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热通量

土壤热通量

土壤热通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大气科学(气象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01644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山地学报、地球物理学报、气象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2008年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未来主要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等;土壤热通量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宏谊、李韧、王胜等。

土壤热通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1644 占比:99.96%

总计:301753篇

土壤热通量—发文趋势图

土壤热通量

-研究学者

  • 刘宏谊
  • 李韧
  • 王胜
  • 吕世华
  • 周秉荣
  • 岳平
  • 张强
  • 丁永建
  • 严冬
  • 乔照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婉漪; 张林海; 杨平
    • 摘要: 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土壤热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地表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及季节日变化呈“S”型。受潮汐水淹环境影响,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热通量年均日变化曲线较旱地平缓,并且夜间比白天更为缓和,年均日变化最大差值为24.39 W·m^(-2),日变化特征中,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的反馈存在延时。因季风和沿海气流活动,春夏季节日均振幅比秋冬季节更加剧烈,全年热通量日振幅最大差值111.08 W·m^(-2)。全年该区土壤主要表现为热源,各个季节热通量均表现为白天热汇,夜间热源,正午出现最大值。夏季热通量峰值最大,正值时间最长,冬季相反。太阳总辐射、净辐射、6 m气温及相对湿度是影响土壤热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净辐射对全年日均土壤热通量影响最为强烈,且春夏季节贡献率更高。
    • 王灵芝; 李茂善; 吕钊; 伏薇; 舒磊; 阴蜀城
    • 摘要: 利用藏东南峡谷地区排龙站、丹卡站、卡布站、墨脱站四个站点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的涡动协方差仪观测资料,分析藏东南峡谷地区不同位置入口、中段和末端地表通量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局地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表通量月平均日变化特征为夜间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日间呈单峰变化特征。排龙站和丹卡站感热11月至次年4月较强,5月至次年10月较弱,卡布站感热月平均日变化呈波动状,墨脱站感热与潜热月变化特征相同,各站潜热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土壤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夏季土壤热通量为正,秋冬季为负,且排龙站土壤热通量季节日变化变化最强,卡布站变化最弱。净辐射季节日变化强度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向下和向上长波辐射卡布站最大,丹卡站最小,向下和向上长波辐射夏季最大,长波辐射日峰值出现时间较短波辐射晚。丹卡站,排龙站,墨脱站,卡布站各站的能量闭合率分别为70.86%,68.91%,69.29%,67.23%,且夏季闭合程度高,冬季闭合程度低。各站降水增多时,潜热和土壤热通量增大,感热减小。感热和土壤热通量变化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较同步,潜热变化对降水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
    • 赵素恒; 徐安伦
    • 摘要: 为深入了解洱海湖滨地区的陆面过程和能量交换特征,基于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2020年近地层通量观测系统资料,详细分析了土壤热通量的日、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与净辐射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洱海湖滨农田下垫面4 cm、10 cm、20 cm深处的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均呈现“S”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热通量日较差逐渐减小,日变化峰值的时间有一定延迟,延迟速率随季节发生变化。不同深处的土壤热通量年内变化呈现倒“U”形,4 cm深处土壤热通量5月达到最大值,而10 cm、20 cm深处均在6月出现最大值。由浅至深各层土壤热通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7 W·m^(-2)、-0.9 W·m^(-2)、-0.6 W·m^(-2)。不同时间尺度的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通量和潜热通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感热通量的相关性较低,这表明土壤热通量的大小主要受净辐射通量的影响,而土壤热通量对潜热通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 车富强; 王继鹏; 李贵政; 陈列恒; 李小永
    • 摘要: 近年来,中国东北部地区铁路沿线路基多年冻土环境退化严重,为了解决铁路路基沉降问题,通过采用环境调查、地质勘察、地温观测及土试样分析等方法,对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化呈区域相关、浅表融蚀、相变混合三个基本型,退化规律遵循地表辐射―能量平衡方程,其决定因子土壤热通量既遵循地表地带性分布规律,又受到局地突变特征的影响,气候变暖、人为因素、地表水入渗、地下水径流使沿线冻土景观、时空分布现状、工程地质条件、地温曲线型态等呈退化模式.
    • 陈东旭; 黄萧霖;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郝璐
    • 摘要: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G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田G在半小时尺度上日变化呈“S”型。不同天气条件下,5 cm与10 cm深度G日变化程度和日总量均为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水稻种植季节5 cm与10 cm深度G日总量均为稻季前>稻季>稻季后。该研究区全年G总量为负值。在半小时、日以及月尺度上,RN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VWC在半小时和日尺度上与G达到显著相关,但不同季节VWC对G的影响并不一致,在水稻生长季,VWC与G呈正相关,在生长季之前及之后呈负相关;类似地,T在日尺度和半小时尺度上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且5 cm处T与G的关系最为密切。稻田生态系统中,G存在明显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并且不同时间尺度G受不同因子的影响也不同。
    • 杨阳; 王根绪; 孙向阳; 胡兆永; 周云波
    • 摘要: 基于贡嘎山垂直植被带谱3种典型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土壤热通量的连续观测,分析了土壤热通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阔叶林土壤热通量在3—8月、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在4—8月以向下传输为主,其他月份为向上传输为主;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年总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88、-13.78和-9.61 MJ·m-2,占年净辐射的百分比分别为0.07%、0.47%、0.35%,说明年尺度土壤热通量并未达到平衡.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存在迟滞效应,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反馈要迟滞3 h,针叶林为6 h.3种森林类型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减小.净辐射、2 m气温、5 cm土壤温度、10 cm土壤温度和叶面积指数共同影响着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净辐射相对贡献率最高(34.54%,30.12%);在针叶林中,叶面积指数贡献率最高(27.47%).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热通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海拔梯度规律,但阔叶林土壤热通量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差异显著.土壤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是受到植被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
    • 强久卓玛; 罗桑曲珍; 格桑次旺
    • 摘要: 文章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1998年加强观测试验期(IOP)的数据,计算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即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λE、土壤热通量G0,以及分析地表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变化情况特征,研究藏北高原的地表辐射收支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都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且在不同时期它们的日变化大致都呈现正态分布,感热通量在季风前达到最大值,潜热通量在季风中达到最大值,土壤热通量在季风前达到最大值。
    • 陈帅; 党宏忠; 慕彪彪; 冯金超; 王檬檬
    • 摘要: 【目的】明确黄土区旱作苹果园种植系统的热量特征及其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对于提高果园精准管理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对该区果园冠层外太阳总辐射(Rs)、净辐射(Rn)、大气温度(Tair)、冠下近地表层空气温度(Tground)、表层土壤温度(Tsoil)和土壤热通量(G)等要素开展完整生长季内的定位观测与比较分析。【结果】从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到果实成熟期,Tair、Tground、Tsoil、Rs和Rn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规律,G则表现为整体递减的季节变化趋势。从花期到果实膨大期(4-8月),Tground高于Tair和Tsoil,G为正值,土壤以吸收热量为主要特征;在果实成熟期(9-10月),Tsoil高于Tground和Tair,G为负值,土壤以释放热量为主要特征。温度类变量(Tair和Tground)比辐射类变量(Rs和Rn)与土壤热通量间的相关性更紧密。花期(4月份)既有近地面气温高于30°C的高温日(时长77 h),又有低于0°C的低温日(时长18 h)出现,分别增加了灼害和冻害落花落果的风险。【结论】果园种植系统显著改变了地-气间热量循环与分配的过程。近地表大气温度显著高于冠层外大气温度,应根据果树不同生育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烟熏、风机、喷雾、灌溉等温度调控措施,重点预防花期的低温冻害和果实膨大期的高温日灼伤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