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8523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致富天地、生态学报、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一次学术会议、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等;针阔叶混交林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德强、刘世忠、褚国伟等。

针阔叶混交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523 占比:99.86%

总计:78637篇

针阔叶混交林—发文趋势图

针阔叶混交林

-研究学者

  • 张德强
  • 刘世忠
  • 褚国伟
  • 周国逸
  • 孟泽
  • 李跃林
  • 张倩媚
  • 黄健强
  • 王旭
  • 王立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松年; 王云琦; 王凯; 冯印成; 王杰帅
    • 摘要: [目的]探讨涡度相关法在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的适用性,并明晰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情况,从而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涡度协方差观测方法,获得了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2019.11—2020.10的碳通量监测数据。通过湍流数据质量评价、能量闭合及通量足迹,分析对涡度相关应用于该下垫面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在时间序列上对碳通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区内碳源或碳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和碳通量(Fc)的湍流数据质量评价较好,高质量数据占比分别为77%、61%和62%;在生长季(4—10月),上层能量闭合率为0.82,下层能量闭合率为0.73;研究期内通量高贡献区域所处方向与全年主风向(东北)一致;在研究期内,该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887.40 g·m^(−2),月均日变化和季节均日变化大多为双峰型,生长季的Fc累积变化量为:−826.2 g·m^(−2),非生长季则只有:−61.2 g·m^(−2);影响碳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R^(2)分别是0.75和0.43。[结论]涡度相关法在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监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通量监测的数据来源可信,质量评价良好。研究期内,该生态系统处于碳汇过程,生长季的碳汇能力显著高于非生长季。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是影响碳通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 程永春
    • 摘要: 2021年正月的一天,应江密峰镇南沙村九社蜂友李忠良的邀请前去他家做客。李忠良年过七旬,是共产党员,当了十几年南沙村支书,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南沙村幅员广阔,山高林密,植被繁茂,域内有多座高山。比较有名的属代王砬子峰,高耸挺拔,直上云霄,峰顶石崖如刀砍斧剁,雄伟险峻。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针阔叶混交林丛生,椴树蜜源丰富。我的蜂场就坐落在代王峰北侧的南沙七社,真可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成艳丽
    • 摘要: 山西省现有林分以油松为主的针叶林比例过大,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可以改善林分结构.介绍了辽东栎、油松针阔叶混交造林的各个技术环节,旨在为针阔叶混交造林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 李跃林; 闫俊华; 孟泽; 黄健强; 张雷明; 陈智; 刘世忠; 褚国伟; 张倩媚; 张德强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是全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学过程,科学定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水通量是准确定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过程的关键所在。基于微气象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的准确定量,获取的碳水通量监测数据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贡献提供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CNERN)成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自2002年底始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类型进行碳水通量监测,现已完善为系统规范化的监测。其中针阔叶混交林为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常见森林类型。按照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统一规范,在该森林类型已进行长达17年的生态系统水平碳水通量及关键气象要素标准化监测。本数据集通过整理和统计,列出了2003–2010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碳水通量的动态实测数据,并包含了相关的数据集构建过程。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以为深入探讨全球水热格局变化情形下的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水和能量交换监测研究提供本底资料,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管理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 刘杰
    • 摘要: 人参,又被称为百草之王、黄参、神草等,营养及药用价值非常高;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长在阴凉处,由于其叶片不具备保留水分的能力,在有强光直射、温度高的位置长势不佳,易发生灼伤等。近年来由于人参市场的需求量变大,人参种植模式也从大棚转移到野外,目前多以林下种植为主。据研究表明,林下种植人参以在一些针阔叶混交林内(林分包括灌木、乔木、杂草等)种植的长势较好,整个生长过程主要是依靠其自然生长作用,尽量避免人为干预。
    • 李跃林; 张德强; 闫俊华; 孟泽; 黄健强; 张雷明; 陈智; 刘世忠; 褚国伟; 张倩媚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是全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学过程,科学定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中的碳水通量是准确定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过程的关键所在.基于微气象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的准确定量,获取的碳水通量监测数据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贡献提供了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络(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CNERN)成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自2002年底始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类型进行碳水通量监测,现已完善为系统规范化的监测.其中针阔叶混交林为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常见森林类型.按照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统一规范,在该森林类型已进行长达17年的生态系统水平碳水通量及关键气象要素标准化监测.本数据集通过整理和统计,列出了2003–2010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碳水通量的动态实测数据,并包含了相关的数据集构建过程.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以为深入探讨全球水热格局变化情形下的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水和能量交换监测研究提供本底资料,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管理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 刘璐(文/摄影)
    • 摘要: 长尾林鸮和乌林鸮都是泰加林的明星物种,它们是"森林幽灵",神出鬼没,却用无形的威力"管理"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中国有6种林鸮,长尾林鸮和乌林鸮是分布最北的林鸮,相比其他林鸮,它们生活在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是泰加林的明星鸟种。
    • 陈莉娟; 徐洪峰; 叶文晶; 廖瑜俊
    • 摘要: 2018年7月,在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建立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中木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到植物150种,隶属于53科97属;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建群种,其重要值达19.0%;优势种微毛柃Eurya hebeclados的重要值最大,达31.3%;主要伴生种有木荷Schima superba、朝鲜山矾Symplocos coreana、小叶石楠Photinia parvifolia和中华石楠Ph.beauverdiana等.(2)从地理分布类型来看,科的热带分布略高于温带分布;属的温带分布占属总数的57.1%,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3)样地内木本植物群落的径级分布呈现倒"J"形,整体更新良好.仅黄山松的小径级植株数量稀少,导致其自然更新不良.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分层不明显,几个优势树种分布在不同的乔木亚层.灌木层密度大,物种丰富;草本层较为稀疏.(4)样地乔木层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呈现不同程度的生境偏好性的聚集分布格局.
    • 王玄; 熊鑫; 张慧玲; 赵梦頔; 胡明慧; 褚国伟; 孟泽; 张德强
    • 摘要: 基于鼎湖山野外模拟酸雨长期实验平台,以原位分解实验探讨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过程对酸雨胁迫的响应与适应机制.设置3个不同处理水平的模拟酸雨,即CK(pH=4.5的天然湖水)、T1(pH=3.5)和T2(pH=3.0).选取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试验地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和锥(Castanopsis chinensis)叶凋落物,置于PVC分解环中进行原位分解实验,每月测定分解环的土壤呼吸速率.15个月(2019年9月—2021年1月)的实验结果显示,CK、T1和T2处理下的木荷和锥凋落物分解残留率分别为37.94%、40.63%、44.14%和21.92%、40.27%、48.72%;在分解早期(2019年9月—2020年4月),不同酸处理水平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在分解后期(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CK和T2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覆盖锥凋落物组T2处理下的年土壤呼吸通量显著低于CK处理(P0.05).结果表明,高强度的模拟酸雨(pH=3.0)抑制了木荷和锥叶凋落物的分解,但这种抑制作用只在凋落物分解的后期显现.模拟酸雨抑制了土壤呼吸,凋落物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种抑制作用,这种减缓效应与凋落物类型及酸雨强度有关.
    • 徐益成; 邓华格; 郭腾辉
    • 摘要: 天然针阔混交林是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维持物种多样性的机制,在广东罗浮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公顷森林长期监测固定样地,研究了其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共记录到胸径≥1 cm的维管束植物4466株,79种,隶属于37科57属。樟科Laur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芸香科Rutaceae为优势科,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为优势种。径级分布呈倒"J"型,比较连续,群落结构稳定;马尾松和九节的空间分布呈较强的聚集性;鹅掌柴的分布较均匀,马尾松、鹅掌柴,银柴、九节空间分布的互补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