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氯离子渗透
抗氯离子渗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03730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南方农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首届全国沥青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等;抗氯离子渗透的相关文献由455位作者贡献,包括苏祖平、欧阳华林、代金鹏等。
抗氯离子渗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3730篇
占比:99.97%
总计:403860篇
抗氯离子渗透
-研究学者
- 苏祖平
- 欧阳华林
- 代金鹏
- 兰明章
- 叶青
- 孔德玉
- 李贞
- 王剑锋
- 王起才
- 程岚
- 丁华
- 丁铸
- 严军
- 于丽波
- 于飞宇
- 关素敏
- 刘强
- 刘志勇
- 刘登贤
- 叶小吁
- 吴溪
- 吴鑫
- 吴静
- 周梅
- 周畅
- 孙家瑛
- 宋健民
- 宋儒霖
- 崔素萍
- 张倩
- 张卫中
- 张娟娟
- 张敏
- 张水
- 强亚林
- 徐清忠
- 徐郡
- 施生祖
- 朱建平
- 李东旭
- 李乐民
- 李晓斌
- 李来波
- 李海南
- 李田雨
- 李秋义
- 李赛钰
- 李长太
- 杨泽宇
- 杨泽文
-
-
张波;
王起才;
代金鹏;
毕瑞枭;
何孟凯;
章鑫
-
-
摘要:
研究-3°C和标准养护环境下,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与单复掺形式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孔径分布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3°C养护环境下,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均不如标准养护的,且随着掺量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这与标准养护下的规律不相适应。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孔径分布与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也均不如标准养护的,但随着掺量的增大,混凝土孔径分布与抗渗性逐渐优化,这与标准养护下的规律相适应。中低掺量的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抗压性能方面较单掺粉煤灰或矿粉相比,没有显著的优化效果,但孔结构和抗渗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高掺量的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在抗压性能、孔径分布、抗渗性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
-
何琦
-
-
摘要:
抗氯离子侵蚀性是衡量海洋近岸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随着浙江省海洋近岸工程日益增多,通过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纤维等方法,提高改性混凝土的该项性能。在此,介绍了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原材料、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通过单掺纳米二氧化硅粉、单掺钢纤维和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钢纤维,拌制单掺纳米二氧化硅粉、单掺纤维和复掺纳米二氧化硅粉-纤维等改性混凝土,制备成直径100mm、高度50mm的圆柱形改性混凝土试件,测定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D_(RCM))。同时,分析了掺入各类掺合料后,改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
-
班克成;
段后红
-
-
摘要:
研究了废弃混凝土超细粉部分替代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渗透及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kg范围内,混凝土28 d碳化深度随着超细粉替代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0~40 kg范围内,超细粉替代粉煤灰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0~40 kg范围内,超细粉替代粉煤灰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当替代量为20 kg时,混凝土收缩最小,其180 d收缩率为325×10^(-6)。
-
-
周万良;
邓欢
-
-
摘要:
NaOH激发矿渣(NAS)具有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而硅酸盐水泥(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却较差。在PC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NAS砂浆能显著提高功能梯度混凝土(FG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浸泡在10%NaCl(质量分数,下同)溶液中84 d的FGC、NAS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深度分别只有11.0 mm左右和12.7 mm,而PC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深度则达到了36.7 mm。氮吸附试验表明,NAS砂浆中的孔体积和最可几孔径均大于PC砂浆。XRD试验结果表明,经10%NaCl溶液浸泡后,NAS砂浆和PC砂浆中都有Friedel盐生成。NAS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比PC砂浆好的原因是浆体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作用更大而不是孔径更细。
-
-
宋儒霖;
赵悟;
王东恒;
杨泽文;
陈阳
-
-
摘要:
采用振动台对新浇筑混凝土进行早期振动,分析早期振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混凝土凝结初期,振动对混凝土28d、56d抗渗性都有所提升,其中,28d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了26%,56d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了29.3%,而在凝结初期至终凝,振动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会产生不良影响,振动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明显低于静置组,同时,随着龄期增长,混凝土内部持续进行的水泥水化反应对振动产生的裂纹有一定修补作用,终凝后,振动对混凝土抗渗性基本没有影响。
-
-
赵志轩;
赵爽;
乔敏;
李贞;
王伟;
曾鲁平;
韩斌
-
-
摘要:
研究了废水泥浆对C30和C50混凝土抗冻性、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与抗碳化等介质渗透抑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的掺量范围内,随着废水泥浆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氯离子渗透与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废水泥浆提高混凝土7d抗碳化性能,降低混凝土中长期抗碳化性能;废水泥浆对C50混凝土介质渗透抑制性能的降低效果大于对C30混凝土的.
-
-
王耸
-
-
摘要:
通过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干燥收缩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不同掺量沸石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沸石粉降低了混凝土早期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而掺加10%沸石粉改善了混凝土后期内部结构,提高了其后期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沸石粉降低了混凝土干燥收缩性.
-
-
邱碧;
丁铸;
张松
-
-
摘要:
通过试验对PTB乳液水泥砂浆的表面憎水性能、吸水率、抗氯离子渗透、粘结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掺人PTB乳液能够提高水泥砂浆表面的憎水性能,降低水泥砂浆的吸水率,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掺入PTB乳液提高了水泥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和粘结抗折强度.
-
-
韦智友;
杨泽沛;
王凯星;
秦亚洲;
杨桄胜
-
-
摘要: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衡量其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氯离子扩散试验方法、氯离子渗透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最后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未来需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
-
宋儒霖;
赵悟;
王东恒;
杨泽文;
陈阳
-
-
摘要:
采用振动台对新浇筑混凝土进行早期振动,分析早期振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混凝土凝结初期,振动对混凝土28d、56d抗渗性都有所提升,其中,28d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了26%,56d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了29.3%,而在凝结初期至终凝,振动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会产生不良影响,振动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明显低于静置组,同时,随着龄期增长,混凝土内部持续进行的水泥水化反应对振动产生的裂纹有一定修补作用,终凝后,振动对混凝土抗渗性基本没有影响.
-
-
-
-
-
- 《2008年超高层混凝土泵送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纳米碳酸钙中间浆体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纳米碳酸钙中间浆体后,由于纳米碳酸钙可以填充混凝土的微细孔隙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明显增强。当掺入2%纳米碳酸钙中间浆体后,7天、28天和56天通过的电量比30%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分别下降28.6%、36%和33.9%,28天的碳化深度下降12.6%.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纳米碳酸钙后,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没有变化。
-
-
- 《“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08年
-
摘要:
磷铝酸盐水泥是一种新型胶凝材料,有自己独立的矿物组成.其主要矿物有新的三元磷铝酸盐化合物、铝酸钙固溶体、和磷酸钙,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磷铝酸盐(C-A-P-H)和水化磷酸盐(C-P-H)凝胶、铝胶(AH3)以及相应的水化结晶相.本文研究了磷铝酸盐水泥及其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磷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高早强特性,水化早期强度增进率大,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在同龄期下,相同水灰比的磷铝酸盐水泥净浆微孔体积小于硅酸盐水泥净浆,具有致密的微观结构.
-
-
-
-
孙家瑛;
上海大学
- 《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跨海大桥混凝土抗裂技术措施.经调查钢筋混凝土桥梁发现,现有的桥梁混凝土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虽然其本身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满足跨海大桥混凝土技术要求,但其开裂的风险随之大幅增加.因此,只有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抗裂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其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合成纤维可以使混凝土或砂浆减裂95﹪以上,并可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