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排放通量

排放通量

排放通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44074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世界大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福建省海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等;排放通量的相关文献由823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建辉、刘文清、万运帆等。

排放通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4074 占比:99.58%

总计:44262篇

排放通量—发文趋势图

排放通量

-研究学者

  • 白建辉
  • 刘文清
  • 万运帆
  • 徐华
  • 李玉娥
  • 刘建国
  • 刘羽
  • 王朝元
  • 秦晓波
  • 窦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世康; 闫丽娟; 李广; 杨传杰; 吴江琪; 刘帅楠; 姚瑶; 魏星星; 张娟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田非生长季CO_(2)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田CO_(2)的减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传统耕作(T)、传统+秸秆覆盖(TS)、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S)措施下的非生长季CO_(2)排放通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与其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可以明显减少麦田CO_(2)的排放,秸秆覆盖可以增加麦田CO_(2)的排放。在春小麦非生长季,4种耕作措施间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都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TS的CO_(2)排放的平均通量最大,NT的CO_(2)排放的平均通量最小。土壤CO_(2)的排放通量与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0~10 cm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10~40 cm的土壤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春小麦非生长季,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可以明显减少麦田CO_(2)的排放,秸秆覆盖可以增加麦田CO_(2)的排放;影响土壤CO_(2)的排放主要因素为土壤温度,0~1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和铵态氮含量,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10~40 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
    • 苗文亮; 徐昶; 沈根祥; 钱晓雍; 纪英杰; 倪远之; 付侃; 徐春花
    • 摘要: 为获取上海地区露天蔬菜种植的NH_(3)排放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通过通气-氨捕获法对露天蔬菜种植的NH_(3)排放特征进行监测,并对主要气象参数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4个季节5种典型露天蔬菜的NH_(3)累积排放量范围为14.44~41.94 kg·hm^(-2),NH_(3)排放通量最大值出现在施肥后2~5 d,NH_(3)排放持续时间为15~18 d,追肥期的NH_(3)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基肥期。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和白菜类的NH_(3)排放损失率分别达到了6.02%、18.30%、14.98%、14.57%和11.77%,表现为瓜类>茄果类>豆类>白菜类>叶菜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露天蔬菜种植NH_(3)排放的主要因素,温度对NH_(3)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湿度则与之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2017年上海市露天蔬菜种植NH_(3)排放总量达到832 t,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上海市露天蔬菜NH_(3)排放总量最高的3个区为崇明区、浦东新区和青浦区,合计占NH_(3)排放总量的67%以上;NH_(3)排放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的NH_(3)排放总量达到冬季的3.6倍。研究表明,上海地区露天蔬菜种植的NH_(3)排放变化特征显著,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 刘涛; 曹起孟; 张菊; 杨丽伟; 张智博; 邓焕广
    • 摘要: 为研究东平湖沉积物酶活性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9月布设2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样品,分析沉积物中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顶空法和双层扩散模型估算水气界面N_(2)O、CO_(2)排放通量;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探讨影响酶活性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沉积物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1.379 mg/(g·d)、22.633μg/(g·d)和0.307 mg/(g·d),N_(2)O、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1.18μmol/(m2·h)、19.91 mmol/(m;·h);酶活性在湖区东部(老湖码头)较高、在大汶河入湖口和湖心区较低,而N_(2)O、CO_(2)排放通量在大汶河入湖口较高、出湖口较低;沉积物总有机碳与3种酶活性均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之一;酶活性与影响因子的回归模型可分别解释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异程度的43.6%、73.4%和88.8%;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仅与表层水体部分理化指标显著相关,表层水体无机氮浓度、pH值和DO是影响N_(2)O排放通量的主要因子,而CO_(2)排放通量主要受水深的影响。
    • 刘浩然; 胡启后; 谈伟; 苏文静; 陈羽佳; 朱一芝; 刘建国
    • 摘要: 二氧化氮(NO2)在大气光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了对流层臭氧(O3)的催化生成,同时也能促进生成二次气溶胶.NO2作为交通运输和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排放产物,通常也被视为一种评估人为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因此,开展城市NO2分布与排放研究对于城市大气污染管控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和2月期间,基于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对衡水市区开展了4次走航观测实验,获取了衡水市区环城路上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VCD)的空间分布,其浓度范围为0.89×1015~56.33×1015 molecule·cm-2,均值在22.42×1015~30.20×1015 molecule·cm-2.观测结果表明衡水市NO2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城外东南方向的工业聚集区,以及市区环城路东部的立交桥路段;而城市西部和北部则较为干净,当风场来自该区域会对污染源区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可使源区NO2浓度降低20% 以上.航测期间进行了站点对比观测,综合两者的观测结果评估了衡水市东部污染区域的相对贡献,其NO2含量比西部洁净区域高出了30.1% ~61.9%、贡献值高7.89×1015~13.32×1015 molecule·cm-2.将NO2城市分布与WRF模式模拟的气象数据相结合,可计算出目标区域的NO2本地排放通量为0.86×1024 molecule·s-1,该结果相对较低,一方面说明衡水市区相对于其他研究区域,其NO2污染源并非在集中在市区内部;另一方面是因为本次实验研究区域的面积仅有50 km2,远小于其他研究的城市区域范围.对于实验测得的衡水市区输出总通量,其中96.16% 来源于外部传输,3.84% 为本地排放造成,进一步证明了衡水市NO2主要污染源位于城外.通过实验期间衡水市区的后向轨迹气团与OM I卫星的NO2平均结果可看出,衡水市除城市东部和东南部的本地污染源外,也受到了北部的保定、廊坊和西北部的石家庄等地的污染传输影响.总体来看,车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对于城市NO2等污染气体的源区确认、污染贡献评估和排放通量计算方面有较出色的应用前景.
    • 倪秀峰; 王儒威; 王继忠; 黄青; 蔡飞旋
    • 摘要: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布袋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AHs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分配机理.结果表明,除尘过程气相和颗粒相PAHs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5.59%与70.67%~89.06%.气相中主要为低分子量PAHs,颗粒相中主要为高分子量PAHs.随着粒径的增加,低分子量PAHs比例呈上升趋势.除尘过程PAHs主要以吸附状态附着在颗粒物上."开尔文效应"导致挥发性相对低的高分子量PAHs更易凝结在细颗粒上.PAHs的气粒分配主要受有机碳吸收作用控制,其吸收作用强弱与烟气颗粒物颗粒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PAHs排放因子为3.55mg/kg,其中气相和颗粒相PAHs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55和3.0mg/kg.通过计算得出安徽省CFB燃煤电厂PAHs排放量从2010年的29000kg逐年增加至2014年的34200kg,随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并于2017年又明显增加到35900kg.
    • 杨蕙琳; 娄运生; 刘燕; 周东雪
    • 摘要: 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及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备受关注.品种混栽可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植株抗性.增温或混栽单因子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影响已有报道,但二者耦合如何影响水稻生产及稻田CH4和N2O排放,尚不清楚.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品种混栽对水稻产量、CH4和N2O综合增温潜势和排放强度的影响.夜间增温设2水平,即对照(CK,control)和增温(NW,nighttime warming);品种混栽设2 水平,即混作(I,intercropping),单作(M,monocropping),混栽处理将主栽品种(超级稻南粳9108)与次栽品种(杂交稻深两优884)以3:1 的比例种植.水稻生长期用铝箔反射膜覆盖水稻冠层进行被动式夜间增温试验(19:00-6:00).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或品种混栽均显著降低水稻植株分蘖数和生物量.品种混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夜间增温则显著降低产量.品种混栽可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产量的抑制作用.夜间增温下品种混栽处理稻田CH4累计排放量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比单作对照分别高55.32%、45.89%、43.49和125.82%.夜间增温下品种混栽处理稻田N2O累计排放量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分别比单作对照高64.44%、46.26%和42.07%.研究认为,夜间增温下品种混栽显著提高稻田CH4和N2 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
    • 王剑; 包海; 李达毅
    • 摘要: 2017年7月,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附近的草场,用动态采样法测定了冰草挥发性物质的排放通量,实验结果表明,冰草排放了异戊二烯、β-蒎烯、α-萜品烯、3-蒈烯、罗勒烯、对伞花烃、γ-萜品烯等挥发性有机物,其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900.55μg·(m2·h)-1、1999.63μg·(m2·h)-1、1135.32μg·(m2·h)-1、100.52μg·(m2·h)-1、113.91μg·(m2·h)-1、93.13μg·(m2·h)-1、410.03μg·(m2·h)-1.冰草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呈现出很强的温度和光强度依存性.
    • 孙再庆; 符菁; 徐晓云; 赵远
    • 摘要: 我国每年秸秆焚烧造成大量污染,而炭化还田作为秸秆还田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杜绝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增肥增产的效果.本文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经过生物炭处理的丹阳水稻实验田土壤进行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700°C炭化的生物炭性状表现优于300°C炭化的生物炭;秸秆炭化还田显著降低了N2 O、CH4的累计排放量,而CO2累积排放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秸秆炭化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群落多样性具有差异性;甲基单胞菌属、紫色非硫细菌、泉发细菌属和甲基球菌属等相对丰度与土壤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显著相关.
    • 白建辉
    • 摘要: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为水平面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在0.0—1.0区间以0.05间隔分区,同时将BVOCs排放通量、其他参数一同分区,计算了所有参数在每个分区的平均值.进一步研究了对应于所有S/Q分区的BVOCs排放通量与其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异戊二烯、单萜烯、BVOCs排放通量,(1)在PAR<1180μmol·m-2·s-1的条件下,均随PAR增加线性增加,单萜烯排放比异戊二烯排放对于PAR的响应更加敏感.(2)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达到26°C时达到峰值;然后随气温的升高而下降.(3)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水汽含量为24 hPa时达到峰值,之后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下降.(4)当S/Q≤0.55之时,随S/Q的增加而增加;当S/Q≥0.55后,随S/Q的增加而下降.PAR、气温、水汽含量、S/Q共同影响着BVOCs的排放,其中大气中的物质含量S/Q是一个关键参数,它控制着BVOCs随其主要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变化的正负作用及其转折点.将大气中物质含量分区,研究各个分区内BVOCs排放通量和其他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与BVOCs排放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化学和光化学机制.建议将这一方法用于未来研究.BVOCs排放模型揭示出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在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方面存在竞争或相互抑制的机制.
    • 陈敏; 许浩霆; 郑祥旺; 虞之锋; 肖尚斌
    • 摘要: 湖库淡水水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容小觑,然而观测时间的代表性不足以及缺乏对降雨因素的考虑制约了碳排放的准确估计.本研究以湖北宜昌境内官庄水库为例,选取强降雨多发的夏季时段,针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水体表层和垂向剖面气体溶存浓度及环境因子开展了为期1周的原位高频观测,以探讨夏季降雨事件对水库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官庄水库水—气界面CH4通量变化范围为0.007~0.077 mg/(m2·h),CO2通量范围为5.48~57.57 mg/(m2·h),白天和夜晚均表现为大气的碳源.小雨、中雨乃至暴雨天气条件下,CH4和CO2日均通量均较低,日通量倾向于受风速和温度调控.CH4和CO2通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观测期内日间排放量高于夜间排放量出现的次数更多,昼夜差异对降雨天气状况无明显响应,风速是CH4和CO2通量昼夜变化的主导因素.暴雨过程中,CH4-k600和CO2-k600与水气温差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水体垂向混合过程十分短暂.在平均雨强为3.8 mm/h的暴雨第Ⅰ阶段,CH4-k600对风速和降雨的响应明显,而在雨强更大(8.5 mm/h)的第Ⅱ阶段,CH4-k600与风速、降雨均未表现出相关性,通量箱在强降雨条件下的适用性可能存在雨强阈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