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废弃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4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244335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河南建材、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八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换届会、2016第十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16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第七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等;废弃混凝土的相关文献由247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波、尹小林、王圣程等。

废弃混凝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4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4335 占比:99.79%

总计:244847篇

废弃混凝土—发文趋势图

废弃混凝土

-研究学者

  • 吴波
  • 尹小林
  • 王圣程
  • 姜慧
  • 张日华
  • 李秋义
  • 胡曙光
  • 禄利刚
  • 赵新宇
  • 何永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汤积仁; 姚奇; 章文峰; 卢义玉; 张洋凯; 汪壘
    • 摘要: 基于砂浆与骨料不同抗冲击特性,提出逐级递进射流冲击破碎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方法,通过开展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实验及再生骨料性能测试试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逐级递进射流冲击破碎废弃混凝土分离骨料方法能高效分离骨料与砂浆;与机械破碎法相比该方法制备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含量显著下降(降低约80%),表观密度略有增加(增加约5%),吸水率显著降低(降低约75%);制备的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都达到再生骨料国家I类标准。
    • 赵世颖; 李滢; 代大虎; 樊耀虎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掺量、矿物掺合料复掺作用、引气剂含量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电镜扫描、压汞法、Rapid Air等手段来分析混凝土微观结构变化与其抗冻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当水胶比为0.35,混凝土中单掺30%再生微粉时,其抗冻次数可达175次;加入0.03%引气剂并同时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后,混凝土内部含气量增加,气泡间距系数减小,混凝土的气孔结构明显改善,混凝土可以经受300次冻融循环作用仍不被破坏。
    • 徐长伟; 葛毅云; 杨军彩
    • 摘要: 废弃混凝土在破碎制备再生骨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粒径在0.16 mm以下的细小颗粒,称为微粉。这些微粉主要为混凝土中硬化的水泥石破碎时形成的,其具有一定的活性。将废弃混凝土微粉进行再生利用对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从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掺量和粒度等级角度研究了对胶砂试块强度的影响,以期指导工程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再生微粉细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胶砂试件3 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28 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呈现递降的趋势,当再生微粉掺量为10%时,可有效提高胶砂试件的早期强度,综合考虑对各龄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佳掺量为10%;当再生微粉掺量为10%时,对于50~160、5~50、<5μm这3种不同的粒度等级的再生微粉,粒径<5μm的活性高,有利于提升胶砂试件的强度。
    • 黄艳; 周康; 王诚; 易臻伟; 王涛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来自于城市拆迁带来的废弃混凝土高达数亿吨。近年来,废弃混凝土的碳酸化再生利用由于其高效的碳封存能力和材料强化效果,成为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前沿。从技术原理、再生机制、再生性能三个方面对废弃混凝土碳酸化再生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在我国开发CO_(2)矿化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建材行业的低碳技术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王瑜玲; 潘云峰; 王春福
    • 摘要: 为了考察废弃混凝土粉末、水泥与粉煤灰三种胶凝材料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五种不同胶凝材料比例下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结果表明: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中水泥比重越高,抗碳化能力越强;⑵当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相同时,掺加废弃混凝土粉末的碳化性能比掺加粉煤灰的差;⑶当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灰与废弃混凝土粉末的比例为2:1:1时,碳化性能与不使用废弃混凝土粉末时相近;⑷根据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结果,建立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经验证,计算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贴合度高。可见虽然废弃混凝土粉末的使用会削弱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但在合理的比例下这种不利影响会减弱,为废弃混凝土粉末在自密实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肖建庄
    • 摘要: 垃圾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正逐渐成为一种绿色新时尚,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如废弃钢铁、铜、铝、铅等金属可经回炉冶炼进行再利用;废弃橡胶、塑料、纸、玻璃、木材等原料经加工后也可实现再利用;混凝土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工程拆除后能否实现再利用呢?科学解决这个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废弃混凝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垃圾,在我国,其每年的排放量达亿吨级。
    • 孙洪浩; 刘红梅; 郭容; 张健; 朱晨辉
    • 摘要: 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及再生微粉,采用静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再生混凝土免烧砖,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为优化指标,分别对制砖成型工艺与养护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强度随着成型压力和蒸汽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强度随着压制速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最佳成型压力为15 MPa、压制速度为0.6 mm/s、蒸汽养护温度为80°C、养护时间为16 h。在此生产条件下,再生混凝土免烧砖的28 d抗压强度为12.1 MPa。
    • 孙宇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高明大桥至富龙大桥公路工程中对部分破损严重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和部分旧桥梁结构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筛分,将混凝土块分成混凝土细料、中料、粗料等,筛分出来的石料可利用至再生水稳施工及各种碎石垫层施工。该措施不仅降低了废弃混凝土的出运及处理费用,还能将再生料利用起来,减少碎石购进的费用,大幅节约了工程成本,减少材料浪费,有效保护环境。
    • 刘逢涛; 周晓雨
    • 摘要: 废弃水泥混凝土的处理与有效利用已成为我国基础建设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测试了再生粗集料、细集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再生集料应用于碎石垫层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得出了干密度、抗压强度与压实次数的关系,对再生集料应用于公路工程碎石垫层的施工过程控制提出了关键意见。
    • 王林
    • 摘要: 废弃混凝土是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通过锤击、碾压、筛分等一系列工序形成再生骨料、再生水泥,可配置成再生混凝土,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资源,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还能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文章以建筑废弃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其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必然性以及主要来源,说明了其资源化循环利用的要点及优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