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性能
抗滑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1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366011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石油沥青、山西建筑、广东公路交通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第七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等;抗滑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67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搏、吴传海、许新权等。
抗滑性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6011篇
占比:99.80%
总计:366758篇
抗滑性能
-研究学者
- 陈搏
- 吴传海
- 许新权
- 李伟雄
- 黄志勇
- 黄晓明
- 张肖宁
- 李善强
- 宋永朝
- 王柏生
- 董元帅
- 庄金平
- 张争奇
- 张定邦
- 李鑫
- 梁乃兴
- 梁军林
- 熊锐
- 王勇
- 王志祥
- 蒋天昊
- 蔡雪峰
- 邓星鹤
- 陈富达
- 任万艳
- 何建彬
- 侯芸
- 倪宝书
- 关宏信
- 刘奇
- 刘恒权
- 刘敬
- 吴少鹏
- 吴建涛
- 周沛延
- 孙杨勇
- 季节
- 尹昌宇
- 尹毅颖
- 崔培德
- 张久鹏
- 张亚飞
- 张礼
- 张艳红
- 张起森
- 张金喜
- 彭祝涛
- 徐晓龙
- 徐驰
- 曹志国
-
-
王勋;
梁勇;
陈搏;
罗传熙
-
-
摘要:
以SMA沥青路面为例,基于体积法设计不同骨架磨耗层路面,并采用不同PG等级沥青胶结料进行骨架约束;采用室内搓揉试验模拟行车作用,用压力胶片技术进行胎路接触界面测试,开展骨架稳定性对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摆式摩擦系数,采用接触应力分布集中度指标来表征路面有效抗滑性能更合理;搓揉试验表明,构造深度呈现单调递减衰减规律,级配骨架越强,对构造衰减有减缓作用;当骨架达一定程度,轮胎接触应力集中度增加并不明显,此时应关注混合料施工均匀性;采用PG82改性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应力集中度的衰减速度低于PG76改性沥青路面,高性能沥青胶结料也能提供良好的骨架约束;路表整体构造衰减幅度约为轮胎接触区构造衰减幅度2~3倍,沥青混合料骨架稳定性同样有利于提升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耐久性。
-
-
舒春建;
胡玉梅
-
-
摘要:
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根据新疆某公路工程项目已铺筑沥青路面的实体照片和实测模向力系数,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形理论研究沥青路面纹理分形维数与抗滑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室内试验探讨沥青路面纹理分形维数随车辆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沥青路面横向力系数的增大,路面纹理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分形维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初期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抗滑性能降低较快,后减小趋势变慢。
-
-
王志超
-
-
摘要:
对收集的预防性养护实体工程进行分析,结合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和稀浆封层技术自身的特点,通过比较实施措施前后的抗滑性能、轻微裂缝、坑槽、防渗水性能、结构强度、车辙、平整度等指标来全面地研究两项技术的适用性,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两项技术的决策矩阵,结果表明两项技术对路面结构强度和坑槽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但对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有明显的效果,也可以治理路面的轻微裂缝,而两项技术也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稀浆封层技术可以改善路面的车辙和平整度水平,而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却不能。
-
-
傅学宽;
迟旭;
张娟娜;
程辉
-
-
摘要:
为了确保车辆在公路上正常运行,建筑企业的施工部门应做好沥青路面的基础建设,在综合处理好沥青路面抗滑因素的基础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沥青路面的工程情况进行了概述;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变化机理进行分析,最后说明了环境因素、车辆特性对路面抗滑性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
-
张少波;
许斌;
杨志浩;
秦圆贺;
路凯冀
-
-
摘要:
抗滑性能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性能之一,而集料或沥青的特性会对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天然沸石添加剂的加入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含量的天然沸石添加剂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并通过汉堡车辙试验仪和摆式摩擦试验仪,分别研究天然沸石添加剂的含量对抗滑性能的影响,以及与温度变化和车辙荷载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添加天然沸石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可以降低混合料摆值对温度的敏感性,可以降低车辙荷载对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
-
-
李宇轩;
董元帅;
苑举民;
蒋天昊;
任万艳;
杨跃琴
-
-
摘要:
为研究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依据实际道路交通量参数进行室内模拟并检测路面抗滑性能变化情况。首先,室内成型与北京市怀柔区杨雁路路面类型和技术指标相同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其次,结合实际交通量参数利用MMLS3小型加速加载设备进行交通荷载模拟;最后,在不同测试周期下测试其抗滑性能。结果表明,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抗滑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服役一定时间后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趋于平缓,选用粗级配沥青混合料和高品质集料能提供较好的路面宏微观纹理,可有效改善路面抗滑性能。
-
-
于成
-
-
摘要:
公路路面的抗滑性能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采用在公路面层加铺超薄抗滑层的方法能够提高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能。文章通过对超薄抗滑层的沥青材料、集料填料以及级配设计进行研究,得到超薄抗滑层技术指标。以山东省某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对该公路段加铺超薄抗滑层施工过程研究,得到公路路面超薄抗滑层施工技术要点。
-
-
郑君
-
-
摘要:
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从原材料选用、级配设计、混合料拌和、混合料摊铺以及混合料碾压等多个维度重点研究了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同时对加铺施工后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能以及渗水系数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标准,显著提升了路面的路用性能。
-
-
谢俊;
胡猛辉
-
-
摘要:
在概述沥青路面抗滑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我国北方某地市数十条沥青混凝土道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现场测试过程设计,包括检测仪器的选用和检测过程的实施,并基于所采集的数据分析了路龄与路面点构造深度、平均构造深度、点动态摩擦系数的关系以及行车速度对路面点构造深度和点动态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检测系统检测过程简便,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可在我国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中推广应用。
-
-
武建民;
覃仲;
徐长春;
李少卿;
张恒聪
-
-
摘要:
为研究钢渣-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通过钢渣替换不同比例粗集料的形式,设计控制试验变量,制备AC-13钢渣-橡胶沥青混合料(AC-13 steel slag-rubber asphalt mixture,ASSAM),采用室内加速磨耗试验,研究了不同粗集料分维值的级配和不同钢渣掺量对ASSAM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滑衰减率研究ASSAM的抗滑性能衰减程度;采用指数模型研究了ASSAM的抗滑衰变规律;基于抗滑性能研究结果推荐了ASSAM最佳钢渣掺量。结果表明:ASSAM短期抗滑性能和长期抗滑性能良好;减小级配粗集料分维值或增加钢渣掺量对其抗滑性能均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但减小级配粗集料分维值的作用更加显著;ASSAM的抗滑性能随钢渣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其路用性能和体积安定性,推荐40%作为最佳的钢渣掺量。
-
-
厉业锋
- 《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抗滑指标单一,难以真实评价路面抗滑特性的问题,文章基于国内外路面抗滑模型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行车环境下路面的抗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采用多指标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抗滑模型能够较好模拟路面的抗滑行为,综合考虑路面因素和行车因素能够全面反映沥青路面的抗滑特性,采用多指标方法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
-
-
LIU Jia;
刘佳
- 《广西公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隧道路面抗滑性能不足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抗滑系数检测原理及方法,阐述了隧道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以广西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委见隧道等工程为例,对提高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相关处理措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取路面抛丸方式能较为明显地提高隧道路面的抗滑系数.
-
-
尤广华
- 《2016江苏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损失是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对云南省玉元高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现状的调查,分析该路段抗滑损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处治措施,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
-
-
厉业锋
- 《2015年度徐州市公路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抗滑指标单一,难以真实评价路面抗滑特性的问题,文章基于国内外路面抗滑模型分析,通过研究不同行车环境下路面的抗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采用多指标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抗滑模型能够较好模拟路面的抗滑行为,综合考虑路面因素和行车因素能够全面反映沥青路面的抗滑特性,采用多指标方法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方法是可行的.
-
-
WANG Zhixiang;
王志祥
- 《2019年五省一市二区公路交通技术论坛》
| 2019年
-
摘要:
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是表征路面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基于南沙大桥桥面铺装实体工程,首先采用高精度断面仪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平整度进行测试与评价,并建立了国际平整度指标IRI与连续平整度仪测试的σ的相关关系;然后采用激光纹理仪对铺装的构造进行测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基于灰度图对沥青路面施工的离析状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反馈施工质量控制,达到质量动态控制管理的目的.
-
-
-
LI Ping;
李平;
ZHAI Long;
翟龙;
ZHANG Chunxi;
张春喜;
ZHANG Yafei;
张亚飞
- 《第一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为掌握纳米TiO2涂层降解NO实际使用效果,建立了一套尾气降解效果室内评价方法,通过降解试验研究了载体粘结剂、分散方案、纳米TiO2掺量及磨耗作用对涂层NO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摆值和构造深度试验对涂层抗滑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TiO2颗粒能有效加速NO的降解,但载体粘结剂中基料成分对其降解效果有不利影响;涂层制备时采用合理的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及纳米TiO2掺量能改善其NO降解效果;纳米TiO2涂层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有不利影响,但添加金刚砂能使其恢复至初始水平,且对其NO降解效果影响不大;纳米TiO2涂层NO降解的使用耐久性较好,但抗滑耐久性较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