护险在保障范围的重合度较高,居民对两大险种混淆使得部分失能人群仍留在医院,进而带来住院时间的短暂延长。为此,本文提出扩大长护险保障对象,加大护理服务供给方建设,以及厘清长护险与医疗保险的界限,明确两大险种的保障范围等建议。
    • 高可飞; 刘小碣; 李言; 张永
    • 摘要: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毁灭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内皮细胞障碍和细胞骨架改变,从而进展为肺水肿、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导致死亡的发生[1]。虽然近些年对于肺损伤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死亡率仍然较高[2],幸存者可能存在严重的肺纤维化,而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3],对患者造成重大的心理和生理损伤[4–6],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医疗负担
    • 孙锦霞; 朱剑霞
    •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的替代疗法之一,由于疗程较长,医疗负担较重,患者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1]。共情是一种感受、理解和回应他人的心理过程,对提高护患双方的理解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效果[2]。既往研究指出,患者感知医患共情能力越高,更有助于焦虑。
    • 甘楚; 陈曦
    •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等特点。随着PD的不断进展,一些患者会出现姿势异常,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约有1/3的PD患者会出现脊柱姿势异常,异常的脊柱姿势会增加PD患者跌倒的风险,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医疗负担^([1])。
    • 罗仁玖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或骨强度下降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据文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49%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男性为23%;50岁以上人群中,20.7%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男性为14.4%。疾病导致的脆性骨折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医疗负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