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北干旱区

西北干旱区

西北干旱区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9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679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国家地理、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等;西北干旱区的相关文献由83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强、任朝霞、杨达源等。

西北干旱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 占比:11.4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88%

专利文献>

论文:2679 占比:87.66%

总计:3056篇

西北干旱区—发文趋势图

西北干旱区

-研究学者

  • 张强
  • 任朝霞
  • 杨达源
  • 陈亚宁
  • 王慧
  • 王胜
  • 李栋梁
  • 方创琳
  • 程国栋
  • 赵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剑; 于广浩
    • 摘要: 水资源是西北干旱区发展的先决约束条件,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价格波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基于新疆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编制价值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以及构建价值模型分析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弥补了其他方法在微观方面分析的不足。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尚有可提升的空间。当水资源价格上涨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价格随之上涨,进而会对新疆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水资源价格上涨时,在微观层面,农林牧渔、运输和邮电、公共服务等部门的产出价格涨幅明显;在宏观层面,第一产业的产出价格涨幅最大。当前水资源价格还存在调整的空间,应当充分运用价格手段加强水资源配置,服务经济发展。
    • 阮永健; 吴秀芹
    • 摘要: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典型的地下水依赖型生态系统,地下水资源是西北干旱区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对揭示地下水的变化特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人工的传统地下水监测研究耗费巨大,难以实现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分析,重力卫星的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过往研究尚未对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进行量化评价,为探究近年来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情况,基于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数据反演中国西北干旱地区2002—04—2020—09共计200个月的地下水储量变化情况,判断其趋势变化,再计算基于GRACE的地下水干旱指数获取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干旱情况,最后进一步将GGDI与可持续性指数相结合,量化地下水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以此评价近年来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结果显示:2002—2020年,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储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干旱程度加深,地下水平均可靠性为0.495,回弹性0.470,脆弱性为0.404,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指数SI为0.28,属于较低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水平。研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时空分布规律及演变趋势,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 朱国建; 张盼伟
    • 摘要: 2021年7月~8月对我国西北某典型水库水体进行监测,该水库底层水体中锰连续出现超标现象,超标倍数范围为0.3~1.6倍,并与国内部分水库锰污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依据该水库底层取水口水体中锰监测数据,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该水库水体中锰元素季节性超标的原因,并针对该类型水库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
    • 张云霞; 高敏华; 赵娟
    • 摘要: 以新疆麦盖提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完成麦盖提县3类国土空间分类与布局分析,通过单一动态度指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与景观格局指数从时空尺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农业空间占县域国土空间最大比例且面积逐年递增、分布绝对均匀,景观斑块类型紧凑度高、多样性丰富、优势度凸显;2009—2019年城镇空间面积增长3倍,以麦盖提镇为中心城区集聚分布、各个乡镇散落分布,基尼系数递减,城镇空间集中扩张促进分布格局趋于均衡化;生态空间转化为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面积逐年减少、景观连续性与优势度随着斑块面积减少而降低。
    • 韩敏; 徐长春; 隆云霞; 刘芳
    •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干旱区2000—2020年以及未来210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储量、碳源/汇变化,以期为区域土地优化管理及碳汇增加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FLUS模型模拟未来2100年土地利用情景;采用修正后的碳密度、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carbon子模块估算并分析2000—2020年及未来2100年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源/汇及变化。[结果](1)2000—2020年西北干旱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1 a间全区域碳储量增长了1.60×10^(8) t,其中植被碳储总量增加2.89×10^(5) t,土壤碳储总量增加1.60×10^(8) t。(2)与2020年相比,2100年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增加了6.37×10^(8),7.78×10^(8),8.49×10^(8) t,耕地、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是增加区域碳汇的重要途径。(3)西北干旱区碳储量值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异质性,碳储量高值区(9 800~14 568 t)主要集中连片分布于山林区,而广大沙漠、戈壁区碳储量值较低(1 600~5 800 t),这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密切相关。(4)2000—2100年碳源/汇区呈嵌套、交错分布,碳源区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塔里木盆地绿洲边缘及昆仑山西部,碳汇区与碳储量中、高值区分布基本一致,集中在林地、草地广布的山区。[结论]西北干旱区2000—2020年碳储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未来3种情景下碳储量也均有明显增加,特别是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生态环境持续良性发展。
    • 樊霖; 严婷婷; 孙天合; 罗琳; 庞靖鹏
    • 摘要: 为加强敦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实施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实施后,如何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估,以总结经验和成效,分析问题和困难,为规划实施过程方案调整、长效机制建立以及远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规划》提出的近期目标,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由39个基础指标组成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FCE评价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2011年为评价基准年,对2012—2018年间《规划》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分值为0.75(满分为1),整体实施效果良好,实现了《规划》预期的部分目标,获得了一定的或接近预期的效益;但《规划》预期综合效益并未完全实现,在未实施引哈济党工程的情况下,水资源系统恢复和生态环境影响等部分指标距离《规划》远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 周勇; 贾建忠; 狄小东; 张焜; 孙伟
    • 摘要: 运用植生纤维工艺,旨在针对西北干旱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提供一种节约土源消耗的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选用了4种植生纤维和9种植物,以喷播形式在已覆土的矸石山进行生态修复应用,在不同时期调查各处理的植被覆盖度,通过对比差异显著性分析各种纤维的适用性,并在最优区内通过单株覆盖度调查得出优势植物种。结果显示,纤维B的植生效果最佳,喷播3周后的总覆盖度为39.85%,喷播12周后总覆盖度为65.66%;9种植物品种中黑麦草为优势种,覆盖度51.60%,紫花苜蓿次之,覆盖度16.39%。最终得出:相较传统的覆土复垦方法,纤维植生工艺可节省60%土源用量,为西北干旱区矸石堆生态修复节省宝贵表土资源,应用可行。
    • 李魁
    •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西北干旱区小城镇资源环境的现状,找出制约该区发展的资源因素,从而解决该区资源严重缺乏导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结果表明,有效组织资源是促进西北干旱区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运用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分配,有利于发挥整个地区的优势,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 潘威; 蓝图
    • 摘要: 西北干旱区的众多独立小流域在明清时期已经发育出了较为完备的传统水利秩序,支持了其流域内的中小城镇及附属灌溉农业区的存在.本文以古浪县大靖河流域、景泰县大沙河流域和察布查尔县阿帕尔河流域为观察样本,叙述了其自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水利秩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西北干旱区小流域传统水利社会的形成原因、演变轨迹和运作特点.指出西北小流域在水利制度上的封闭性导致其成为现代水利事业的阻碍.新中国成立后,正是在打破这一封闭性对流域内人口的制约和束缚之后,西北干旱区的农田水利事业才有了大的发展,实现了现代水利体系的构建.
    • 杨宋琪; 高兴亮; 王丽娟; 祖廷勋; 王丹霞; 罗光宏
    • 摘要: 为了解西北干旱区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于2017年对张掖境内不同分布区域的8座典型水库进行为期4个季度的采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计检出浮游植物8门106属294种,其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占比分别为48.35%、26.64%和14.47%.浮游植物密度在0.3×104~4.38×107 cells/L之间,夏、秋季较高,冬季最低,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浮游植物密度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指数年均值分别为2.26、0.77、1.20和0.86,综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物种组成对水质进行评价可知,K1、K2、K3和K5水库为贫营养,K4、K6、K7和K8水库为中营养富营养.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总氮、电导率、温度和海拔是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大小及优势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低海拔水库中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史密斯微囊藻(Microcystis smithii)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等水华蓝藻随着水温升高而占据绝对优势,尤其史密斯微囊藻密度在夏季超过水华阈值(107 cells/L),值得引起注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