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湿肺
创伤性湿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14629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医疗装备、基层医学论坛、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新疆兵团医学影像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2006全国急危重病护理(厦门)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等;创伤性湿肺的相关文献由566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治强、刘洪波、吴冬梅等。
创伤性湿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4629篇
占比:99.95%
总计:514881篇
创伤性湿肺
-研究学者
- 丁治强
- 刘洪波
- 吴冬梅
- 寇文科
- 漆敬
- 贾晓玲
- 俞思伟
- 冯刚
- 卢体芳
- 叶晨
- 吴波猛
- 周建武
- 周鹏
- 姚中川
- 孔桂芬
- 季庆
- 宋杰
- 朱亚君
- 朱娅萍
- 李宏伟
- 李晓兵
- 李晶晶
- 李智明
- 李智梅
- 李衡
- 林万里
- 梁雄烈
- 沈锋
- 王健
- 王加风
- 王星君
- 王璞
- 童萍
- 罗前程
- 胡海鹏
- 葛香花
- 谢礼君
- 谢金兰
- 陈颖
- 雷晚红
- 韦军
- 马学强
- 高雪梅
- 丁善芳
- 万凌峰
- 万晓霞
- 上官俊
- 丘新才
- 丛鹏
- 乔聚义
-
-
侯璐蒙;
钟娟;
李汉斌;
屈敬婷;
黄霜霞
-
-
摘要:
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性湿肺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此类病例的护理难点,包括镇静镇痛的管理、创伤性湿肺的机械通气管理、克服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路等困难实施俯卧位通气、创伤患者的ECMO抗凝管理、皮肤护理、并发症观察等。ECMO应用于创伤性湿肺致ARDS及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患者有效可行,但ECMO的运行涉及多方面,护理难度较高,完善的监护技术、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是提高ECMO技术救治率不可缺少的因素,团队合作、目标化、精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护理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
-
-
张志武;
陈燕雄;
江晓波
-
-
摘要:
目的:总结急诊复合创伤性湿肺患者多排螺旋CT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复合创伤性湿肺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诊断、多排螺旋CT诊断,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并总结多排螺旋CT的临床表现.结果: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多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93.75%、敏感度90.00%、特异度96.00%、阳性预测值93.10%、阴性预测值94.12%,均高于X线诊断的80.00%、73.33%、84.00%、73.33%、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多排螺旋CT临床表现包括间质型13例、云雾型17例、弥漫实变型27例、节段实变型23例4种.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进一步提高急诊复合创伤性湿肺患者诊断结果准确性.
-
-
张超;
达晶;
杨智;
杨力涛;
贾永;
王军岐;
葛鹏;
沈锋
-
-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性湿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纤溶患者血清中NF-KB p65表达特点.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设为参考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2例轻微肺部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入院和治疗1周后,对比三组血NF-KB p65表达、纤维蛋白溶解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参考组和对照组血NF-KB p6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8.39%,67.74%和9.68%,观察组血NF-KB p65表达阳性率高于参考组和对照组(χ2=6.023,11.276),参考组高于对照组(χ2=9.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患者,具有血NF-KB p65表达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和凝血功能异常的特征.血NF-KB p65表达可作为评析患者肺部疾病进展和危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
-
尤汉萍;
张静芳;
焦惠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性湿肺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创伤性湿肺患者34例作为对象,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措施,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水平、VAS、HAMD、QO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34例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均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34例患者VAS、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QOL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创伤性湿肺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
吕志强;
凌春;
邱欣良
-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在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无创呼吸机,研究组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2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症状好转时间、肺部病变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中,可以缩短肺部病变吸收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
-
-
王晶
-
-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性湿肺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了3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X线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诊断主要包括叶段实质型、云雾型、弥漫型、间质型,四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16.67%、26.67%、23.33%.结论:创伤性湿肺患者进行X线检查,操作简单、有效、安全,能有效提高诊断的结果的可信度,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
王卫中;
丛鹏;
陈瑜
-
-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轻、重度脾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轻度组(Ⅰ级和Ⅱ级)48例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5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本情况(骨折部位、并发症和骨折数)和术后基本情况(肺部炎症、肺部膨胀不全、膈下感染、住院时间和胸腔闭式引流时间)的差异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双侧和单侧)、并发症(气胸、血胸和创伤性湿肺)和骨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轻度组的总并发症比率(6.3%)明显低于重度组(46.1%),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住院时间(16.23±2.67)d和胸腔闭式引流时间(8.51±1.52)d显著低于重度组的(20.14±3.11)d和(12.32±1.9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轻度组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重度组的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脾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受脾损伤程度的影响.按患者的脾损伤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
-
冷彦;
刘六平;
沈锋
-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NF-KB P65表达在创伤性湿肺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意义,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创伤性湿肺并ARDS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6例创伤性湿肺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入院时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NF-KB P65表达水平,将观察组按照预后进行分组,其中死亡、严重并发症纳入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良好组.并对凝血功能指标与血NF-KB P65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PT、APTT、TT、FIB、血NF-KB P6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PT、APTT、TT、FIB与血NF-KB P65表达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PT、APTT、TT、FIB、血NF-KB P65表达水平低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湿肺并ARDS患者,需要重视病情及预后观察、指标监测,对于预后不良高风险的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
-
-
-
-
黄志雄;
冯健宜
- 《2006山东国际神经外科学术论坛》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病例,以及采取的相应诊断治疗措施.结果:临床治愈15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救治该种合并伤的患者,尽早诊断、早期正确有效治疗,对降低伤残与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