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6-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沈阳观象台(早期为奉天观象台)最早建于1887年,到2002年已历经115年(如果从有气象仪器的1905年算起,到2005年为100周年).1887-1898年基督教传教士初建观象台.基督教于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英国长老会从清咸丰二年(1852年)派传教士来辽宁布道.1887年1月在沈阳大沟魁星楼始建观象台.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以及天气现象等项目.于每月末将整理好的数据报表寄送上海总教区.这就是沈阳市最早用仪器进行观测的观象台.当地百姓起名为"听雨巷",即今沈阳乐郊路"现代家园"内.1895-1904年清朝海关观象台.清咸丰四年(1854年)6月29日,英、美、法3国领事强行与上海海关监督签订中国海关"聘"用外人税务司的协定.从此中国关税便操纵在帝国主义手里.清光绪五年(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受台风袭击,损失严重.上海租界工部局以此为借口,由税务司出面"协助"清政府在关内和东北沿江、沿海一带设立海关测候所,并委托徐家汇观象台统一管理观测业务,负责收集各地情报资料、发布天气预报,主要为帝国主义海运服务.1905-1907年日本中央观象台建立奉天第八临时观测所.日本文部大臣于1905年5月指示在沈阳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附属地设第八临时观测所,地址选在奉天造币厂(今大东区六一五厂西侧),建立了观测场,每日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降水及天气现象.当地百姓把这条街起名为"天气胡同".沈阳有正式气象记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08-1915年日本关东厅奉天测候所.1905年9月,日俄战争刚一结束,日本政府不等清政府承认《朴茨茅斯和约》,就急忙于10月18日作为战胜沙俄实行军政统治的殖民机关,成立了关东总督府.将所有在战时设立的观测所移交都督府,改称测候所.为了便于管理,将奉天测候所由大东区"天气胡同"迁到日租界内,即现沈阳南京街中国医科大学南侧消防队院内,继续进行常规气象观测.1916-1929年奉天测候所.因日租界消防队扩建,原址已不适应气象观测的需要,故又把测候所搬到日本神社(现今为沈阳八一俱乐部)院内进行气象观测.1916年1月迁移到奉天两塔大街,设奉天支所,后改为奉天观测台等.1930-1952年奉天管区气象台.1930年日本在我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关东厅及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东北的目的,就在中山公园的东北角建立了奉天观测所.1944年伪满洲国交通部第55号令,成立奉天管区观象台,共管辖辽宁省、吉林省北部、承德地区、内蒙古东部等22所台站的行政及业务.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观测工作一度中断.1948年2月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接收沈阳观象台,恢复了业务工作.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东北军区气象处接管沈阳观象台,纳入部队建制.1953-1986年沈阳中心气象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在原沈阳观象台的基础上成立东北气象台,后又改为中央气象局沈阳中心气象台.于1954年1月迁移到沈河区南塔街五里河子5号,先后由东北气象台、沈阳中心气象台管理.观象台改为股级建制.1960年8月迁移到沈河区文化路2段2号,先后由辽宁省气象台、沈阳市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局管理.1987年至今沈阳观象台.1990年1月观象台从喧闹的市中心迁移到以浑河相隔的浑河南的东陵区五三乡浑河堡村新址,移交给沈阳市气象局管理.于2006年1月迁移到浑南新区南屏东路5号,更名为沈阳国家气候观象台.从2004年12月24日起,开展新旧址的对比观测;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展观测业务.观象台更名为沈阳国家气候观象台..一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使沈阳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到了今天,成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东亚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的特殊性而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异常常导致我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发生,这些气候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研究东亚季风的成因以及各种外部强迫因子对它的影响,对提高预测气候灾害的水平,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大家知道,季风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大气环流现象,东亚大陆东邻西太平洋,南部是中国南海,不仅存在东西向的海陆热力对比,同时还存在南北向的热力差异,大量的研究发现东亚近海海温异常能够较快地对东亚夏季风及其降水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因而研究东亚近海海温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对提高东亚气候灾害的预测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研究都侧重于东亚近海海温在异常情况下对东亚季风及其降水的影响,而很少研究东亚近海海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文利用P-σ九层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并研究东亚近海海温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和计算枝术迅猛发展,发展高精度高分辨数值模式,巳成为各国数值预报研究的共同努力方向.然而提高分辨率,不是简单地缩小网格就可达到预期目的.研究表明,在目前模式水平上继续提高分辨率,还是否有明显收益,采用全隐式方案是保证之一.因此,发展全隐式模式,巳成为模式发展的一个前沿课题。
  • 摘要:人们在酷暑难熬的天气中,不断地发出埋怨声,气象台最高气温预报是38度,明天又是38度,何止38度?这种天气起码有40度.人们为何感觉到如此高温难耐呢?本文就体感温度问题作一介绍。
  • 摘要:当稳定的气流越过不规则的下垫面时,起伏不平的地形可能激发出向上传播的重力波,这些波动能把相当大的水平动量传输到波动被吸收或耗散的区域.因此,在全球数值预报系统模式中,需要很好描述这种由地形造成的动量传输过程;否则将使风场的模拟出现误差.所以,重力波拖曳程序模块是全球数值预报系统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 在新一代全球中期与区域中尺度同化预报系统(GRAPES)中,按照模块化、标准化的程序要求,开发引进了ECMWF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填补了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中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的空白.ECMWF模式的重力波拖曳方案表示由于稳定层结气流过山地时激发的次网格尺度重力波引起的动量输送.该方案最早提出的是Palmer.后来Baines和Palmer等人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引进了非流线形体动力学的原理;F.Lott and M J Miller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部分改进. 实际预报效果检验指出,新一代全球中期与区域中尺度同化预报系统(GRAPES)对全球形势预报已经表现出较强的预报能力.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表明,GRAPES在增加重力波拖曳物理过程后,全球形势预报的准确率和模式运行的稳定性都比原GRAPES系统有所提高,表现出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摘要:运用新建立的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2的离线耦合模式系统对欧洲地区地面和对流层臭氧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欧洲地面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系统除了对德国Hohenpeissenberg站地面O3浓度略微高估和荷兰Kollumerwaard站地面O3浓度有些低估外,能基本上再现Hohenpeissenberg站地面O3浓度夏季最大值和冬季最小值以及Kollumerwaard站地面O3浓度春季最大值和冬季最小值的季节变化特征.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由于所在地区的源强较强,因此由光化学作用生成的O3是Hohenpeissenberg站地面O3浓度夏季最大值的主要贡献者,Kollumerwaard站地面臭氧浓度春季最大值则由光化学作用和来自平流层臭氧的输送共同促成.两个地面站所表现出来的冬季最小值则是由惰性的光化学作用和相对较弱的平流层臭氧贡献共同造成.同时,该模式系统也能较好地再现上述两个站点地面一氧化碳的浓度大小和季节变化特征,尤其对CO浓度较为显著的夏季最小值特征均有较为成功的模拟.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德国Lindenberg站和芬兰Sodankyla站臭氧探空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系统能较为成功地再现观测站所在地区对流层O3的大小和垂直梯度特征,尤其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上述两站秋季对流层中部O3浓度的大小,但对冬春两季对流层上层尤其是靠近对流层顶附近地区O3浓度的模拟有不同程度的高估现象,而对夏季对流层中部地区的模拟则呈现低估趋势,主要原因可能和模式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春季节对流层顶附近较低的垂直分辨率以及模式在处理平流层O3方面所采取的气候平均态"观测"值有关.同时,模拟结果也能够基本上反映出欧洲地区对流层O3浓度随季节、纬度和高度的变化特征,对德国Hohenpeissenberg站和挪威Ny Alesund站对流层上层O3浓度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观测值.研究结果表明,MOZART-2和CAM2耦合模式系统对欧洲地区对流层O3和CO浓度的大小和分布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这为进一步运用该模式系统探讨欧洲污染排放物对亚洲的输送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摘要:在NECP数据库中挑选同步因子与崇左市逐站、逐日最高、最低温度作相关分析,挑选出可直接在MICAPS中读取的与温度相关好的9个物理因子(低层到高层),建立模糊聚类预报模型、模糊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及主成分降维分析预报模型.建立逐日最高、最低温度数据库,采用PP法,即基于认为数值预报完全正确的前题下,计算机从MICAPS中自动读取高相关因子,预报模型对崇左市逐站温度寻找相似日并计算输出24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值.最后对这三个预报模型的结果重新进行权重系数分配,建立逐站温度精细化客观预报系统,经过客观预报系统处理后,直接输出预报结论.从而建立了温度的逐站定量的预报系统.
  • 摘要:方差分析是众多短期气候预测方面预报方法中的一种,已应用了很多年,但应用效果不是很好.本文对方差分析在降水预报方面应用进行了改进,通过对预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应用规律,使预报准确率从一般的50~60%提高到了80%,从而使这种方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具有了很高的应用价值.
  • 摘要:柳州市是广西的工业重镇,大气污染相对严重,防治大气污染一直是柳州市环境保护的重头戏。2005年开始,柳州市更是启动了旨在环境保护的“碧水蓝天”工程,在控制污染源和治理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除了污染源外,气象条件也是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分析了柳州市风的特征,阐明了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城市规划中如何考虑风的特征进行了说明。
  • 摘要:通过利用三维Surfer7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平面等值线图后,阐述Surfer7绘图系统绘制二维平面等值线图的方法,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在区域图上绘制二维等值线图费时费力较慢的难题.
  • 摘要:本文了分析了德州市1985-2005年的气候概况,记载了德州市气象局1985-2005年机构沿革、气象业务、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服务及人工影响天气的变化历程,真实再现了德州气象事业21年的发展历史,客观见证了我国基层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本文是在为《德州市志》供稿的基础上提炼修改而成.
  • 摘要:利用1961年-2005年北疆9个气象站和南疆15个气象站逐日沙尘暴日数、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平均地面温度、地气温差、平均风速、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计算得到北疆和南疆春季沙尘暴日数和前期气候要素,通过相关分析得到北疆和南疆春季沙尘暴的气候影响因子.利用前期气候影响因子分别建立了北疆和南疆春季沙尘暴日数气候预测方程6个.预计2006年春季,北疆沙尘暴日数1.4d~2d,南疆沙尘暴日数7d,它们虽比历年平均值偏低,但高于近15a的平均值.
  • 摘要:回顾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参加中国气象局的5部"大书"的编辑撰写工作和本世纪以来担任了2部《中国气象史研究文集》的常务副主编和编辑工作.讴歌了一代献身于气象史志的领导人和学者.
  • 摘要:本文通过上海气象灾害史记的研究分析,将有助于了解认识上海气象灾害的规律性,科学地制定防灾救灾措施,以减轻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上海气象灾害的史记有着悠久历史,吴中及上海地区在三国(吴)太元元年(公元251年)就有记载,以后持续不断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上海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大风、雷击、龙卷风、冰雹、浓雾、寒潮、大雪、干旱、高温等类,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有着严重影响.据1873-2000年上海气象灾害年表统计,上海气象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出现,年概率高达0.98.
  • 摘要:本文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发布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以1997年8月为例,通过控制区域气候模式侧边界热带气旋活动的对比模拟结果,在气候尺度上研究了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对区域环流的影响.共做了两个模拟试验,分别是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模式的控制试验和在模式侧边界驱动场中消除热带气旋从而使模式区域内部不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试验可以比较准确地刻画夏季平均环流特征,并能基本准确刻画副高强度的演变过程,但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模拟平均分别偏弱20gpm和150gpm.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热带气旋对副高强度影响非常明显,消除热带气旋影响后的夏季东亚环流将呈现和观测完全不同的特征,因此夏季西太平洋频繁的热带气旋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具有重要贡献.
  • 摘要:本文利用商丘市8个台站1961年-2004年的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进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月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蒸发量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际间减少趋势通过了99%的置信度水平,各季节蒸发量以春季和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同时分析还了近44年来日照、风速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这些气象因子与蒸发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少是造成商丘市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增加对蒸发量的影响不十分明显.
  • 摘要:基于NCAR的Cpl5.0,将国家气候中心开发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中的大气环流模式BCC AGCM2.0.1与陆面过程模式CLM2.0,海洋模式POP2.0,海冰模式CSIM4.0耦合,进行了100年的数值试验.为对比试验,将原版本CCSM2.0.1积分100年,并把CCSM2.0.1中的大气模式由CAM2替换为CAM3也积分100年.三组试验所用的陆面模式都是CLM2,不同之处在于大气模式分别是BCC AGCM2.0.1,CAM2和CAM3.对三组试验最后80年年平均地表积雪深度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考察CLM2与不同大气模式耦合对积雪的模拟效果的差结果表明,对格陵兰岛地区而言,CLM2与CAM2耦合模拟的年平均降水率最大,而年平均降雪率和积雪融化率都是最小,但降雪率与其它两组试验相比小很多,超过了积雪融化率的影响,因而其模拟的年平均积雪深度最小.CLM2与BCC AGCM2.0.1耦合模拟的近地层(2米)气温、降水、积雪融化率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而其模拟的年平均积雪深度逐年下降(附图1).这与BCC AGCM2.0.1替换CAM2的耦合系统模拟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表面温度逐年递增、海冰面积逐年递减相一致(王兰宁:海-陆-气-冰耦合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本文集),可能是整个耦合系统尚未达到总体平衡状态. 对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来说,CLM2与CAM2耦合模拟的年平均降水率最大,而年平均降雪率、积雪融化率和年平均积雪深度都是最小;其模拟的近地层气温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年平均积雪深度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CLM2与BCC AGCM2.0.1耦合模拟的近地层(2米)气温、降水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积雪融化率的趋势不明显,但降雪率逐年下降,因而其模拟的年平均积雪深度逐年下降(附图2).只是这里年平均积雪深度逐年下降的趋势远不如格陵兰岛地区明显. 对南极大陆而言,CLM2与三个大气模式耦合模拟的年平均积雪深度都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周期大约20年.当近地层气温偏高的时段,积雪融化率偏高,积雪深度偏低,反之亦然(附图3).
  • 摘要:本文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CCM3模拟的10年逐日降水结果,分析了模拟的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CM3模拟的极端降水阈值的大值区主要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上游、印度半岛及其邻近海域和孟加拉湾及其北部地区.CCM3能够模拟出我国长江流域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日数显著增加的趋势.对极端降水平均强度、降水日数以及极端降水量与总降水量比值的EOF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基本呈现同相变化,且以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较为显著.CCM3模式基本能够模拟出观测到的极端降水阈值与总降水、极端降水日数及其距平的高空间相关性.
  • 摘要:气象信息是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但是因为近、现代气象学是从18到19世纪才开始发展起来,给人们真正意义上的气象信息的历史比较短,而气象信息传播发展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却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少见的.本文从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气象信息的传播入手,分析在不同阶段气象信息传播的手段和特点,以及社会影响等.
  • 摘要:从建立完善的长、中、短期运行机制,准确抓住"汛期气候信号",报准"大汛",严密组织领导,突出服务主题,关键服务及时准确,准确及时地提供雨情服务,为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思想政治领先,展示理想信念,各级领导高度评价赞扬以及宣传报道等方面系统回顾了齐齐哈尔市气象局在1998年嫩江流域出现的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灾中整个气象服务历程;1998年嫩江大洪水虽然已经过去8年,但是她所折射的气象精神、气象形象将使人铭记不忘,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意义非凡;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我们经受了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锻炼了气象队伍,成为抗洪气象服务的典型范例而载入史册.通过把我们整个服务过程的一些做法作一回顾,以示后人.
  • 摘要:崆峒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崆峒山的人文景观,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不仅要促进其发展,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更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上作出重大贡献.本文根据现有史料和平凉气象记录,描述分析了崆峒山气候,旨在使我们不但了解崆峒山的气候变迁,也使我们合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作用于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
  • 摘要:福建和台湾一水相连,同宗同祖,国民党蒋介石退居台湾后,仅一水之隔的海峡两岸间被人为地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血肉相亲的两岸同胞不相往来,连两岸间的气象信息也被作为机密各自封锁起来.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总理得知9号强台风将影响台湾管消息后,立即在天气预报稿上作了批示,"要将这一预报告台湾同胞,以预防台风袭击",尔后又亲自审定了大陆对台湾广播的第一次台风警报.这条台风消息的发布,打破了解放以来的两岸气象信息被封锁的坚冰,天气预报首资进入了宝岛台湾的千家万户,从此拉开了福建省向台湾同胞发布"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的序幕.经过30多年福建气象人不懈努力,福建气象部门对台湾海峡及台湾同胞开展的气象预报服务内容日趋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日趋精细、服务手段日益先进、预报时效明显提高、服务效益更加显著.
  • 摘要: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雨等气象条件与"非典"疫情关系极其密切,由于气象条件与病菌的传播及疫情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部门在市内建立有许多气象站,可以满足医疗气象服务的需要。
  • 摘要:杭州气象观测(探测)资料经历从单站到多站、从单一到多样、从地面向空间的不断发展过程,杭州气象服务资料也经历了不对外服务到对外服务,提供的对外服务资料从单一到多样,从单领域向多领域发展的过程,服务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气象资料的发展变化折射出杭州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
  • 摘要:本文从气象学的角度考虑建筑的节能问题.一方面是用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说明建筑物的朝向与节能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利用太阳能和地能实现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
  • 摘要:使用3、4、5月作为RegCM3不同的起始场,对1998年7月降水分布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发现,总的分布差别不大,但是个别日的误差可以达到很明显。通过比较不同起始场、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拟偏差和对比偏差,得到了此次降水模拟的基本特征和降水模拟需要注意到的一些规则。
  •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诞生的历史过程.为了提高我国高空探测质量和自动化水平,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展了对我国新的高空探测体制的大规模深入研讨.全面调查了解世界气象高空探测技术和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比较我国气象高空探测技术和业务的差距,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高空探测体制和实现途径,决定在近阶段我国新的高空探测体制以发展新的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一电子探空仪系统为主要过渡系统.经过十年艰苦的努力,闯过研制、试验、业务化建设阶段,我国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在全国的布网,已经初具规模,在我国的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摘要:本文根据青海省海西州茶卡候选风电场大水桥加密观测点2005年6月至11月各月逐日每小时风向风速资料,以茶卡气象站为基准站,用不考虑风向和将风向划分为16个方位在每个方位下分别对其作相关分析和回归估算的方法,探讨了利用短期测风资料进行测风点整年平均风速的推算和多年年平均风速估算的方法.
  • 摘要:本文围绕服装保养及收藏与气象的关系,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引起服装发霉变质,虫蛀破损,褶皱变形的气象原因,为科学、合理收藏和存放服装提供重要的气象依据.
  • 摘要:水温是水产生物生活条件中极其重要的因子.水温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养殖对象的生理代谢活动;同时通过变化养殖水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养殖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本项目通过对温度与水环境因子以及水温对养殖对象生长、摄食以及繁殖机能的实验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温度条件对水产养殖的作用,从而可为生产实践借鉴.
  • 摘要:任何地点的降水量可能来自地球的任何地点的水分蒸发.为了定量描述大气中的这种水分循环的复杂过程,我们引入了两个概念性的工具:大气水分辐合函数和大气水分辐散函数,并且发现了用它们描述大气水分循环的方程组.
  • 摘要:本文利用8次显著El Nino事件合成24个月的年际海温异常(SSTAs)和气候平均的海温(SST),设计运行了CTRL,TOGA和TOGA-NP三个试验,对El Nino不同阶段东亚气候年际异常响应结构以及北太平洋年际SSTAs在此过程中的调制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展阶段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星显著的负PJ波列,副热带高压减弱、偏东,东亚夏季风增强,东北和江淮流域降水偏多,华北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少;El Nino成熟阶段冬季,东亚大槽加强,东亚北部冬季风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低层有显著的反气旋式异常风场,华南地区降水显著增多;El Nino衰亡阶段夏季东亚气候年际异常型与其发展阶段夏季几乎相反.同时,北太平洋年际SSTAs对El Nino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台州市气温突变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得出台州市气温的年际变化可以初分为四个阶段,并且指出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增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值得注意,并利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台州市气温进行预测试验.在2003~2005年预测试验中,结果表明,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季、年气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摘要:天津市气象学会自选举产出第一届理事会至今已产生七届理事会,天津市气象学会在漫长的发展中,其学术交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近30年来,先后组织学会会员撰写了1400多篇学术论文,参加了176场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举办180多场次全市性学术交流会.组织了170余篇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技文章,在《气象学术论文集》上做书面交流.其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成绩斐然.
  • 摘要:本文基于以土壤含水量为预报变量的非饱和土壤水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方法发展了土壤湿度资料的同化方案,并进行了单点理想试验及结合陆面水文模型VIC的同化试验.单点理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完整反演土壤湿度廓线,有效的抑制估计误差的增长,对土壤湿度的估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观测深度、观测层数对同化结果有一定影响;加大观测频率,可以进一步改善数据同化的效果.利用降水、最小温度和最大温度等气象强迫驱动VIC模型算出同化方案的入渗条件而进行的同化试验所得出的土壤湿度廓线,反映了土壤湿度的月、季变化,说明该方案是合理的.
  • 摘要:在简要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对NCAR最新陆面模式CLM3从模式发展、模块组成、功能特点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并应用NCEP/DOE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用CLM3对中国区域作近25a的进行off-1ine试验,对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土壤湿度,其他输出变量如地温等从初始状态调整到稳态时间都很短,而土壤湿度调整时间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加,最长可达20a左右;模拟结果与站点资料对比,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与站点资料基本一致.
  • 摘要:基于DERF模式输出500hPa位势高度场,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Downscaling法,研究该释用方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技巧和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清楚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以及2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 摘要:1992年6月由180多个国家政府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正式批准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同时开放供各国政府签署.这是联合国在保护人类环境方面做出的一项最重大的国际公约.其深远意义将会在今后几十年逐渐显现出来.就气象领域而言,这更是一个空前未有的由联合国制订并具有政治经济意义的气候方面的国际公约. 这个公约从酝酿,发起,起草,谈判,到批准和签署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始终被认为是个重要角色,有时甚至是国际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实际上中国也确实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笔者参与了这一过程的大部分活动.愿意就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作些回忆和记录,以留作史料供后人查考。
  • 摘要:为了提高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雨预测能力及预测准确率,首次应用日本全球海-气耦合模式(SINTEX-F),对中国东部地区1982年-2004年夏季降雨的异常季节进行了预测试验.通过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雨的异常季节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今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雨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σRCM9和区域海洋模式POM,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并利用NCEP/NCAR1958-1997年月平均资料,检验该耦合模式对中国近海海温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区域海气耦合模式较好地模拟表层暖水季节性北推及南退特征,9月至12月区域平均的表层海温季节变化趋势与观测相当吻合,优于单一的海洋模式POM,无"冷趋"现象.但在中纬海洋西边界区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表层海温偏高,通过地表能量平衡分析,该现象与耦合模式模拟的此地区潜热通量存在误差有直接关系,应改善海气耦合过程中潜热通量交换及其相应物理过程.
  • 摘要: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IAP9L-AGCM进行了年内的月平均环流预报试验,考察其对年内月平均环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总体来说用该气候模式对月平均环流的预报水平不是很高,并从不同的日期开始起报,检验其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为不同的起报日期对夏季的预报影响不大.
  • 摘要:江淮六省近40年极端温度也有自己的变化趋势.利用统计预报中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江淮地区六省64个气象站点1961年到2001年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进而分析了这41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特点.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江淮地区年平均最高夏季有明显降温趋势、最低温度总体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冬季,冬季普遍增温明显.2)由于平均最高温度下降或上升趋势不大,平均最低温升高,表现出昼夜温度变化的不对称性,导致全区温度日较差普遍明显变小.3)无论最高还是最低温度都是60年代末出现最低,70年代末一次小高峰,2000年至今最高.温度日较差则是60年代最大,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最小.4)平均最高温的分布与经纬度成45°交角,平均最低温呈纬向型分布.5)极端高温出现的日数有上升趋势,极端低温出现日数有减少趋势.
  • 摘要:中全新世(6kaB.P.)和末次盛冰期(LGM,21kaB.P.)是近2万年来与现代有着巨大反差的气候时期.利用包含较详细陆面过程的区域气候模式,通过分别加入现代植被和根据花粉化石资料转化的东亚地区古植被,模拟了6kaB.P.及21ka B.P.的东亚季风气候和环境,并研究了植被变化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由区域气候模拟得到的较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变图象表明:6ka B.P.太阳辐射季节循环增大,高纬积雪、海冰减少,极地海洋升温,导致冬季大陆冷高压减弱,使中国冬季温度降低幅度大大减小;模拟中加入恢复的古植被造成地表反照率减小,使得冬季进一步升温,这不但突破了众多PMIP模拟的东亚6ka B.P.冬季降温的局限,而且使模拟温度变化的季节特征与古地质资料更为吻合.中全新世东亚大陆全年升温导致东亚夏季风强盛、冬季风减弱;降水及有效降水增加,降水带向西、向北扩张.而末次盛冰期东亚大陆全年降温是导致东亚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萎缩的重要原因.LGM在东亚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比现代减少,但青藏高原及中亚地区的降水及有效降水均有所增加.LGM青藏高原的积雪也有所增加,有利于高原地区的冰川、冻土发育,使得该时期的多年冻土区可向南扩展到30°N以南.与PMIP模拟相比,由于模式分辨率的提高,本工作模拟出了降水、温度等的区域性变化特征以及更为精细的空间分布.在模拟中加入恢复的古植被会放大由外强迫造成的气候影响,对于模拟的温度、降水变化、地表热平衡量的变化、积雪及其它气候参量的变化都有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使模拟结果与有关地质资料更为接近. 通过对这几个时期中国东、西部水文循环系统中的水汽输送、降水、蒸散及径流等水文过程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的分析表明:青藏高原LGM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状况,而6ka BP却表现为暖湿;高原地区在LGM维持湿润状态主要得益于其南边界水汽输入的增加,而中全新世该地区的水汽输入增加则主要来源于西边界.高原地区LGM径流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地表蒸散的减少,而6ka BP径流的增加则主要得益于降水的增加.中国东部(包括华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水汽输入区,该地区在LGM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降水和径流都比现代显著减少,与中国西部呈现出反位相的变化,这与该地区LGM夏季风减弱,由南边界输入的水汽减少有关,而中全新世该地区降水、地表径流的增加则与夏季风增强导致南边界水汽输入增加密切联系.2万年来华北地区的降水、径流呈持续减少的状态,这与该地区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及局地环流调整而造成其东边界的水汽输出持续增加有关.
  • 摘要:气象台站沿革信息对气象资料管理、应用以及气象数据集建立、气象资料均一性研究、气候变化研究与影响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1950至2004年我国地面气象台站的台站级别划分、布局原则、数量发展、区站号变动、观测方法、台站迁移等沿革情况,使读者对我国地面气象台站的历史,有一个全面、概略的了解.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气象灾害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防御气象灾害、保障经济安全,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2005年11月,胡锦涛主席与美国布什总统在北京会谈时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在预防自然灾害等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大共同责任.本文概述了我国气象灾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遭受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阐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高度重视和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要求气象部门保护人民和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作为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简述了气象灾害与经济安全的关系.详细概述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针对新时期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减轻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提出七条对策和建议:即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增强全民普及的防灾意识、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等.
  • 摘要:当代中国高度重视气象传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象传播观念.这些观念概括起来大致有四大类,即以毛泽东同志"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为代表的气象传播大众观念;以邓小平同志"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北为代表的气象传播管理观念;以江泽民同志"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为代表的气象传播法制观念;以胡锦涛同志"严重自然灾害要积极防御"为代表的气象传播人本观念.研究分析这些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对于发展中国气象事业,服务人民大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首先揭示了北太平洋海温和环流场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设计一组控制试验和四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风应力异常强迫下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涡旋和副极地海洋涡旋的响应和调整过程及其相应的海温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再现了北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年代际尺度上北太平洋表面流场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与风应力异常符合Ekman关系的一个异常涡旋,而上层平均的流场异常则表现为副热带涡旋和副极地涡旋强度的变化.风应力异常敏感性试验的结果显示,阿留申低压南面增强的西风可以显著地增强表层的Ekman平流,导致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负异常.该西风异常导致的风应力旋度变化增强了副热带海洋涡旋,使得黑潮及其东面区域滞后风应力异常几年后出现正的海温异常,但这一正异常不能影响到整个北太平洋中部;另一方面该风应力旋度变化也可增强副极地海洋涡旋,从而引起黑潮及其续流区(KOE)海温降低.其中副极地海洋涡旋异常持续时间要比副热带海洋涡旋长,因此KOE区海温负异常持续时间长于黑潮及其东面区域的海温正异常,强度也要显著.在西风应力异常持续10年的情况下,副极地海洋涡旋异常导致的KOE区负海温异常还可以影响到北太平洋中部,因而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负异常起着维持的作用.
  • 摘要:本文采用时间滞后法(LAF)和增长模繁殖法(BGM)进行了1998年春夏秋冬四个个例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试验,所用模式为全球谱模式(T63L9),资料为NCEP/NCAR提供的全球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文中对两种集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将集合预报与控制预报、持续性预报以及气候预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月平均500hPa高度场预报,BGM方法总体优于LAF方法,对于旬平均预报,前两旬BGM方法占优,第三旬LAF方法略占优.对低层环流的预报能力,两者差别不大,各有优劣.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控制预报较差的月份,集合预报改善明显,对于控制预报较好的月份没有改善.BGM方法的集合预报全面优于高度持续预报和气候预测,部分优于距平持续预报.
  • 摘要:利用AREM模式,对2004年"艾利"台风在福建省登陆所造成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采用空间带通滤波技术,对模拟结果进行尺度分离,并推导出一个包含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涡度方程;对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和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定量诊断分析.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中尺度系统发展增强、进而造成强降水的一种重要机制;当中尺度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中尺度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之间的相互配置所决定的散度项和扭曲项又会引起中尺度系统的减弱消散,这种中尺度系统发展演变的内在调节机制使得强降水在时间上也呈现出中尺度特征.
  • 摘要:本文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研发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模式系统(GOALS 4.0)探讨了华北地区未来3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为了说明GOALS4.0模式对于未来30年模拟预估结果的可性度,首先评估分析了GOALS4.0模式对华北地区当代气候变化的模拟再现能力.当GOALS4.0模式中考虑了1950年以来大气中真实温室气体浓度的排放变化后,能较好地模拟全球及华北地区20世纪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对近50年来两个重要的气候冷(1950-1976年)、暖(1977-2000年)时段都有较好地体现,尤其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的模拟也比较理想.然后,我们根据IPCC提供的大气温室气体未来浓度排放情景,对华北地区未来3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估研究.结果发现,在未来的30年中,华北地区将继续维持增暖状态,到2030年华北地区冬季的增温幅度相对多年平均(1961-1990年)将会达到+2.5°C左右,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也将会明显增多,同时南方地区降水会有所减少.
  • 摘要:本研究从近些年多个气候模式考虑各种强迫,对于中国20世纪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分析以及21世纪人类排放影响气候变化的预估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思考全球气候模式应该如何发展. 从中国20世纪变暖的模拟提出,气候模式应该如何反映近50年明显变暖的各种可能的物理反馈机制?从近50年中国极端温度变化的模拟提出,气候模式是否需要考虑更合理的参数化过程?从对1998年的个例模拟提出,气候模式如何能够更好的模拟出气候异常年的特点?从日内降水循环模拟提出,应该如何提高气候模式对日内逐小时降水强度的模拟?从对1990~2005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的评估提出,在人类排放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气候模式的各种机制将如何适应这种新特点?从气候模式对未来预估中还提出,如何提高可信度,特别是在区域尺度? 上述各种不成熟的思考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 摘要:采用区域耦合模式以及单独的大气模式分别对我国1999年夏季环流特征及汛期降水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降水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出我国1999年夏季环流特征以及雨带的移动.耦合模式模拟的副热带高压主体的位置以及移动更接近再分析资料,但是模式模拟的副高强度都偏弱.从模式模拟的温度场可以看到,耦合模式模拟的近地层(850hPa)的冷暖中心与NCEP再分析资料一致,而单独的大气模式并不能模拟出中纬度海洋上的冷中心.耦合前后模式都能模拟出500hPa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但是模拟温度偏低,在35°N以南,耦合模式模拟的温度明显高于单独的大气模式,在35°N以北则反之.模式模拟的6月850hPa风场与NCEP较为一致,7、8两月差别较大,耦合模式稍有改进.模式能够成功模拟中高层风场特征,与单独大气模式相比,耦合模式模拟的6、7两月急流偏强,更接近再分析资料.分析降水的模拟结果发现,单独的大气模式模拟的7、8两月降水与观测资料在中心以及强度上都有一定的偏差,而耦合模式模拟的结果比较理想,降水的分布更接近实测,强度偏弱.
  • 摘要:本文就选用最新版本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0)对91年、99年6月-7月的典型梅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嵌套域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月累计降水、过程降水,区域平均降水日变化以及雨带南北摆动的对比,发现选用比较小的嵌套域模拟的梅雨期降水更符合实况.为了解释嵌套域大小对模拟的梅雨雨带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不同嵌套域模拟的温度场,风场,湿度场特征,结果发现,选用大的区域模拟的梅雨锋区、850hpa切变线位置都比小区域模拟结果偏北,同时也比实况偏北,这就造成了选用大的嵌套域模拟的雨带偏北,特别是对99年个例,而对湿度场的负偏差也是造成模拟降水偏小的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1978年12月~1979年9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WMF)再分析数据作为准观测边界条件驱动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模拟了四种模拟区域对25km分辨率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在四个不同模拟区域下都能较好的模拟出宁夏地区的平均温度和降水,尤其是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更好;不同的模拟区域对PRECIS的模拟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在较小的区域下25km水平分辨率的PRECIS能够较为高效的进行宁夏地区的气候模拟.
  • 摘要:通过分析28a以来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条件,探讨了温度、降水、湿度、地温等要素对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影响,建立了棉铃虫各代发生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模式,并应用于实际预报,效果较理想.
  • 摘要: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陆面过程和边界层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已成为陆面过程参数化研究的重要信息源.本文评述遥感信息在陆面过程参数化研究中主要应用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 摘要: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22.6~-9.6 mm/10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秋季降水量递减为主,降水量减少突变点在1980~1990年之间,年际变化主要存在6~7a短周期振荡,15a的长周期振荡特征.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增温率以冬季最大,气温增高突变点在1970年代.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近50年来甘南高原气候趋于暖干化.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在1969年发生下降突变.水资源存在2~3a、7~8a、20~23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减少,草地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 摘要: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分别进行了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强迫和风应力强迫的响应的数值试验,研究了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和ENSO冷暖事件演变的关系.海洋表层的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场由取自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80-2000年的逐月平均值和德国OMIP数据集的气候值经模式计算而得.结果表明,在赤道太平洋表层,特别是在赤道东太平洋(5°S-5°N,160°W-80°W),热力作用对海表温度(SST)的影响不能忽视,热力强迫改进了单独风应力强迫对SST模拟的不足,使模拟与观测情况更加接近.结果还表明,模式基本能够模拟出这一时段ENSO循环中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的整个演变过程,即次表层冷暖海水异常的堆积、沿次表层东传和抬升.在这一过程中,风应力强迫的作用是主导性的,而热力作用产生的影响较弱,是次要的.
  • 摘要: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在用于气候模拟的大气环流模式中大尺度凝结对降水及其他气候变量模拟的影响程度和相对作用大小. 本文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业务谱模式中的大尺度降水方案(该方案曾在ECMWF的T63、T106和T213模式中采用)处理思想引入到IAP9大气环流模式中,并实现了模式正常而稳定的运行.随后,以具有季节变化的海温为强迫,对改写后的模式进行了50个模式年的积分计算,结果表明,模式积分计算正常而稳定,完成了对改写后的模式的积分计算的稳定性验证. 本文对改写后的模式积分运行十年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即用改写后的方案(现方案)和原方案同时对1985年至1994年内的降水状况及其他主要气候平均要素,如海平面气压场、地表面温度场和500hpa高度场等进行模拟,并将两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参照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对比研究发现:从模拟的总体效果上看,现方案的模拟较原方案有一定的改进.从对不同变量的模拟效果上看,现方案对降水模拟的改进最明显.从对不同季节基本气候态的模拟上看,两种方案都能模拟出几个气候平均要素的季节变化,两种方案对冬夏两季的模拟效果虽有差异,但差别并不太大. 现方案和原方案在原理上是类似的,只是在具体实现上略有不同,但却对模拟结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进一步说明大尺度凝结是大气中相当重要的物理过程,在大气环流模式中必须予以重视和很好地考虑.
  • 摘要:利用全球中期数值预报谱模式T63L9和NCEP资料,对2004年6月04日-13日连续10天制作预报时效为10天的集合预报,集合预报采用增长模繁殖法,集合成员最多取为21个,通过分析不同集合成员时,10天内每一天预报的距平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揭示了集合成员个数对集合预报技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T63L9模式,集合成员数为11时,集合预报技巧随集合成员数的变化达到饱和.
  • 摘要:利用ICTP新推出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模式中的四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CPSs)分别用6h间隔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进行集合数值试验,研究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中的不确定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RegCM3能很好的模拟出东亚地区月际尺度的基本环流场特征,但在降水的模拟上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计算每组集合试验中与对流降水模拟密切相关的温度和比湿的方差,检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不同初始场条件下模拟的夏季风降水的离散程度.分析方差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发现,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降水模拟比南方地区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四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比较来看,Anthes-Kuo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无论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都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和合理性,因此Anthes-Kuo方案较其他方案更加适合东亚地区.
  • 摘要: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g耦合气候系统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以及主要年代际模态的演变特征、中纬度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与热带太平洋ENSO的联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FGOALS_g耦合模式能成功模拟出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年代际模态具有多时间尺度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周期约为15-25a左右的准20年振荡模态,该模态上层海洋热容量异常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大致沿副热带海洋涡旋做海盆尺度顺时针旋转的特征,相应的大气异常不仅与北太平洋局地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有关,而且与PNA遥相关型以及北太平洋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也有密切关系;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对年际ENSO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但FGOALS_g耦合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阿留申低压的位置模拟较为偏西;KOE区和阿拉斯加湾SST异常振幅偏强,这可能与模式模拟的高纬度SST偏冷、海冰偏多的误差有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