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表能量平衡

地表能量平衡

地表能量平衡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7474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大气科学、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地表能量平衡的相关文献由28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强、蒋维楣、左洪超等。

地表能量平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7474 占比:99.93%

总计:137565篇

地表能量平衡—发文趋势图

地表能量平衡

-研究学者

  • 张强
  • 蒋维楣
  • 左洪超
  • 王胜
  • 赵建华
  • 刘宏谊
  • 刘红年
  • 司建华
  • 吕世华
  • 周云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小雲(编译); 李慧(编译)
    • 摘要: 土壤干旱导致的蒸发减少会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局部和下降气流中的降雨。在土壤含水量较少导致蒸发量受限的情况下,来自大气的水量将大幅减少,且这种缺水现象会随时空传播。理论上,这一作用机制会导致干旱的自主传播,但传播发生的程度尚不明确。通过拉格朗日(Lagrange)含水量追踪法,从全球最近40次最严重干旱案例的有限观测数据中,提炼分析了土壤干旱对下降气流降雨的影响。
    • 陆宣承; 文军; 杨越; 田辉; 刘闻慧; 武月月; 蒋雨芹
    • 摘要: 近地面能量不闭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陆面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且在非均匀湿地下垫面的近地面尤为突出。利用中国科学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花湖观测场的地面风场和温度场数据,计算了由湿地下垫面热力非均匀性引起的水平热平流,并分析了考虑水平热平流后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结果表明:2017年夏季若尔盖湿地近地面水平热平流的白天均值为22.9 W·m^(-2),最大值可达58.7 W·m^(-2)。将水平热平流和热储存项引入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后,夏季能量闭合度由41.8%提升至67.9%,其中水平热平流的贡献为5.8%,土壤热储存的贡献为20.1%,空气与植物光合作用热储存的贡献为1.0%。若尔盖湿地近地面水平热平流日变化量级与感热通量相当,日变化最大值约为湿地土壤热储存的1/3,对湿地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不容忽视。
    • 余晓雨; 贾绍凤; 朱文彬
    • 摘要: 地表净辐射通量是地气系统的关键参数,对其准确估算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是地表水热平衡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1-2019年的MODIS产品分别估算了青海省晴天和有云条件下卫星过境时刻的瞬时地表净辐射通量,并依据地表净辐射通量的日变化模型计算得到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在精度评价方面,利用青海省西宁和格尔木两站的辐射通量数据和50个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分别验证了瞬时和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的遥感估算精度。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瞬时和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在西宁站估算精度较高,RMSE分别达到72.35 W·m^(-2)和2.29 MJ·m^(-2),在格尔木站存在明显的高估,Bias分别达到133 W·m^(-2)和3.25 MJ·m^(-2)。在各气象站点处,遥感估算的日间地表净辐射通量有较高的精度,RMSE为2.04 MJ·m^(-2)。青海省晴天条件下地表净辐射通量的年均值为4176.62 MJ·m^(-2),年内变化呈单峰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6月(559.23 MJ·m^(-2))和12月(134.68 MJ·m^(-2)),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
    • 王建
    • 摘要: 一、背景和意义积雪作为冰冻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表能量平衡、水文及大气循环等具有显著影响[1-5],同时积雪的分布与属性动态能对气候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积雪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在我国中纬度干旱和半干旱山区,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在春季可达75%[6-7]。但同时积雪也是重要的致灾因素,融雪洪水、风吹雪、牧区雪灾、雪崩是我国主要的积雪灾害类型,多发于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等地,不但引发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8]。积雪面积、深度、反照率、雪粒径、雪密度、雪化学等积雪特性及分布参数是冰冻圈和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我国积雪水资源评估、积雪灾害监测和预警的数据基础。
    • 杨堤益; 丁明虎; 邹小伟
    • 摘要: 南极冰盖地表能量平衡研究,是耦合冰冻圈、大气圈和水圈过程的基础之一,对了解冰盖表面物质平衡过程、提升极地天气气候预报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极地观测水平的提升,南极冰盖地表能量平衡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辐射参数化和有效热传导系数模拟等方面.但在南极广袤的地域和多样的天气条件下,已有的研究大都适用于局地环境,限制了我们的模拟和预测能力.因此,适用于极地特殊环境的传感器的研发、关键气候区的科学试验的开展和基础的气象站网建设,能加深我们对冰/雪-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解,进而改进已有的参数化方案,应用于多圈层模式的耦合.
    • 彭婷; 孙彩歌; 张永东; 樊风雷
    • 摘要: 为了探究人为热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数据和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研究了2004—2020年城市人为热排放时空演变状况,结合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人为热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04—2014、2014—2020年的人为热排放变化分别以区域快速扩张、强度明显增强为主要特点;从空间上来看,广州市中心城区南部的人为热排放强度比北部的高.(2)人为热排放转移矩阵显示2004—2020年广州市中心城区人为热排放变化显著,低排放区面积占比的变化幅度最大(减少15.72%),其次是中排放区(增加14.51%),高排放区面积占比的变化幅度最小(增加0.28%).由低排放区转为其他类型的比例高达97.36%,由其他类型转为中排放区的比例高达98.43%,构成了人为热排放变化的主要形式.(3)景观水平上,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AG)上升,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修正Simpon均匀度指数(MSIEI)下降,中心城区的人为热排放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程度提高;不同等级区人为热排放的景观格局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低强度排放景观格局(低排放区、低中排放区)趋于稳定性、规则化,高强度排放景观格局(中排放区、中高排放区、高排放区)趋于破碎化、不规则化.
    • 曹润祥; 李发文; 李建柱; 冯平
    • 摘要: 为揭示城市蒸散发特征,采用考虑人为热影响的SEBS-Urban模型计算天津平原区2015—2017年逐月蒸散量。使用两步验证法对结果进行检验,首先利用MODIS MOD16产品对非建成区模拟结果合理性进行验证,其次利用城市耗水(UWD)模型得到的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月蒸散量对建成区模拟结果验证。在SEBS-Urban模拟结果基础上,检验Budyko方程在城市化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SEBS-Urban模型精度可靠,体现了蒸散发项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与二元水循环中的相合性;②人为热或社会侧的耗水会导致蒸散发量增加,建成区增幅达85%~115%,整个研究区增幅为7.2%~8.7%;③Budyko方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应用于城市地区。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蒸散发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 桂煜; 袁仁民; 吴晓庆; 陶小平; 崔延宣; 刘豪
    • 摘要: 利用2013年1月5日~10月10日城、郊自动气象站和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从气象要素、城市热岛强度、地表能量平衡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合肥市城、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四个季节夜间热岛强度总是强于白天,而白天城市热岛并不明显.四季夜间热岛强度大小关系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晴天夜间热岛强度均值达到最大值1.97°C,夏季晴天夜间热岛强度均值达到最小值0.76°C.②城区以感热通量为能量支配的主要方式,郊区以潜热通量为能量支配的主要方式,城区日均形成不稳定层结时间比郊区长2.3h.城区站点四季波文比起伏较大,冬季晴天最大为8.66,秋季晴天最小为0.95,四季波文比大小关系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郊区站点四季波文比起伏较小,冬季晴天最大为1.65,秋季晴天最小为0.49.
    • 马千惠; 齐木荣; 杨清华; 吴仁豪; 吕世华; 孟宪红; 李照国; 奥银焕; 韩博
    • 摘要: 利用2011-2013年鄂陵湖畔高寒草地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通量平衡特征,并对可能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关键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当使用5 cm处土壤热通量代表地表热通量时,观测通量之间存在很大的不闭合性。不闭合能量的平均日变化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平均约为180 W·m^-2。利用计算土壤热储计算得到的地表热通量,可以使最大日平均不闭合能量从182.76 W·m^-2减少到98.68 W·m^-2,能量闭合度从0.61提升至0.69。进一步分析发现,5 cm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的日变化,其中在08:00-12:00(北京时)土壤存在显著的增湿与增温过程。通过分析指出,这个时段的土壤水分变化应该是由草地浅层土壤的凝露过程引起。计算发现,凝露过程产生的热储约占5 cm之上土壤热储的34%。晴天与阴天条件下,凝露过程也存在差异。凝露过程除了加热地表外,还返还了部分由于蒸散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水分,对于当地生态维持有促进作用。
    • 陈广宇; 韦志刚; 董文杰; 朱献; 陈辰; 刘雅静; 郑志远
    • 摘要: 地表作为大气模块的下垫面,为大气模块提供边界条件,地形对于模式结果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在陆面同一网格内的次网格单元采用相同的大气强迫量,没有考虑次网格地形对网格内大气强迫量的影响,这关系到模式对气象要素和陆气交换量的模拟水平.本文在陆面模式NOAH处理次网格单元的同时,将输入的大气强迫量根据其与地形高度的关系进行修订,提出新的次网格地形的参数化方案,并引入到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进行数值试验,通过3组数值模拟试验,与未改进的方案和细网格方案分析比较,探讨新参数化方案对WRF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越复杂区域,次网格地形的影响越大.本文引入的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地表气温的模拟有较大改善,模拟的地表气温在大范围区域内都更贴近细网格方案.虽然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和细网格试验都对温度的模拟结果都有改善,但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改善甚微,而细网格试验对降水模拟却有改进,这是由于细网格试验在陆面和大气网格都进行了细化,而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只考虑了陆面次网格的影响.具体来说,新陆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温度的模拟结果改进是通过改变地表向上长波和地表感热实现的.而细网格试验由于同时细化了大气和陆面的空间网格,对降水和温模拟的改进是通过综合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实现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