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N2O

N2O

N2O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42122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20493篇;相关期刊326种,包括土壤学报、土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2007年全国消毒学和疾病预防学学术会议暨全国消毒行业发展研讨会等;N2O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李鹏、张伟等。

N2O—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0493 占比:99.83%

总计:421226篇

N2O—发文趋势图

N2O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鹏
  • 张伟
  • 王伟
  • 王鹏
  • 胡加辉
  • 王磊
  • 李伟
  • 张涛
  • 张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赵光昕; 刘宏元
    • 摘要: 农田土壤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如何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问题。添加生物炭已被证明是改良土壤和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手段之一,但关于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生物炭对N_(2)O排放的研究也应该关注土壤团聚体尺度和生物炭老化方面,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 刘章勇; 晏晓原; 郭显金; 高珍珍; 王蓉; 金涛
    • 摘要: 为研究江汉平原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施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N)、油菜秸秆加常规施肥(S+N)、油菜秸秆加减氮20%施肥(S+N 80%)3种模式,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稻田CH_(4)与N_(2)O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CH_(4)排放总量范围为69.69~166.97kg/hm^(2),S+N处理较N处理CH_(4)累计排放量增加50.26%,S+N 80%处理较N处理减排CH_(4)达37.28%,以S+N 80%处理减排效果最好;各施肥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为0.49~0.72kg/hm^(2),S+N处理较N处理N_(2)O减排达27.28%,S+N 80%处理较N处理减排N_(2)O达31.94%,以S+N 80%处理减排效果最佳。此外,CH_(4)与N_(2)O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H_(4)^(+)-N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N_(2)O与土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进一步计算100a尺度下CH_(4)和N_(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可知,S+N处理较N处理GWP增加了44.75%,S+N 80%处理相较于N处理GWP减少了36.92%;S+N处理较N处理GHGI上升了32%,S+N 80%处理较N处理GHGI下降了36%,3种施肥模式对产量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知,S+N 80%处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 郑雅晶; 邹建文; 刘树伟
    • 摘要: 干旱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然而,目前国际上有关旱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干旱的响应与反馈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共收集整理了全球来自128篇文献的1344组原位观测数据进行Meta分析(Meta-analysis),用以定量评估旱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干旱的响应程度和反馈效应.结果表明,干旱会显著降低植被碳库,且地上生物量碳对干旱的敏感性略高于地下生物量碳.土壤CO_(2)和N_(2)O排放在干旱条件下均显著减少.对于土壤碳氮库,干旱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均无显著变化,相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库显著降低,土壤NO_(3)^(-)-N含量显著增加.此外,干旱还会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显著降低.本研究首次将干旱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与植被和土壤碳氮库的变化联系起来,并得出以下结论:干旱虽会引起土壤碳排放减少,但由于其同时也会抑制植被的生长,导致在未来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加剧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
    • 倪玉雪; 赵梦强; 周晓丽; 韩建; 张丽娟; 尹兴
    • 摘要: 【目的】研究肥料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N_(2)O、CO_(2)排放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方法】以廊坊市永清县大辛阁乡北岔口村蔬菜棚小白菜土壤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静态培养的方法开展小白菜盆栽试验,共设定6个处理:不施肥(CK)、大量元素水溶肥(R1)、大量元素水溶肥+硝化抑制剂DCD[R1(DCD)]、大量元素水溶肥+硝化抑制剂NP[R1(NP)]、液态沼渣氮肥(L)、液态沼渣氮肥+硝化抑制剂DCD[L(DCD)]。每次施肥后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采集并检测土壤N_(2)O、CO_(2)排放情况;收获期采用流动分析仪检测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同时对蔬菜产量及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均较CK有明显升高趋势,且DCD和NP可以显著降低N_(2)O的排放;基肥和追肥后,R1(DCD)和R1(NP)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与R1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45.70%、62.46%和71.54%、66.81%,L(DCD)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与L处理相比减少了45.81%和37.13%;施加DCD和NP对CO_(2)的排放无显著影响。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剖面0~30 cm硝态氮含量,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CD和NP可以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R1、R1(DCD)、R1(NP)及L(DCD)处理与L处理相比土壤硝态氮含量有降低趋势;DCD和NP可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但差异并不显著,其中与R1处理相比,R1(DCD)和R1(NP)处理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1.10%和3.41%,L(DCD)较L处理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7.69%。【结论】硝化抑制剂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并降低N_(2)O的排放,对减缓温室效应有较大的益处。
    • 李肖正; 岳甫均; 周滨; 王欣楚; 胡健; 陈赛男; 李思亮
    • 摘要: 为探究弱水动力条件下,典型滨海地区水体N_(2)O释放通量及其主控因素,于2019年7月和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初期)对以大清河-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为代表的渤海湾弱水动力条件河流开展水样采集与分析工作.结果表明:N_(2)O浓度变化范围为0.4~184.5nmol/L,N_(2)O饱和度的变化范围为7.2%~2740%,其中近90%的样品处于过饱和状态,表明该研究区是潜在的N_(2)O释放源.N_(2)O水-气界面释放通量为-0.3~6.7μmol/(m^(2)·h),夏季水体N_(2)O的释放通量高于冬季.降雨前后N_(2)O浓度出现明显波动,相同点位降雨前后N_(2)O浓度的变化值为-15.2~63.9nmol/L,独流减河上游农业区N_(2)O浓度的平均增加量(22.1nmol/L)显著高于下游(1.3nmol/L),降雨驱动了流域氮素的运移,促进了水体N_(2)O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N_(2)O的浓度受反应物浓度、水体盐度共同调控.通过计算得到该滨海地区弱水动力条件下河流N_(2)O的排放因子为0.0073,表明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默认值0.0026可能低估了该地区间接N_(2)O释放.
    • 柯华东; 孔陈琛; 雷豪杰; 丁武汉; 李虎
    • 摘要: 设施菜地因水肥投入高而导致大量N_(2)O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N_(2)O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之一,探寻N_(2)O减排潜力不仅可为设施菜地碳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还可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京郊典型设施黄瓜-番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与DNDC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田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然后以农民常规种植模式为基线情景,改变田间管理措施(灌溉方式、施氮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和调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SOC)、pH等]为替代情景,运用DNDC模型通过1250次模拟得到单一情景和多组合情景下N_(2)O排放量,并评估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设施菜地土壤温湿度、蔬菜产量和N_(2)O排放量。基线情景下N_(2)O排放总量为12.18 kg(N)∙hm^(−2)。单因子情景分析表明,设施菜地N_(2)O减排潜力变幅为12.23%~17.58%。敏感性指数显示N_(2)O排放对土壤pH调控和化肥减施的响应比对其余单因子较为敏感,其中相比于基线情景,1.2倍土壤pH情景和减施30%化肥情景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15.60%和14.86%。多组合因子情景表明,与基线情景相比,同时采用滴灌、减少30%的化肥施氮量和减施30%有机肥组合情景,可降低31.69%的N_(2)O排放。而相同组合在低SOC及高pH的土壤情景中N_(2)O减排潜力可进一步降低,达到55.58%[6.77 kg(N)∙hm^(−2)]。可见,DNDC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田间环境,克服田间试验中有限的处理设置和较高的监测成本等局限性,从而为设施菜地N_(2)O排放定量评估和减排评价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DNDC对设施菜地N_(2)O排放的单因子情景和组合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调控和水肥管理措施优化具有较大的N_(2)O减排潜力。
    • 刘兴宇; 李广; 袁建钰; 徐万恒; 赵萍
    • 摘要: 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温度升高对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APSIM模型,结合甘肃省定西旱作春小麦试验区定点连续监测的N_(2)O排放通量等数据,检验该模型模拟不同耕作措施下N_(2)O排放的适宜性,并对不同耕作措施下日最高、最低温在02°C范围内耦合变化时旱作春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进行模拟。结果表明:APSIM模型对不同处理下N_(2)O排放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归一化均方根差(NRMSE)最大值为0.17,决定系数(R^(2))最小值为0.80,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日最低温每升高0.5°C,最大增排幅度为2.41%;日最低温不变、日最高温升高会减少N_(2)O排放,减排效果表现为T>TS>NT>NTS,日最高温每升高0.5°C,最大减排幅度为1.68%。日最低温升高带来的增排效应大于日最高温升高带来的减排效应。
    • 叶志成; 宋曼娇; 尹威; 胡樾; 赵贺芳
    • 摘要: 通过构建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反应器,探究了生物炭的投加量对准好氧矿化垃圾床渗滤液中的COD_(Cr)、UV_(254)、NH_(4)^(+)-N和TN去除及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可以有效提高COD_(Cr)、UV_(254)、NH_(4)^(+)-N和TN的去除率,同时减少N_(2)O的排放,随着生物炭投加量的增加减排量增大,最大减排达到了34.08%。
    • 何梦秋; 温腾; 张金波
    • 摘要: ^(15)N稳定同位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壤、水体氮循环研究中,不同形态样品的^(15)N丰度是该类研究的关键数据。样品储存是实验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储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样品^(15)N丰度。以不同气态和液态样品为对象,研究储存容器、温度、时间、样品前处理等因素对样品^(15)N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气态样品,铝箔气袋稳定储存N_(2)O样品的时间很短,在第10天^(15)N丰度就明显发生变化;而螺口顶空瓶+丁基塞和钳口顶空瓶+丁基塞稳定储存时间可长达200 d左右。对于自然丰度的土壤浸提液,NO_(3)^(-)的^(15)N丰度在4°C和-20°C下可稳定储存10 d无明显变化,储存30 d则明显变化;而NH_(4)^(+)的^(15)N丰度在-20°C下可稳定储存60 d后才有明显变化,但在4°C下只能稳定储存10 d。对于^(15)N富集的土壤浸提液,NO_(3)^(-)的^(15)N丰度在稳定储存160 d后发生变化;但其NH_(4)^(+)的^(15)N丰度在-20°C下仅能稳定储存30 d,4°C下仅能稳定储存10 d。对于自然丰度的河水样品,其NO_(3)^(-)和NH_(4)^(+)的δ^(15)N值在4°C或-20°C下稳定储存10 d后均发生变化。储存条件会显著影响气态和液态样品的^(15)N丰度,这些研究结果为^(15)N稳定同位素研究中样品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 潘永宝; 姬涛
    • 摘要: 为促进生物脱氮过程中短程反硝化反应生成氧化亚氮,实现氮资源化的目的,介绍了硝化反硝化、短程反硝化的反应机理及短程反硝化反应常用的反应器,包括气提式反应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指出了短程反硝化反应生产氧化亚氮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氧化亚氮的富集机制,为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