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O2通量

CO2通量

CO2通量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53859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气候与环境研究、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等;CO2通量的相关文献由8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英年、赵亮、孙晓敏等。

CO2通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3859 占比:99.96%

总计:554101篇

CO2通量—发文趋势图

CO2通量

-研究学者

  • 李英年
  • 赵亮
  • 孙晓敏
  • 于贵瑞
  • 徐世晓
  • 吴家兵
  • 韩士杰
  • 关德新
  • 古松
  • 朱咏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延锋; 仪律北; 张法伟; 马文婧; 李红琴; 王春雨; 罗方林; 杨永胜; 李英年
    • 摘要: 以祁连山东段嵩草草甸(矮嵩草草甸)、灌丛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沼泽草甸(帕米尔苔草沼泽草甸)和草甸草原(西北针茅草甸草原)4类重要草地为对象,基于2011年植被生长季(6~9月)涡度相关观测系统连续监测的CO_(2)通量和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LAI),比较研究CO_(2)通量及群落光合特征参数与LAI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季中嵩草草甸的LAI和碳汇强度分别为2.76m^(2)/m^(2)和694.13gCO_(2)/m^(2),显著高于其他3类草地类型。灌丛草甸碳汇强度居中(662.98gCO_(2)/m^(2)),但LAI最小(1.66m^(2)/m^(2)),草甸草原碳汇强度次之(524.40gCO_(2)/m^(2)),沼泽草甸碳汇强度最小(460.77gCO_(2)/m^(2))。4类草地的逐日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Net ecosystem CO_(2)exchange,NEE)均主要受控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逐日NEE、GPP、生态系统总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S)均与LAI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沼泽草甸和灌丛草甸的逐日GPP及NEE对LAI的敏感度极显著高于嵩草草甸和草甸草原(P<0.001),但不同草地类型间逐日RES对LAI的敏感度无显著差异。嵩草草甸的饱和光合速率和生态系统暗呼吸速率相对最大,平均分别为0.89和0.22mgCO_(2)/(m^(2)·s),但与其他3类草地无显著差异。草地类型间群落光合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异主要受控于LAI(P<0.01),与草地类型和生长阶段关系较小。因此,LAI和草地类型通过影响总初级生产力、呼吸强度和群落光合特征,共同调控着高寒草地的碳收支。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东部区域碳汇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 徐敏; 徐敬争; 刘文菁; 徐萌; 徐经纬; 高苹; 罗晓春
    • 摘要: 为科学评估华东沿海水稻-小麦轮作(简称“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和固碳能力,基于2019—2020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稻麦轮作全生育期通量数据,经质量控制,研究分析了太阳净辐射(R_(n))、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CO_(2)通量(F_(C))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和稻麦轮作系统固碳量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有效能量和湍流通量能量平衡比率为0.80,能量闭合度较高,说明通量观测数据可靠。月均LE和R_(n)年内变化总体均呈“倒U型”,两者变化基本同步,峰值主要在5—8月,谷值主要在1—2月、11—12月。H和G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LE和R_(n)。日内逐小时F_(C)呈“U型”单峰二次曲线,总体为白天吸收CO_(2)、夜间排放CO_(2),CO_(2)日吸收峰值主要出现在10:00—12:30;逐日F_(C)和逐月F_(C)在年内总体呈“W型”变化特征,全年碳排放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6月、11—12月,其余均为碳吸收,吸收峰值分别在冬小麦拔节孕穗期(3—4月)和水稻拔节孕穗期(8月)。2019年和2020年的2—5月冬小麦生长期的固碳量分别为387.4 g(C)·m^(-2)和382.2 g(C)·m^(-2),7—10月水稻生长期的固碳量分别为678.2 g(C)·m^(-2)和599.7 g(C)·m^(-2);白天,若气温升高,冬小麦和水稻的CO_(2)吸收能力会随之增强,但当饱和水汽压差高于1.7 kPa时,会降低这种吸收趋势,夜间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此可见,沿海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全年尺度上是碳汇,且为强固碳区。
    • 秦宇; 欧阳常悦; 方鹏
    • 摘要: 整合了2016年—2017年云贵高原岩溶深水水库——万峰湖水库表层CO_(2)分压[p(CO_(2))]及对应的水质指标,计算了水-气界面CO_(2)通量并分析其与水质的线性相关性,最终在收集的样本数据下建立了水库CO_(2)通量预测的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混合模型(CNN-LSTM模型)。研究表明:万峰湖水库夏季的CO_(2)通量仅与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冬季的CO_(2)通量与水温(T)、pH、碱度(ALK)、总溶解固体物质浓度(TDS)和电导率(Cond)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年内,6个水质指标均为CO_(2)通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80%训练集数据训练CNN-LSTM模型,20%测试集数据测试模型的绝对均值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性(R^(2)),并且建立CNN神经网络模型、LSTM神经网络模型和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DNN)与之对比。4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R^(2))均高于0.90,CNN-LSTM模型的MAE与RMSE分别为2.64、3.85 mmol/(m^(2)·d),均低于另外3种神经网络模型,CNN-LSTM模型能在样本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CO_(2)通量预测效果。
    • 王松年; 王云琦; 王凯; 冯印成; 王杰帅
    • 摘要: [目的]探讨涡度相关法在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的适用性,并明晰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情况,从而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涡度协方差观测方法,获得了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2019.11—2020.10的碳通量监测数据。通过湍流数据质量评价、能量闭合及通量足迹,分析对涡度相关应用于该下垫面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在时间序列上对碳通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区内碳源或碳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和碳通量(Fc)的湍流数据质量评价较好,高质量数据占比分别为77%、61%和62%;在生长季(4—10月),上层能量闭合率为0.82,下层能量闭合率为0.73;研究期内通量高贡献区域所处方向与全年主风向(东北)一致;在研究期内,该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887.40 g·m^(−2),月均日变化和季节均日变化大多为双峰型,生长季的Fc累积变化量为:−826.2 g·m^(−2),非生长季则只有:−61.2 g·m^(−2);影响碳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R^(2)分别是0.75和0.43。[结论]涡度相关法在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监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通量监测的数据来源可信,质量评价良好。研究期内,该生态系统处于碳汇过程,生长季的碳汇能力显著高于非生长季。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是影响碳通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 郝旺林; 夏彬; 许明祥
    • 摘要: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侵蚀沟道为对象,基于沟道剖面有机碳和^(137)Cs数据,采用碳库重分布模型估算了典型沟道侵蚀诱发的CO_(2)通量,并通过检验模型预测效率、解析影响因子,提出了模型校正的思路。结果表明:(1)在长期侵蚀作用下,沟道侵蚀区和沉积区均表现为剧烈的侵蚀效应,侵蚀区侵蚀速率介于30.99~46.44 mm/a,沉积区侵蚀速率介于34.20~37.88 mm/a,沉积区土壤流失速率略小于侵蚀区;(2)碳库重分布模型估算显示,侵蚀区与沉积区均表现为较强烈的碳源效应,侵蚀区CO_(2)通量介于18.41~28.44 g/(m^(2)·a),沉积区CO_(2)通量介于22.19~29.25 g/(m^(2)·a);(3)侵蚀部位、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侵蚀量、沟道平均坡度、植被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共同解释了碳库重分布模型预测效率的变异特征(R^(2)=0.68),其中侵蚀部位、侵蚀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植被地下部对预测效率有强驱动效应;(4)引入被忽略的植被新输入有机碳库参数,有望校正碳库重分布模型,提升模型预测效率。该研究结果明确了碳库重分布模型在沟道侵蚀区相比沉积区有更高的CO_(2)通量预测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可以考虑引入植被输入有机碳库作为校正参数。
    • 李愈; 葛继稳; 斯南雍茜; 王璐雯; 王九妹
    • 摘要: 开展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研究,对了解泥炭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区,采用涡度相关法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连续3年非生长季(2015年12月1日—2016年4月15日、2016年11月15日—2017年4月15日、2017年11月15日—2018年4月15日)CO_(2)通量监测,分析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该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变化规律均呈“U”型曲线,非生长季CO_(2)通量日变化范围分别为-0.724~4.301μmol/(m^(2)·s)(2016年)、-1.251~4.833μmol/(m^(2)·s)(2017年)、-0.980~4.982μmol/(m^(2)·s)(2018年);(2)2016—2018年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月变化均表现为排放CO_(2),3年非生长季CO_(2)通量月累计释放量分别为28.26 g C/m^(2)、17.65 g C/m^(2)和50.73 g C/m^(2);(3)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对降雨的响应仅在长期无降雨后,降雨量突增时CO_(2)通量释放量增加显著;(4)2016—2018年研究区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与10 cm层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10 cm层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是大九湖泥炭湿地非生长季CO_(2)通量的主要调控因子。
    • 孙华方; 李希来; 苏晓雪; 金立群; 张静; 阿卓毛世吉; 刘凯
    • 摘要: 为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碳排放的影响,选取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的未退化(No degraded,ND)、中度退化(Moderate degraded,MD)和重度退化(Serious degraded,SD)高寒草甸,利用LI-8100A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CO_(2)通量。结果表明:草地退化能够显著降低高寒草甸CO_(2)通量。未退化高寒草甸CO_(2)通量为12.44μmol/(m^(2)·s),显著高于重度退化高寒草甸4.64μmol/(m^(2)·s),中度与重度退化草甸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在重度退化区最高,全磷含量表现出相反趋势;速效养分随着退化的加剧逐渐减少。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植被特征中杂类草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是降低CO_(2)通量的关键因子,各土层中土壤pH,0~2、2~5 cm土壤细砂粒比例和5~10 cm土壤全磷含量为关键因子,均与CO_(2)通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引起植被类型和土壤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CO_(2)通量发生变化,且不同土层关键因子具有差异,因此,研究黄河源高寒草甸碳排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植被类型和土壤变化。
    • 孙大川
    •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研究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 孙华方; 李希来; 李成一; 张静; 林春英; 金立群; 杨鑫光
    • 摘要: 为了解黄河源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和植被群落CO2释放和固定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二者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调查黄河源建植19年人工草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CO2通量和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发现:藻和地衣结皮CO2通量均显著小于苔藓结皮(10.58μmol·m-2·s-1)(P<0.05);苔藓结皮对应的植被群落CO2通量(11.55μmol·m-2·s-1)显著低于藻和地衣结皮(P<0.05);藻和地衣结皮下的土壤CO2通量显著大于苔藓结皮(约2倍,P<0.05).苔藓结皮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F0(Minimal Fluorescence)和最大荧光参数Fm(Maximal Fluores-cence)均最大;藻和苔藓结皮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Optimal/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Ⅱ)均高于地衣结皮.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相似,均与禾本科高度、土壤铵态氮含量正相关,与pH负相关.因此,在研究草地碳平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物结皮的贡献,同时需注意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的CO2通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变化.
    • 高明磊; 满秀玲; 段北星
    • 摘要: 【目的】为研究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对不同处理下CO_(2)通量排放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和土壤温室气体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年5-9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主要林型(白桦林、山杨林、樟子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_(2)通量排放特征进行原位监测研究。【结果】4种林型不同处理后的土壤CO_(2)通量都呈现相似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去除凋落物会提高阔叶林土壤呼吸,降低针叶林土壤呼吸,但变化幅度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自然状态相比,去除林下植被后,白桦林、山杨林和兴安落叶松林的CO_(2)通量均值分别升高了27.57%、15.84%和24.13%,达到显著水平(P0.05)。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状态下,白桦林、山杨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_(2)通量均值升高了20.05%~25.34%,但樟子松林则下降了12.36%,且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的阔叶林的平均通量显著大于针叶林(P<0.05)。【结论】凋落物和林下植被的存在与否会对土壤CO_(2)通量产生不同影响,且影响程度因林型而异,科学合理的林下管理对调控森林生态系统CO_(2)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