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隙特征

孔隙特征

孔隙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65232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功能材料、煤矿安全、煤田地质与勘探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孔隙特征的相关文献由1414位作者贡献,包括唐书恒、赵迪斐、于炳松等。

孔隙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65232 占比:99.42%

总计:65613篇

孔隙特征—发文趋势图

孔隙特征

-研究学者

  • 唐书恒
  • 赵迪斐
  • 于炳松
  • 申向东
  • 蔺亚兵
  • 郭英海
  • 刘倩
  • 史淼
  • 朱炎铭
  • 李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冠霖; 郭英海; 赵迪斐
    • 摘要: 渝西地区是重要的深层页岩气潜力区。该文以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总有机碳(TOC)测试、X射线衍射、低温氮吸附实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等技术手段,通过对储层特征、沉积环境的系统研究,建立FHH分形模型,综合讨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层矿物组分脆性矿物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TOC平均值为2.84%,达到过成熟阶段;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及生物化石孔隙、溶蚀孔隙、粒间孔、晶间孔以及微裂缝。纳米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储集空间,孔隙的孔径集中于40 nm以下。分形特征明显,分形维数值为2.76~2.85,表明孔隙结构相对复杂,具有非均质性,部分样品表现为双重分形特征。将纳米孔划分为渗透孔隙和吸附孔隙,孔隙体积和平均孔径与分形维数负相关性,平均孔径越小,孔隙体积越小,分形维数越接近于3。
    • 车玉燕; 邹冠贵; 殷裁云; 曾葫; 佘佳生
    • 摘要: 煤及煤层气开发中的异常高压现象会对资源开发带来危险,从而威胁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本文选取云南雨汪煤矿的6个煤样,联合CT扫描技术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方法,分析测试得到超压煤样孔隙半径、孔喉半径、孔容-孔径微分分布的孔隙特征参数;基于Gassmann模型的机理,推导了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干燥及饱和超压煤样孔隙体积模量。结果表明:雨汪煤矿超压地层煤样孔隙率偏大,可达到10%,孔隙形状主要为球形和柱体,孔隙大小以介孔为主。干燥煤样的纵横波速度随围压的施加呈非线性增加。饱和煤样孔隙体积模量随围压的增加而变大,围压相同时,孔隙体积模量在水饱和度大于90%时迅速增加。
    • 尤英锋; 张洪
    • 摘要: 本文通过红粘土电镜资料研究贵州红粘土微观结构,印证了其微结构是复杂的二重空间结构,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贵州七个地区1858组土工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红粘土的孔隙性指标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及深度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得出贵州红粘土孔隙性指标在水平横向的总趋势为由西向东逐渐减小;水平纵向孔隙指标北部由北向南孔隙指标呈现减小趋势,南部由北向南孔隙指标亦呈现减小趋势;而在剖面深度方向孔隙性指标由上至下呈增大的趋势。
    • 王佳蕊; 宋金民; 刘树根; 范建平; 黄士鹏; 李立基; 金鑫; 冯宇翔; 王俊柯; 王杉杉
    • 摘要: 川东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为中缓坡—深缓坡沉积,近期在该套非常规致密灰岩储层内取得了勘探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和核磁共振等,对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的微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茅一段的岩石类型有泥晶生屑灰岩、泥质泥晶生屑灰岩、含泥泥晶生屑灰岩以及含生屑泥晶灰岩等,平均孔隙度为1.57%,平均渗透率为0.113 mD,为低孔低渗储层;2)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滑石收缩孔(缝)、有机孔及裂缝为主;3)孔隙形态呈三角形状、长条状,孔径为1.5~1.8μm,平均孔径1.725μm,平均孔隙面积为2.764μm2,孔隙数量关系为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生屑灰岩>泥晶灰岩;4)孔隙体积与石英含量、黏土矿物含量以及TOC呈正相关。研究认为,有机碳丰度、石英丰度和滑石丰度共同控制了川东地区茅口组一段储层微孔的发育。
    • 孔德成; 孙治国; 贾方方
    • 摘要: 为有效降低黄土地区遇水产生的湿陷性,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对黄土湿陷性进行研究。首先对MICP处理前后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湿陷系数进行评价,然后利用CT扫描技术分析MICP改良后的黄土微观特征,进一步探究MICP改良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MICP处理后的黄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提高,最高可达150 kPa,黄土湿陷性有效降低;随着胶结液浓度不断增加,碳酸钙生成量持续增加,但在胶结液浓度大于1.25 mol/L时,碳酸钙生成量呈下降趋势;改良后黄土试样的孔隙率、孔隙等效直径等指标均降低。
    • 白通; 赵卫卫; 慕尚超; 席家辉; 段逸飞; 杨天祥; 李富康
    • 摘要: 为了提高对延安地区西南部长7段页岩储层孔隙空间的认识,以长7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岩相划分及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的表征。首先,基于矿物组分和有机质含量建立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明确延安地区西南部长7段页岩发育硅质页岩、高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页岩、高黏土质混合页岩、匀质混合页岩5种主类岩相,在此基础上,对长7段页岩岩相纵向展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7段具有“两硅夹一黏”的岩相展布特征。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N_(2)和CO_(2)吸附等分析测试方法对长7段不同页岩岩相的孔隙类型、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硅质页岩和高硅质混合页岩多发育粒间孔、粒内溶孔和层间缝,黏土质页岩和高黏土质混合页岩多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和粒内溶孔,匀质混合页岩多发育粒间孔缝;②长7段页岩孔隙形态以平板狭缝形和楔形为主,其中黏土质页岩发育更多狭缝形孔隙,孔隙连通性最差;③页岩的介孔是孔容和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宏孔是孔容的次要贡献者,微孔是比表面积的次要贡献者。
    • 王立强; 胥珊娜; 王海丽; 张于胜; 白光珠
    • 摘要: 烧结式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比容量相比传统腐蚀箔有较大提升,但铝粉粒径对烧结式阳极箔在不同化成电压下电性能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粒径高纯铝粉和光铝箔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浆、涂布、烧结等过程制备烧结箔。对不同粒径铝粉的烧结箔横截面中孔隙尺寸、数量、形状及分布等特征进行表征和统计计算,并借助孔隙理论模型特征计算结果,优化出不同化成电压下烧结箔取得最大比电容的铝粉粒径。结果表明:随粉末粒径增大,理论预测比电容变化规律与实际测量比电容变化规律一致;在200,300,500 V化成电压下,理论优选铝粉粒径分别为2.9,3.3,3.7μm,理论铝粉粒径与实际使用铝粉粒径偏差小于10%;与传统腐蚀箔相比,相同化成电压下烧结箔的比电容提升了至少10%。因此,合理选择特征粒径铝粉有助于烧结箔在不同化成电压下获得更高的比电容。
    • 刘立航; 胡海燕; 王士跞; 王涛; 詹思媛
    •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以吐哈盆地沙尔湖煤田的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显微组分分析、工业分析、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的测试结果,利用Frenkel-Halsey-Hill(FHH)模型计算煤岩孔隙的分形维数,以期明确该地区煤岩的分形特征与含气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吐哈盆地沙尔湖煤田煤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_(o))小于0.65%,属于低阶煤;采用FHH模型在相对压力分别为0~0.5和0.5~1.0的吸附特征差异得到分维数D_(1)和D_(2),沙尔湖煤田煤岩的D_(1)为2.505~2.680(平均值为2.578),D_(2)为2.505~2.604(平均值为2.565),表明该煤田煤岩的孔隙表面较为粗糙,孔隙结构较复杂;D_(1)与兰氏体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兰氏压力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D_(2)与兰氏体积、兰氏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仍然不够明显。沙尔湖煤田煤岩孔隙结构的分布和孔隙类型同时影响着煤层气在煤体孔隙中的运移。
    • 王剑; 袁波; 刘金; 李勇; 李二庭; 马聪; 张宝真
    • 摘要: 以岩性特征差异对混积岩储层孔隙成因的影响作用为主线,从岩石组构与颗粒堆积学的关系角度分析孔隙的成因和特征。研究认为:(1)基于水动力条件、矿物组合和岩石结构特征,并以碎屑颗粒、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三端元作为划分依据,芦草沟组“甜点”岩性主要有凝灰质砂屑云岩、凝灰质长石岩屑粉细砂岩、凝灰质云屑砂岩及凝灰质云质粉砂岩。混积岩主要为母源混合成因,并且垂向上各类型混积岩层可互层叠置而形成相缘混合。(2)基于颗粒的球形堆积模型,当碎屑颗粒含量低于52.4%时,孔隙度随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碎屑颗粒含量达到52.4%时,如果碎屑颗粒含量继续增加,粒间孔隙将大量出现,孔隙度将快速增大,逐渐演变为常规的砂岩储层。(3)根据碎屑颗粒、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三种端元组分与孔隙类型的关系,芦草沟组混积岩的孔隙类型可以划分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凝灰质砂屑云岩、凝灰质长石岩屑粉细砂岩的孔隙类型以颗粒支撑的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而凝灰质云屑砂岩及凝灰质云质粉砂岩以晶间孔较发育为特征。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发育主要受碎屑颗粒组分含量控制,易溶碎屑组分含量及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改善作用。
    • 叶禹; 李柯然; 杨沛广; 李立基; 罗贝维; 宋金民; 段海岗; 夏舜; 张庆春
    • 摘要: 上白垩统Mishirif组是阿联酋东鲁卜哈利盆地主要的产油层,目前对Mishrif-1段和Mishrif-3段储层孔隙特征差异的研究较为薄弱。在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气测、压汞及核磁共振测试的基础上,对Mishrif组储层储集空间、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储层的相控特征以及Mishrif-1段和Mishrif-3段的差异。结果表明:①Mishrif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亮晶厚壳蛤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粒内溶孔、粒间孔、铸模孔、生物体腔孔和晶间溶孔为主,属孔隙型储层。②Mishrif组储层具有明显的相控特征,优质储层集中在Mishrif-1段生物礁和生屑滩微相,Mishrif-3段厚壳蛤礁滩和生屑滩微相,平均孔隙度高于20%,平均渗透率大于100×10^(-3)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③Mishrif-1段生物礁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锯齿型,孔隙为大孔径生物体腔孔,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3段厚壳蛤礁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双峰锯齿复合型,铸模孔、生物体腔孔发育,同时发育一定的粒间溶孔,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1段生屑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双峰锯齿复合型,铸模孔、粒间溶孔同时发育,束缚水饱和度低;Mishrif-3段生屑滩微相压汞曲线为斜线型,核磁共振曲线为锯齿型,孔径分布不集中,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溶孔为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