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经验
护理经验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11917篇;相关期刊332种,包括医学信息、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全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与临床研究学术研讨会、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等;护理经验的相关文献由173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娜、刘正艳、原红等。
护理经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917篇
占比:99.08%
总计:112951篇
护理经验
-研究学者
- 李娜
- 刘正艳
- 原红
- 杨敏
- 赵秋月
- 丁永珍
- 丛美霞
- 于小琴
- 何丹丹
- 何兰珍
- 冯伟平
- 冯军
- 冯月亮
- 刘丽
- 刘华
- 刘召粉
- 刘娟
- 刘慧
- 刘玉荣
- 刘玉萍
- 刘素芳
- 刘红
- 刘群
- 刘艳
- 刘芳
- 刘萍
- 刘让
- 刘金花
- 刘颖
- 单淑珍
- 史冬芳
- 叶新梅
- 叶春燕
- 吕晓蕊
- 吴倩
- 吴友群
- 吴腊梅
- 周玉红
- 周玲坤
- 周舫
- 喻莉
- 姚菁波
- 姬秋风
- 孙万玲
- 孙小林
- 孙慧
- 孙瑞芳
- 孙艳
- 孙金英
- 宋雪青
-
-
蒋琴
-
-
摘要:
目的总结揿针埋针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经验。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完成关节镜清理术的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90例参与研究,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45例/组)。对照组在术后开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揿针埋针护理,两组均护理观察2周,对比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护理第1周、护理第2周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尤其研究组的这两周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减轻;护理期间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发生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存在差异。结论揿针埋针能有效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也可有效发挥镇痛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
-
任小瑜;
曹英娟;
何春艳
-
-
摘要:
目的分析1例PIK3CD基因突变致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APD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列举APDS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发现护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本次住院治疗、护理后,患儿腹围由之前的101.5 cm降至87.5 cm,咳嗽较前减轻,水肿消退,腹水明显减少,体重未减轻,患儿生存质量较前有所提高。结论PIK3CD基因突变致APDS为罕见遗传免疫缺陷病,护理参考资料较少,积累此类患儿的护理经验有助于患儿住院期间生存质量的提高。
-
-
侯璐蒙;
钟娟;
李汉斌;
屈敬婷;
黄霜霞
-
-
摘要:
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性湿肺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此类病例的护理难点,包括镇静镇痛的管理、创伤性湿肺的机械通气管理、克服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路等困难实施俯卧位通气、创伤患者的ECMO抗凝管理、皮肤护理、并发症观察等。ECMO应用于创伤性湿肺致ARDS及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患者有效可行,但ECMO的运行涉及多方面,护理难度较高,完善的监护技术、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是提高ECMO技术救治率不可缺少的因素,团队合作、目标化、精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护理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
-
-
李思源
-
-
摘要: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 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单克隆IgM为主要特征的惰性淋巴细胞肿瘤,临床表现高度异质,容易引起漏诊[1]。WM发病率为3/100万[2],症状型W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贫血相关症状如头晕、乏力及气短等是WM最常见的症状[3]。高IgM血症可以引起高黏滞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综合征、凝血功能异常及外周神经病变等[4]。最佳治疗方案还在探究中,化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方案,但化疗后护理问题特异性强,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此类患者的主要护理要点。某院于2019年7月26日收治了1例WM合并带状疱疹的患者,通过精心护理,现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
程菊云;
马廉亭;
华莎
-
-
摘要:
目的总结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误诊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因误诊从其他医院转入我院27例VHM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病人明确了病因诊断,经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VHM误诊病人病程相对较长,导致脊髓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做好术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正确及时进行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
梁俊佩;
郭丽琼;
涂蕾
-
-
摘要:
总结1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进行胫骨横向骨搬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联合多学科协作及制定护理方案,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实施多模式镇痛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术后护理,出院宣教。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避免了被截肢的风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已完全康复出院。
-
-
高立建;
袁晋青
-
-
摘要:
2022年5月8日,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心血管分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承办,《中国循环杂志》社协办的第一届远端桡动脉治疗研讨班线上线下同时举行。会议围绕《远端桡动脉介入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经远端桡动脉介入操作要点、临床应用、最新文献前沿、指南解读、护理经验、优秀病例等展开精彩讲座与讨论。
-
-
李瑞;
李杨
-
-
摘要:
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的作用下日益提升,临床各大科室日益广泛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目前,在临床各大疾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将护理缺陷查找出来,将规范的护理流程制定出来[1]。但是,现阶段,还较少有相关医学研究报道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效果[2]。本研究探讨了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受到优质护理的影响。
-
-
廖文玲;
周少碧;
邱俊霖
-
-
摘要:
目的 分析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2019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诱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性别以男性为主;发作季节以夏季为主;麻痹部位以四肢为主.51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有明显诱因,占52.5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导致21例,运动导致9例,饮料导致21例.4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为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占43.30%.经补钾治疗、健康教育等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救治成功.结论 临床应重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护理评估、治疗中护理及康复后护理,使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
-
李阳;
吴清叶
-
-
摘要:
"护理学基础"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营造真实、具体的情景,有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本文主要围绕"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中的优势分析"、"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实践路径"、"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中的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情景教学法,进一步优化护理学基础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情景中学习、思考、创新,积累丰富的护理经验,形成先进的护理思维。
-
-
陈丛兰;
邱春梅
- 《全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与临床研究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总结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验.rn 方法:观察32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严密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妥善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rn 结果:晚期血吸虫伴上消化道出血32例,经对症、抗病原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己病情好转出院.rn 结论: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
周若婵
-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总结7例床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的护理经验。rn 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施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39例,其中7例患者在心脏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使用PRISMA CRRT和M100血滤器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rn 结论:对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CRRT治疗,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维持稳定内环境,维持CRRT有效运转,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加强皮肤护理,有利于降低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死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