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树干液流

树干液流

树干液流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84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2010年烟台沙漠学术研讨会等;树干液流的相关文献由831位作者贡献,包括马长明、赵平、刘春鹏等。

树干液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8 占比:2.8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8841 占比:97.05%

总计:9110篇

树干液流—发文趋势图

树干液流

-研究学者

  • 马长明
  • 赵平
  • 刘春鹏
  • 张小由
  • 杜盛
  • 司建华
  • 孙慧珍
  • 曾小平
  • 马履一
  • 王彦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子舒; 王根绪; 胡兆永
    • 摘要: 树木蒸腾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了解植物蒸腾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科学掌握和理解植被生理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我国西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丰富,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是气候敏感区和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但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区域蒸散发计算及光合作用对水分利用的响应规律,缺乏对植物蒸腾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深入探讨。本研究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获得贡嘎山峨眉冷杉2017—2018年小(20~40cm)、中(40~60cm)、大(60~80cm)3个径级的树干液流速率,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量化环境因子对液流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半小时尺度,液流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增长快于回落,夜间液流活跃;(2)日尺度,液流速率变化大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整体波动幅度与径级大小呈反比;(3)不同时间尺度下,各径级液流速率按大小排列均为:中径级>小径级>大径级;(4)液流主要与气象因子有关,液流速率与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风速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同时,液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干季缺水时,土壤湿度和降雨促进液流蒸腾,湿季水分过多则起抑制作用;(5)日尺度,中、小径级树木比大径级树木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分别在干、湿季受影响最大;(6)逐步回归方程中的环境因子数量随时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少,且气象因子占主导。研究结果可为预测我国西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及循环的变化趋势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 宋博华; 高歌; 高珊; 孙琳琳; 李冰雪
    • 摘要: 比较不同研究目标和实验条件下适用的基于热技术的树干液流测量方法,展望不同热技术方法在液流测定中的应用前景,为活立木液流测量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基于热技术的液流检测方法包括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等5种。其中,热脉冲法通过测定热脉冲到达热电偶处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液流速率,热平衡法通过加热元件输入的热量、热传导以及液流携带热量之间的能量平衡关系计算液流。而热扩散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则是利用温度差值来表征树液流动产生的热场变化,进而确定液流速率和液流密度。近年来,结合相关热技术原理对已有热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热平衡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的测定精度有所提高。但热场变形法的测定过程较为复杂,外热比法的外部量规配置尚待探讨,应用并不广泛。热扩散法和热脉冲法虽然已经具备较成熟的商品化产品,但测定精度仍存在问题。液流速率的检测精度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液流速率时,需依据不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液流速率的测定精度。
    • 吴佳伟; 李苇洁; 杨瑞; 吴迪
    • 摘要: 【目的】分析红阳猕猴桃不同生育期树干液流特征及气象因子,探索猕猴桃耗水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因子,为猕猴桃的合理灌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法对5年生的红阳猕猴桃树干液流测定的同时监测环境因子。【结果】(1)猕猴桃日耗水变化主要呈“低-高-低”变化趋势,表现为“昼高夜低”,夜间存在微弱耗水;不同生育期猕猴桃树干液流启动时间存在差异。(2)猕猴桃日均耗水量在不同的生育期存在差异(p果实成熟期>开花坐果期>萌芽展叶期。(3)不同生育期猕猴桃树干液流日变化与太阳辐射、气温、风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4)猕猴桃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量日变化为:晴天>阴天>雨天。【结论】猕猴桃耗水量受环境因子和生长特性影响,不同生育期耗水量存在差异,为不同生育期耗水量制定合理的蓄水措施和灌溉方式提供重要依据。热扩散式液流探针法可快速便捷测定猕猴桃耗水量,可应用到果树耗水测定中,节约耗水测定时间。
    • 孙旭; 杨文慧; 焦磊; 李宗善; 周伟奇; 王效科; 张咏; 王傲雪
    • 摘要: 探究不同时间尺度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明确其主控因子,对于理解蒸腾对环境响应规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北京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油松为例,开展树干液流及气象指标、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长期定位观测,并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油松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土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湿度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3个因子对液流速率变化的贡献量分别占28.3%、11.7%和10.1%;在月尺度上,土壤温度对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贡献量占比49.7%,土壤湿度和相对湿度的贡献量分别为7.3%和6.4%;在年尺度上,相对湿度对液流速率的年际变化的贡献量高达93.3%,是关键控制因子。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展,环境因子对油松液流速率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植物蒸腾的时间尺度转换、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蒸腾耗水特征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张含含; 秦永旗; 王秀敏; 刘云洁; 马长明
    • 摘要: 基于热技术的树干液流测定技术是当前估算树木水分消耗最主要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单株水平树干液流测定过程中,测定值与蒸腾真实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潜在误差。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综述了木材解剖构造、空间异质性特征、最大温差的不确定性、自然温差、热损伤等可能导致的测算误差,以及目前采用TDP测算误差的方法及其效果展开评述,并就校正方法的选择、测算误差形成机制等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实现林木水分消耗的精准测算提供借鉴。
    • 李宝; 常顺利; 孙雪娇; 张毓涛; 李吉玫; 李翔
    • 摘要: 为准确估算天山雪岭云杉森林的林分蒸腾耗水量,正确认识不同胸径雪岭云杉的蒸腾耗水规律,在天山北坡中部雪岭云杉森林设置8 hm^(2)样地,利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TDP)对不同胸径雪岭云杉树干液流进行自动监测,并在研究区内同步监测影响雪岭云杉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天山雪岭云杉森林林分蒸腾耗水的日变化特征与不同月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树干液流速率表现出典型的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且不同月份的平均树干液流速率不同,其中最小值月份(5月)平均液流速率约为2.37 L/(dm^(2)·h),最大值月份(8月)平均液流速率约为5.49 L/(dm^(2)·h);(2)影响雪岭云杉森林林分蒸腾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饱和水汽压差、太阳总辐射、温度和大气湿度;(3)整个生长季内雪岭云杉林分蒸腾耗水量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生长季雪岭云杉蒸腾日平均耗水量约为47.27 t/(hm^(2)·d),日最大耗水量出现在8月份,为63.89 t/(hm^(2)·d)。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雪岭云杉森林受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林分的蒸腾耗水率呈季节性变化。本文为深入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生态规划、建设以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退化的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陈孟涤; 覃鑫浩; 毛炎新; 王砚峰
    • 摘要: 准确量化半干旱区森林植被耗水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植被-水-土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选择内蒙古大青山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法监测树干液流,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华北落叶松冠层蒸腾存在明显月、季节变化,冠层蒸腾季节变化呈单峰曲线,冠层月蒸腾量(mm)为8月(55.08)>7月(54.76)>6月(48.76)>5月(43.13)>9月(40.20)>10月(12.36)。华北落叶松林冠层蒸腾与气温、太阳辐射、大气湿度、饱和气压差、风速、土壤水分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10 mm的次降水量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蒸腾。总体来看,气温、太阳辐射、大气湿度和降水是影响华北落叶松冠层蒸腾的主要环境因子。
    • 邓炜展; 苏雨; 窦占宁; 韩叙; 白浩荣; 贺露露; 罗欢; 吴海龙
    • 摘要: 为了解树木在展叶期树干液流变化情况,加深对树木耗水量的认识,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绒毛白蜡为例,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结合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对绒毛白蜡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等进行同步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展叶后期树木的液流启动时间及到达峰值的时间均早于展叶前期,且展叶后期液流速率显著高于展叶前期。晴天夜间(20:00-次日5:00)液流速率表现为前半夜(20:00-24:00)液流速率大于后半夜(0:00-5:00),雨天夜间液流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波动较强烈。绒毛白蜡展叶后期树干液流活动较展叶前期活跃,夜间液流主要集中在前半夜,且夜间液流整体呈速率下降趋势。展叶期的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时滞性存在动态变化,展叶前期绒毛白蜡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具有较高同步性,与风速主要存在滞后效应,在展叶后期液流速率与风速具有较高同步性,置前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展叶期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置前效应,与光合有效辐射主要存在滞后效应,与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成反向同步。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P<0.01)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
    • 彭苓; 韩磊; 韩永贵; 柳利利
    • 摘要: 为明确干旱沙区典型防护林树种树干液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宁夏河东沙区主要造林树种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茎流计从2019年5月至9月实时监测林木树干液流,分析其昼夜变化、夜间液流比例,结合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同步观测,分析大气环境因子对丝绵木树干液流昼夜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绵木液流密度整体呈现单峰趋势,于06:00启动,在12:15达到峰值(0.002 9 g·cm^(-2)·s^(-1))。丝绵木树干液流昼夜差异大,夜间液流密度均值为0.000 7 g·cm^(-2)·s^(-1)。各月液流总量变化范围为26.22~47.12 kg,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8月、9月、5月、6月,夜间液流量最大值为8月(10.08 kg),最小值为9月(3.74 kg),夜间液流占比由大到小分别为6月夜间液流占比(22.43%)、8月夜间液流占比(22.41%)、5月夜间液流占比(13.23%)、9月夜间液流占比(10.81%)、7月夜间液流占比(10.26%),夜间液流不可忽视。丝绵木日间树干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R)、水汽压差(V)、气温(T)、大气相对湿度(R)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夜间液流主要受大气温度影响。
    • 闵惠琳; 郑路; 张继辉; 刘士玲; 李华; 舒韦维; 马俊旭; 杨坤; 韦菊玲
    • 摘要: 本研究依托崇左凭祥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林区,以南亚热带优势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 Miq.)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研究对象,利用TDP(The thermal dissipation)热扩散探针技术,开展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树干液流连续动态监测和研究,样地布设及监测均按照规范进行。本数据集通过分析处理,统计出了红椎、马尾松树干液流24小时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集的构建进行了说明。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为深入研究森林水分利用格局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