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陆面过程

陆面过程

陆面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84157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陆面过程的相关文献由4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强、吕世华、陈海山等。

陆面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4157 占比:99.89%

总计:184366篇

陆面过程—发文趋势图

陆面过程

-研究学者

  • 张强
  • 吕世华
  • 陈海山
  • 王胜
  • 左洪超
  • 王介民
  • 胡隐樵
  • 刘树华
  • 张佳华
  • 张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Haishan Chen
    • 摘要: 陆气相互作用是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的一个关键过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陆面过程影响东亚气候的相关机理的理解还有待提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陆面过程影响东亚气候研究值得关注的青藏高原,欧亚中高纬地区,中国东部季风区,中南半岛,中亚中纬度区域,西亚等6个关键区,期待为加强陆面过程与东亚气候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刘闻慧; 文军; 陈金雷; 王作亮; 陆宣承; 武月月; 蒋雨芹
    • 摘要: 土壤冻融过程是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量化表征土壤冻融过程的关键参量变化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生态和水文过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ECMWF/ERA5(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的浅层土壤温度、体积含水量和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征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三个关键参量-冻结开始时间、融化开始时间和冻结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气温、海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北到东南存在冻结推迟、融化提前和冻结持续时间缩短的趋势。1979-2018年间,青藏高原整体土壤冻融过程改变显著,冻结开始时间推迟14.0天,变率为0.17 d·a^(-1);融化开始时间提前11.0天,变率为0.07 d·a^(-1);冻结持续时间缩短25.0天,变率为0.23 d·a^(-1)。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局地变率存在差异。羌塘地区土壤冻结持续时间缩短最为明显,南北部分别缩短47.2天和32.9天。三个冻融过程关键参量与气温、海拔相关性显著。气温每上升1.0°C,冻结开始时间推后5.2天,融化开始时间提早4.5天。在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海拔每升高1000.0 m,冻结开始时间提早9.1天,融化开始时间推后4.9天。
    • 姜琪; 罗斯琼; 李明
    • 摘要: 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本研究使用更为准确的气象站点及卫星遥感积雪资料替换初始场中积雪深度、雪水当量等积雪数据,对2014年2月17-27日青藏高原中东部一次积雪消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评估WRF模式中CLM(Community Land Model)、Noah-LSM(Noah land surface model)和Noah-MP(Noah-Multiparameterization Land Surface Model)3种陆面过程方案对该次积雪消融过程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3种陆面过程方案均能较好地再现2 m气温、积雪深度和反照率的日变化趋势,但各试验模拟效果有一定差异。气象站点及卫星遥感积雪资料作为初始场时,CLM陆面过程方案模拟的2 m气温平均误差最小,为0.002°C;Noah-LSM陆面过程方案中2 m气温均方根误差(4.01°C)和平均绝对误差(3.30°C)最小,但昼夜温差较观测显著偏小;同时CLM陆面过程方案模拟的积雪深度均方根误差、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最小,分别为4.70 cm、-1.25 cm和2.75 cm,但该方案对融雪速率有所高估,导致积雪消融时间被低估。Noah-LSM和Noah-MP陆面方案模拟的融雪速率与观测较为一致。3种陆面过程均能较好地再现积雪消融阶段反照率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反照率日变化细节均有所欠缺。初始场积雪数据使用ECMWF Reanalysis v5(ERA5)数据集时,CLM陆面过程方案表现最优,再现积雪反照率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与观测较为一致;Noah-LSM和Noah-MP陆面过程方案不能再现反照率日内变化,且低估新雪反照率。CLM陆面过程方案能再现积雪消融过程中净辐射逐渐增大的特征,且峰值与观测相近,同时也能模拟出地表与大气,地表与浅层土壤的能量传输。本研究将为青藏高原积雪模拟陆面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 陈海山; 杜新观; 孙悦
    • 摘要: 陆面作为大气运动的下边界,通过动量、热量及物质交换与大气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陆面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天气气候的关键过程之一。关于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开展了大量较为深入的研究,相比之下,针对陆面过程对天气的影响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陆面过程与天气研究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陆面基本要素、下垫面构成、陆面诱发的局地环流3个方面,回顾了土壤湿度、地形、土地利用、山谷-平原环流等要素和过程对强对流、暴雨、台风、高温热浪等天气事件影响研究的相关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需要指出,尽管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于陆面过程对天气,尤其是极端(高影响)天气的影响及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进而从陆面过程的角度来理解重要天气形成、发生和发展的机理,从而为数值模式发展和天气预报业务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撑。
    • 杨越; 文军; 陆宣承; 王欣; 田辉
    • 摘要: 为探究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若尔盖高寒湿地面积的影响,利用1987-2016年的5期陆地资源卫星主题绘图仪及陆地资源卫星陆地成像仪观测数据,使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提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的湿地面积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利用1984-2016年若尔盖玛曲、红原阿坝4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分析若尔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探讨湿地面积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7-2016年,若尔盖高寒湿地呈现板块化,总面积减少约902.16km2;1984--2016年,若尔盖高寒湿地区域气候有显著的变暖趋势(0.64C/10a)。气温与湿地面积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降水和相对湿度,表明气温是影响若尔盖高寒湿地面积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
    • 韩云环; 马柱国; 李明星; 陈亮
    • 摘要: 基于2001年和2010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土地覆盖数据,利用公共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模拟真实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对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2001~2010年,中国LUCC最明显的区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带、半干旱半湿润区过渡带和南方地区;中国区域荒漠减少0.92%,草地减少0.01%,农田增加0.77%,森林增加2.86%,植被覆盖度整体增加.2)在2001年和2010年两种土地利用/覆盖背景下,LUCC使大部分地区感热通量增加,植被蒸腾、蒸发潜热通量增加,土壤表面蒸发潜热通量减小.3)LUCC使大部分地区地表径流减小;中国西北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土壤湿度减小,其他地区土壤湿度增加,仅干旱半干旱过渡带上的土壤湿度发生了显著变化.4)当典型过渡带区域由荒漠变为草地后,感热通量增加1.11 W m?2,潜热通量增加0.14 W m?2;冠层蒸腾和蒸发分别增加0.039 mm d?1、0.009 mm d?1.土壤湿度平均减小0.01 m3 m?3,且随深度增加变干更明显,这是由于根系吸收了较多深层土壤水分,以满足植被显著增加的蒸腾而产生的结果.当草地变为灌木时,其能量通量和水分循环的变化与上述结果类似.
    • 杨越; 文军; 陆宣承; 王欣; 田辉
    • 摘要: 为探究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若尔盖高寒湿地面积的影响,利用1987-2016年的5期陆地资源卫星主题绘图仪及陆地资源卫星陆地成像仪观测数据,使用决策树分类的方法提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的湿地面积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利用1984-2016年若尔盖、玛曲、红原、阿坝4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分析若尔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探讨湿地面积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7-2016年,若尔盖高寒湿地呈现板块化,总面积减少约902.16 km2;1984-2016年,若尔盖高寒湿地区域气候有显著的变暖趋势(0.64 °C/10 a).气温与湿地面积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降水和相对湿度,表明气温是影响若尔盖高寒湿地面积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
    • 陈怡璇; 文军; 刘蓉; 陆宣承; 陈亚玲
    • 摘要: 基于修正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利用1980~2020年黄河源区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陆-气间水热交换观测试验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陆面参考蒸散量,分析了黄河源区蒸散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影响黄河源区蒸散量变化的原因.结果 表明:(1)修正的P-M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黄河源区的参考蒸散量,与实际观测的相关系数在0.85以上.(2)黄河源区的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均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年来,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蒸散量呈减少趋势,而东部地区的蒸散量呈增加趋势.(3)黄河源区年蒸散量呈自东向西减小的分布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73.5~516.0mm、437.6~473.5mm和386.3~437.6mm;四季蒸散量差异明显,夏季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4)黄河源区蒸散量随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 何清; 金莉莉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总结近年来沙漠气象领域进展的基础上,就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开展的沙漠天气和气候、沙漠陆气相互作用和沙漠大气环境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和归纳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野外科学试验成果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以起伏地形多尺度陆气相互作用特征,沙尘天气起沙特征及其参数化等为重点讨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关键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进一步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研究提出了初步的科学建议.
    • 高艳红; 刘伟; 曾礼
    • 摘要: 陆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陆地表面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作为气候系统的下边界,陆地也深刻地影响着局地乃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因此,准确而高分辨率的陆面过程模拟是模拟天气气候事件,进而正确认识天气气候现象的重要前提。然而,现代陆面过程模拟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模式物理过程、地表特征参数、气象驱动数据。本文总结了陆面过程高分辨率模拟,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模拟的不确定性来源,重点分析了降水数据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对陆面过程模拟的重要影响。提出改进陆面过程模式,提供更准确的地表特征参数分布,开展对流允许尺度的动力降尺度研究,可能是改善复杂地形条件降水模拟效果的有效途径,进而准确模拟区域水循环,实现陆面过程和区域气候模拟的最终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