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热通量

感热通量

感热通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014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8年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主要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等;感热通量的相关文献由567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世华、张强、刘树华等。

感热通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1.6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10141 占比:98.15%

总计:10332篇

感热通量—发文趋势图

感热通量

-研究学者

  • 吕世华
  • 张强
  • 刘树华
  • 刘辉志
  • 周明煜
  • 奥银焕
  • 张述文
  • 李栋梁
  • 王介民
  • 何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钦; 高阳华; 黄静; 高松
    • 摘要: 基于通量观测、邻近自动气象观测站和ERA5-Land再分析数据,结合重庆西部暴雨个例,讨论了重庆山地通量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对通量观测在2019年度的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通量站与邻近气象站有相似的气象背景,通量观测相对于ERA5-land再分析资料更能反映出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在降水期间的时间演变情况,该数据是可靠的,通量站的降水量可以用邻近站点平均降水量代替.(2)三种通量及其增量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均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其中动量通量与降水和风速为正相关;感热和潜热通量与温度、风速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槽上站的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增量与局部降水为负相关,这些特征均表明通量观测可以用于该次暴雨研究中.(3)感热、潜热通量的季节和月变化特征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地面对大气主要表现为加热和蒸发作用,动量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明春季湍流运动最强而秋季最弱;潜热和感热通量的日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峰型,即白天以增温和蒸发为主,夜间以冷却和凝结为主;动量通量的日变化也以单峰型为主,即白天湍流活动较强,夜间相对较弱,只有金佛山站在春夏秋三季表现出双峰型,即在夜间也有会出现湍流活动增强的情况.
    • 邹海波; 张述文; 张卫东; 汪兰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1.67 km),按照4种常用边界层方案和5种常用陆面过程方案的线性组合构建了20组试验,对2015年8月13日02:00-09:00的鄱阳湖湖效应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湖效应降水对边界层方案和陆面过程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20组试验中T8(MYNN2边界层与Noah陆面)、T10(MYJ边界层与RUC陆面)、T11(QNSE边界层与RUC陆面)、T13(YSU边界层与Noah-MP陆面)和T16(MYNN2边界层与Noah-MP陆面)组合较好地模拟了此次鄱阳湖湖效应降水过程,模拟回波与实况回波的TS评分接近或超过0.4;T3(QNSE边界层与TD陆面)、T15(QNSE边界层与Noah-MP陆面)和T19(QNSE边界层与PX陆面)几乎没有模拟出湖效应降水的信号,TS评分小于0.03,其他试验模拟的湖效应降水过程明显偏弱或偏南.MYJ和MYNN2边界层方案,RUC和Noah-MP陆面过程方案能较好地模拟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信号.对不同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模拟性能较好的试验(T10、T11和T13等)主要是因为成功地模拟出了有利于湖效应降水发展的感热、潜热通量和10 m风;模拟性能较差的试验(T19等)则未能模拟出有利的感热通量和10 m风(感热通量加热和10 m风辐合有利于激发边界层内的上升运动).
    • 崔万晶; 侯巍; 杨睿智; 赵云杰
    • 摘要: 【目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碳水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有重大影响,然而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过程的了解仍很有限,本文在北方城市森林开展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机理研究,对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林水分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涡度协方差观测法,探讨了201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各表面能量组分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控制能量分配的主要生物物理因子。【结果】全年日均净辐射通量(Rn)为133 W/m2,日均感热通量(H)为23.6 W/m2,日均潜热通量(LE)为26.9 W/m2。波文比(β=H/LE)为0.88。在非生长季,感热通量大于潜热通量,在生长季开始,潜热通量逐渐超过感热通量,占据主导地位。Priestley-Taylor系数(α系数)、冠层导度(gs)和解耦系数(Ω)都与土壤含水量(VWC)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正相关的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VPD)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β与VWC、VPD和NDVI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VWC和VPD通过影响冠层导度,控制潜热通量及能量分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能显著降低生态系统冠层导度,从而降低潜热通量,影响能量分配。此外,为提高潜热通量比例,最大化城市绿地的降温功能及其价值,在冠层构建期和生长季干旱期进行一定程度的灌溉是一项合理的用水管理措施。
    • 刘珂; 安智伟; 刘吉峰
    • 摘要: 为了给黄河凌汛期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利用气象、水文等观测数据和水气界面热量平衡方程,对黄河内蒙古河段冷空气活动特征、首凌前期水体失热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11—2019年首凌前期水气界面的热量交换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9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冷空气过程发生频次约为65次/a,其中寒潮发生频次约为7次/a;首凌约97%发生于冷空气过程中,这些冷空气有33%属弱冷空气、37%属寒潮,首凌当日的冷空气过程从弱冷空气过程向强冷空气过程过渡;1971—2019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平均首凌日期为11月18日,2011—2019年平均首凌日期较2000年以前推迟6.6 d,首凌前期河道初始水温上升对首凌日期具有明显延迟作用;2011年以前首凌前期水气界面总感热通量与过程径流总量显著正相关,2011年以后二者关系显著减弱,同流量条件下河道水温由5°C降至0°C的水气界面感热通量异常偏大,沿岸土壤温度梯度减小、冷空气活动频繁和地表风速显著加快是首凌前期水气界面感热通量异常增大的原因.
    • 刘毛毛; 王卓军
    • 摘要: 近地面风作为可直接利用的风能来源,研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地表能量传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对陆地表面风速有重要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能够找出其关联的特点,对研究近地面风速和能量传输过程都具有意义。本文对1979~2018年中国区域内的近地面风和2005~2012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能量水分循环资料同化数据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全年与四季的近地面风速有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且风速等级差异很大,以软风为主。轻风和微风所控制的区域存在较强的季节变化。全年与四季的近地面风速年际变化明显,都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全年和春、夏、秋三季平均近地面风速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减弱是一种突变现象,冬季平均近地面风速无突变点。中国区域的森林下垫面地表能量传输较强,森林和草地下垫面的能量传输主要以潜热通量贡献最大,而沙漠下垫面则主要通过感热通量贡献。
    • 饶志娟; 刘熙明; 汪如良
    • 摘要: 利用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鄱阳湖东岸70 m铁塔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风、温度、通量足迹的分布,重点分析了湍流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夏季主要以南风、西南偏南风和东南偏南风为主,冬季风向多变,主要以西北风、西北偏北风等偏北风为主.秋季风速较强,春季次之,夏季最小.通量足迹在南、北方向密集,在西南和东北方向稀疏.2)动量通量表现为夏、秋季较大,冬、春季较小.感热通量表现为秋季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秋季整体的变化幅度都较大,夏季整体较小.潜热通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潜热通量夏季整体的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整体较小.3)随着下垫面粗糙度的增大,摩擦速度和动量通量显著增大.潜热通量与水的相变密切相关,来自湖面的潜热通量较大,而来自陆地的较小;感热通量与大气稳定度有关,在稳定状态时为负,在不稳定状态感热通量显著增大.
    • 黄山; 王田田; 张文煜; 罗汉; 刘莹; 杨瑞鸿
    • 摘要: 利用ARPS和WRF两种数值模式,在夏季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进行连续一个月的模拟分析,采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的观测资料和榆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探空资料作为验证资料,对比两种模式的模拟能力,选取其中一个典型晴天个例,分析感热通量及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RPS和WRF都能够模拟出感热通量的变化情况,但是,ARPS模式对于边界层高度特征的模拟能力较差,WRF模式(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情况与实际的较为接近;白天对流边界层高度与感热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白天对流边界层高度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感热通量的变化;白天对流边界层高度可达2100 m,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约为400500 m;白天对流边界层的发展经历初始抬升快速抬升稳定抬升3个阶段,衰减经历逐渐衰减快速衰减稳定边界层3个阶段.
    • 邹旭东; 蔡福; 李荣平; 米娜; 赵胡笳; 王笑影; 张云海; 汪宏宇; 贾庆宇
    • 摘要: 为揭示中国北方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热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变化响应和能量平衡过程特征,利用榆树市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站2015年、2018—2019年水热通量观测数据,分别对榆树市玉米农田水热通量的小时、日、月份、年际变化特征,潜热通量(Fl)、感热通量(Fs)受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影响,土壤含水量、水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各年份Fl、Fs和降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得出各变量的季节分布和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还对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土壤热通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能量平衡中各项能量的季节变化、日变化,以及能量闭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热通量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峰值出现在正午,其中Fl为229.2 W·m?2,Fs为148.0 W·m?2.潜热年变化呈单峰型,显热年变化呈双峰型,Fl、Fs最高值分别为114.3、51.7 W·m?2.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和水热通量相似,但是净辐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土壤热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Fl的年变化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Fl和Fs对降水过程都有显著的响应,Fl对降水的反应更加敏感,而连续的降水对Fs有阻碍作用.各种能量项的平衡分析呈现能量不闭合现象,同时能量不闭合情况表现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夏季好于冬季,白天好于夜间.7月平均能量闭合比率达到83%,9月白天的能量闭合度达到89%以上.
    • 强久卓玛; 罗桑曲珍; 格桑次旺
    • 摘要: 文章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1998年加强观测试验期(IOP)的数据,计算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即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λE、土壤热通量G0,以及分析地表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变化情况特征,研究藏北高原的地表辐射收支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都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且在不同时期它们的日变化大致都呈现正态分布,感热通量在季风前达到最大值,潜热通量在季风中达到最大值,土壤热通量在季风前达到最大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